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讀后感作文
論語心得讀后感作文
《論語》并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xué)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圣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的論語心得讀后感作文,歡迎閱讀!!!!!
論語心得讀后感作文篇一
今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yōu)秀讀物《論語》。
當(dāng)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fā)。
子張學(xué)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xiàn)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鬃诱f:“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后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xué)校中層領(lǐng)導(dǎo)幾年了,活沒少干,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墒侨穗H關(guān)系及上下級關(guān)系處得就是不怎么樣。有時候總結(jié)原因是自己沒有能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dāng)今天看了孔子教導(dǎo)弟子的話之后,我才知道,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于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絕對不是擺設(shè),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jù)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后經(jīng)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判斷,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可以棄之不言,謂“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了解借鑒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jīng)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余”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后悔的次數(shù)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舍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于借鑒利“前車之覆做后車之鑒”。正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要善于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擇。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后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換車字旁音為倪),小車無軏,(音為越)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小學(xué),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fā)給那個小學(xué)的教導(dǎo)主任的,可是回來之后,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知道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直也沒有發(fā)。心里很是愧疚??墒堑群髞碚业洁]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知道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一定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學(xué)校教師學(xué)生做手工制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一定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由于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jié),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后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必須明確規(guī)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知道做的結(jié)局怎么樣,有布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論語心得讀后感作文篇二
每當(dāng)談到哲學(xué)時,人們所想起的不外乎柏拉圖、黑格爾、羅素、尼采等人。同時國人也會感嘆為什么泱泱華夏這個曾經(jīng)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就沒有哲學(xué),至少沒有一套獨立成體系的哲學(xué)。盡管哲學(xué)一詞是舶來品,但在相對嚴謹?shù)亩x下,中國就真的沒有哲學(xué)嗎?我并不這么認為。
盡管中國的國教是到道教,但是中國的儒家思想的影響范圍是更為廣泛的。我一直堅信儒家思想并不能等同于儒教。我一直認為中國人必須讀的書一定有《論語》這一部,從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到八股文考的就有論語,足以證明《論語》這部中國最有魅力的書,特別是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張導(dǎo)的那手誦讀《論語》更是在一夜間讓《論語》這個名字傳遍神州大地,傳遍世界各國。
《論語》并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xué)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圣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鬃右云洫毺氐娜烁聍攘ι钌畹匚姸鄲酆霉诺湮膶W(xué)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盡管孔子的先祖有著不凡的身份地位,但是到來了孔子的父親那一代已經(jīng)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資本了??梢哉f孔子這個人的成長史就是《論語》這部書的大致內(nèi)容了。
《論語》這部書在我看來不僅僅包含著孔子“因材施教”的人才教育思想、以德治國的政治主張(“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同時還包含了非常濃厚的美學(xué)氛圍:文字是美的、人格是美的、思想更是毋庸置疑的美……在《大學(xué)》中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之說,這些在《論語》中也有體現(xiàn)??梢哉f孔子揭示了真善美的全面發(fā)展原則,孔子作為中國的至圣將“成人之道”同“君子理想”一樣,替提升到儒家理想人格的一個重要層面,但是其本質(zhì)還是無法脫離仁義道德。《論語》或者說孔子的主題思想還是中庸思想但他還是贊同那些有獨立人格的人(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著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他認為“過猶不及”,這種思想造就了孔子行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謹慎態(tài)度。
崇拜孔子是因為孔子的為人處事之道以及一些觀點還是很合我的胃口,特別是在《論語》中的文字更是精煉到了極點,文字又很美。就如在雍也篇中“子曰:知者樂山,仁者樂水。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個人覺得這句話很有深度。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句話有點虛,但是這些東西必須是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會有的體會,正所謂酒越老越純,如果我在這里過多的評論就只能顯示我的無知了。整部《論語》從學(xué)而篇的“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以及耳熟能詳?shù)?ldquo;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等。這些道理并不是誰都可以得到的,只有經(jīng)歷了人世間的眾多社會現(xiàn)狀才會有如此感慨。歷史上記載孔子西行不到秦,我想可以從當(dāng)時的時代背景和孔子所主張的思想兩個方面得到結(jié)論??鬃又鲝堃缘轮翁煜?,而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正在崛起,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里,秦國不敢采用只能教人靜下心來慢慢做的儒家思想,于是,秦國采用了極具攻擊性的法家的理論。同樣的,作為一個當(dāng)時就有一定盛名的大思想家,他所主張的卻與秦國贊同、推崇的恰恰是對立的,在根本上說孔子道秦國就會變成無用功,而且作為當(dāng)時比較先進的思想還有可能被秦國拘禁,所以說孔子西行不到秦說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要么孔子有自知之明,不會去惹秦的統(tǒng)治者;要么孔子就是個懦夫。這兩個有點類似的結(jié)論,就對孔子那個“朝聞道,夕死可也”產(chǎn)生了一點懷疑,這不就著意味他也是有其他想法的。
盡管孔子在《論語》中所表達的“因材施教”的人才思想應(yīng)該是最早的,應(yīng)該是最完美的教育觀點,但是在這種大經(jīng)濟的時代背景下是沒有市場的,特別是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國度。孔子的教學(xué)觀點有一個很明顯的政治特點:學(xué)而優(yōu)則仕,仕而優(yōu)則學(xué)。可以說孔子不像某些自命清高的讀書人認為的那樣,不去參與世界上最為黑暗的政治,他是抱著一副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想法積極入世,雖然因為他那近乎固執(zhí)的思維、不曉人情世故導(dǎo)致他的許多治國良策無法付諸實踐就流產(chǎn)了。從孔子的眾多成就非凡的弟子中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沒有一個人是全才。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語:宰我、子貢,文學(xué):子游、子夏……就是連孔子最看好的弟子顏淵也只能是在德行方面好而已,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就是差啊!簡直就是一塌糊涂,最后就落了個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因材施教,按現(xiàn)在的說法就是培養(yǎng)出某個方面的偏才,這是中國這個崇尚高考這個一考定終生的國家所不喜歡的,這樣也必然導(dǎo)致“因材施教”在中國沒有市場,因為中國的家長或者說是整個社會就是要趕鴨子上架,硬是要人們學(xué)習(xí)那些今后一輩子都不會用上的知識,還美曰其名培養(yǎng)全方面的素質(zhì),問題是那些教育專家所說的素質(zhì)到底指什么。根據(jù)國外專家的理論是一個國家在建國三十年就至少可以出一個諾貝爾獎得主,今年是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六十歲的生日,目前好像沒有誰有摘得諾貝爾獎的跡象。還有個就是從一個國際奧賽的金牌得主到一個大師至多需要二十年的時間,但中國這個歷屆國際奧賽上金牌得主最多的國家能夠在國際上拿得出手的大師沒有一個是奧賽冠軍,換句話就是中國沒有把奧賽冠軍培養(yǎng)為大師級人物。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啊!同時那些教育專家、學(xué)者又還要去找尋沒有的原因。所以,我認為因材施教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在培養(yǎng)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后完全可以進行“因材施教”。
我覺得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古典名著也要有新的理解,對《論語》的品評歷來就有,從南懷瑾到于丹,孰優(yōu)孰劣,大家各有理解,但也千萬不要只遵從那些有名氣的人的思想,而忽略了最應(yīng)該有的自己的見解。正如孟子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對于名著更不能頂禮膜拜,應(yīng)該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去讀那些名著。
論語心得讀后感作文篇三
作為一名教師已不是第一次與《論語》打交道了,《論語》在我看來像是一位變幻莫測的朋友,每次接觸都使我有不同的感想,更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個假期在校領(lǐng)導(dǎo)的建議下,我再次走進《論語》,與它進行心與心的交流。
《論語》是儒家學(xué)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它交給了我們很多處事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它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應(yīng)講原則,更應(yīng)該把握原則里的分寸。我們今天總是在說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什么事是好什么事是壞,其實有很多時候,一個事情的判斷不單單是好壞之分,只是看你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或者把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只要把握好這個尺度,就不會出現(xiàn)問題的??鬃拥囊粋€學(xué)生曾經(jīng)問過他,有一個人說:以德報怨何如。以德報怨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我們經(jīng)常說生活里頭有這樣的人,無論別人怎樣對不起他,他還是對別人那么好,我們覺得這樣的人格應(yīng)該在孔子那里是得到贊賞的,可沒想到,孔子反問他了一句,“何以報德?”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他已經(jīng)用德抱怨了,那他還留下什么去報人家的恩德呢?
讀到這,我猶豫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以德報怨是大度是豁達的表現(xiàn),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這里孔子又教會了我一個做人的道理: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就是說一個人,如果他有負于你,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對待他,去處理這件事,但是你要留著你的恩德和你的慈悲去回饋那些真正有恩于你的人!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老師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身為一名教師,那么我的和諧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應(yīng)該是教師與學(xué)生的和諧,教師和學(xué)生在我看來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
孔子教育學(xué)生時態(tài)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作為一名小學(xué)教師,每天面對的是一張張稚嫩渴望知識的小臉,他們年齡還小,思想尚未成熟,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慢,這就要求我在教育學(xué)生的時候能夠心態(tài)平和,而且要對他們有信心,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的肯定他們。 在我的職業(yè)道路上,我也會抱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態(tài)度與同事和平相處,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一個教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xué)生的思想觀念。于丹老師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因此我在與學(xué)生接觸的時候即使有什么不開心的事降臨,我也要盡量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不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xué)生。因為我堅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盡快的過去,這樣我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我才會活得更有效率。 我想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tài)傳播出去教育學(xué)生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tài)是多么的重要。要使他們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無論對朋友領(lǐng)導(dǎo)還是家人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yīng)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常言道:“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活一世,毀與譽,從來都是如影隨形的。名氣越大,越是難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將你狠狠地踩在腳下。豈只是活著的人,即便是蓋棺之人,也難以定論。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別人的攻訐也好,吹捧也罷,全不必當(dāng)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你捧得太厲害了,其背后一定隱藏著某種目的。就拿孔子本人來說吧,歷朝歷代的封建統(tǒng)治者們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過是利用他的學(xué)說,用以禁錮民眾思想,作為鞏固其階級統(tǒng)治的工具罷了。所以做人一定要腳踏實地,做事一定要問心無愧,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語所迷惑,要認清糖衣裹著的往往是炮彈。贊也好,貶也罷,嘴巴是生在別人身上的,誰都有說話的權(quán)利,豈是誰能左右得了的?
孔子有這樣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知我者天乎!”意思是說別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擊你,你也不惱怒,而是時常反省自己,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與其浪費時間去反擊別人的指責(zé),倒不如埋頭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實和完善自己。要堅信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孔子曾說過,看一個射箭手技術(shù)的高低主要是看他是否射中了靶心,而沒有必要非要到靶子后面去看看他是否射穿了靶子沒有??此坪唵蔚囊痪湓?,其實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對他人不能太苛刻,寬容別人其實更是寬容自己。
人生在世,總是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也總會產(chǎn)生各種不快與摩擦,在處理問題上,有的人會三思而后行,而有的人卻采取了極端的方式,害人又害己。有的時候我們寬容了別人,別人就會寬容我們,善待我們;而我們對別人苛刻,別人也會反過來以更加惡劣的態(tài)度來回擊我們。讓我們用寬容對待身邊的人吧,這不是消極或懦弱的表現(xiàn),而是真正的君子之度,是大家之風(fēng)。
是《論語》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看法,對工作燃起了新的激情,它教會我最多的就是寬容。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需要理解。寬容是催化劑,可以消除隔閡,化解矛盾;寬容是潤滑劑,可以調(diào)節(jié)關(guān)系,避免碰撞;寬容是清新劑,會令人感到舒適,感到溫馨,感到自信。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fēng)范,更是一種幸福。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通行。選擇了寬容,便選擇了財富!讀懂了《論語》,便讀懂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