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域的四大名鎮(zhèn)分別是什么
古代西域的四大名鎮(zhèn)分別是什么
西域,最早指周朝諸地。那么關于古代西域的四大名鎮(zhèn)分別是什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古代西域的四大名鎮(zhèn)分別是什么
古代西域四大名鎮(zhèn)是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并稱安西四鎮(zhèn)。
龜茲(漢語拼音:Qiū cí,梵文:Kucina;前272年-14世紀),又稱曲先、丘慈、邱慈、屈支、丘茲、拘夷、歸茲、屈茨,是古代西域綠洲國家。
焉耆(維吾爾文Qarasahr)又稱烏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國。
于闐國是古代西域王國,中國唐代安西四鎮(zhèn)之一。古代居民屬于操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
疏勒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南部,喀什地區(qū)西北部,地處塔里木盆地西緣喀什噶爾綠洲中部,西面是帕米爾高原。
安西四鎮(zhèn),中國唐代西域重兵之地。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五月,移安西都護府于龜茲國。于龜茲、于闐、疏勒、焉耆(相當一段時期為碎葉)四鎮(zhèn)置重兵,稱安西四鎮(zhèn)。唐安西四鎮(zhèn)在歷史上存在了一個半世紀,它們對于唐朝政府撫慰西突厥,保護中西陸上交通要道,鞏固唐的西北邊防,都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于西域的基本介紹
西域,最早指周朝諸地。先秦《國語》有"西方之書";《詩經》有"西方之人";《莊子·讓王篇》載:"昔周之興,有士二人處于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人,似有道者,試往觀焉。'"《楚辭·離騷》有"朝發(fā)軔於天津兮,夕余至於西極" ;《楚辭·遠游》有"鳳皇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姜亮夫校注:"西皇,西方天神也。西方庚辛,其帝少皞, 少皞即西皇。"宋歐陽修、范仲淹等《劍聯(lián)句》:"南帝輸火精,西皇降金液。"西方""西極""西域"皆是指周地。
自漢代以來,西域狹義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qū)。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qū),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qū)等。
西域到了后來演變?yōu)槲覈奈鞑康貐^(qū)的含義,所以青海、西藏亦是屬于西域的范圍。清代的"西域"的范圍位東起敦煌以西,西至巴爾喀什湖及蔥嶺,南至拉薩界,北至俄羅斯及左右哈薩克界,青海西南地域、西藏北部地域很多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