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介紹
俞樾,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jīng)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關(guān)于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介紹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介紹
俞樾(1821.12.25-1907.2.5),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guān)鄉(xiāng)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jīng)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現(xiàn)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
俞樾后受咸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jīng)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shù)達40余載。治學以經(jīng)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nèi)及日本、朝鮮等國向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所著凡五百余卷,稱《春在堂全書》。除《群經(jīng)平議》五十卷、《諸子平議》五十卷、《茶香室經(jīng)說》十六卷、《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外,其《第一樓叢書》三十卷、《曲園俞樓雜纂》共百卷?!肚迨犯濉酚袀鳌?/p>
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人物生平
俞樾,道光元年(1821)十二月初二日出生于德清縣東郊南埭村(今乾元鎮(zhèn)金火村),是時他的父親俞鴻漸在京任職。四歲以后,因南埭鄙鄉(xiāng)難以從師讀書,他乃隨母親姚太夫人和哥哥俞林到母家杭州臨平求學,從故鄉(xiāng)出走。從此踏上與父業(yè)相襲的道路,考進士,入翰林。
俞氏是德清的望族,自元末俞希賢遷居德清,先世多隱于農(nóng),故譜牒不著。至清乾隆間俞廷鑣(字昌時)及其子俞鴻漸(字依伯)只現(xiàn)三位聞人,俞樾是第四位。俞家雖多次遷寓,但俞樾每以德清俞氏自居,后來他親制了三枚印文,曰“德清俞氏”、“烏巾山舍”、“南埭村民”,又幾番在詩中語“吾邑烏巾山”,以示不忘德清故里及出生地。今德清縣南埭村尚存俞樾晚年主持修造之“四仙橋”,蓋橋建時他預(yù)感自己不日也將仙去,乃以“四仙”命名,四仙者,曰其遠祖、祖父、父親及他本人,并有橋聯(lián)在橋的南側(cè):“雙槳泛輕舟,綠水瀠洄南北埭;一條橫約略,青鞍安穩(wěn)往來人。”另橋北側(cè)亦有聯(lián)。
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俞樾中進士第十九名。而在此前的復(fù)試中,他的表現(xiàn)尤為出色。這年復(fù)試的詩題為“淡煙疏雨落花天”,俞樾作詩,首句即不凡,曰:“花落春仍在。”此句深得主考官曾國藩賞識,曾贊:“此與‘將飛更作回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宋祁詩)相似,他日所至,未可量也。”在應(yīng)試詩中,俞樾詩顯屬力作,又弘揚清廷堅守家國的主旋律,遂將其名次移列第一。俞樾對曾的識拔之恩感激涕零,豈料他畢竟太書生,不善應(yīng)對,不會做官。按說他至少可做到學部堂官,卻僅當了一任河南學政便被御史彈劾,削職歸田。
俞樾回到江南,在蘇州租屋住下,杜門撰述,“原本經(jīng)典”,而向文本深處求義理,他自稱這段生活是“閉戶曾窮皓首經(jīng)”。他為在蘇州的寓所主室取名“春在堂”,自云“雖名山壇坫,萬不敢望,而窮愁筆墨,倘若有一字流傳,或亦可言‘春在’乎?此則無賴之語,聊以解嘲,因顏所居曰‘春在堂’。”可知春在堂據(jù)“花落春仍在”句演繹而來,大約同時他一面也教授弟子。咸豐十年(1860)春,彼時他主講于蘇州紫陽書院,因太平軍攻克江南大營,于是自蘇州避戰(zhàn)亂至德清縣新市鎮(zhèn)居留半月。他有個弟子童米蓀,就居新市鎮(zhèn)西廟前,其間陪他曾游鎮(zhèn)上名剎覺海寺。他對覺海寺雷書軼聞極感興趣,且予以考證。他在《右臺仙館筆記》中寫道,吳興德清新市鎮(zhèn)覺海寺殿宇宏壯,唐時所建,巨材髹漆,積久剝落,見倒書跡曰“酉、候、李、約、攸、利、火、謝、均、思、通”十余字,鎮(zhèn)人皆言雷神所書,數(shù)百年來無人能釋,他考訂為伐木人所刻,且有岳陽樓佐證,非神仙所為。而《春在堂隨筆》中更見他對德清史地之諳熟,如德清舊有地名武林頭(在今乾元鎮(zhèn)),他考證后說,“武林乃五柳之誤?!睹魇?middot;地理志·湖州德清下》,有下塘巡檢司,后遷五柳港口,即其地也”;又如吳江陳宋恕《春秋輿地譜》于浙江首列叟瞞,曰今湖州府武康縣,他從《左傳》、《國語》、《說文》考出,“今武康縣為防風之國則可,為叟瞞之國則不可”。
鼎臠親炙,桃李親栽,由于著作等身,聲譽日隆,不少書院都慕名請俞樾授課,一時“門秀三千士,名高四百州”,其中也包括德清前溪書院與德清學子。”同治六年(1867)冬,俞樾偕姚太夫人回德清治父葬事,選址于金鵝山之原祖塋之側(cè)。以后每歲蘇杭往返,他都要繞道回德清一次,“上先人冢”。因之任教于德清前溪書院(一名周公書院,在儒學東),只授課欠短,時斷時續(xù)。他在《自述詩》中深情寫道:“更向清溪向舊棲,一泉一石總留題。雖然忝竊名山席,竟未看山到剡溪。”自注說:“浙江巡撫黃壽臣前輩薦余主嵊縣講席,然竟未赴。”當他已辭一切教席,且年逾八旬,于每月之朔望仍嘗親臨仙潭書院(在新市鎮(zhèn))授課二次,并為之撰《仙潭書院碑記》近八百字并篆額,又書“敬業(yè)樂群”匾額一方,懸于門廳之上,視為校訓。
除祭掃、授課以外,俞樾也眷顧故鄉(xiāng)風物,懷思鄉(xiāng)人。同治八年(1869)春,他在掃墓之暇,游覽了慈相寺、半月泉、寶慶寺、蟠龍石諸勝跡,作有一組懷古詩。同治十一年(1871),他專往瞻拜西門城上柳侯祠,是祠供奉柳宗元祖父柳察躬,并作《柳侯祠》志之(見《民國德清縣新志》)。光緒十年(1884),他特陪孫俞陛云回德清趕縣試,果不出所望,中秀才第一名。光緒十三年(1887),當故鄉(xiāng)拱元橋坍圮亟需重修,他慷慨出銀三百兩資助,并欣然撰《重修拱元橋碑銘》。光緒十五年(1889),湖州各縣陷洪災(zāi),而德清尤甚,他聞之,印書一千本,以書款匯付德清賑局。他對德清的深愛愈老彌堅,一如他在晚年所撰《重建德清縣儒學記》中坦言:“余衰且老,猶倦倦然為吾桑梓之邦望也。”
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2月5日),俞樾八十六歲,以“美名”謝世,葬西湖三臺山東麓。臨終前作留別詩10首,代訃辭行。
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人物評價
瑞安孫詒讓在《哀世丈俞曲園》挽
聯(lián)中稱:一代碩師,名當在嘉定、高郵而上,方冀耄期集慶,齊算喬松,何因夢兆嗟叱,讀兩平議遺書,樸學銷沉同墮淚,卅年私淑,愧末列趙商、張逸之班,況復(fù)父執(zhí)凋零,半悲宿草,今又神歸化鶴,拈三大帙手墨,余生孤露更吞聲。
人民網(wǎng)(《關(guān)于俞樾的幾點認識》):俞樾是一位通儒,涉獵范圍廣泛,其學術(shù)成就以“通”見長。單就其著述而言,在具體領(lǐng)域的研究方面,與后世學者的成果相比,似乎不那么精深。但就俞樾而言,其學術(shù)地位不僅體現(xiàn)在具體的研究成果方面,更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學術(shù)的傳承方面。他本人一再強調(diào),其學術(shù)以“梯梁后學”為取向。俞樾的三部代表作完成于1864至1868年,對其后一、二十年的傳統(tǒng)學術(shù)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
章太炎在《俞先生傳》:浙江樸學……昌自先生,賓附者,有黃以周、孫詒讓。
清末國學大師俞樾介紹相關(guān)文章:
3.近代著名國學大師
5.四大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