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
彭士祿的一生,不求名、不逐利,孜孜不倦地奮斗只為報效國家和人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篇1
1964年,我國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后,加緊研制核潛艇的任務便被進一步提上了日程。1965年中央專委批準正式研制核潛艇,并要求1970年建成潛艇陸上模式堆。
為了核潛艇能一次建造成功,必須先建一個環(huán)境條件一模一樣的陸上模式堆進行模擬試驗。1965年,科技人才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到四川西南部大山深處的一個代號叫“909”的基地,彭士祿也是其中的一員。
核潛艇技術極為復雜,全艇設備、儀表、附件達2600多項,4.6萬多臺件,電纜總長90余公里,管道總長30余公里?!澳菚r沒有電腦,就拉計算尺、敲算盤。那么多的數據,就是這樣沒日沒夜算出來的?!迸硎康摶貞浾f。
沒有復印設備,大家就用手抄寫。沒有電動計算機,就用手搖計算機,沒有經驗,就自己一步步摸索。彭士祿也曾在自述中表示:“研究室每人每月的辦公費才5元,這里面還包括出差費和辦公用品費……那時沒有電腦,大家就拉計算尺、打算盤,那么多的數據都是靠這些工具沒日沒夜算出來的?!薄敖洺?匆娝砩洗┲笱濕糜值睫k公室搞計算?!痹O計專家張敬才回憶。
在基地,他們住干打壘,喝池塘水,在沒有技術資料、沒有援助專家、生活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彭士祿和同事們開始了為“巨龍”鑄“芯”,為大國造“盾”。造出了中國第一座潛用核動力裝置陸上模式堆!
“拓荒?!憋L骨 “國家給我的太多了”
多年來,彭士祿被譽為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墾荒牛,為我國核電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力推我國第一座核電站采用壓水堆路線;負責我國第一座百萬干瓦級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引進、總體設計和前期工作;組織建造我國第一座商用大型核電站——秦山二期其設計標準、計算程序、研制能力等成功經驗,對我國后續(xù)核能核動力的設計和研發(fā)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榮譽面前,彭士祿從不計較得失,也從不提個人要求。
他總說:“國家給我的太多了。只要對國家民族有利,比拿點小錢更有價值。”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篇2
彭士祿,男,漢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海豐人,我國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核動力事業(yè)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是黨的早期領導人、我國農民運動的先驅彭湃烈士之子,年幼時父母犧牲,8歲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投入監(jiān)獄,此后顛沛流離,幾經輾轉到達延安,在黨的培養(yǎng)下成長成才。上世紀50年代,他響應黨中央號召,隱姓埋名投身核潛艇研制事業(yè),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裝備、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為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后,他負責引進大亞灣核電站,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引領我國核事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歷史性跨越。曾任原第六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原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核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原科技顧問,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21年3月在北京逝世。
彭士祿同志個人成長和家庭發(fā)展,歷經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見證黨的建立、鞏固、發(fā)展的百年奮斗歷程。他繼承先輩遺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共產黨人精神血脈,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始終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以身許國、科技報國,求實創(chuàng)新、敢于拍板,踐行了“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錚錚誓言,為我國核動力事業(yè)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他高風亮節(jié)、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奮斗不息、躬耕不止,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yōu)良作風,生動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
彭士祿同志的先進事跡廣泛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科技工作者普遍認為,彭士祿同志是紅色家風的優(yōu)秀傳承者,是科學家精神的杰出踐行者,是共產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是中國核動力事業(yè)的拓荒牛。大家紛紛表示,要以“時代楷?!睘榘駱?,深入開展____學習教育,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從黨百年奮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把個人成長奮斗融入黨和國家事業(yè)。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篇3
20世紀60年代,潛艇核動力裝置研究初期,為了建立反應堆物理的計算公式,在只有手搖計算器和計算尺,彭士祿等科技人員日以繼夜計算了十幾萬個數據,確立了自己的計算公式。為了保證反應堆的絕對安全,彭士祿帶領大家做了1:1零功率試驗,發(fā)現(xiàn)了誤差,修正了公式,保證了反應堆在常溫下安全可控。
1962年起,彭士祿主持了潛艇核動力裝置和主要設備的論證、設計、試驗和運行全過程的前期開發(fā),以及核動力裝置的擴初和施工設計,親自建立了核動力裝置靜態(tài)和動態(tài)主參數簡易快速計算法。在主參數的選定、系統(tǒng)組成及關鍵設備的選型等方面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并可推廣應用于壓水堆核電站,解決了核燃料元件結構型式和控制棒組合型式等重大技術關鍵。
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彭士祿在擔任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期間,參加指揮了第一代核潛艇的調試和試航工作,對核潛艇研制、生產中的許多重大技術問題,如慣性導航、水聲、武備、造水裝置等拍板決定,協(xié)調解決,并指導后續(xù)艇的研制、生產,參加、組織研制成功的耐高溫高壓全密封主泵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
20世紀80年代初,彭士祿從軍工轉入民用領域,在擔任大亞灣核電站總指揮期間,提出了大亞灣核電站的投資、進度、質量三大控制的重要性及具體措施,提出了核電站建設的時間價值觀念,寫出了《關于廣東核電站經濟效益的匯報提綱》,計算了核電站的主參數及經濟計算,為大亞灣核電站的上馬打下了良好基礎。
1985年,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研究設計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彭士祿作為第一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證書。
1986年,彭士祿在擔任核電秦山二期聯(lián)營公司董事長期間,提出“以我為主,中外合作”,及自主設計、建造2臺6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機組的方案,親自計算主參數、進度、投資估算等,提出了同等因子概念與匯率風險的關系,為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依據,期間他還積極推行董事會制度,首次把招投標機制引入核電工程建設。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篇4
彭士祿,1925年出生于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是革命先烈彭湃的次子。作為我國核動力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彭士祿主持了我國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裝備、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參加指揮了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調試和試航工作。改革開放后,他負責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的引進、總體設計和前期工作,組織自主設計建造秦山核電站二期,為我國核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
“他能從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槳”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上有4.6萬個零部件,全部由我國自主研制
3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核潛艇第一任總設計師、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在京逝世,享年96歲。生命的最后歲月里,彭士祿的病房中始終掛著一頂海軍軍帽,帽子上繡著中國的核潛艇。幾個月前過生日那天,他的病房里擺放的也是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模型。核潛艇、核事業(yè),是彭士祿一生的牽掛。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被徐徐推向大海。艇上有4.6萬個零部件,全部由我國自主研制。至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62年2月,彭士祿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fā)。核潛艇技術極為復雜,全艇設備、儀器儀表等多達2600多項,近5萬臺件,電纜總長近百千米,管道總長30余千米。作為核潛艇心臟的動力裝置,反應堆的研制更是難上加難。
當時中國在核潛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識近乎為零,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誰都沒見過真正的核潛艇到底長什么樣。這種條件下怎么開展工作?彭士祿說:“我們這批人有學化工的,有學電的、儀表的,我們大多數人不懂核,搞核潛艇全靠4個字——‘自教自學’。”
沒有資料、圖紙、設備,沒見過實物……彭士祿帶領科研人員用簡陋的計算工具計算了十幾萬個數據,建立起中國核動力裝置主要參數的計算方法,并最終確定了100多個參數。有時為了驗證一個參數,科研人員沒日沒夜地“三班倒”,用僅有的一臺手搖計算機和幾把計算尺,連續(xù)算上好幾天。有的人手臂搖腫了,有的人手心磨起泡,仍然堅持搖下去,直到驗證準確為止。
彭士祿主持了核動力裝置的擴大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攻克了諸多重大技術關鍵——不到3年,就完成了潛艇核動力裝置的基本設計方案;僅用不到6年,我國建造的1∶1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成功實現(xiàn)滿功率運行。
“他能從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槳!”如今,82歲的熱功專家黃士鑒回憶起與彭士祿共事的經歷,做出這樣的評價。那時的彭士祿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一生也離不開核事業(yè)!”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篇5
核潛艇是大國重器,于無聲處壯國威;核電則是戰(zhàn)略性高科技產業(yè),事關國計民生。和平運用核能,將核能服務于社會,是彭士祿的畢生心愿。他曾說,自己一輩子干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
中國發(fā)展核電,究竟該走哪種技術路線?上世紀70年代,熔鹽堆方案和壓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時成為爭論的焦點。經過科學論證和調研,彭士祿力排眾議,提出應采用國際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并充分利用我國剛建成的陸上模式堆技術經驗及其工業(yè)配套設施,容量可暫定為30萬千瓦。
壓水堆方案很快得到認可。這一方案也為我國核電走“以壓水堆為主的技術路線”起到了關鍵作用,使我國核電走上了健康發(fā)展的道路。
回顧彭士祿的一生,像這樣“敢于拍板”的事例不勝枚舉?!皶r間很緊,總要有人拍板,不能無休無止地討論呀!”彭士祿曾對其他科研人員說,“做實驗用數據說話,最后我來簽字。對了,成就歸大家;錯了,我來負責?!?/p>
雖然經?!芭陌濉?,但工作中的彭士祿卻絲毫沒有領導的“架子”。他曾說:“凡工程技術大事必須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數,一點兒也不能馬虎。但人總不完美,對事物總有幾分模糊。這時就要不恥下問、調查研究、收集信息,通過試驗等來搞清楚?!?/p>
1983年,彭士祿被任命為我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建設總指揮,為我國核電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1988年,彭士祿又擔任核電秦山聯(lián)營公司董事長,成功實現(xiàn)了我國核電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幾十年來,我國核工業(yè)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從自主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核潛艇,到建設秦山、大亞灣等一批先進核電站,再到自主研發(fā)三代核電“華龍一號”……以彭士祿為代表的核工業(yè)人,用自己的韶華與汗水,賦予國家自立、民族自強以無窮的力量。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事跡材料篇6
1958年,在蘇聯(lián)莫斯科動力學院學習核工業(yè)的彭士祿經過兩年的學習,被秘密調入國內,在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就在同年,為了打破美蘇等大國對核潛艇技術上的壟斷,黨中央批準上馬導彈核潛艇項目,在當時,核潛艇與原子彈一起,成為了國家頭號機密。
1959年蘇聯(lián)部長會議主席赫魯曉夫訪問中國,____請求蘇聯(lián)為中國核工業(yè)提供支持,傲慢的赫魯曉夫在會談中回應道:“這個東西,你們工作搞不出來,只要我們蘇聯(lián)給你們提供核保護傘就好了,大家只要建立聯(lián)合艦隊就夠了”赫魯曉夫甚至提出一個更加過分的要求,要在大連建設可以??刻K聯(lián)軍艦和潛艇的海軍基地和長波電臺。
____聽到之后十分憤怒,說核潛艇,就算是我們搞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之后中蘇關系破裂,蘇聯(lián)撤回了所有的援華專家,中國人能搞出來自己的核武器嗎?
1962年6月。彭士祿開始主持我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前期論證與開發(fā),然而處在困難時期的新中國,想要造出自己的核潛艇無疑是“癡人說夢”。核潛艇必須要集集成幾十個學科,大到核潛艇的導航程序,小到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所有的零配件全要靠自己的技術人員和工程人員的雙手設計和制作。
說出來幾乎沒有人相信,在當時包括總設計師彭士祿在內的設計團隊,誰都沒有見過核潛艇長什么樣子,只有手里的兩張模糊不清的從外國報紙上翻拍的外國核潛艇的照片,還有就是一個從美國商店里購買的一個兒童核潛艇的模型玩具。
就這樣研發(fā)團隊的困難還不止如此,所有參與研發(fā)專業(yè)的人員只有剛剛畢業(yè)的50名大學生,其中有學電子的, 有學化工的,還有學習儀表的,找了半天竟然沒有一個學習核動力的。研發(fā)經費更是“高達”一個月8塊錢?!耙蝗和庑校瑧{借著幾張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個兒童玩具,憑借一個月8塊錢的“研究經費”就敢上馬制造核潛艇,這是在世界核潛艇研發(fā)歷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就這樣一群外行,在設計還是在建造過程中,都是無比困難的。彭士祿決定首先將他還有幾個稍微懂一點核動力知識的人召集到一起,先自學,然后開班授課。將基本知識進行講解,然后教大家學習英語、俄語然后查閱各種專業(yè)資料,進行學習和提高。
就這樣在半教學、半研究中,幾十個“門外漢”竟然經過了幾年的學習竟然都成了“核動力專家”。
1963年,因當時國家剛剛從困難時期走出來,核潛艇研制被迫停止,彭士祿說雖然項目下馬了,但是我們要“坐下來,鉆進去”繼續(xù)進行必要的研究做好核動力的技術儲備工作。關于核動力反應堆的動力源, 作為彭士祿在蘇聯(lián)學習的專業(yè),但是從來也沒有見過核潛艇上的反應堆長什么模樣。為此他經常在家里一個人盯著天花板“胡思亂想”。
1964年10月,中國人自己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邱小姐”在羅布泊爆炸成功。加緊研制核潛艇的任務便提上了中央的日常議程。
1965年3月,彭士祿調入了核工業(yè)部二院二部擔任副總工程師。與此同時,中央研究決定擱置2年的核潛艇項目重新上馬,并且要在1970年建成核潛艇陸上反應模式堆。為了能一次性建造成功,彭士祿帶領全國各地的人才來到了四川青衣江畔的深山里建設中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陸上模式實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