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xué)哲學(xué)內(nèi)涵論文(2)
佛學(xué)哲學(xué)內(nèi)涵論文篇二
五臺山“清涼智慧”的佛學(xué)內(nèi)涵及其禪學(xué)價值
摘 要:五臺山又名清涼山,因是文殊菩薩道場成為聞名遐邇的佛教圣地。五臺山自然氣候的清涼與文殊菩薩智慧的清涼深度契合。“清涼智慧”沉淀深化成為五臺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內(nèi)核。清涼智慧導(dǎo)人超脫煩惱,達(dá)到彼岸,獲得開悟,明心見性,其禪學(xué)價值對凈化人心、建構(gòu)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五臺山;文殊菩薩;清涼智慧;熱惱;和諧;
一、“清�鮒腔邸鋇乃枷肽諍�
1.圣地五臺山,是清涼圣山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因其五峰峰頂平坦如臺而得“五臺”名;又因氣候寒冷,臺頂終年積雪而得“清涼”名。《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疏》中記載:“清涼山者,即代州雁門郡五臺山也。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名清涼。”[1]在佛教中,清涼圣地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度A嚴(yán)經(jīng)・菩薩住處品》曰:“東北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現(xiàn)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2]這段經(jīng)文記載了文殊菩薩在清涼山為諸菩薩開示說法的盛況。唐代澄觀國師進(jìn)一步確立了文殊菩薩與五臺山的關(guān)系,其著作《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疏》有言:“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表我大圣五智已圓,五眼已凈,總五部之真秘,洞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zāi)矣。”[1]澄觀以“五智”、“五眼”、“五部”、“五陰”、“五佛之冠”、“五髻”、“五乘”、“五濁”等佛教概念為著眼點,將文殊菩薩的修行果位及境界與五臺山五個臺頂相關(guān)聯(lián)。因為是文殊菩薩道場的緣故,五臺山成了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山,廣受佛教徒的朝覲膜拜并屢屢形諸吟詠,有“清涼自是圣賢居,現(xiàn)有文殊領(lǐng)圣徒。”“五臺山上清涼國,山中盡是黃金色。重迭煙霞不見人,聞道文殊半天出。”《楚石梵琦禪師語錄》:“閻浮東北最清涼,此有文殊妙吉祥。”[3]以上是對文殊菩薩居清涼五臺的直接描寫,文殊菩薩已然與五臺山融為一體,成為五臺圣地的佛教文化核心與精神符號。
清涼五臺山的清幽景致和佛教內(nèi)涵深深地吸引了世人。唐彥謙《游清涼寺》:“一塵不到心源凈,萬有俱空眼界清。”本心不受六塵污染,洞徹萬物相有性空,心地本源清凈,眼界清凈不染。這兩句已經(jīng)成為禪林中歷久不衰、廣為傳誦的名句。
2.佛禪大智慧,是清涼智慧
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代表著佛法的清涼。清涼,在佛教中往往與熱惱對舉,指消除了熱惱,復(fù)歸于寧靜的心理狀態(tài)。世間的煩惱叫“熱惱”,意為由于心理的痛苦,而躁熱煩惱。人來到世界上就伴隨著生死之苦,再加上無法掌控自身命運得失,恒處于無常流變之中,可謂眾苦逼迫?!斗ㄈA經(jīng)・信解品》曰:“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諸熱惱。”[4]正是對眾生心理飽受熱惱折磨的描述。佛教常用舍宅喻指色身,火焰喻煩惱?;鹉軣龤б磺胁菽?,喻煩惱之火能焚毀人的身心。眾生受貪欲驅(qū)使而鉆營奔走,一個欲望得到滿足后,又得隴望蜀,貪得無厭;欲望得不到滿足時,也同樣心生熱惱,魂不守舍。無論得到得不到,都不得安寧,無有出離之期?!洞蟪吮旧牡赜^經(jīng)》曰:“譬如微火能燒一切諸草木等,世間舍宅亦復(fù)如是。貪心求覓,馳走四方,若有所得,受用不足,于一切時,追求無厭;若無所得,心生熱惱,日夜追求。是故世間一切舍宅,能生無量煩惱之火,為起貪心恒無知足……以是因緣,一切諸佛說于三界名為火宅。”[5]貪欲、不知足滋生無量的熱惱之火,使眾生流轉(zhuǎn)生死,不得解脫,整個世間遂變成了一座岌岌可危的火宅。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皆是應(yīng)機設(shè)教,為解決人生諸種困苦而設(shè),《心經(jīng)贊》曰:“是故如來應(yīng)病設(shè)藥。八萬四千法門由此一一隨其所應(yīng)。”[6]佛法智慧如良藥,對治世人的種種煩惱苦病。紅塵世間充滿著熱惱。而清涼智慧,正好可以對治“熱惱”:“除心熱惱,使心清涼?;厣懒鳎つ?#65533;�道。”[2]智慧可消除熱惱,使心靈清涼,最終超越生死輪回的煩惱,達(dá)到圓滿涅��的至境:“度脫眾生,照除熱惱,清涼柔軟。”[4]熱惱制造三界火宅,智慧則可以建設(shè)清涼世界:“離諸熱惱恒清涼,住于解脫無礙地。”[2]佛禪智慧如船,能將眾生從煩惱的、無明的、生死的熱惱此岸,渡到開悟的、超脫的、涅��的清涼彼岸:“如人夏熱,遇水清涼。熱惱有情,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必獲清涼,離諸熱惱。”[7]此岸世界,人行于酷暑熱浪之中,烈日當(dāng)頭,目眩神迷,心智模糊;彼岸世界,甘露清冽,讓行人重獲生命,身心清爽,煥然一新。這甘露清水便是佛禪大智慧,導(dǎo)人進(jìn)入清涼圣境。若想一直置身清涼圣境,就需要修持禪定之心:“其心寂靜住三昧,究竟清涼無熱惱。”[4]清涼智慧,就是對外境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zhí)著:“熱惱既盡,清涼現(xiàn)前。分別不生,虛明自照。”[8]修持戒、定、慧三學(xué),對治貪、嗔、癡三毒,就可以獲得清涼智慧:“菩薩摩訶薩菩提心香亦復(fù)如是,能除一切虛妄分別貪恚癡等諸惑熱惱,令其具足智慧清涼。”[4]實現(xiàn)解脫,達(dá)到自在的境界,就是實現(xiàn)了清涼智慧:“是解脫中無有無常熱惱變易,是故解脫,名曰常住不變清涼”[9]。熄滅妄心,就能達(dá)到清涼圓滿的境界:“息狂妄心,除苦惱熱。獲勝清涼,證大寂滅。到波羅岸,出生死轍。”[11]智慧、自在、圓滿的境界,正是佛的境界,是文殊菩薩的境界。文殊菩薩譽為七佛之師,所以文殊菩薩的智慧代表著佛教的最高智慧。
世人困于煩惱中時,心里就渴求著得到清涼智慧。王維《苦熱》:“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甘露門比喻佛陀的真理言教,得到了佛法的甘露,熱惱的心靈當(dāng)下就得到了清涼的快樂。施肩吾《夏日題方師院》:“火天無處買清風(fēng),悶發(fā)時來入梵宮。只向方師小廊下,回看門外是樊籠。”酷熱之天,只有躲到法師的院子里,才感到清風(fēng)習(xí)習(xí),透體清涼。這時再回首審視平常生活的世界,宛如樊籠一般,桎梏人的身心。李群玉《文殊院避暑》:“赤日黃埃滿世間,松聲入耳即心閑。愿尋五百仙人去,一世清涼住雪山。”形象地說明了,塵世的炎熱,激發(fā)了詩人住到清涼勝境五臺山沐浴佛法清涼智慧的強烈愿望。 二、“清涼智慧”的禪學(xué)價值
1.紅塵俗世中,修煉得清涼
《維摩詰經(jīng)》經(jīng)典名句:“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10]在紅塵欲望中參禪,確實是像火里蓮花那樣希有難得。這是因為:“在家居士,五欲濃厚,煩惱根深。日逐現(xiàn)行,交錯于前,如沸湯滾滾,安得一念清涼?縱發(fā)心修行,難下手做工夫。”[11]山水佛寺,遠(yuǎn)離塵世紛擾,可借境以修身養(yǎng)性。而身處紅塵的名濤利浪之中,時刻面臨著種種誘惑,能持之以恒的修行就更難能可貴了。正因為如此,不論是詩家,還是禪客,修煉出清涼智慧已成為充滿期盼的向往。白居易《夏日與閑禪師林下避暑》:“熱惱漸知隨念盡,清涼常愿與人同。”世間的煩惱,漸漸地隨著雜念消除殆盡,詩人慢慢地也像修行者一樣,感受到佛法的清涼智慧。顧況《行路難》其二:“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佛法智慧如醍醐灌頂,能使人除卻燥熱、心里清涼。貫休《偶作五首》其五:“吾有清涼山上雪,天上人間常皎潔。茫茫欲火欲燒人,惆悵無因為君說。”文殊智慧清涼光明,能拯救世人脫離欲望的火海?!洞蠡鄱U師語錄》卷八:“紅爐焰上雪華飛,一點清涼除熱惱。”[12]禪宗用“紅爐片雪”形容頓悟的境界,片雪投入彤紅的爐中,立刻融化,象征清涼智慧顯現(xiàn),當(dāng)下消除一切執(zhí)著和熱惱。三界猶如火宅,眾苦煎迫,紅塵中人尤其渴望清涼凈土,《為霖道霈禪師餐香錄》曰:“三界炎炎真火宅,是誰猛省覓清涼?”[13]《憨山老人夢游集》言:“三毒焰熾,五熱周章。孰能藥石,頓使清涼?”[9]貪嗔癡三毒是造成一切煩惱的根本,修習(xí)佛法對治三毒,方能熄滅熊熊欲火,得到佛法的清涼。在這方面,最典型的詩歌是杜荀鶴的《題悟空上人院》:
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林蔭房廊。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
“三伏閉門披一衲,兼無松林蔭房廊。”三伏酷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禪師披著袈裟,在禪房用功打坐,并沒有因為天氣酷熱就簡單隨便。禪師在其中打坐的禪房是怎樣的情況呢?它完全暴露在烈日的炙烤之下,沒有松竹的蔭涼來遮蓋房檐,以擋住炎熱的侵襲,換了一般人早就坐立不安了。而禪師卻能在火爐似的房子里安然禪坐,這是何等的超脫,何等的從容,何等的自在!“安禪不必須山水,滅卻心頭火自涼。”雖然房子里暴熱,禪師威儀具足、神態(tài)安祥地在里面打坐,一點也沒有炎熱的感覺。詩人由衷地生起了欽佩贊嘆之情:由此看來,安禪打坐,并不一定需要到山水清涼的地方去才能成功。參禪之人,不要一味強調(diào)外界的條件和環(huán)境。只要滅掉了心中的欲火,沒有任何雜念妄想,縱然是在酷熱的環(huán)境里,仍然能心如止水,有置身清涼世界的感受。
詩中的“滅卻心頭”,就是滅掉心中相對立的觀念。貧與富、尊與卑、多與少、冷與熱。把這些相對的觀念(“心頭”)滅掉之后,當(dāng)下就有透體的清涼。“火”指世俗的煩惱。逃避煩惱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深入煩惱中,才能證成對煩惱的覺悟??鄻肥切睦憩F(xiàn)象,將苦樂的對立化解了,心理就會祥和。白居易《苦熱題恒寂師禪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又《消暑》詩:“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心靜,就會散熱;心空,就會得到清涼,表達(dá)的都是同一意思。
在禪的境界里,甚至連對清涼和炎熱(熱惱)的分別也不能執(zhí)著:“君勿愛清涼,清涼如火如沸湯。君勿惡炎熱,炎熱如冰如積雪。”[14]在禪者的眼中,了無冷熱的分別:“六月炎炎如火聚,寂然不動于中住,炎炎火聚卻清涼,清涼卻是炎炎處。”[15]為什么說清涼之處就是烈火炎炎處呢?這是因為煩惱和解脫不二:“塵勞解脫,果一物乎,果二物乎?一則熱惱之與清涼不同,二之則舍熱惱而求清涼,譬如離波求水,安可得哉?”[12]宋代克勤禪師頌洞山無寒暑公案也印證了“煩惱和解脫不二”的義理:僧問寒暑到來如何回避,洞山說:“何不向無寒暑處去?”僧問如何是無寒暑處,洞山說:“寒時寒殺�^黎,熱時熱殺�^黎!” [16]寒暑喻指煩惱,洞山提示學(xué)人深入寒暑之中,悟透煩惱的緣起空性,在煩惱中證成覺悟。煩惱即菩提,這才是般若智慧的不二法門,圓融之境。
2.真正的清涼,在人的心里
紅塵中人一方面對清涼智慧充滿了向往,一方面又因種種世俗牽絆,塵緣未了,不可能一直棲身其中,所以當(dāng)偶爾與清涼智慧邂逅時,就往往生起無窮的慨嘆。錢起《題精舍寺》開篇說,“勝景不易遇,入門神頓清。”收束說:“何時來此地,擺落世間情。”典型地反映了士大夫的生存狀態(tài):佛教圣地令人心頓生清涼。但世人忙于俗務(wù),何時才能一直在這里盤桓?姚合《過無可上人院》:“煩惱師長別,清涼我暫逢。”修行人清除了煩惱,而塵世中人也因參訪上人院而暫得清涼。詩的結(jié)句說:“自想歸時路,塵埃復(fù)幾重?”可見這種清涼的時光是何其的短暫,他們很快又要回到一重又一重的紅塵俗世中了。
那么,是不是只有在五臺山、清涼山,在佛門圣地,才能得到這份清涼呢?唐代趙州大師準(zhǔn)備參訪五臺山時,有一老僧贈給他四句詩:
何處青山不道場,何須杖策禮清涼?云中縱有金毛現(xiàn),正眼觀時非吉祥!
其詩意說,什么地方的青山不是修行的道場?既然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前往五臺山才得到清涼?縱然你看到了文殊菩薩騎著金毛獅子在祥云中顯現(xiàn),用佛法的正眼來觀照,也只是菩薩的顯化而已,千萬不可執(zhí)著于外相。
在禪宗中,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向萬里無寸草處去” [17],修到?jīng)]有任何煩惱的境界。但當(dāng)有學(xué)人問如何修煉到這個境界時,禪師的回答是:“出門便是草。”只要一出眼耳鼻身意的感官之門,到處都是草(煩惱),你又向何處尋找清涼圣境以躲避呢?真正無寸草的地方,只能在修行人的心里。這就是陶淵明的境界: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在人境世俗之中,纖塵不染,心地清凈;在車馬喧鬧之中,以心轉(zhuǎn)境,定力深厚,如此才能達(dá)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安閑境。李白《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也說:“遠(yuǎn)公愛康樂,為我開禪關(guān)。蕭然松石下,何異清涼山?”確實,但得心中無熱惱,處處皆是清涼山。 什么是清涼寺、五臺山?“無念清涼寺,蘊空真五臺。”[15]沒有雜念,就是清涼寺;五蘊皆空,就是五臺山。“一夏三個月,赫日炎炎。全身放下,便是清涼國。”[3]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所清涼寶殿、清涼佛國:“諸人分上,各有一所清涼寶殿。六門虛豁,八窗玲瓏。熏風(fēng)拂拂來無時,畏日炎炎曾不到。”[18]世間如火宅,世間亦凈土??鄲赖臒岬木褪腔鹫?,清涼的智慧的就是凈土。心可以是火宅,烈火熾盛;也可以是凈土,處處蓮開。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妄想不生,則煩惱空。身心忽空,則一切煩惱,當(dāng)下消滅,應(yīng)念即入清涼極樂國矣。”[9]煩惱雜念消除時,當(dāng)下即是清涼勝境。
清涼智慧的禪學(xué)價值對現(xiàn)代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F(xiàn)代社會的普遍心理特征就是“熱惱”。用佛法的清涼智慧,消除熱惱,我們社會就會更加地和諧、美好、莊嚴(yán)。祈愿每個眾生,心里都永遠(yuǎn)有這樣的圣境,都能安住在美好的清涼世界里。
參考文獻(xiàn):
[1] 大正藏(第35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2] 大正藏(第10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3] 續(xù)藏經(jīng)(第71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4] 大正藏(第9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5] 大正藏(第3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6] 大正藏(第33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7] 大正藏(第7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8] 續(xù)藏經(jīng)(第64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9] 大正藏(第12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0] 大正藏(第85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1] 續(xù)藏經(jīng)(第73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2] 大正藏(第44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3] 續(xù)藏經(jīng)(第72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4] 續(xù)藏經(jīng)(第47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5] 續(xù)藏經(jīng)(第69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6] 續(xù)藏經(jīng)(第80冊)[M].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佛學(xué)哲學(xué)內(nèi)涵論文相關(guān)文章:
3.佛教人生哲理名言
4.佛教哲理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