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簡介大全
德國,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位于歐洲西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并鄰北海和波羅的海與北歐國家隔海相望。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德國歷史簡介,歡迎閱讀。
德國歷史簡介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日耳曼人。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18世紀初奧地利和普魯士崛起,根據1815年維也納會議,組成了德意志邦聯(lián),1848年德國各地爆發(fā)革命,普魯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戰(zhàn)爭”中擊敗奧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聯(lián)邦,1871年統(tǒng)一的德意志帝國建立 。
1990年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實行自由選舉,德梅齊埃任后,兩德統(tǒng)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于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lián)盟的國家條約。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tǒng)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lián)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qū)為適應聯(lián)邦德國建制改為5個州,并入了聯(lián)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個德國重新統(tǒng)一。
德國早期歷史
日耳曼時期
考古證據表明,在現(xiàn)今德國國境內,約70萬年前就有人類踏足。從此推測,約50萬年前開始,人類就陸續(xù)移居于此。
因為缺乏文獻記載,所以德意志人早期的歷史,并不是太清楚。羅馬帝國最早開始記載日耳曼部落(Germanen)的活動,但這些日耳曼部落與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并不相同。當時所謂的日耳曼部
落,是對所有居住于北歐及中歐,使用印度-日耳曼語系的各個部落的統(tǒng)稱?,F(xiàn)代的民族學家對這個名字的含意尚不太清楚,大約可信的是歐洲較早的居民凱爾特人(Kelten)先使用這個名稱來稱呼新移民。而凱撒(Julius Caesar)遠征高盧時,用“日耳曼族”這個名稱來稱呼當時居住在萊茵河右岸(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其后,“日耳曼族”這個概念才逐漸介紹到羅馬人的世界里。
日耳曼部落是指原先居于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南部(包括丹麥)及其臨近地區(qū)的一些民族,他們的文化及宗教相當接近,所以成為一個文化圈。西元前1000年左右,因為北歐地區(qū)氣候轉壞,該地區(qū)的居民開始向南遷移。到西元前450年時,他們分布于萊茵河沿岸,南至阿爾卑斯山以北,東到外克塞河(Weichsel,即維斯杜拉河Vistula)的地區(qū)之內。到了西元前2世紀,這些民族又開始另一波的民族移動,而開始與羅馬世界有較多的接觸。
公元前后,在多瑙河和萊茵河流域,已定居著許多日耳曼部落,這些部落同企圖征服此地的羅馬帝國不斷發(fā)生沖突。公元9年的日耳曼各部族在條頓堡森林戰(zhàn)役中戰(zhàn)勝了當時強盛的羅馬帝國。在這次戰(zhàn)役中,日耳曼部落伏擊并消滅了三個羅馬軍團。此后,羅馬人再也沒有真正嘗試過把它們帝國的東部邊界推進過萊茵河。
日耳曼部落雖是以語言、血統(tǒng)、生活習慣、文化及信仰為族群的指標,但因散居之故,個別差異可能相當大。所以西元4世紀起的大規(guī)模族群遷移時,并不是整個血緣民族集體行動,而是以較小的氏族組織為單位。歷史學家將這些移動的日耳曼部落約略分成西日耳曼人,東日耳曼人及北日耳曼人三個大類別。西日耳曼人指的是西元1世紀時居住在西起萊茵河,東至衛(wèi)塞河(Weser),南至多瑙河,北達北海的這些族群。
自407年開始的一段時期中,各萊茵河沿岸的日耳曼部落渡過萊茵河并在今天的法國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區(qū)建立了一系列短命的王國。476年,日耳曼人與羅馬帝國的下層人民聯(lián)合,推翻了顯赫的羅馬帝國。
民族大遷徙
376—568年,散居羅馬帝國境外的以日耳曼人為主的諸“蠻族”部落大舉強行移居帝國境內,并各自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 。民族大遷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體,部落顯貴 、軍事首領及親兵渴望向外掠奪新的土地和財富;人口自然增長對生產力形成壓力,為了發(fā)展畜牧經濟,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遷徙。羅馬奴隸制的危機和帝國的衰落,無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蠻族”的武裝遷徙深入帝國腹地。
法蘭克人時期
從509年開始,法蘭克人分為3個部族: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 或黑森人〔Hessian〕)。在428~480年間,薩利安法蘭克人占領了羅亞爾河以北高盧的大部分地區(qū)。里普利安人和卡蒂人仍然留在德意志和高盧東北部。薩利安人在他們的國王克洛維(Clovis)的統(tǒng)治(481/482~511)下信奉了天主教,克洛維把他的統(tǒng)治權擴大到其他法蘭克人身上,并征服了高盧的其他大部分地區(qū)。他的梅羅文加王朝(以他的祖父梅羅文加的名字命名)的繼任者們統(tǒng)治法蘭克人的土地,直至8世紀由加洛林家族代替時為止。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768~814年在位)與教宗(教皇)合作恢復了西羅馬帝國,并把天主教傳播到德意志中部和北部。他的帝國於9世紀中葉解體。
德意志立國
5世紀末,延續(xù)了幾個世紀的法蘭克王國建立,其中包括莫洛溫王朝和卡洛林王朝的輝煌時期。在查理曼大帝(800年加冕)的統(tǒng)治下,王國幾乎拓展到了今天的法國和德國的絕大部分地區(qū),稱為查理曼帝國。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國很快走向分裂。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的疆域按照《凡爾登條約》分成三部分,西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左岸的西法蘭克王國就成為后來法國的基礎;而東邊的部分即萊茵河右岸操德語的東法蘭克王國成為后來的日耳曼王國的基礎,成為未來的神圣羅馬帝國,也是今天德國的雛形;中間的部分成為了后來法德爭斗的根源。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薩克森王朝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德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中的智慧
讀到德國近代歷史的時候,感覺到德國的歷史對于今天的中國有特別的借鑒意義。德國在其鐵血宰相俾斯麥執(zhí)政期間完成了德國的統(tǒng)一,之后經歷了幾起幾落,也經歷了國家崛起、被瓜分、再崛起、再沉淪和三度崛起的大喜大悲,今天的德意志民族在經歷了百年的崛起和毀滅的大循環(huán)后,變得更有智慧了,更加能參透國家民族在理性道路上謀求國家最大利益的哲學了。
德國在1871年的統(tǒng)一本身就是一個外交和國家戰(zhàn)略的雙重奇跡,值得我們今天認認真真去研究和探討。當時德國領土上雖然生活著古老的日爾曼民族,但卻遠遠不是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國家,因為**小小的城邦國家散布在德意志的疆界內,沒有一個統(tǒng)一國家的概念,德國人的船只航行在公海上沒有自己的國旗,也沒有一個政府可以有效地保護他們。德意志領土也常常是歐洲列強的游戲場,法國、丹麥和西班牙可以隨意地在德國領土上發(fā)動戰(zhàn)爭,四分五裂的德國成為歐洲主要大國角逐的棋盤。當時有兩個德意志民族國家,一個是奧匈帝國,一個是普魯士,有實力統(tǒng)一德國。
我們學**世界歷史的時候對俾斯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被稱為鐵血宰相,俾斯麥用戰(zhàn)爭和武力統(tǒng)一德國的歷史在中國大家也是耳熟能詳。鮮為人知的是,俾斯麥是一個杰出的外交家和謀略家,其手段之高明、眼界之開闊和思想之深遠,可以說是德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普魯士統(tǒng)一德國是通過三場戰(zhàn)爭來完成的,剝離掉戰(zhàn)爭及其瑣碎復雜的細節(jié)后,我們可以立即發(fā)現(xiàn)這三場戰(zhàn)爭有一些不同常的特點,特別值得今天的我們去解讀。這三場戰(zhàn)爭中普魯士的對手分別是丹麥、奧匈帝國和法國這三個國家是當時歐洲大陸上的強國,也是德國邁向統(tǒng)一路上的三頭攔路虎。在每一場戰(zhàn)爭中,普魯士的對手或潛在的敵人都分別為中立國甚至是普魯士的同盟國。在一場戰(zhàn)爭結束后的下場戰(zhàn)爭中與普魯士曾經交戰(zhàn)的敵國卻可以搖身一變成為普魯士的鐵桿同盟國。不僅如此,當時歐洲其他列強如英國和俄國都沒有強力干涉普魯士的統(tǒng)一過程,這就更加令人驚奇了。我們知道,歐洲國家在民族國家競爭的歷史時期,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是非常錯綜復雜和微妙的。盡管當時帝國列強在全世界爭奪殖民打得熱火朝天,許多國家已經積怨很深,都巴望削弱對方,但是各國在阻撓德國統(tǒng)一的問題上意見倒是一致的。畢竟主要大國都不愿意看到在中部歐洲崛起一個新興的大國和強國,有誰愿意看到憑空誕生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呢?所以為什么當時各國沒有干涉德國統(tǒng)一就很值得研究了。
這里我們再次可以看到有遠見的政治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力。俾斯麥在一旦確定了普魯士的國家總目標是肩負起把德意志民族統(tǒng)一成一個國家的歷史使命的時候,他就表現(xiàn)出了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俾斯麥善用謀略,有狐貍一般的狡猾;他機敏巧妙運用一切外交手段,體現(xiàn)出高超的外交智慧;他善于審時度勢,能準確把握稍縱即逝的戰(zhàn)略機會,卻從來不貪功冒進,深刻參透了過猶不及的道理。俾斯麥在每場戰(zhàn)爭前都作了扎實細致的外交工作,甚至不惜犧牲部分利益來穩(wěn)住有可能讓德國統(tǒng)一進程逆轉的歐洲主要大國英國、俄國和法國,甚至不惜放**段表現(xiàn)出媚英和媚俄的舉動,對英國降低了關稅,對俄國鎮(zhèn)壓波蘭革命沒有加以干涉,同俄國簽訂了友好條約。對于法國昏聵的拿破侖三世,俾斯麥則看透了他**喜功、優(yōu)柔寡斷和鼠目寸光的特點,向他承諾普魯士不干涉法國兼并比利時、盧森堡和德國西部的魯爾區(qū)等。俾斯麥所作的一切都是要在每場戰(zhàn)爭中最大限度地爭取其他大國的中立立場和不干涉,最大限度的孤立敵國,讓敵國在歐洲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場德國對奧匈帝國的戰(zhàn)爭中,普魯士向當時的國際社會宣揚的信息是普魯士只想捍衛(wèi)自己的疆界、無意攻進奧匈帝國境內,更沒有展示出要統(tǒng)一德國全境的企圖,普魯士的煙幕彈讓毫無防備的拿破侖三世深信這是一場慘烈的持久戰(zhàn),他甚至把寶押到奧匈帝國身上,認為奧匈帝國能贏,因此法國就樂得看逍遙了,傻呵呵地觀看兩虎相斗。當普魯士做好一切環(huán)節(jié)的準備后,戰(zhàn)爭一打開普軍就勢如破竹,迅速攻進奧境內,接連取得軍事大捷。就在普魯士的軍隊離維也納僅有6公里的時候,俾斯麥卻表現(xiàn)出一個軍事家的宏偉視野和高度的戰(zhàn)略節(jié)制,當時普魯士的將軍和國王威廉都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摩拳擦掌地準備下令普軍一舉蕩平維也納,并乘勝追擊力求滅亡整個奧匈帝國的時候,俾斯麥卻力排眾議要求和奧匈帝國簽訂和約,要求奧方放棄北德的荷爾斯泰因和放棄干涉普魯士統(tǒng)一德國的進程,在這些要求得到滿足后普軍撤出了奧匈帝國。俾斯麥的自我節(jié)制的舉動具有深遠的戰(zhàn)略含義:俾斯麥深知普軍戰(zhàn)線拉得太長,軍心因為過于興奮而松懈,大勝的背后蘊藏著大敗的可能;俾斯麥也非常清楚奧匈帝國是個大國,普軍滅掉這個歷史悠久的大帝國短期內條件不成熟,反而會貪心不足蛇吞象,普軍占這么大的地盤不僅不能消化,反而可能會“撐死”;普軍繼續(xù)進攻 奧匈帝國必然會賦予其他歐洲大國以普魯士好戰(zhàn)和侵略成性的印象,短期內獲得這么大的地盤讓歐洲列強極為恐慌,歐洲列強定會聯(lián)合起來干預普魯士的進攻,這樣的結果不僅是奧匈帝國的地盤拿不到,連剛剛取得的成果和土地都可能付之東流,德國統(tǒng)一大業(yè)徹底泡湯;俾斯麥清楚明白自己的目的和普魯士的歷史使命,因而懂得見好就收,他知道奧匈帝國無統(tǒng)一德意志民族的意愿,也清楚德國統(tǒng)一大業(yè)上一山不容二虎,因此果斷干脆地將奧地利排除在德國統(tǒng)一進程之外;俾斯麥的戰(zhàn)略節(jié)制帶來巨大的“后發(fā)收益”,奧匈帝國在普法戰(zhàn)爭-這場德國統(tǒng)一最關鍵的戰(zhàn)爭上站在了普魯士的一邊,而不是與法國夾擊普魯士,這是普魯士能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俾斯麥昨日作的一件“好事”轉變成奧地利善意的回報,得到了最大的戰(zhàn)略收獲。
在第三場普法戰(zhàn)爭中俾斯麥再次表現(xiàn)了卓越的外交能力,他穩(wěn)住了俄國,并通過大量的外交工作讓英國確信是拿破侖三世在挑戰(zhàn)英國在歐洲的國家利益,拿破侖三世對英國人表現(xiàn)出的輕蔑態(tài)度讓英國最終決心保持中立。最后普魯士在色當取得大捷,俘虜了十萬法兵和剛愎自用的拿破侖三世。1871年威廉在凡爾賽宣布成立德意志君主國,分裂了1000多年的德國奇跡般地統(tǒng)一了,這是當時所有歐洲國家都無法預見到的重要歷史事件。然而,這時候被民族主義沖昏頭腦的德國陸軍已經無法節(jié)制了,德國要求法國賠款50億法郎,陸軍將軍不顧俾斯麥的堅決反對割占了法國領土阿爾薩斯和洛林,為德國制造了一個永遠的敵人-法國。在德國舉國狂歡慶祝、民族主義如脫韁野馬不可控制的時候只有俾斯麥持清醒的頭腦,他甚至憂心忡忡地告誡國人:德國危險了!他認為,德國地處歐洲大陸中部的心臟地區(qū),其地緣形式暗藏著極大的危機,因為其東部面臨強俄,南部是奧匈帝國,西部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敵人-法國,隔海相望就是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敵國。法國只有東部邊界可能遭到攻擊,而俄國只有西部邊界可能遭到攻擊,而德國卻可能三條戰(zhàn)線遭到攻擊。法國是遲早要復仇的,如果德國處理不善,就可能面臨同時三面作戰(zhàn)的危險和被合圍的境地,德意志民族就會面臨亡國的可怕局面。俾斯麥認為,德國應當善于守成,好好消化統(tǒng)一進程中取得的大片國土,迅速發(fā)展德國的工業(yè)化和技術水平,德國如果走向全面擴張和爭奪世界霸權的道路的話,那必然會把德意志民族置于可怕的險境而無法挽回,那將把所有的功績和成就化為灰燼。
然而,勝利者的自大和自得決定了他們是難以聽進任何逆耳忠言的,俾斯麥晚年郁郁不得志,和德皇意見不合,最后黯然離開政壇,而歷史真的就像俾斯麥所預言的那樣發(fā)展下去了。俾斯麥的地區(qū)守成政策迅速地被全球爭霸的政策所代替,俾斯麥圓滑和高明的外交被粗暴和野蠻的外交所代替,俾斯麥的戰(zhàn)略節(jié)制和和平發(fā)展的國策被野心勃勃的軍事擴張政策所取代。德國崛起了,也要求在全世界有陽光的地盤下爭取屬于自己的地盤了,德意志變得越來越有擴張性了,開始覺得上天不公、給德意志的生存空間太少了。當?shù)聡瓦腿说嘏c俄國競逐巴爾干的時候,當?shù)聡诎透襁_退了英國的勢力的時候,當?shù)聡诒狈悄β甯缤{法國的時候,俾斯麥所有的外交成果都被逐一斷喪。驕傲自大的德國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四面樹敵,地緣包圍的陰影在一步一步靠近:英國先是和世仇法國簽訂和約,因為英國覺得英德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接著英國又和俄國簽訂和約,再加上法俄和約,俾斯麥的預言完全被言中了。一次世界大戰(zhàn),德國被三面夾擊(東俄,西英法美,南意大利),德國戰(zhàn)敗被列強肢解。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利用泛德意志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全面走向軍國主義道路,最后又兩面被夾擊(東蘇俄,西英法美),歷史在以驚人的相似重復著。只是二戰(zhàn)失敗后德國更慘,國土被美英法蘇軍事戰(zhàn)領,國土被人為地分裂成兩個國家,國權也慘遭剝奪。軍事擴張的德國完全放棄了外交和國家戰(zhàn)略的制定,盲目迷信武力和暴力,最終嘗到苦果。
筆者在德國留學其間,認識了一位德國老先生,他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我去他家作客的時候,他總會講述很多過去的故事。有一次,他給筆者看了四幅德國不同時期的地圖,第一幅是一張?zhí)貏e陳舊、發(fā)黃的德國地圖,時間居然是1871年,那是俾斯麥才統(tǒng)一德國時候的地圖,那時候德國的疆界跟今天略有出入,但大體上是一致的。第二幅是1940年納粹德國時期繪制的地圖,那時候德國的疆域象吹了氣的氣球一樣,**膨脹起來,1940年的納粹已經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德國”版圖大得驚人。如果地圖再晚繪制一年,“德國”地圖大概要延伸到蘇聯(lián)莫斯科了(1941年納粹制定巴巴羅沙計劃進攻蘇聯(lián))。第三幅是1945年德國的地圖,德國戰(zhàn)敗,版圖**縮小,納粹的軍事占領的土地被迫全部交了出來,當時德國的版圖變成德國歷史上最小的,而西德的版圖就更小了,德國在俾斯麥以后擴張了那么久終于一無所獲,還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第四幅是德國1990年重新統(tǒng)一后的地圖,德國戰(zhàn)后走和平發(fā)展、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道路,取得了舉世羨慕的經濟奇跡,最后東德主動要求和聯(lián)邦德國合并。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輪回,德國的疆界又幾乎恢復如初。
老人笑著對我說:“你們中國人,可以從普魯士以來的德國歷史學到很多東西”。是啊,老人的話總是充滿智慧:德國全力去爭的時候,最后卻什么也沒爭到;德國不去(靠軍事暴力)爭的時候,國家版圖卻得以復原。這樣看來,爭卻是沒爭,沒爭卻是在爭,這難道不是德國的教訓和德國的智慧嗎?這難道不值得今天生活在中國崛起時代的國人深思嗎?
猜你感興趣:
1.德國的歷史簡介
2.德國歷史文化簡介
4.德國歷史知識
5.德國歷史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