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養(yǎng)生方法(2)
道教與養(yǎng)生的關系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指出:“道家思想從一開始就有長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這方面的例子。這種不死思想對科學具有難以估計的重要性。”李約瑟博士是在中國多年研究道教修煉學的西方學者,他的這個觀點是十分精到的。道教養(yǎng)生術的產生發(fā)展同中國古代的這種神仙思想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中國古代的神仙思想興起于戰(zhàn)國時期,其核心是認為人能夠通過一定的手段方法達到長生不死、肉體飛升而成為神仙。莊子曾描述過那個時期人們心目中的神仙形象:“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大澤焚而不能熱,河漢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傷,飄風振海而不能驚。”養(yǎng)生術就是被認為能使人達到這樣一種神仙境界而同神仙家發(fā)生關系的。而最著名的養(yǎng)生得道之士也被冠以神仙之名,如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八仙之一呂洞賓,丘處機等。
養(yǎng)生術被認為是能溝通人仙關系的橋梁。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道家與道教”一卷中論述這一問題時說:“道家只求長生,并不是認為精神不死,而是實體的長生,也并非認為長生是人生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而是惟一的解決途徑。”正是這樣,養(yǎng)生術與先秦神仙家直至后來的道教結下了不解之緣,并隨著這一宗教體系的發(fā)展演化而形成一門博大精深的、蘊含著高度健身療疾價值的古代人體科學和養(yǎng)生方法體系。
早期道教的信徒們信奉秦漢流傳的神仙說及不死觀念。他們深信凡人通過服食、導引、行氣、房中術等修煉方法能成為神仙,達到長生不死,羽化飛升。西晉著名道士葛洪在其《抱樸子內篇》一書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長生成仙之說:“登虛躡景,云輿霓蓋,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黃之醇精。飲則玉醴金漿,食則翠芝朱英,居則瑤堂瑰窒,行則逍遙天清。”他認為,這種神仙境界是人人都可達到的,但須通過艱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修煉,“仙之可學致,如黍稷之可播種得,甚炳然耳。
然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他強調:“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長生之道,道之至也,故古人重之也。”他充分肯定人在養(yǎng)護生命、長壽長生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堅信人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能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他指出:“夫陶冶造化,莫靈于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傳說活了800歲以上的彭祖和老子都是人而不是天生神人,“非異類而壽獨長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至于如何得道成仙?葛洪認為除了要勤修和拜師以外,還要首先作到“不傷不損”,亦即避免各種可能傷身害生之事,其次要注意養(yǎng)生治身:“養(yǎng)生之盡理者,既將服神藥,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wèi),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jié)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無病。”最后是在以上基礎之上習煉成仙之道:“欲求神仙,惟當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寶精、行氣、服一大藥便足。”
葛洪認為神仙是由凡人經過修煉而變成的,而神仙的最大特點是長生不死、羽化飛升。在葛洪看來,神仙并不是虛無縹緲的,長生久駐的人就是活神仙。若要長生,首先要長壽,而要長壽則需采用一定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來祛病健身,使身體和精神保持健康強盛。而這些手段即是道
道家養(yǎng)生方法(2)
上一篇:道家養(yǎng)生對聯
下一篇:道家養(yǎng)生功法十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