大學生食品安全調(diào)研報告怎么寫
在當下社會,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jié)尾等。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食品安全調(diào)研報告怎么寫,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對象與方法
1.內(nèi)容與方法
(1)基線調(diào)查。首次上課前,用食品安全問卷進行調(diào)查。
(2)教育活動開展。參加食品安全選修課的106名學生為教育組,參加其他選修課的146名學生為對照組,對教育組開設食品安全現(xiàn)狀、食品安全來源、食品安全防范等內(nèi)容,共10講,每周1次。
(3)教育評價。結(jié)束后用相同問卷再次調(diào)查,觀察學生食品安全知識與行為的變化。
(4)評價指標。
①食品安全認識:食品安全存在問題、消費環(huán)境安全、油炸食品安全等。
②食品消費行為:消費食品環(huán)境選擇、食用油炸食品頻率、食品放置時間等。
2.質(zhì)量控制
對調(diào)查員和調(diào)查對象培訓后,填寫調(diào)查問卷,上交問卷時當場核對;回收調(diào)查表后,進一步核對準確無誤后,進行計算分析。
3.數(shù)據(jù)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雙錄入法進行錄入,用2檢驗比較兩組間差異。
二、結(jié)果
1.調(diào)查對象構(gòu)成情況
教育組男13人、女93人;對照組男22人、女124人,兩組男女構(gòu)成無顯著差異(2=0.854,P>0.05),年級構(gòu)成也無顯著差異(2=6.011,P>0.05)。
2.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
教育前兩組學生對食品安全認識無明顯差別。教育后,教育組對食品安全存在有問題、油炸食品不安全等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但對校外早餐不安全、超市食品安全的認知無顯著差異。
3.食品消費行為改變
教育前兩組學生消費食品的行為無明顯差別。教育后,教育組學生每周食用3次以上油炸食品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在學校用早餐、食品放置≤3天等比例高于對照組。
三、討論
知信行理論認為,知識與行為存在相關性,知識是行為改變的基礎,行為是知識掌握應用的具體體現(xiàn)。大學生學習與掌握知識能力強,能注意用知識指導行動,因此,加強大學生食品安全防范知識教育應能取得理想效果。
1.選修課教育切合學生接受知識的需求
本次調(diào)查顯示,教育前學生食品安全防范意識不足,部分飲食消費不安全。教育后,教育組學生的認識有所提高,食品安全消費行為也大為增多。因為選修課具有課堂教學、互動教學的雙重特點。選修課具有一定的教學體系,還需要進行考核,故與健康教育講座相比,具有一定的強制性,知識傳授有一定的體系,教學內(nèi)容較豐富,授課形像生動,利于學生接受。但它又不同于正規(guī)教學,不需要講授全部知識,形式靈活多變,通過大量視頻觀看、討論等,澄清認識與行為,促使學生自我教育,這種活潑的教學方式切合學生的需要,學生能很快接受知識。
2.選修課教學促進學生知行的改變
通過選修課的講課和學生之間的討論,使學生提高認識,建立起自己的食品安全觀,從而促使行為的改變。本次教育后,受教育學生對食品安全存在有問題、油炸食品不安全等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在學校用早餐、食品放置≤3天等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食用油炸食品≥3次/周的比例低于對照組。這說明認識的改變,有助于學生安全消費行為的增多。由專業(yè)教師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傳播更具有權(quán)威性,對問題的分析更透徹,有較強的說服力;學生間的互幫互學也有利于促進行為的改變。因此選修課相比于日常生活教育更加系統(tǒng)、全面,建立的食品安全知識和行為的知信行模式更加有效、持久。本次教育中,仍有部分學生的認識與行為沒有得到改善。這可能是因為目前媒體宣傳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較多,學生還無法辨別問題的主流趨勢(如超市食品的安全),有時自己消費后未發(fā)現(xiàn)問題,也就放松了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如校外用早餐的認識),這也是今后需要加強教育所在。綜上所述,食品安全教育選修課對改善大學生食品安全防范的意識行為有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