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觀后感5篇初中生范文匯總
看完整部影片,懷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思考過去,幻想未來。我想,最好的事情,莫過于珍惜現在,因為下一秒真的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于《中國機長》觀后感5篇初中生范文匯總的內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中國機長》觀后感一
中國70歲了,伴隨著祖國生日的不僅有盛大的慶宴,還有專門獻給祖國的三大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我們就看了其中的一部《中國機長》,真是受益匪淺吶!
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zhí)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英雄機組的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體人員的生命安全,創(chuàng)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從飛機起飛,到落地。我的心都在懸著,沒有一刻我不緊張,情節(jié)如同其磁鐵一樣深深吸引著我,我跟著情節(jié),心里隨著變化。一會兒開心,為他們想到辦法;一會兒著急,為他們煩躁的心而擔憂;一會兒恐慌,為他們危險的情景而害怕。我就如同,在電影里。忐忑不安。
我為他們的機智感到驕傲,為他們的冷靜感到自豪,為他們的配合感到慶幸,為他們勇敢感到佩服,為他們而感到自豪,驕傲。
我設想了一下,如果我在當中,我像他們一般冷靜嗎?我會像他們一樣配合嗎?我會像他們一樣勇敢嗎?答案可想而知。因為有他們。我為中國驕傲。因為有他們,我們能在外國人面前挺起腰桿。因為有他們,我對空軍的敬畏又上了一個高度。因為有他們,那119位旅客平安回到家。
《中國機長》無疑是給祖國最好的生日禮物。
《中國機長》觀后感二
國慶假期,難得有閑情逸致去看電影,之前已經看過《中國機長》的預告片,聽很多朋友說很好看,就決定看一看。
上午的第一場,人不多。除了看到很多明星,剛開始我對這個電影沒什么感覺,但是看到車上的乘客,真的很現實。從飛機出事開始,我的心就一直緊繃著,開始默默祈禱,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出事,和飛機上的乘客一樣,我也很害怕,尤其是突然讓你面對死亡。
記得最清楚的畫面是,所有人都帶好氧氣面罩,乘務組領班開始點名,點到五號的時候,沒人回應,她暈倒在地上,好長時間都沒有站起來,所有人都叫她,乘務組領班也不放棄,一遍一遍的叫她的名字,最后她伸出了大拇指,醒了過來,而我也感動的忍不住落淚,感謝所有人的不放棄。
飛機的擋風玻璃破碎,在高壓和寒冷的艱苦條件下,機長處事不驚,全身僵硬卻還控制自己保持意識清醒,最后全機生還,所有的乘客都要見到他才肯走,而他說去見見吧,給它們道歉。出艙門的那一刻,深深的一鞠躬讓我的心里暖暖的,責任感讓人欽佩。
電影很精彩,也讓人深思。最后,我真的覺得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很驕傲。
《中國機長》觀后感三
我在看這個電影的時候,腦子里,突然跳出來一個詞“職業(yè)劇”。
我突然發(fā)現,我們的藝術作品,比如電影、電視劇,卻很少拍跟生活相關的職業(yè)劇,好不容易出來一些職業(yè)劇,還都是披著職業(yè)劇外衣的愛情肥皂劇,或者是披著職業(yè)劇外衣的家庭倫理劇,甚至是披著職業(yè)劇外衣的政治說教劇。
所以,電視、電影,變成了李敖說的“電視是一個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p>
影視宣傳,實際上是個大眾文化的洗腦。
剛才,我在雨中散步的時候,想這個問題,突然想到我們電視劇中的幾個影響力。
第一,帝王劇、后宮劇最流行。所以,我們國人的帝王夢和皇后夢是最嚴重的。
第二,愛情肥皂劇次流行。所以,當帝王夢、皇后夢實現不了的時候,就開始追求巨嬰式的愛情夢。
第三,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土豪劇流行。在劇中,掙錢、變美、當官就意味著成功。所以,我們身邊的人成功夢很嚴重,追求的也都是錢、美、官等。當然,這跟我們幾千年的傳統(tǒng)也分不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和“千里去當官,為了吃和穿”跟當下的價值觀,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第四,我們還有一種劇叫“神劇”,無論是神話劇也好,武俠劇也好,抑或是霸道總裁傻白甜也好,甚至是抗日神劇也好。在我看來,都可以歸到神劇的行列。不為所動,這是浪費了人們的時間。為之所動,那就是制造了腦殘,在追求幻覺的路上,一路不復返。
第五,還有一種劇叫“主旋律劇”,在我看來,這是另外一種“神劇”,我就不多說了。
好劇也有,我就不說了,好的嘛,不需要我來夸。
但是,我們的確是缺少走心的職業(yè)劇,以表現一些職業(yè)為視角的影視劇,這是一個巨大的缺陷。當然,了解世界的方式很多,我們不能寄希望于影視劇,但是缺少影視的宣傳,很多職業(yè)的確很難被尋常百姓知曉。
忍不住給我的好友點個贊,前些天見她的時候,她買了兩本書,一本書是成人版職業(yè)大會,一本書是兒童版職業(yè)大全。我們連360行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安置好自己的人生。光有精神,只能是迅速枯萎。
《中國機長》觀后感四
國慶檔上映的電影各個激動人心,昨日,有幸觀影《中國機長》,特此分享此次感受。
這部電影是根據2018年發(fā)生在我國航空史上的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現實中劉機長的冷靜我們多多少少通過一些報道也能體會到,可是當我看完電影后,才發(fā)現,自己對這一事件的認識遠遠不夠,那么對于這件事情發(fā)生后引起的思考也是我們值得關注的。
在面臨生死的那一刻,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恐懼。飛機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電影對小人物的形象塑造也是非常的好評。他們是代表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小人物,從他們的身上,或許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帶孩子回家的媽媽,去拉薩看望犧牲戰(zhàn)友的老兵,去西藏打工的夫妻……
而演員的表演,也不得不為之震撼,袁泉飾演的乘務長在安撫所有人的情緒后,自己坐在座位上撫摸手上戒指的動作也透漏出她內心充滿恐懼,可那句:“我們受過專業(yè)的訓練,請相信我們?!蔽蚁胧菍Τ丝蛡冏畲蟮陌参?。
再說機長,這實在使人不得不為其鼓掌,面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他保持了極度的冷靜,將飛機上119名乘客,9名工作人員安全返回地面,這堪稱世界民航史上的一大奇跡。我想,任何的獎勵都不過分。
看完整部影片,懷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思考過去,幻想未來。我想,最好的事情,莫過于珍惜現在,因為下一秒真的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
《中國機長》觀后感五
這是我看這個電影最大的感受。
我最喜歡這個電影的地方就是,這個劇,沒有那么刻意的去說教什么高大上。雖然,還有忍不住的地方,但是也許是因為導演劉偉強是香港人吧,所以,并沒有大篇幅的講什么精神,什么高尚,這是很值得稱贊的。
有這樣硬核的故事,壓根不需要講什么高尚,因為這個故事本身就是高尚。
只是遺憾的是,故事里面,人的部分太少。這也許就是我們目前面臨的現狀,總是壓抑人性的表現,總想刻意表現神性,實際上,人性壓抑了,神性也沒有體現出來。
我看完電影,很喜歡,但總覺得少很多東西。上網看原型故事,看到一篇評論,我覺得說的很好,說原型故事里面的機長如果牛逼程度是100分的話,電影里面只是演出了10分。一下子讓我找到了感覺,缺少的東西就是這個。
電影很像把人拍成神,但是結果就是拍成了普普通通的人。
我出了電影院,感慨了一句,生生把一個神,拍成了人。這電影如果拍的到位了,應該是大量的熱血青年想去當機長,想去當空乘,但是,我卻沒有這種沖動。因為并沒有燃燒我的激情,也許是因為我已不年輕,但是我深刻的知道是因為他沒有點燃。
最初的時候,我覺得是因為職業(yè)的硬核不夠,看故事原型的時候,航空專家說,之所以飛機機長能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機長做對了3件事,從細節(jié)處說機長做對了28件事。
但可惜的是,從電影里面,我實在是沒有看到這3件事是什么,更不要說是28件事了。
我只能依稀的被感動到,引用電影結尾處,朱亞文說的那句話“怎么那么牛啊?!”是啊,我只能模模糊糊覺得牛逼,但是卻說不出來哪里牛逼。
最開始,我覺得是因為職業(yè)度不夠,但是寫到這里的時候,我才發(fā)現,這是形式、內容上的問題。
更深刻的原因是“我們的創(chuàng)作者沒有人性”,我之所以打上引號,就是為了避免歧義。
每每這種時候,我們不敢著眼于人性,因為那顯得太渺小了,只想從神性的高度去解讀,結果一解讀就假了,就失真了,沒有了生命力,也就無法產生感染力了,也就沒有張力了。
當我們把英雄拉下了神壇,才能真正把英雄送上人心中的神壇。
我從小就不喜歡看國內的戰(zhàn)爭片,第一部喜歡看的片子是《亮劍》,后來,我總結了之后知道了原因,因為之前的戰(zhàn)爭片里面的都不是人,都是神。而《亮劍》是塑造了一群人。《亮劍》之后,戰(zhàn)爭片才慢慢走出了“神劇”的漩渦,開始有“人劇”,人才愿意看。
最后,再一次表明一下我的立場:《中國機長》這個電影,很好,非常好,希望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多。“職業(yè)化的電影”“人性化的電影”越多,電影人更有希望,民族也更有希望。不再造神,才能真正的通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