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人在紐約》有感心得3篇
《人在紐約》的攝影師在百無聊賴中把鏡頭對準了那些“有趣的人”,最終以影像的記錄制作出了完全呈現(xiàn)紐約城市風情的“人的畫卷”。本文是小編讀《人在紐約》有感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讀《人在紐約》有感心得一:
談這本書的感想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里面畫面之靚麗、故事之精彩很難用文字描述。我只能說,布蘭德·斯坦頓做了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用幾年的時間記錄紐約街頭那些平凡人,將美好的瞬間定格成永恒的畫面,讓我們這種從來沒去過紐約的人可以見到紐約的異彩紛呈。
這本攝影集里有紐約街頭的各種奇葩造型,有裝扮成粉色大猩猩的大提琴演奏者,有鉚釘皮靴的年輕朋克,有裝扮成老頭子的年輕滑稽戲表演者,也有艷麗裝扮的八十歲老太太... ...有位從頭到腳全部綠色裝扮的老太太,連花白的頭發(fā)都挑染出綠色,笑著對鏡頭說,“我已經(jīng)青蔥了十五年!”
這些人的外表豐盛而隆重,內(nèi)心也華立又充實。記得柴靜在《看見》里說,做新聞,她最關(guān)注的是“人”。那么攝影師呢?布蘭登也給出了同樣的答案。最初,布蘭登拍照的主題是“磚與旗”,主要是街道、建筑。雖然聽起來很酷,發(fā)到網(wǎng)上卻反響平平。后來布蘭登改變了主題,開始關(guān)注那些普通人的日常,用他自己的話說,把這些人的照片放到網(wǎng)絡(luò)交互地圖上,“點取紐約城的任何角落,那些住在那里的、親切的面孔,就會在屏幕上翻滾出來”。當他開始關(guān)注人,關(guān)注他的人也多了起來。
多米尼克·洛羅在《簡單的藝術(shù)》中說,真正的安全感是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布蘭登鏡頭下的那些人淡定從容,似乎用自己的表情和肢體證明了這句話。為什么選擇單身?為什么選擇和這個人一起生活?為什么住在這個城市?為什么從事這份工作?為什么喜歡這樣的裝扮?明明白白回答這些問題,就是對自己有充分的認知;有了清晰的自我定位,便可在復雜多樣的觀念、理念中保持堅定。
有些畫面還配合了人物故事。有一位南斯拉夫難民,逃亡到美國之后在哥倫比亞大學做清潔工,日常負責倒垃圾、清掃廁所。每天深夜11點,打理完所有勞務,他開始挑燈夜戰(zhàn),熬夜苦讀。12年后,他摘取了哥倫比亞大學古典文學學士學位。還有一對戀人,分別來自韓國和美國,家庭的阻力讓他們分別了數(shù)十載,可是最終他們牽手余生。零星的講述,配上美好的畫面,格外意味深長。有人說心靈雞湯都是騙人的東西,我們不需要無謂的煽情。可是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不得不驚嘆明明滅滅的世態(tài)炎涼中竟然真的還有令人感動的堅持。
我一直相信,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是尊重生活的多樣性,一個成熟的社會便是由無數(shù)這樣的人組成。不用統(tǒng)一的價值觀衡量別人的生活,不用自己的評判標準去說教別人。可事實上,總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對個人選擇進行評議,比如單身可恥,女孩子太強悍會嫁不出去,胖子注定不幸福,不努力掙錢就是不求上進,奇裝異服就是非主流... ...生活原本就是多元化的,每個人也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quán)利,布蘭登的照片讓人敬佩之處就在于,她充分尊重了這些人的權(quán)利,不對他們進行質(zhì)疑或干涉,只是呈現(xiàn)出他們最愿意呈現(xiàn)的樣子。
而布蘭登自己,也恰恰是“不走尋常路”的典型。他放棄了光鮮亮麗的證券交易員的大好職業(yè),不顧父母的反對,背起相機云游四方,在鏡頭中捕捉她想要的自由和幸福。也只有這樣的攝影師,才會敏銳地捕捉到風災之后一個拎著小桶期待糖果的小姑娘。如果說這幾百張照片的意義所在,那就是告訴我們,像孩子那樣樂觀,像孩子那樣充滿期望,即使生活會賜給我們各種困難失望,也能迎難而上,打回一記漂亮的反擊。
讀《人在紐約》有感心得二:
翻出《人在紐約》,已經(jīng)記不得什么時候看過了。張曼玉、斯琴高娃、張艾嘉三個影后扎堆飆戲,似乎很有看到。
高娃一出場,似乎要腫得要出水,演一嫁入美國的上海姑娘,新婚、婚妙、蛋糕、老男人,老男人玩著美式幽默,高娃一臉大陸的茫然,結(jié)合的一刻很切題,美國“香蕉”擁抱大陸。高娃代表的是大陸的青蘋果,在大陸受過“”的傷,從美國回去報效祖國的父親死于“”,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她養(yǎng)大,她要把母親接過來,但“香蕉”丈夫閃爍其詞,為什么孩子要和父母住在一起呢,擺在她面前的是倫理最明晰的鴻溝。
張艾嘉戲入得好,雖然飾演一個找不著戲演的藝術(shù)家,找戲的時候,老美問一句:為何你們中國人、日本人、亞洲人都覺得自己能演麥可白夫人呢?顯然,關(guān)錦鵬在故意找AMERICAN和ASIA的距離。張艾嘉回答得有意思,我們的祖先里有呂后(雉)。顯然,她身上有“傳統(tǒng)”的,她“代言”的較早到美國撈世界的臺灣官僚“二代”,接近美國社會,但入不了主流。而其父親,還在美國做著拯救大陸的夢呢,豈不知長年的妄想患上了迫害癥,表面上卻是一幅慈善家的姿態(tài)。
1989年的張曼玉,當然還是那幅未徹底脫離港姐第三名的樣子,她代表的從CHINATOWN殺入曼哈頓中城、說廣東話的香港人,她要完成對同性戀的排拒,這是美國文化的表相,她是和表相捉對廝殺的人。
而如上三個人物的聚合,就構(gòu)成了中國人在紐約的圖景?確實說明,關(guān)錦鵬在20年前的思索有點概念化,這是什么呢?是在紐約擺一小劇場,還是拍一場電影?由頭和意念是有了,唯獨缺乏生活的湯湯水水和真實,就才是電影最地道的所在。
關(guān)上電視想想,關(guān)錦鵬確實一直挺概念的,是一個抽象主義者,后面的《有時跳舞》、《長恨歌》不都是如此嗎?好在《阮玲玉》和《藍宇》不同,前者的原因是有個阮玲玉在那個“把”著,后者的原因是什么,這個不說也“門清”。
遺憾的三影后的遇合,多年以后,三位大姐各自在家把《人在紐約》放進影碟機,或許會想,自己怎么曾經(jīng)就被弄成一個符號了呢?
讀《人在紐約》有感心得三:
什么叫攝影作品,這樣的才叫攝影作品,真正能夠觸動觀者心靈的,才能是稱得上是‘作品’——而不是什么隨隨便便的照片!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攝影作品中擁有著一種鮮活的生命力,這些不拘擺拍還是抓拍的人物照,照片的色彩飽滿鮮明,看著就讓人感覺心里頭敞亮,有一種蓬勃自然的生命力,讓人感覺溫暖起來。
三年時間,上千里路程,博客上的海量訪問,……《人在紐約》的攝影師在百無聊賴中把鏡頭對準了那些“有趣的人”,最終以影像的記錄制作出了完全呈現(xiàn)紐約城市風情的“人的畫卷”。就像淚珠是在將墜未墜的時候最動人,花朵是在將開未開的時候最美一樣,抓住美的一刻,并將之保留,就是攝影。而凝聚剎那的時光,保存不被時間改變的影像,才是攝影的本質(zhì)。大概,作者是希冀著自己能夠用不變的影像去記錄人與城市的關(guān)系,才是最終成就了本書吧。
不同的攝影作品是能夠表達出不同作者的思想的。我們能夠照片中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或許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平凡如微塵,也有著所有都市人都會有冷漠、自私、懦弱、小氣、八卦等種種的人性之惡,但即便所有人性的缺點都在他們身上畢露無遺,同樣的所有人性的優(yōu)點也會展現(xiàn)在他們身上。而這樣的真實與復雜,這才是值得我們以影像封緘為之存留的!
記得很久以前我看過的一幅照片,新聞記者抓拍到了火場中從窗口探出身體一心想要把懷中的孩子交給云梯上的消防員的母親,母性的偉大,生與死的選擇,都令所有看過照片的人久久難以釋懷!更加不幸的是這幅照片背后的故事,當消防員剛要接過孩子的時候,樓內(nèi)突然發(fā)生了爆炸,窗口的母子當場死亡,樓外的消防員也因為從高處墜下受了重傷。但是,哪怕當事人都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但只要有人看到這幅照片,依舊會深受觸動。會記得,那些人曾經(jīng)存在過。
好的攝影作品是可以叩開人心的,透過小小的鏡頭,我們仿佛也能夠看到作者眼中的一方世界。還等什么,趕快和我一起來,和我一起透過作者的鏡頭去看,感受整個世界的精彩——美麗源于發(fā)現(xiàn),快樂來自分享。三年街拍,六千多張照片,讓你發(fā)現(xiàn)你身邊的“美”!
讀《人在紐約》有感心得3篇
下一篇:讀《菊次郎與佐紀》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