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書心得
《活著》讀書心得
通過讀《活著》,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福貴的人生告訴我們:活著,不僅僅為了自己,那些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同樣值得你為他么而活,分享讀書心得。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活著》讀書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活著》讀書心得篇1
在讀這本《活著》之前,我簡單讀過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說真的,我不喜歡余華這個人的文章,在我看來他的文章太過鄙俗,就算這些文章是在真實反應社會的某種黑暗面,但我還是更傾向于魯迅的批判和馬克.吐溫的戲謔.
《活著》這本書是余華為了教會我們,人要好好活著這個道理,他說:“……《活著》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我必須承認這句話很經典,但我的想法和余華的完全背道而馳.
我完全不認為父母給了我生命就是讓我一味地活著,像行尸走肉一樣活著有什么意思?這客氣地說,余華是個過度珍惜生命的人,也就是貪生怕死的人.當然我不是在說生命是不值得珍惜的.同樣一條生命,他可以在死亡的洗禮中把生命的意義升華到極致,也可以把生命盡可能地延長,最后神不知鬼不覺地消失在盡頭.相對于后者,我更傾向于前者的毫不畏懼,和死亡的絢爛.
我不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是為了我的靈魂而選擇活著或死亡.只是為了活著而違背了靈魂的本意,這是令我發(fā)指的.就像浮士德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惡魔,從那時開始浮士德就已經死了,縱使他出賣靈魂是為了換取知識和青春,他也已經親手把自己扼死了.
有人說,生命是流星,一瞬即逝.但我卻可以用死亡的火焰把我的生命變?yōu)闊熁?變?yōu)闀一?縱使只有那一瞬的美麗,因為靈魂轟轟烈烈的演繹,我把那刻骨銘心的美變?yōu)橛篮?留在人間.
煙花給了天空一個最唯美的微笑,然后為這微笑而被撕碎開去.
我就是在追求這樣殘破的美,但我也很清楚,這個世界上像我一樣可以為了靈魂而舍棄一切的人是少數(shù).
在普通人的眼中,靈魂不過是人死前后體重0.000046克的差異,從而將靈魂的重量定義為46微克.然而靈魂到底存不存在,人從哪里來,又該往何處去,天堂是否真的向人類敞開,通往天國的階梯到底在哪里?之所以這些成為人類千年的難題,只是因為時間有多少靈魂想要被拯救,想要得到救贖,從而人性中的善與惡,一切的一切,全部糾纏在這46微克中,被沉重的鎖鏈羈絆,渾濁了再沉淀,沉淀完再渾濁,不斷地周而復始,永恒地循環(huán)著.
肉體只不過是禁錮靈魂的東西,而生命可以把靈魂在現(xiàn)實中具體化,只不過是聯(lián)系靈魂和現(xiàn)實的媒介罷了.所以,與其說是單純?yōu)榱嘶钪钪?不如說我市為了完成我的靈魂在世間存在的意義而活著.
“彼岸花,開彼岸.”也許留下的只有曼珠沙華猩紅妖艷的花,與甜膩的花香,在彼岸見證這最后的結局.
假如我給《活著》寫序
姓名:*** 學號:*** 班級:漢語言文學***
摘要:余華精心雕琢的故事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讀者的眼球,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同時也沖淡了作品的語言魅力和作品的真實性.我建議余華適當放棄那種以給人造成強烈視覺沖擊為目的的寫作手法,多關注真實的人生,而不要耽溺于那些色彩濃艷到有如梵高畫作的故事,因為真實的人生里往往蘊藏著足以使人淚下的偉大力量.
關鍵詞:活著 余華 夸張 真實
總夢想著,作為“紅迷”的我,能在《紅樓夢》各種譯文版中加上我寫的序,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這樣一部壯麗宏大的文學巨著.每每對人提及,得到的回答無非是:“放著那么些個專家學者作的序不要,人家偏偏就看上了你?”我總消極地的堅持著,臉上掛著尷尬的笑.時至今日,雖然內心深處還保留著這個夢想,但我也知道,有些夢想,就是實現(xiàn)不了.為《紅樓夢》寫序,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我寫序的熱情依舊不減,于是才有了這個似乎有點不自量的題目.好在我寫這些東西無非是自娛自樂,絲毫沒有發(fā)表或者公開的意圖.少了些焦躁的目的,便多了幾分寫作的快樂.周國平有一段說日記的話:“日記是最純粹的私人寫作,是個人精神生活的隱秘領域.在日記中,一個人只面對自己的靈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說話……”我覺得這段話用在寫文章上也未嘗不可,一個人只有在面對自己的靈魂,不為外物束縛,才能寫出超凡脫俗的作品來.所以我覺得,每個人都有為書寫序的權利,發(fā)不了不要緊,大不了當作日記.能夠當作日記的文章并不多.
中國人謙虛,一味地貶低自己,替人作序叫“佛頭著糞”,作跋叫“狗尾續(xù)貂”;而這種謙虛的另一種表現(xiàn)則是過分地抬高他人,在介紹某個作家作品時,動輒“大家”、“巨著”,讓人驚詫整個青黃不接的當代文學史,真的迎來了春天?至于我這篇序,姑且還是讓余華“佛頭著糞”吧.
首先說到他的《兄弟》,因為這是我最早看的余華的作品,看了上部過后,覺得不對胃口,和想像的太不一樣,于是沒了看下部的沖動.對于我這是很少出現(xiàn)的情況,我看書向來是有始有終的.或許就像許多評論家說的那樣吧:荒誕的故事情節(jié),失敗的人物刻畫,沒有力度的文字表現(xiàn)手法.以致有人揚言要給余華這個曾經的牙醫(yī)拔牙,拔掉他的“黃牙”、“假牙”、“雜牙”、“黑牙”.措詞之激烈,可見一斑.
于是又過了好久,我才又敢看余華的作品.看《活著》就是在這個時候.不長的故事,只花了一上午的時間.
一貫的大時間跨度,從上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的紈绔子弟福貴,因為沉溺賭博輸光了家產,生生地將老爹氣死,已有身孕的妻子家珍也被丈人強行帶回娘家.家道的敗落倒似乎讓他一下子長大,明白了肩上的責任.不得以,為了維持生活,他從贏走他家家產當了地主的龍二手里討來五畝田地,與母親、女兒一道勞動,過起了農民生活.一年后,妻子帶著半歲的兒子回到他身邊.其實從某種意思上講,這樣的生活,也未嘗不幸福,就像福貴的娘說的那樣:“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但在那樣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連男耕女織式的平淡生活幾乎都成了奢望.為了給母親治病,福貴帶著僅剩的妻子從娘家?guī)淼膬蓧K銀元,到城里買藥,沒想到陰差陽錯卻給國民黨的軍隊拉去當了壯丁.在戰(zhàn)場上,福貴忍受著饑餓與寒冷與死亡的三重壓迫,九死一生,最后成了解放軍的俘虜,幾乎是僥幸地撿回一條命.歷經波折,他終于回到了家里,一家人抱頭痛哭,卻得知母親早已去世,而女兒鳳霞也因為一場病變得又聾又啞.真?zhèn)€是物是人非啊.接著是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地主龍二因不配合人民政府,被判槍決.緊接著又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全村大煉鋼鐵,吃大鍋飯,用歷史課本上的話說,那個時候,生產關系并不適應于當時的生產力發(fā)展.這造成了在三年饑荒中,村里人幾乎餓死.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了讓兒子有慶上學,逼于無奈,福貴夫婦只得把女兒送給人家.就是這樣一個夫妻倆熱愛的兒子,卻因為給產后大出血的區(qū)長夫人獻血被庸醫(yī)無情地抽干了血液!而那個區(qū)長正是福貴在戰(zhàn)場上認識的好兄弟春生.一家人痛不欲生,家珍的病也一天天重了.“”來了,春生、隊長等一大批人都被打成了走資派.可喜的是鳳霞的婚事終于有了眉目,男青年萬二喜雖是偏頸,但人卻實在,自然而然地和鳳霞走到了一起.不久后鳳霞有了身孕,給這個不幸的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然而好景不長.鳳霞生把孩子生下來不到十分鐘,因為大出血,死在了奪去有慶生.
《活著》是一篇讀起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只有闔上書本才會感到的隱隱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殘酷造成的.畢竟,作品中的亡家,喪妻,失女以及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這樣的故事并不具備轟動性.同時,余華也不是一個具有很強煽動能力的作家,實際上,渲染這樣的表達方式是余華一直所不屑的.余華所崇尚的只是敘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娓娓敘說一些其實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敘說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讀者的閱讀.這樣說來,《活著》以一種滲透的表現(xiàn)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
在后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以現(xiàn)實主義為標榜的中國主流文學評論,對《活著》給予了尖銳的批判.例如:認為作者將主人公富貴最終的活著類比為一種類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尤其是當海外市場對《活著》給予了高度的評論評價后,有關《活著》的另外一些見解漸漸出現(xiàn).例如:《活著》是繁花落盡一片蕭瑟中對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富貴的命運昭示著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虛妄而已,結尾那個與富貴同行的老牛暗示一個另高貴的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其實人真的只是一種存在,它和萬物一樣并無意義.追尋,探究的本質不過是一個大笑話而已等等.
事實上,后一種可能是非常大的,因為余華在冰冷中敘述殘酷是他的拿手好戲.他就象一個熟練的外科醫(yī)生慢條斯理地將生活的殘酷本質從虛假仁道中剝離出來一樣,《活著》用一種很平靜,甚至很緩慢的方式,將人們在閱讀可能存在的一個又一個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的幻想逐個打碎.這樣就會有一個結局:人們就對此書留下深刻了印象.因為閱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歷.
實際上,這又暗示了中國文學的另外一個事實:以現(xiàn)實主義做口號的現(xiàn)實主義其實是最不敢面對現(xiàn)實的.比如:本質上,人活著本身除了活著以外,并無任何意義.那么如果一定要賦予意義的話,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義的,恐怕只有活著本身了.《活著》的偉大感可能恰恰源于這里.
也正因如此,《活著》就明確了一個內容,活著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著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篇2
為什么會選擇讀余華的《活著》呢?原因之一是一位好友的推薦,另一個原因則是書名“活著”帶給我的思考,是啊,人為什么而活著呢,生命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這也許是一個很難去回答的問題,是為了能夠做出一番事業(yè),得到一場轟轟烈烈的死?那更多的平凡的人他們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在《活著》中我看到了余華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
名為《活著》,講述的卻是關于一個個關于死亡的事情。主人公福貴青年時是一個闊少爺,嗜賭成性的他將家中祖輩積攢下來的龐大家業(yè)全部輸光,省悟后的他和母親、女兒過起了窮困潦倒的日子。然而,上天似乎注定要他為青年時的過錯付出沉重的代價:他去為母親求醫(yī),半途上卻被國民黨殘兵抓了壯丁;縣長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輸血,結果兒子被不負責任的大夫抽血過量致死,后來發(fā)現(xiàn)縣長竟是福貴在國民黨軍隊時同生共死的小戰(zhàn)友春生——春生在席卷全國的“”中經不住迫害,懸梁自盡;鳳霞嫁了個好女婿,可沒想不久就死于產后大出血;兩個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幾年后,二喜在一次工地事故中慘死,福貴便把外孫接到了鄉(xiāng)下和他相依為命;可是好日子沒幾年,小苦根因貧,吃豆子時被撐死,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活著》讀書筆記2篇《活著》讀書筆記2篇。最終,孤苦伶仃的福貴買了一頭待宰的老牛做伴,每天朝出暮歸奔波于田間……
在閱讀《活著》的過程中,我會對年少時的無知和為所欲為的富貴感到憎惡,也會為親人一個一個離開的富貴感到同情和悲傷。也讓我認識到有時候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正如作者在小說前言中所說,“人是為或者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親人一個個逝去卻仍舊堅韌的活著的富貴本身就閃耀著生命的尊嚴。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這是小說的最后一句。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僅僅只是一種存在,它和其他萬物一樣并無任何意義《活著》讀書筆記2篇心得體會。對命運最有力的反抗,是對生命的召喚。不管是為了崇高轟轟烈烈地死,還是不為任何卑微堅韌地活著,都是一種生命的尊嚴。
這就是一個在中國從抗戰(zhàn)時期到“”之后的這段時間里,中國典型的農民一生的縮影,他們經歷了戰(zhàn)爭、饑荒、天災、人禍,無數(shù)我們這代人看來無法承受的痛苦。直到親人一個個都離開福貴而去,他還堅強的活著,不為什么,只為活著。福貴的一生,起初一切安然,后來卻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里,每次都像是有了希望,卻又會轉瞬即逝。兒子的死、女兒的難產、妻子的疾病、女婿的意外、外孫的離世,他一一經歷了最親近的人的離去,最后老人便只能獨自生活了十幾年,直到他與游客訴說了他的故事,沒有抱怨,沒有憤恨,卻只是娓娓道來,淡然,平和。他接受了上天的給予他的一切,痛苦和快樂。依然平靜的活著。
不能不說讀這部小說實在是一個歷練,作者冷酷的文字卻勾畫出一幅史詩般的畫面,我的腦海里一直在放電影,好像是無聲的,卻又好像是直接將字幕打在你的心里。可以說,福貴這一生經歷的任何一次小小的苦難要是放在我身上我都會覺得天塌下來一般,簡直是無法承受。但是人家依然活著,最終成為了一個飽經風霜卻安靜平和的老者,要問他為什么能這么堅強,我估計他也不會知道,也從來沒有想過《活著》讀書筆記2篇《活著》讀書筆記2篇。中國幾千年來千千萬萬的窮苦大眾就是這么活的,只要有飯吃,全家人天天在一起,皇帝不征兵,地主不敲詐,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天大的幸福,自己眼中老婆總是最好的老婆,兒女總是最好的兒女,簡簡單單的就這么一輩子。
這使我想起了人類生存的目的,從本質上講,20世紀之前的中國農民生存狀態(tài)就幾乎是生命本質的狀態(tài),和其他動物一樣,生存和繁衍,可以說是處于和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一種狀態(tài)下。但是后來我們改造自然越來越多,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財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卻打破了人類和自然的平衡。其實我在想:我們犧牲自然創(chuàng)造這么多的物質財富真正有意義嗎?我們變得比以前更快樂了嗎?我們的道德水準,思想水平,文明程度提高了嗎?其實自然如果要毀滅人類很簡單很簡單,人類能存在于地球上繁衍進化十幾萬年就是一個各方面的一個巧合,只要當時生命創(chuàng)造時的任何一個條件改變一點點,我們就不會存在。也許在我們之前,世界上存在過很多文明,只是最后都毀滅了,所以我們不知道《活著》。
也許別人早就進化出了更高的文明,有著更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也不知道。在宇宙的時間軸上,我們的公元紀年就是一個點,沒有時間上的意義。也許多少年后,大自然只要動用一根寒毛就能將整個人類文明徹底顛覆,而我們將無能為力,甚至事先不能得到任何警告,后來也不會有人知道我們曾經來過這片土地,也創(chuàng)造過如此的繁華。我不禁又想起了克拉克《與拉瑪相會》那本書,說真的,大家不知道拉瑪是什么,從哪兒來,來太陽系干什么,又將要去哪里。她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只是我們不知道。人類可以登錄她,可以研究她,窺探她,她是她始終按照自己的路線在走。而人類就是完全的一個客觀存在,對她毫無影響,只要你不以卵擊石,她不會傷害你,但是如果你擋在了她的路上,她也會毫無顧忌冷漠為什么,因為她根本看不到你。自然也是這樣,我相信宇宙也是這樣,也許宇宙的終極奧義就是沒有規(guī)律,現(xiàn)在所有的規(guī)律都是巧合罷了
《活著》讀書筆記2篇心得體會。當人類興奮的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以為自己能改造世界時,其實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劉慈欣也在《三體》中感嘆過:也許物理學原本就沒有存在過。
扯遠了,回到地球,回到我們自身,既然你不知道宇宙的規(guī)律是什么,人類為什么存在,世界上為何有了自己,就不用想那么多,只要活下去就好,過完自己的一生,你首先是為自己活著,為活著而活著。只要生命里有那么幾個令你幸福感動的瞬間,我想也就不虛度此身了。就像福貴從軍隊中逃出來第一次見到親人,就像全家在喝的快死的時候吃上一碗小米粥,就像兒子跑步跑了第一名,就像女兒出嫁,就像女兒女婿回家來和老兩口其樂融融的吃飯喝酒,我想正是有了這些瞬間,老福貴在老的時候才能那么安靜平和,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經足夠了。
《活著》讀書心得篇3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喊叫,也不是來自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痘钪分v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活著》一書是從徐家的敗落寫起的。“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yǎng)了一只小雞,雞樣大后變成了鵝,鵝養(yǎng)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yǎng)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fā)起來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傳到你這里,鵝變成了雞,現(xiàn)在雞也沒了。”這樣一段形象生動的發(fā)家史和敗家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成了福貴貧困生活和“活著”意義的源頭。
暫且不說福貴年輕時如何賭博、泡妓院、氣丈人,福貴也算得上相當幸運了。福貴為生病的娘到城里請大夫的路上,被硬生生地拉去當壯丁拉大炮,結識當了六年兵的老全和十六七樣子的娃娃兵春生,并與他們在戰(zhàn)場上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一起抬大米、搶大餅。槍林彈雨的戰(zhàn)場上,士兵死傷無數(shù)。福貴和春生幸運地揀回一條性命,老全卻永遠離他們遠去。帶著對妻兒的牽掛,福貴回到了家。
土地改革懲罰地主,龍二作了福貴的替死鬼,福貴又悻悻地逃過一劫。福貴的兒子有慶為救生孩子大出血的校長——劉縣長春生的女人,被荒.唐的醫(yī)生抽干了血,死了,死在醫(yī)院一間磚砌的小屋里。女兒鳳霞自己生孩子時大出血,沒有保住性命,也死在那間房里。偏頭女婿二喜在工地上被兩塊水泥板夾死,又死在醫(yī)院的同一間房里。成了孤家寡人,這是何等的凄涼。福貴的女人家珍,這是一個堅強賢惠的女人,軟骨病并沒有停止她辛勤勞作的步伐,直到雙腳不能站立。她為福貴活著,為鳳霞活著。待有慶、鳳霞相繼離開后,她也毫無牽掛的走了,走的那樣安詳,那樣坦然。后來,能說會道的外孫——唯一為福貴的生活增添色彩的苦根也被豆子噎死了。不禁感嘆,這徐家的人難道就沒一個命好的嗎?家珍、有慶、鳳霞、二喜、苦根,都是經福貴的手埋的。
故事結尾聽著老人凄涼地唱道:“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心想,這不正是福貴的人生寫照嗎?孤孤單單一個人和棄世的和尚有什麼分別?反正都是經歷世事滄桑后寧靜的人了。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福貴的人生告訴我們:活著,不僅僅為了自己,那些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同樣值得你為他么而活?,F(xiàn)實也許殘酷,但不總是殘酷;往事不堪回首,就不要去回首。生活再糟糕也沒到絕望的地步,想想福貴。你或許會得到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