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國人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看外國人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外國人教育孩子總是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方法,那么看外國人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呢?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外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希望可以幫到你!
外國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孩子跌一跤,讓他自己爬起來,讓他覺得成長道路不會一帆風(fēng)順。
●讓孩子在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時,注目兩分鐘。
●帶孩子去動物園,主要是為了獲得知識。
●帶孩子到公園、森林去,讓他們喜歡綠色,讓他們熱愛生命。
●讓孩子懂得,認真為人做事,要成為每一個人生活中的好習(xí)慣。
●使孩子成為一個最熱情、具有積極向上精神的人。
●即使你的經(jīng)濟狀況很好,也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掙錢,讓孩子自己支付部分學(xué)習(xí)費用,或支付保險費用。
●鼓勵孩子在16歲以后,在放假期間,找一個鐘點工的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育孩子尊敬老人、軍人、警察、消防員、環(huán)衛(wèi)工人、教師和醫(yī)生。
●讓孩子學(xué)習(xí)音樂,學(xué)會聽懂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一切可以引以自豪的好作品。
●鼓勵孩子上臺演說、演唱、跳舞、朗誦。
國外教育孩子的一些技巧
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能力與大人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孩子只有到了5——7歲才開始接觸外部事物,孩子到了七歲以后,就要跨入學(xué)校的大門,接受老師們的教育。
孩子們進入了學(xué)校以后,老師就要與孩子們長期相處,孩子和老師逐漸的相互了解,在彼此了解的同時,師生的感情也在漸漸的加深。老師對孩子們的教育方法很重要,有的老師講課學(xué)生們認真聽講,對老師講的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有的老師講課學(xué)生們聽不進去,精神溜號感到厭倦。
在猶太人的學(xué)校里,每天上課時間為六小時,一般在上午九點到下午三點,其它時間用于孩子們自由活動,有的孩子與小伙伴們在一起做游戲,有的孩子去學(xué)校游泳池洗澡,有的孩子去唱歌跳舞,有的孩子去學(xué)校理發(fā)店理發(fā),有的孩子去畫畫。
日本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很特別,他們主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力。老師在黑板上畫一點,問學(xué)生們一點像什么?有的學(xué)生回答像星星,有的學(xué)生回答像花生米,有的學(xué)生回答像米粒,有的學(xué)生回答象沙粒。老師對學(xué)生們說:“孩子們你們回答的都對,你們很有想象力。”這樣的問題在中國,老師們只能說那是一點,學(xué)生說是別的老師肯定會說答案不對。
在以色列國土中有一所“鯨魚學(xué)校”,這所學(xué)校就是讓孩子們乘坐帆船在一年內(nèi)橫渡兩次大西洋,游遍三個海島。孩子們除了經(jīng)受大風(fēng)大浪外,還要忍饑挨餓。到了島上自己采集野果充饑,自己搭帳篷睡覺。
在俄羅斯有一所學(xué)校,每年冬天老師都讓孩子們,赤身裸體在冰雪中滾爬一定的時間,天寒地凍,孩子們被凍得渾身發(fā)抖,嘴唇發(fā)紫老師也不會讓他們停下。在俄羅斯的學(xué)校里,開設(shè)體育課中,有一個特殊的體育項目冬泳,在寒冷的冬天砸開冰,讓學(xué)生們在刺骨的水里游泳。俄羅斯孩子的家長們無論天氣怎樣寒冷都讓孩子用冷水洗臉,孩子出門的時候大人也不讓孩子穿得太厚。
在原聯(lián)邦德國的法律條文中,有一個特殊的歸定,要求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wù),規(guī)定內(nèi)容如下:孩子在6歲之前可以不做家務(wù)。6——10歲偶爾幫助父母洗碗、掃地、買一些小的東西。10——14歲,要剪草坪上的花草、洗碗、掃地給全家人擦皮鞋。14——16歲,要洗汽車,整理花園。16——18歲,父母上班沒時間要每周給家里打掃除一次家庭衛(wèi)生。
不同國家的教育方法
美國:把尊重孩子放在第一位
美國家長們認為,除營養(yǎng)和知識外,孩子們更需要的是尊重。因為他們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孩子講話,美國家長從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孩子不肯吃飯時,美國家長從不硬逼,而是婉轉(zhuǎn)地說:“你看蘿卜餡餅在等著你,你不吃它,它就不高興了。”孩子做錯了事,家長很少動輒指責(zé)孩子,而是說:“我想你不是有意的,下次就不會這樣做了。”如果孩子要換衣服,他們也很少以命令的口吻說:“穿上這件白的。”而是以商量的口氣說:“你看穿這件白的好呢,還是穿那件黃的好?”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權(quán)利。帶孩子外出串門時,如果主人拿出什么東西給孩子,美國家長不會像大多數(shù)中國家長那樣,提前替孩子回答“他不吃”、“他不要”等,而是由孩子做主。當(dāng)然,這并不意味著對孩子的需要一概滿足,對于主人沒有主動提供的東西而孩子又想要,家長一般會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做出解釋和說明。比如,當(dāng)孩子想要主人家珍貴的玩物時,家長就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東西,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需求而不顧別人的感受,從而讓孩子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不少中國家長喜歡“人前教子”,常在別人面前指責(zé)、訓(xùn)斥自己的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等。而在美國,家長們認為這是一種犯罪,因為對孩子當(dāng)眾的指責(zé)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英國: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孩子
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失敗的時候。如果孩子還小,中國家長們就會一笑了之,搶著幫他把問題處理掉,或者干脆讓孩子放棄。
英國家長卻不這樣認為。麥克的兒子查理今年10歲,這個小男孩不但會自己照顧自己的起居生活、修理家里的水管、電器,就連修汽車也能說個頭頭是道。在中國,這些知識可能二十幾歲的大小伙子也未必了解。
查理第一次做事,是在2歲的時候,他看到麥克正在洗碗,感到很好奇。于是麥克把查理抱到洗碗池上。查理馬上跳進洗碗池里干了起來。這是在洗碗,同時也等于是在洗澡,衣服褲子全都濕了,碗不但沒有洗干凈,而且還摔碎了一個。
麥克沒有制止他,一直站在旁邊,看著查理的一舉一動。開始,查理還在笑,慢慢地,他覺得這一點也不好玩,油污涂了滿身,涼水粘在身上……他求助似的看了看麥克,麥克把頭轉(zhuǎn)到了窗外……終于,他忍不住地哭了起來。直到這時,麥克才把他抱出來,換了干凈衣服,把他放到洗碗池邊,然后,在查理的注視下,一個個地把碗洗干凈。接著,把查理的玩具碗筷放到了水池里。
查理這一次洗玩具碗筷,衣服只濕了一半。第三次時,只有袖子濕了一點點。麥克又教他怎樣把碗洗干凈的方法,查理做得也就越來越好了。
麥克的想法很簡單:“要給孩子失敗的機會,面對失敗,一次次改正錯誤,直到成功,這不只是教孩子學(xué)習(xí)并掌握能力,同時也是教他一種人生態(tài)度。”
澳大利亞:教給孩子生存能力
悉尼有錢人家的孩子,一般從小就被家長送去學(xué)開船,教練常常把船泊在淺灘上,船底船身難免會沾滿沙子。貓頭的工作就是用抹布、清水把它們清洗干凈。11歲那年,他趴在船身上,在太陽下一天干上6個小時,整整干了一個暑假,他媽媽也不會因心疼而阻攔。因為在她的觀念里,貓頭有權(quán)也有能力安排自己的時間。魚生那陣子上課時老打盹,問他原因,他自豪地說:“我每周四上午5點到7點在我家的街區(qū)送報紙,一次可以掙14塊錢!”班上其他男孩羨慕不已。老師建議魚生把這個活轉(zhuǎn)讓給另一個男孩:“你可以只給他12塊,不用干活就可以掙兩塊錢。”誰知,他卻不以為然地說:“為什么?我可以掙14塊錢干嗎只掙兩塊錢?”
以中國家長的心態(tài)去考慮,我們是絕不會允許這類事情發(fā)生的:讓孩子到淺灘擦船,除了意外事故怎么辦?為了掙14塊錢上課打盹,學(xué)不好功課怎么辦!而悉尼的家長們卻不這樣想,他們認為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最重要,而不是看重孩子學(xué)了多少具體知識。
悉尼的孩子們都特別能忍耐,他們從小被教育:身上不舒服可以告訴家長去看醫(yī)生,但不可以沒完沒了地報怨、呻吟,報怨是沒出息的表現(xiàn)。冬天里女生們都清一色穿裙裝校服,小男生則穿短褲西裝。即使是星期天,家長也不給孩子們穿厚衣服,他們?nèi)允且桓倍檀虬缭诠珗@的草地上跑來跑去。悉尼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后敢做敢當(dāng),有能力,有創(chuàng)造力,同時還要有從小鍛煉出來的、不怕寒冷饑餓勞累的健壯的身體。
以色列:讓孩子不斷提問
都說猶太人做生意很成功,不知道教育孩子是不是也有一套?我不自覺地觀察利婭和拉米爾。利婭是以色列人,因老公在美國工作,她也帶著兒子拉米爾在美國生活。那天,拉米爾從幼兒園的接送車上回到家。利婭就問拉米爾:“今天你提問了嗎?”拉米爾連連點頭。“那么,你都問了些什么呢?”利婭繼續(xù)問。拉米爾開始復(fù)述他一天中所提的問題:為什么樹葉有紅的也有綠的?為什么有的螞蟻會有翅膀?為什么牛奶不能換你的餅干……我略數(shù)了數(shù),這小家伙一天問了十幾個問題。利婭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是怎么回事?”我好奇地問利婭。“提問啊,”利婭笑瞇瞇地說,“拉米爾就是個問題簍子,總是問個不停。”
隨著利婭的講述,我漸漸明白了。原來,每個猶太人在很小的時候,幾乎都會被長輩提問。利婭小時候,她爸爸就讓她每天都問別人十個她不懂的問題。如果沒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這沒什么,”利婭說,“幾乎每個猶太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問中長大的。”
我忽然發(fā)現(xiàn)了我一直在探尋的秘密所在:猶太人崇尚創(chuàng)新,認為學(xué)習(xí)應(yīng)該以思考為基礎(chǔ),要敢于懷疑,并不恥發(fā)問,自己所積累的知識自然就越來越多。我不由得想到一則流傳甚廣的故事。幾乎每個猶太人家長都會問孩子一個問題:“如果現(xiàn)在房子失火,你會帶什么跑出去?”如孩子回答的是金錢或貴重物品,母親就會再問他一句:“有一種無形、無色、無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么嗎?”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告訴他:“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錢,也不是鉆石,而是智慧。因為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只要你活著,智慧就永遠跟著你。”而智慧,恰恰就來自于提問!
美國人管教孩子的實例
美國人管教孩子,"放任自流"一詞會立即蹦到你的腦子里。
我們剛認識阿萊希歐博士一家時他們才有第一個孩子,名字叫澤克。后來跟阿萊希歐博士一家熟了,我們大家都用阿萊希歐博士的呢稱"海琳"稱呼她。那天我們在學(xué)校的冰球館看打冰球,正好同他們一家坐在一起。當(dāng)時澤克才一歲多,金發(fā)碧眼,像個小金絲猴。冰球館里的溫度很低,一進到館內(nèi),妻子就忙不迭地讓礦礦穿上早準(zhǔn)備好的長袖外衣。兒子很不情愿,扭來扭去地反抗著。妻子連哄帶壓地硬是讓礦礦穿上了外衣。
兒子指著海琳懷里抱著的澤克說:"看,他那么小,為什么他不用穿外衣。"
澤克穿著件小短袖,衣服太短了,半個小白肚皮露在外面。澤克的小臉青青白白的,兩條清鼻涕掛在鼻子下。
妻子指了指澤克,對海琳說:"你不覺得他可能冷嗎?"
中國人對旁人的孩子往往是關(guān)照有余的,并不大想到這關(guān)心是否適合,海琳低頭親了親兒子的臉,問道:"你冷嗎?"
"NO!"澤克使勁搖搖頭。
海琳對我們笑了一笑,算是回報妻子的關(guān)心。一場球賽一個多小時,澤克就這么光著小肚皮挺過來。
妻子百思不得其解:美國人到底是怎么養(yǎng)孩子的?孩子說不穿就不給穿。哪能縱容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后來,我們一家同海琳一家的交往越來越深,兩家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經(jīng)常在一起度周末。妻子對海琳夫妻管孩子的方法也就見怪不怪了。
澤克快3歲的時候,他有了一個妹妹杰西卡。杰西卡從小就喜歡小動物,看見貓啦狗啦什么的,就非要上去扯尾巴。扯耳朵,又摟又抱,不把那些小動物玩得嗷嗷叫決不放手。開始時,妻子怕小動物忍受不了會傷了杰西卡,每每看到"險情"就將孩子抱開。杰西卡當(dāng)然不青,總是大哭之后又如愿以償。久而久之,妻子也學(xué)會對孩子放任自流。
在杰西卡之后,海琳又有了一個男孩科迪和一個女孩愛瑞卡。對這兩個小的,海琳更是放任自流。有一年的感恩節(jié),我們一家,還有麗莎一家到海琳家聚餐。大大小小十多號人又吃又喝,很是熱鬧。不知是因為什么事,兩歲的愛瑞卡大哭起來。她先是躺在客廳里的沙發(fā)上哭,接著連踢帶踹地從沙發(fā)滾到了地上,在地毯上打滾哭鬧。
海琳安詳?shù)匚⑿χ?,不停地哄著愛瑞卡?quot;寶貝,你想要什么?"
海琳每問一句,愛瑞卡的哭聲就升高一級。海琳無可奈何地對丈夫說:"你來試試。"
古瑞克坐在地毯上,想把女兒抱起來,嘴里還不停地哄著她。愛瑞卡拼命扭動著身子,站了起來,接著又跺腳大哭。這回古瑞克也無計可施了。在座的每個人幾乎都試了一回,但誰也沒有本事讓愛瑞卡停下來。
海琳笑著說:"愛瑞卡就是這樣的。她不高興就是不高興,誰的話也不聽。有時哭到興頭上,她還會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一件扯下來。"
話聲剛落音,愛瑞卡就開始拼命地扯自己的衣服,然后光著小屁股又在地毯上滾起來。海琳不在意地對我們說:"沒關(guān)系,等她哭累了她就會停止的。"看著我們驚異的眼光,她又補充道:"每次都是這樣的。"
就這樣,愛瑞卡整整哭了半個多小時,直到自己躺在地毯上睡著了。
任孩子大哭大鬧,在客人面前盡情耍性子而不加制止,中國的家長絕難做到。如果是我們的兒女,我們一定好好治治他們,非把他們的丑脾氣改過來不可。
海琳和她先生心地非常善良,但脾氣也很急。然而,他們對兒女們的任性的容忍,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他們的解釋很簡單,孩子哭鬧自有他們的道理:不舒服了、渴了、餓了、心情不好等都可能是哭鬧的原因。哭鬧也是孩子的權(quán)利。孩子哭夠了,鬧夠了,到頭來也會想一想自己該怎么辦?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應(yīng)給孩子留下自省的余地。
在他們家的廚房的墻上,掛著一個用木頭做成的小屋子。旁邊圍掛著6只也是用木頭做的可愛的小狗,每只小狗身上都寫著名字:爸爸、媽媽、澤克、杰西卡、科迪、愛瑞卡。海琳告訴我,誰犯了錯誤,誰的小狗就會住進小狗房受懲罰。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誰也沒有例外。如果自己覺得自己認識到錯誤了,可以把代表自己的那只小狗從小房子中挪出來。
我們搬到西金庫市后,因為離牛津市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各忙各的,見面的機會少了。但每次見面,我們都發(fā)現(xiàn)澤克和杰西卡變了不少,變得越來越懂事了。
我在寫這一章時,正好碰上澤克的10歲生日,我們?nèi)⒓铀纳胀頃?/p>
吃完生日蛋糕后,孩子們玩他們的、"瘋"他們的去了。
我們4個大人在聊天。突然樓上傳來科達一會兒干嚎。一會兒痛哭的聲音。
我們望望阿萊希歐博士夫婦,他倆習(xí)以為常地說:"一定是科邊玩電子游戲機,玩不過電腦,輸了,就發(fā)脾氣,哭。"
科迪就這樣時哭時停的,大人小孩沒一個理他。后來,我實在忍不住了,上樓去勸他,誰知,越勸他越哭得厲害。
于是,我就叫兒子去幫他。
兒子說:"這里就數(shù)科邊玩那個游戲最棒,他贏不了,誰都贏不了,我去更糟糕!"
"也得想個辦法呀!"
"爸爸,不要管他那么多!澤克小時候在我們家玩電子游戲機,玩不過,不也是大哭大鬧嗎?長大就好了……"
澤克在我兒子身邊做了個鬼臉。
我突然"悟"到什么似的,趕快下樓與阿萊希歐博士夫婦交流教養(yǎng)孩子之道。
再談日本人怎么教育孩子
在日本的幼兒園,孩子只要過了一周歲,老師就不會再給孩子喂飯了,都是孩子自己用勺子吃。她女兒幼兒園的老師曾經(jīng)很詫異地問她:難道在你們中國,一歲多的孩子還要大人喂嗎?
我的朋友也詫異:當(dāng)然了!這么小的孩子呢!
然后,日本老師說了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一歲之后連自己吃飯都不會,那么長大后還能干什么?
這就是日本人的教育觀念。和以色列人一樣,他們都認為,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
但是即使是如此不近人情的觀念,我朋友的女兒也仍然特別愿意去幼兒園,因為那里好玩。整個夏天,他們幾乎都是在游泳池里面度過的,非常開心。她說,經(jīng)常地,孩子會特別早就醒來,然后要求她送自己去幼兒園。她每次都得告訴孩子:現(xiàn)在還太早呢,人家沒開門呢!
相比之下,我見過太多在幼兒園門前和家長哭鬧著不愿意進去的中國孩子。不能說我們的幼兒園老師不盡心,她們真的特別辛苦,整天提心吊膽地,生怕稍有差池而招致家長的指責(zé)。只能說,我們的家長,實在是太過溺愛。
本周二的下午,我去參加了我女兒入學(xué)后的第二次家長會。大喇叭廣播結(jié)束后,班主任老師(教語文)和數(shù)學(xué)老師都在反復(fù)強調(diào)一點,那就是:讓家長一定要盡力去督促和幫助自己的孩子完成各項作業(yè)。
我其實很反感這種事情。孩子已經(jīng)6周歲了,為什么她自己的事情,要讓我來督促和幫助呢?為什么每天,要我去檢查作業(yè)并且簽字?我的孩子已經(jīng)有能力去完成她應(yīng)該完成的事情,而完全不必再來依賴我了呀!
可是,我卻不能不每天去檢查她的作業(yè)并簽字,因為我不能去冒這個風(fēng)險,冒這個被老師和其它孩子認為我女兒是另類、是不被父母所關(guān)心的這種風(fēng)險,她幼小的心靈,不可能接受這種被孤立。
很久以前就聽說,現(xiàn)在國內(nèi)的小學(xué),都是在折騰家長,基本上,家長等于跟著孩子再重新上一遍學(xué)。
那個時候,我不齒也不屑于參與這樣的討論。但是若干年后,我發(fā)現(xiàn),我卻不得不接受這樣的一個現(xiàn)實,那就是:我確實正在開始我第二輪的小學(xué)學(xué)習(xí)生活。
其實我真的無所謂我的女兒是否能夠現(xiàn)在就把各種數(shù)字和拼音寫得盡善盡美,我也不在乎她是否在班級中拔尖或者能夠經(jīng)常受到表揚。我只在乎她是否能夠真正學(xué)會照顧自己、和睦但卻并不低三下四地與人相處,而且,我真正在乎的,是她真的喜愛學(xué)習(xí)。無論她能否在第一時間學(xué)習(xí)得很好,只要她喜愛學(xué)習(xí),她就是一個讓我滿意的好孩子。
扯遠了。也許是因為我們的國家人口眾多,多到不需要我們的國民具備高素質(zhì),而只需要他們具備溫順和刻板的性格。
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自信心,都在這樣一種整齊劃一的環(huán)境中被越磨越平,直至消失殆盡。
再一次無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