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心得體會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1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包羅十分廣泛,內涵極其豐富學習,特別是蘊含了豐富傳統(tǒng)哲學,那些簡短精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代閑人的人生智慧總結,這些有助于我們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個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與為人處事的原則給了我一個很好的思考空間。
古人沒有現(xiàn)代人的忙碌節(jié)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未來思考那些我們現(xiàn)在可能覺得是瘋子似的問題,他們之所以睿智,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用心的去觀察了這個社會,我們被更多世俗的東西蒙住了眼睛,我們被局限到了一個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們無法認識更廣闊的天地。假如我們思考問題只從自己出發(fā),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膚淺的利益。那么為社會為他人犧牲更是無從說起。但是,如果把我們置于一個群體中,置身與我們大社會,我們就不會過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個人的得失了。
我想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這些,那么心胸會開闊很多。文化是一個太深厚的主題,我無力探討什么。但是以一個虛心學習者的身份,我覺得,將自己放在一個歷史長河中,或是說站在一個歷史的角度,我們身后那么博大的文化,我們個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人生無喜亦無悲,無欲亦無求,那將是怎樣的一個境界呢?
因為我們的無知,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智慧。那么我們學習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我的心開朗了許多,就像突然遇見了太陽。能夠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道德修養(yǎng),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
儒家學問里有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養(yǎng)性!讀書可以修身,但是讀些怎樣的書?怎樣才算修身養(yǎng)性呢?對于這個問題,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學習了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學富五車也是徒勞。這樣的人于社會于他人也將是無所益處的。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好我們炎黃子孫的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信息化為知識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應該怎么更好地去學習。
特別喜歡《易經(jīng)》中的那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經(jīng)常用這句話去勉勵自己,交給我們怎樣去做一個人,做好一個強者、智者。我經(jīng)常在想如果一個人能做到這兩句就會是一個圣人,又想起溫總理在上任時說的那兩句話來勉勵自己:“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摸索”。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那么精深的文化隨便精研點就受用終生了。
現(xiàn)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專心的去學習一些傳統(tǒng)文化,讓曠久的時間靜默的歷史浩瀚無聲的文化來安靜。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2
童年和青少年,正是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初期,其言行都處在仿效過程,感受性很強。無論是優(yōu)秀人格的培養(yǎng),還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無論是面對挫折時應有的勇氣,還是迎接挑戰(zhàn)時應有的信心,都離不開少年時期所受的教育和影響。因此作為一個家長對自己孩子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負有很大的責任。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產(chǎn)生影響,所以家長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美德,方能在知識上回答孩子的提問,行動上感化孩子。
根據(jù)幾年來對孩子的教育談幾點體會:孩子剛上學對學習各門功課是陌生的,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家長首先要認真給孩子反復講第一要聽老師的話,第二還是要聽老師的話,這樣形成一個概念就是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只要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就能成為一個好學生,就能有好成績,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在孩子思想里老師就有了一個高大的形象,比家長要高大,時間一長尊敬師長的美德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當然這當中需要家長經(jīng)常給孩子講一些有關老師優(yōu)秀成績的故事,同時家長要帶頭尊敬老師,保持一定的溝通。一個孩子上學后學習好壞,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培養(yǎng)一個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這幾年來的體會。我的體會是只要是老師和學校要求的就一定要求孩子認真去做決不馬虎,差不多的思想和做法是 會害了孩子的,幾年來的體會是深刻的,我的孩子現(xiàn)在學習、辦事都比我認真,這點上我覺得是一個成功的經(jīng)驗。
對孩子的教育要堅持原則問題決不妥協(xié)。記得孩子剛剛上學一個多月,有天中午電視上正在播放一個好看的動畫片,孩子竟然提出下午不上學要讓其看電視,不同意就又哭又鬧,當時奶奶看到后竟然說給請半天假,我很生氣,不頭疼、不腦熱憑什么這樣慣孩子,我是堅決反對毅然拉著孩子上學了。經(jīng)過這一次嚴厲的舉動孩子得到深刻的教訓,從此上學比誰都積極,從不耽誤一節(jié)課,而且感冒發(fā)燒還沒完全好也要趕去上下午的兩節(jié)課?,F(xiàn)在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yǎng)、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自理能力差,這就需要家長一步步引導他管理自己。這就要平時多注意放手叫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小件衣服要自己洗,平時要幫家人做一些家務事,成為一個勤快的好孩子。我發(fā)現(xiàn)凡是平時勤快的孩子,學習上、辦事上都認真,成績上也不錯。凡是好吃懶做的孩子,要想學習好挺難的。好學上進品德應著重培養(yǎng),比如我家的孩子喜歡歷史,我就鼓勵其讀歷史故事,平時多抽時間與孩子探討歷史知識,引導孩子多讀四大名著,對現(xiàn)在做語文作業(yè)很有幫助,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家長就可以放心了。
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家長首先要把自己管好,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不論學習、做事、說話要給孩子一個好榜樣,比如現(xiàn)在孩子吃飯時,把好吃的飯菜拉到自己面前,不管其他人,這時就要從自己做起,要把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的道理講給他聽,一次兩次堅持下去孩子自然就懂了??措娨曇葱侣劼?lián)播以及有利于少年成長的故事,從小關心國家大事,比如四川地震時那些搶險救人的場面,特別是災區(qū)老師在危難時候舍身救學生的報道和畫面對孩子的教育是深刻的,使其對別人的遭遇感到同情,從而讓孩子理解別人感情,能鼓勵孩子做好事,讓那些舍己救人、奉獻愛心的事情,在孩子的心中記憶深刻。利用假期和傳統(tǒng)節(jié)日,帶孩子去走一走、看一看感觸到節(jié)日的快樂和意義,同時對孩子也是傳統(tǒng)教育,回老家后到親戚家去串串門,看看老家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別人家是怎樣生活的,這對孩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是非常有益處的。比如燈會,游樂園,搭臺演戲等等,會使孩子長見識,提高知識水平,懂得什么是文明、禮貌、禮儀等知識,從不懂到懂是一個很好的過程。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
利用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抽出時間,去圖書館、書店去看些有用的書,英雄是怎么來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社會又是在怎樣的發(fā)展,從書中能讓孩子明辨是非,明辨忠奸邪惡,孩子經(jīng)??葱┯⑿廴宋锏墓适?,對他的成長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也是培養(yǎng)孩子誠實、責任心、正直的良好基礎。我家孩子原來總感覺作文挺難,我們就給他買一些有關作文知識的書,學習有興趣了,作文比以前進步大多了??傊w會和做法不夠深刻不夠具體。今后我也要學習,像那些有經(jīng)驗的家長學習,一個目的:把孩子培養(yǎng)成有良好美德和有用的人。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3
4月2日下午3點,我們一行五人乘坐單位的專車前往南京居美馨文化教育培訓中心,一進培訓中心的大門,只見門口有好幾位老師躬身站著,又是鞠躬又是問好,我感到甚為驚訝和不習慣,覺得他們也許是出于禮貌而已。
簽名、報道、找宿舍、領學習教材,均由輔導老師引領,我被分在第四組,輔導老師是來自鎮(zhèn)江的尹小溪先生。瘦高個,1米80的個子,臉上的微笑沒有停止過一刻,讓我們倍感親切。
我們這期學員班,共有來自全國14個省市的56家企業(yè)的160名學員。有企業(yè)老總,有企業(yè)中層干部,還有普通員工,有20來歲的剛參加工作的姑娘小伙也有白發(fā)蒼蒼的老同志。
由于是封閉培訓,所有員工一律不許無故離開大門一步。我們宿舍四個人:淮安人陳寶國,哈爾濱人王云鵬,石家莊人王建斌和我。大家每天必須在六點起床洗漱,而我最懶,每天都是舍友呼了幾遍仍然無動于衷,非要等到尹老師推門來呼我起床才起來。
早上,全體學員到教室齊頌《弟子規(guī)》和《孝經(jīng)》,再去食堂用餐,用餐時需齊頌《感恩詞》:感謝國家培養(yǎng)護佑,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感謝老師辛勤教導,感謝同仁關心幫助,感謝農(nóng)夫辛勤勞作,感謝大眾信任支持。聽老師解釋,該培訓中心糧食均來自全國各地愛心人士熱心贊助,所以請大家用餐必須擇量而行,避免浪費,聽老師這么一說,學員們均把碗中的米飯等吃的一干二凈。
這幾天,集中學習了臺灣人蔡禮旭老師的《如何經(jīng)營幸福人生》(錄像)、臺灣人李泳杉老師的《21世紀的健康飲食》(錄像)、中央黨校教授劉余莉老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價值》(錄像)、中心張曉東老師的《百善孝為先》等課程,還聆聽了中心靳雅佳老師的用音樂感悟孝道的課程,老師邊唱邊講解人生、社會與家庭,歌曲《父親您辛苦了》、《母親您辛苦了》、《丈夫你辛苦了》、《妻子你辛苦了》、《跪羊圖》等無不催人淚下。海南省??诒O(jiān)獄的沈芝梅警官和南京德國獨資的菲尼克斯公司李慕松總裁的精彩演講,也贏得了學員們的陣陣掌聲。
這次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對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在這個被西方的風俗習慣及思潮日日侵擾的今天,在這個人人拜金的物欲橫流的今天,在這個良心大大地被撕咬被刀割被蒸煮的今天,我們拿什么奉獻給我的家庭、社會、國家?
人生不外乎三情:親情、愛情、友情。因為利益的鬼使神差,我們的友情變得有些刀光劍影了,我們的愛情變得有些呼天搶地了,我們的親情變得有些捶胸頓足了。馬克思說過資本主義社會是個赤裸裸的金錢社會,那我們現(xiàn)在的這個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唉,我無言以對。
記得新加坡有個作家說過我們對月亮上有啥有啥很了解,卻對隔壁鄰居姓甚名誰一無所知。這是社會的整體的情感日漸冷漠、提防、猜疑造成的,今天學雷鋒的人仿佛成了新新人類,學習傳統(tǒng)的優(yōu)良的東西,漸漸被大家稀奇了。這是為什么?
十億人民九億賭,還有一億在炒股。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要開張。外國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個大家拿。這些民間的早些年的順口溜,反映了什么?溫家寶說現(xiàn)在一些人經(jīng)商和做人都缺乏道德,大家為人處事一定要講道德。
引申開來說,對家庭里的父母親,你為人子一定要盡孝道,對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要盡忠,對自己的工作崗位要盡責盡能,和諧社會在我們的祖先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早就期望了,老夫子希望的社會:人們和睦相處,國家安定團結,社會是個大同的社會和諧的社會。
而如今,構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怎么做?指望別人還是放下包袱自己從頭開始,從當下開始,我們每個人自己心里有數(shù)啊!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4
初讀了《朝花夕拾》不覺得像一本名著,反而覺的像是一個朋友在與你閑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
我正在讀“無?!边@一篇章是,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無?!迸c之前“五猖會”上的堂報,高照,高蹺,抬閣,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怎么會寫的如此詳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候一定也是很貪玩的,不過這里主要還是反映了魯迅思想中戀鄉(xiāng)的一面。
再往前看《二十四孝圖》還真讓人摸不著頭腦,只是覺的這篇文章一定還有深層的含義,看來我還得慢慢的滲透一下,才能得出結論
說起《狗·貓·鼠》與《阿長和〈山海經(jīng)〉》可是我在這書中最感興趣了的,一開始,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像是在聽故事一樣。文中的魯迅可是把他仇貓的原因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說實在的,我也挺討厭貓,也是因為它吃了我的最愛——紅燒魚。不過,如果當時的.我把這件事紀錄下來的話,就能與魯迅先生媲美一下了,題目就叫做《我·貓·老鼠》雖然我平時不喜歡老鼠,但看了這篇文章,突然覺的其實那只老鼠也不錯啊!可當我看到阿長踩死隱鼠時,感覺有點氣憤同時也為魯迅失去
隱鼠也感到惋惜。更感覺阿長真壞,不僅踩死了可愛的隱鼠,還把罪名強加在了貓身上!使魯迅錯怪了貓!
從看了阿長與《山海經(jīng)》開始,如今我不記恨她了。阿張雖然多嘴,禮節(jié)多,但是她爽直,淳樸,又能幫魯迅買《山海經(jīng)》,人品也是不錯的。
《朝花夕拾》的內容簡短卻不缺乏經(jīng)典,看來想讀透這本書,還是得好好體會!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5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與自己的工作關系不大。然而,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yè),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于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jīng)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后人所一一品讀,并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jīng)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干,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干。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傳統(tǒng)文化凝聚了五千年來所有人的智慧,我們的先輩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學習機會,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把傳統(tǒng)文化學好?我們不僅要學習傳統(tǒng)文化,也要把它運用到現(xiàn)實當中,與時代結合,讓五千年來祖輩的智慧在現(xiàn)代生活中熠熠生輝,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我龍的傳人背后的悠久歷史帶給我們的力量!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6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jié)賽龍舟,元宵節(jié)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吧!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稱重五、端陽、端午節(jié)。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戶戶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說端午節(jié)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lián)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后,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團,后來怕飯團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團,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媽媽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系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著,汗水無聲的落著,終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著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嘗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這是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jié)!
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寶庫,我像只小蜜蜂在這寶庫里盡情采集。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7
前一段時間,經(jīng)朋友介紹有幸參加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講座,連續(xù)5天的學習,我像一名剛剛上學的小學生一樣,聚精會神的聽好、理解好老師的每一句話。聽著老師的講座、聽著老師唱著的德音雅樂,感受到了自己心靈從未有過的震撼,記得第一節(jié)課前,老師示意所有學生和老師全體起立,共同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時候!我真的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了!我是伴著眼淚唱完國歌的!工作三十年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大型的黨、政機關特殊會議開模式上有唱片放出、參會人員隨著唱的,我只是覺得很莊嚴、嚴肅,但是從未感動過,那么今天為何感動流淚呢?
是因為參加這次講座的有小學生、大學生、中年人、老人、工人、農(nóng)民、有職業(yè)、無職業(yè)、企業(yè)家、國家干部還有來自各個層面的自愿者等方方面面的人組成的群體,唱的是那樣真摯,那樣充滿激情。我感到我們的人民都是愛國的,對國家都是充滿無限期望和愛戴的!我感到我們的國家是會越來越繁榮昌盛的!我為我是中國人而驕傲、而自豪!幾天來,老師給我們講了《弟子規(guī)》《孝經(jīng)》《女戒》,并結合實際講了“涵養(yǎng)女德幸福人生”、“夫婦相處之道”、“家庭教育之根本——母教”、“如何做一名好女人”等課題。我深深的被感動著、被震撼著。多次流下眼淚。
我是60年代出生,從小學、中學、大學的課本上從未接觸過《弟子規(guī)》等傳統(tǒng)文化,父母沒有讀過書,只是從父母的身體力行、言行舉止當中去體會、去學習做人要善良、待人要誠懇、做事要認真和公正。如今已是天命之年,已做了女兒、妻子、母親、兒媳?;仡欁约鹤哌^人生路程,過去自我感覺做的很好,但是通過學習傳統(tǒng)文化以后。對自己是一次心靈的洗滌,覺得自己很渺小,與孔圣先賢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特別學唱《跪羊圖》歌曲時,覺得自己對父母親的盡孝流下了終生遺憾。父母親已經(jīng)去世,只能與二老夢中相見了!
通過學習傳統(tǒng)文化,我覺得我們當前處在人與自然發(fā)生沖突,引起生態(tài)危機;人與社會發(fā)生沖突,引起道德危機;人與自我發(fā)生沖突,引起精神危機的時代,學習傳統(tǒng)文化非常及時必要。要加大力度弘揚我們的孝心、感恩心、善良心。讓國民都知道“百善孝為先,百惡淫為首”;“諸事不順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動天”的道理。大力弘揚敦品立德,文明向上的家風,家是國之本,國是天下之本。家和諧了,國就和諧了;國和諧則天下就太平了。感恩詞:感謝國家培養(yǎng)護佑;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感謝老師辛勤教導;感謝同學關心幫助;感恩農(nóng)夫辛勤勞作;感謝大眾信任支持;感謝一切為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和諧穩(wěn)定付出的人!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8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國文化便一直熏陶著我們成長。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砂粒,金子的本色才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后一瞬間,珍珠的色彩才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yǎng)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才會如此蓬勃。正是由于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長河中,最后誕生了華夏兒女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就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F(xiàn)如今,知道重陽節(jié)的人越來越少,知道感恩節(jié)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七夕節(jié)的人越來越少,而知道情人節(jié)的人越來越多了……對于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們當中的許多人都置之腦后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說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也有不少的人在為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傳統(tǒng)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他積極倡導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學習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雖然現(xiàn)在的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不能丟!因為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否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無非是用我們的行動來回答。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要用行動來作為回答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繼續(xù)發(fā)展的基石;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共同保護,工同繼承的使命……
傳承中國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chuàng)美好中國。昔往矣,若不是司馬遷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這樣的千古佳作流傳至今,若不是李時珍跋山涉水,怎么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留萬年,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么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淚……看今朝,是誰苦心專研十余載,終便兩星成?是誰奮斗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是他們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zhí)著。
近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優(yōu)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有的人“啃老”就像一只“吸血蟲”一樣,在吸食著父母長輩們的“血”。我認為這些人當中有一點共同的因素,那就是沒有繼承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東漢黃香年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體溫將父母的被子溫暖之后,再請父母安睡,在夏日時,自己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還有孔融,只有四歲就懂得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們,自己卻吃小的梨……這不正是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嗎?
傳承中國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能點亮一點星光;傳承中國文化,我們雖如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承中國文化,我們雖如一葉扁舟,但能驚動大海。朋友,讓我們一起傳承我們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吧!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9
說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那但是數(shù)不勝數(shù),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jié)了。
春節(jié)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期望的佳節(jié),如何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構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適宜,光和面就這么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么時候啊!又加了一點干的面粉,面總算弄好了。但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沖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jié)粗一節(jié)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刻最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必須很美味,但是肯定有必須的制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發(fā)奮!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xù)搟皮。搟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搟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搟面杖搟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搟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后我就像搟大餅一樣搟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搟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后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
那么困難。最后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粗溩釉谶^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游戲。餃子煮熟了!嘴里吃著餃子心里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傳統(tǒng)心得體會篇10
《百年孤獨》是一本措辭簡單的書,甚至簡單到帶一點冷酷的味道。幾個字就能殺死一個人,幾句話就終結了一段愛情。馬爾克斯能如此不動聲色地,把那么多紛繁的故事自然的、毫無痕跡的鏈接起來。
這里沒有政治,沒有宗教,不諷刺也不批判,就光講著一個村莊的故事,卻能字字珠心。有時候我甚至感覺是故事里的任務自己在講故事,因為每個人物都是那么鮮活,而這份鮮活,賦予了這本書另一種魅力,那就是每一個故事都隱隱的帶著對歷史的嘲弄,或蘊含著讓人會心一笑的哲理;有時候我也會覺得每個人物都是那么的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因為一個人想另一個人,而是一個人,沒有人去想。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經(jīng)歷,特別的是,這個家族的每個人的經(jīng)歷都是那樣的充滿神話色彩,無論是從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第七代的奧雷利亞諾,抑或是文中出現(xiàn)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經(jīng)歷是那樣的不可思議,以致于有一個作家曾這樣評價過,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深刻到讓你感到害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烏爾蘇拉,她是那樣的充滿活力與激情,在那樣一個不正常的大家庭里,在經(jīng)歷種.種不幸與變革下,在她慢慢變老后,她還能把每件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她離去后的這個家庭,在我看來已經(jīng)是個空巢,沒有了核心,可惜她離開人世的方式讓我的心中始終留下一個結,那種方式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或許這又是作者的特色吧。
世界上最孤獨的事情,莫過于此。我想世界上也有那么一個地方,孤獨到?jīng)]有人去談起,也有那么一群人,孤獨到?jīng)]有人在意。這種鮮活的孤獨感,是每一次翻開這本書的我和馬爾克斯的共鳴,一種無以言表的孤獨,一種靈魂深處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