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環(huán)節(jié)中 ,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形成起關鍵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供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
我從不讓學校的教育干擾我的教育
——馬克吐溫(美國著名作家)
說得很夸張,卻不無道理。
對于這句狂語,樂爸解釋如下:
學校教育為國家服務,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為社會提供需要的人才?/p>
家庭教育為家庭服務,旨在培養(yǎng)幸福的孩子,實現(xiàn)精彩的人生。
國家與人民的關系是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這就注定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一致,學校教育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國家為了提高教育效率、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必然采用集中化、模式化的方式批量培養(yǎng)人才。但這種教育方式往往壓抑個性,至少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學生的潛能難以得到很好地激發(fā)。
為了更好地挖掘孩子的潛能,家庭教育必須有所作為,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和空白。甚至可以把家庭教育當作教育的主戰(zhàn)場,就像馬克吐溫說的,我從不讓學校的教育干擾我的教育。下面幾個例子有些極端,卻有力詮釋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沒有愛迪生母親這位伯樂,被學校勒令退學的愛迪生也許將永遠背負差生之名。
●100年前,印度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泰戈爾,因不滿學校的灌輸式教育和奴性教育, 13歲輟學而按自己的喜好和心聲求知若渴,終成大器。
●2016年,一位13歲少年登上聰明人聚集的、世界聞名的TED講壇,分享了他9歲就輟學,按自己興趣自習成才的歷程。
1.家庭教育的亂象
家庭教育如此重要,然而,卻又亂象百生。
除了把學校教育當成全部教育的家長,很多家長只把家庭教育等同于課外實習班、興趣班、能力開發(fā)班。家庭教育缺乏規(guī)劃,跟風報班,把孩子的學習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是否有效果?是否適合孩子?這些問題思考并不多。只是一味地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只覺得多學點總沒有壞處。
此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我們應該有一個大局觀、全局觀,應該明白教育的方向和重點。孩子的問題是解決不完的,也不可能培養(yǎng)孩子成完人。抓住主線,抓住重點,提綱挈領,家庭教育就可以取得好的結果。
切記,每個孩子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做好家庭教育規(guī)劃,抓住教育的重點,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特長,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只有這樣才可能把孩子的潛能激發(fā)出來。
2.家庭教育的重點
家庭教育內容極為豐富,我們的欄目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更無法包羅萬象。
當然,家庭教育也沒有必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了教育的重點,努力執(zhí)行,就可以事半功倍。
《快樂爸爸日記》公眾號中“家教”欄目共設置了5個最重要的子欄目:教育規(guī)劃、智慧管教、能力開發(fā)、興趣特長、學習成趣。
1)教育規(guī)劃:教育規(guī)劃必須放在首位。教育活動前必須有計劃和實施方案,這樣才能更好、更高效地達到教育的目標。不少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并沒有規(guī)劃或者沒有詳細的規(guī)劃,上學的目的就是“考好大學,找好工作”。這導致很多大學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后,人生卻開始迷茫,人生沒有了奮斗目標。
2)智慧管教:孩子的管教是讓家長感覺到最累、最頭疼的。感覺孩子總是不聽話,總是跟自己唱反調,作業(yè)總是拖拉。智慧管教欄目將分享“如何建立良好親子關系”,“如何與孩子有效的溝通”,“如何智慧地管教孩子”。與教育規(guī)劃一樣,這也是開展教育活動的一個前提條件。如果孩子不配合,任何教育活動都難以有效地開展,強迫式、填鴨式的教育,效果很差。
3)能力開發(fā):能力開發(fā)應該是家長最關心的。能力是孩子安身立命、追逐夢想、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根本。主要包括大腦開發(fā)、性格塑造、能力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和社會交往這5個方面。雖然這個分類有點牽強,但超強大腦和好的性格勉強也算是一種能力。
4)興趣特長:決定人生事業(yè)和人生價值更重要的東西是“興趣特長”。強大的、有針對性的能力培養(yǎng)是實現(xiàn)興趣特長的保障。
5)學習成趣:學習成績是普天之下父母都關心的。沒有一個基礎的知識儲備,所有的能力、興趣、夢想,將都是空中樓閣。
家長如何做好對孩子的家庭教育
1.了解孩子正在學習的知識內容。
既然學校教育是主導,那么,家長就要了解學校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了解孩子所處年級的課程內容。也可以說,家長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與孩子一起學習各科知識,做一個“陪讀員”,跟孩子一起拼拼音、讀課文、練寫字,一起唱歌、繪畫,一起掰著手指頭算“1+1=2”。通過這些在家長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來了解孩子的學習,這個過程一直要持續(xù)到孩子掌握基本技巧后才可以稍微松一下勁,繼而轉為監(jiān)督學習、檢查作業(yè)、指引技巧上來。這時,孩子的學習上了道,樹立了學習信心,學習輕松了,家長也輕松了。
2.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都有貪玩、依賴性強的特征,如果家長不能給予正確引導,勢必使孩子在學習上懶懶散散、沒有計劃,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制定學習時間表,要求孩子按時學習,做完作業(yè)后才允許去玩耍。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比較少,孩子在學校就完成了,這時,家長要督促孩子采取讀書的方式復習和預習,或者給孩子補充一些有趣味性的習題,使孩子擴大知識面。總之,每天晚上都要給孩子安排一定的學習時間,使孩子養(yǎng)成按時學習的良好習慣。
3.維護學校的尊嚴和教師的威信,樹立學校是“神圣殿堂”的思想。
學校的管理或教師的教育方式等總有不可避免的不足和疏漏之處,當孩子說起時如果抱著埋怨的情緒,甚至盲目仿效時,作為家長應該采取恰當?shù)姆绞竭M行解釋,切不可順著孩子的口氣火上澆油,以免誤導孩子。有時候,孩子在某一問題上堅持“老師說的”但又不恰當時,家長更要思考其原因,不能在語言上譴責教師,使教師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沾上污點,最好是從其他途徑了解教師的真正用意,再采取適當?shù)姆椒ㄏ蚝⒆咏忉尅?/p>
4.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在學習用品上,要充分滿足孩子的要求,并讓孩子明白:只要學習需要,父母都會支持。從一年級起,孩子都有家庭作業(yè)了,家長在孩子的作業(yè)時間內要保持安靜祥和的氣氛,使孩子安心學習。現(xiàn)代的家庭娛樂中,以鄰居好友搓麻將賭博最為普遍,如果孩子在上學,家長應盡量避免在家中賭博或外出賭博,因為未成年人的思想比較幼稚、可塑性強。牌桌上吵吵嚷嚷、臟話連天的不健康氣氛既影響孩子的學習,又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不勞而獲、投機取巧的不健康心理,損害孩子幼小的心靈。
5.教育孩子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交往、生存。
楊振寧博士指出:如果說在過去還有可能一個人獨立完成諾貝爾獎項工作的話,那么,進入八十年代以來,尤其是進入信息社會以來,沒有人們的共同參與,相互合作,任何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經(jīng)濟一體化與專業(yè)分工日趨精細的大趨勢之下,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存發(fā)展的重要品質?,F(xiàn)代家庭中獨生子女比較多,而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缺乏同情心、性情怪僻、惟我獨尊等等不利于團結合作的性格缺陷。因此,家長要注意從孩子的言行中發(fā)現(xiàn)他們的缺點,對癥下藥,采取有效辦法,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讓他們在與同學朋友的交往中形成良好的性格。例如,教育孩子與小朋友一起分享食物、玩具;遵守游戲規(guī)則;與小朋友發(fā)生糾紛時要理智、寬容大度等等。
6.不能溺愛孩子,包庇孩子的錯誤。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有的父母往往把自己小時候的苦難經(jīng)歷與現(xiàn)在的寬裕生活相比,不愿讓孩子受一點苦,從而放縱孩子養(yǎng)成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因此,父母要真正認識什么是愛孩子、“溺愛孩子等于害孩子”的道理,滿足孩子的要求時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能讓孩子養(yǎng)成要什么給什么,連過分要求也得到滿足的壞習慣。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出條件,讓他做一些小事,完成后再滿足要求,有時甚至要給孩子一點挫折,讓他知道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人生哲理。
孩子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糾紛,家長要慎重對待,特別是自己的孩子有錯時,包庇錯誤就會導致孩子繼續(xù)犯錯,要向孩子講明白道理,必要時采取一點體罰手段讓他知道錯誤的嚴重性,也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我的孩子在幼兒圓時,稍不如意就動手動腳,有一次,把小朋友的眼睛踢傷了,回家后我叫他跪在地上,過了一段時間才讓他起來,然后告訴他:愛打人,是壞孩子,沒有人喜歡,打傷了別人,爸爸媽媽要賠錢,以后就沒有錢買玩具了。從那次以后,直到現(xiàn)在五年級了,他再也沒有打過同學,甚至自己受了委屈也不動手打人。我想,也許他會變得怕事,但是他卻會擁有更多的理智,從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來說,消除孩子惹禍的根源畢竟不是壞事。
7.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已經(jīng)由“多子女家庭教育”向“獨生子女家庭教育”轉變。在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間可以起到互相監(jiān)督、制約、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huán),如哥哥姐姐的先進帶頭作用會引導弟弟妹妹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絕對地位卻使他們在獨享父母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愛的同時,也承受著更多的壓力。2005年12月,遵義市某中學一14歲的初二男生在家中跳樓自殺,他口袋里的遺書告訴了人們他自殺的原因:學習成績差,對不起家長。類似的中學生自殺事件常常見諸于報端,而自殺的原因往往是因為一點小事而覺得不如意,以結束生命為代價來逃避失意、困難、挫折。京翰教育輔導老師指出,這種現(xiàn)象折射出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亟待關注的普遍社會問題。
作為家長,要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善于從現(xiàn)象探尋本質,真正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為孩子的思想把好舵。家長不可“只養(yǎng)不教”,簡單的以為滿足了孩子的物質要求,把孩子送入了學校就百事大吉,要知道,相對于物質需求,現(xiàn)在的孩子更渴望心靈上的理解與尊重。
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心理,家長任重而道遠,平時應該多學習孩子的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識,對孩子進行性格糾正,培養(yǎng)孩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以及寬容大度、樂觀開朗的心理品質;適當進行挫折鍛煉,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正確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進行情感教育,提高孩子的情商,使他們感受親情、友情的溫暖,從而熱愛生活,珍惜生命;還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京翰教育指出,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如果家長能夠做到這些,那么孩子更容易養(yǎng)成樂觀精神,長大后,他就會笑對人生。
家庭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的教育工程,家長要有“三心”:愛心、耐心、信心。在孩子的點滴進步中感受教育孩子的快樂,用親情和關愛溫暖孩子因犯錯而受傷的心靈。當家成為孩子激烈拼搏后的堅實基地、溫暖的心靈港灣時,每一個父母都會為自己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感到無比的欣慰。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