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的功效和作用
本篇文章介紹丹皮的功效與作用,丹皮的營養(yǎng)價值,丹皮的食用方法,丹皮的熱量,丹皮的購買和保存方法以及食物相克等知識,讓大家飲食更健康。
丹皮的功效和作用
1、《得配本草》記載:丹皮、川柏,皆除水中之火,然一清燥火,一降邪火,判不相合。蓋腎惡燥,燥則水不歸元,宜用辛以潤之,涼以清之,丹皮為力;腎欲堅,以火傷之則不堅,宜從其性以補(bǔ)之,川柏為使。
2、《補(bǔ)缺肘后方》記載:丹皮治下部生瘡,已決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
3、《本經(jīng)疏證》記載:丹皮入心,通血脈中壅滯與桂枝頗同,特桂枝氣溫,故所通者血脈中寒滯,丹皮氣寒,故所通者血脈中熱結(jié)。
4、丹皮疝氣(覺氣脹不能動)。用丹皮、防風(fēng),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5、《諸證辨疑》記載:丹皮治婦人惡血攻聚上面,多怒:丹皮半兩,干漆(燒煙盡)半兩。水二鐘,煎一鐘服。
6、丹皮治傷損瘀血。用丹皮二兩、虻蟲二十一個(熬過),同搗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溫酒送下。
7、《名醫(yī)別錄》記載:丹皮除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風(fēng)噤,癲疾。
8、《本草綱目》記載:丹皮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
9、丹皮治刀傷后內(nèi)出血。用丹皮研細(xì),水沖服少許。瘀血自尿中排出。
10、《珍珠囊》記載:丹皮治腸胃積血、衄血、吐血,無汗骨蒸。
11、《重慶堂隨筆》記載:丹皮雖非熱藥,而氣香味辛,為血中氣藥,專于行血破瘀,故能墮胎,消癖。所謂能止血者,瘀去則新血自安,非丹皮真能止血也。血虛而感風(fēng)寒者,可用以發(fā)汗,若無瘀而血熱妄行,及血虛而無外感者,皆不可用,惟入于養(yǎng)陰劑中,則陰藥借以宣行而不滯,并可收其涼血之功,故陰虛熱入血分而患赤痢者,最為妙品。然氣香而濁,極易作嘔,胃弱者服之即吐。
12、《別錄》記載:丹皮主時氣頭痛客熱,五勞勞氣,頭腰痛者,泄熱涼血之功也。甄權(quán)又主經(jīng)脈不通,血瀝腰痛,此皆血因熱而枯之候也。血中伏火,非此不除,故治骨蒸無汗,及小兒天行痘瘡,血熱。東垣謂心虛腸胃積熱,心火熾甚,心氣不足者,以丹皮為君,亦此意也。
13、《秘傳內(nèi)府經(jīng)驗女科》記載:丹皮治胎前衄血:丹皮、黃芩、蒲黃、白芍、側(cè)柏葉。共為細(xì)末,早米糊為丸??招陌诇掳偻?。
14、《本草正》記載:丹皮,赤者行性多,白者行性緩,總之,性味和緩,原無補(bǔ)性。但其微涼辛,能和血、涼血、生血,除煩熱,善行血滯。滯去而郁熱自解,故亦退熱。用此者,用其行血滯而不峻。
15、《圣濟(jì)總錄》牡丹湯 記載:丹皮治婦人骨蒸,經(jīng)脈不通,漸增瘦弱:丹皮一兩半,桂(去粗皮)一兩,木通(銼、炒)一兩,芍藥一兩半,鱉甲(醋炙,去裙襕)二兩,土瓜根一兩半,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人,炒)。上七味粗搗篩。每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分溫二服,空心食后各一。
16、《千金方》記載:丹皮治金瘡內(nèi)漏,血不出:丹皮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
17、《本草經(jīng)疏》記載:丹皮,其味苦而微辛,其氣寒而無毒,辛以散結(jié)聚,苦寒除血熱,入血分,涼血熱之要藥也。寒熱者,陰虛血熱之候也。中風(fēng)瘛疭、痙、驚癇,皆陰虛內(nèi)熱,營血不足之故。熱去則血涼,涼則新血生、陰氣復(fù),陰氣復(fù)則火不炎而無因熱生風(fēng)之證矣,故悉主之。癰瘡者,熱壅血瘀而成也。涼血行血,故療癰瘡。辛能散血,苦能瀉熱,故能除血分邪氣,及癥堅瘀血留舍腸胃。臟屬陰而藏精,喜清而惡熱,熱除則五臟自安矣。
18、《滇南本草》記載:丹皮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熱。
19、《千金方》記載:丹皮治腕折瘀血:虻蟲二十枚,牡丹一兩。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
20、丹皮治婦女惡血(血往上沖,臉紅易怒)。用丹皮半兩、干漆(燒至煙盡)半兩,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2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丹皮主寒熱,中風(fēng)瘛疭、痙、驚癇邪氣,除癥堅瘀血留舍腸胃,安五臟,療癰瘡。
22、《圣濟(jì)總錄》牡丹湯 記載:丹皮治傷寒熱毒發(fā)瘡如豌豆:丹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木香、麻黃(去根、節(jié))。上六味等分,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23、《藥性論》記載:丹皮治冷氣,散諸痛,治女子經(jīng)脈不通,血瀝腰疼。
24、《本草綱目》記載: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jīng)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后人乃專以黃蘗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補(bǔ),人亦罕悟,宜分別之。
25、《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記載:丹皮治腸癰,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diào),時時發(fā)熱,自汗出,復(fù)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當(dāng)有血,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四兩,牡丹一兩,桃仁五十個,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dāng)下,如無膿當(dāng)下血。
26、丹皮治下部生瘡(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