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有哪些方法
名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有哪些方法
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具體是什么方法呢?一起來看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名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名人教育孩子的方法
楊瀾的教子經(jīng)
楊瀾不覺得做神童有什么好,也不要求孩子哪方面必須要有特別突出的成就,但她衷心希望孩子做一個快樂的人,也能給別人帶去快樂。為此,楊瀾身體力行,努力培養(yǎng)孩子具有幾種習慣和品性:愛好運動、慈悲為懷、善于表達和富有幽默感。
媽媽確實不是萬能的,但至少可以做到這一條——面對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馬虎、不敷衍,這是楊瀾給自己定的規(guī)矩。孩子幼小時期不能離開母親;三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損失,以后會很難彌補。
誰都知道楊瀾英語特別好,可她和孩子在一起時,從沒正經(jīng)做過什么英語輔導,楊瀾把絕大多數(shù)時間花在并不特別擅長的體育運動上,她和孩子一起滑冰,一起去體育場。有一次和女兒滑冰時,楊瀾不小心摔壞了尾椎骨,養(yǎng)好了傷還是繼續(xù)奔向運動場。最近,孩子們喜歡上了動畫片《網(wǎng)球王子》,提出要學打網(wǎng)球,楊瀾不僅鼓勵他們,自己也加入其中。楊瀾發(fā)現(xiàn),孩子更喜歡和他們一起運動的媽媽。為此,楊瀾和孩子們約定,一星期至少出兩次大汗。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楊瀾會與他們玩拼圖、講故事,會和他們打鬧,也會和他們一起看電影。前段時間看《別惹螞蟻》,一邊看一邊和孩子一起大叫,童趣帶給楊瀾很多的快樂。
楊瀾會鼓勵兒子去競爭當班長,用自己的壓歲錢為患白血病的同學捐款,積極為班里同學服務(wù)做事,這都是楊瀾十分看重的事情。兒子要做一個好班長、好干部,他得努力讓自己各方面都優(yōu)秀,自然也包括學習成績……
楊瀾認為,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太重要了,幾乎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guān)鍵。因此,她特別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帶他們?nèi)ヅ笥鸭視r,她讓孩子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即便是孩子生氣時,她也千方百計鼓勵他們說出來。
還有幽默感的培養(yǎng),雖然做起來不太容易,但還是值得去努力。在家時,只要孩子們說了什么好玩幽默的話,楊瀾總會不失時機地報以開心的大笑,同時給予回應(yīng)和贊賞。她后來發(fā)現(xiàn),和孩子一起看卡通書和卡通片是個好辦法,能培養(yǎng)和強化幽默感,大家笑作一團時,語言自然而然會變得機敏和幽默。
在楊瀾看來,作為一名母親,最大的任務(wù)就是要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思維方式。語文、數(shù)學這些知識老師可以教會,但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如何面對嫉妒、如何融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這都需要母親去教他。身心的健康是起碼的,也是最關(guān)鍵的。讓孩子可以沒有障礙地和別人交流,對任何事情都以開朗活潑的態(tài)度處理,這種性格的培養(yǎng)對他一生都很重要。
楊瀾的兒子喜歡畫畫,畫卡通什么的,課間的時候,小朋友們會排著隊請他畫畫。楊瀾跟兒子說:“能不能送媽媽幾張?”現(xiàn)在,楊瀾辦公室里掛著的就是孩子的畫,她認為這既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對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鼓勵。
一段時間里,楊瀾的孩子從上海轉(zhuǎn)學到北京,剛開始兒子很不開心,總抱怨說到了北京就見不到上海的老師和同學了。起初楊瀾覺得告訴孩子交一些新朋友適應(yīng)一下就好了,后來楊瀾看了一本教媽媽如何在人生的不同情境里教育孩子的心理學書,其中有個小節(jié)講的是搬家,書里說搬家在大人心目中不是件特別大的事,但是在小孩子小小的頭腦中,卻是件天大的事,因為他到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別的同學都已經(jīng)相互成了朋友,而他是個陌生人,他要面臨很多的選擇。書中說,做父母的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用新朋友圈來寬慰孩子,這會讓他有一種背叛感、負罪感,他會覺得交了新朋友,就可以忘了老朋友。你一定要幫助他與老朋友保持聯(lián)系。后來,楊瀾就主動幫兒子搜集整理上海同學和老師的聯(lián)系方式,還建議他隔段時間打電話問候老朋友,回到上海要和他們見面聚會。
楊瀾覺得,一個智慧媽媽應(yīng)該觀察孩子的潛在能力和才華,她的任務(wù)是為孩子們打好基礎(chǔ),至于將來孩子做什么,媽媽是無法設(shè)計的。還有,千萬不要做一個抱怨媽媽,有些女人喜歡抱怨,怨社會不公,怨孩子不孝,怨男人不好……即使是愛也化作了無盡的嘮叨,要知道這樣一個抱怨媽媽,對孩子的殺傷力特別大!
楊瀾說,自己心目中的“智慧媽媽”形象,首先要懂得科學地養(yǎng)育孩子,其次是讓孩子有一個平衡的心態(tài),要懂得與人溝通,還要自信、獨立,給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很重要,一個有愛、有關(guān)懷的家庭對于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宋丹丹教子
如果做父母的給了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在教育的時候順勢而為,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接觸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那所有的孩子都會擁有一個明亮、快樂、幽默、不自私自利的充滿愛的健康人格。
如果做父母的給了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在教育的時候順勢而為,以平等的態(tài)度去接觸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那所有的孩子都會擁有一個明亮、快樂、幽默、不自私自利的充滿愛的健康人格。
——宋丹丹
1、贊美和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更陽光
有一次巴圖生病,醫(yī)生開了中、西兩種藥。宋丹丹先給他吃了西藥,他很乖。宋丹丹就當著巴圖的面對小阿姨說:“我發(fā)現(xiàn)巴圖和別的小孩兒不一樣,別的小孩兒吃藥都哭,可他從來不哭,他不怕吃藥。這一點他和別的小孩兒真的不同。”
然后宋丹丹再把中藥端給巴圖。自以為“偷聽”到媽媽的話的小巴圖捧著碗,燒得紅紅的小臉一副緊張的表情,卻閉著眼睛一口氣就把藥喝下去了。
在場的人都對巴圖贊不絕口。從那次起,多么苦的藥巴圖都不怕了……
從諸如此類的生活故事中,宋丹丹總結(jié)出這樣一條經(jīng)驗:孩子不是罵大的,孩子是夸大的。一定要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隨時表揚,因為表揚比批評重要得多。她是這么想,也是這么做的。當著別人的面她從不吝惜對巴圖的夸獎。
有一次巴圖到醫(yī)院去看望爺爺,她就對好幾個護士講他是多么懂事,巴圖很注意地聽著,然后悄悄走過來,咬著媽媽的耳朵小聲兒說:“媽媽,我知道你多么愛我,因為你總是對人夸獎我。”剎那間,宋丹丹的心柔得能化成一汪清水。
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賞識,孩子年幼且無助,又沒有能力很好地評判自己,尤其需要父母的賞識和鼓勵。在贊美和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更自信,更陽光。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出現(xiàn)一些讓家長措手不及的狀況,巴圖三歲的時候,宋丹丹發(fā)現(xiàn)他第一次出現(xiàn)了“品質(zhì)”問題。
2、摒棄“自我中心”,給兒子的人生第一課
那天下午小阿姨和宋丹丹帶巴圖一起去自由市場買菜,市場上除了蔬菜水果還有許多其他東西:玩具、畫書和各類日用品。那時候巴圖已經(jīng)很喜歡讓宋丹丹或小阿姨每天給他讀畫書了,所以在一個賣書的地攤前,他停住,向小阿姨申請買一本。小阿姨對他說:“管媽媽要,媽媽有錢!”
“媽媽,我要這個!”他指著一本精裝的連環(huán)畫書。那么肯定、那么理直氣壯,仿佛無論他的手指向什么,媽媽都可以隨時掏錢。
“不行。”宋丹丹說,“這本書太貴了,媽媽需要考慮,可能你得等到媽媽下個月發(fā)工資。”宋丹丹想不能讓他感覺想要什么都唾手可得,這應(yīng)該是母親教給兒子的人生第一課。
巴圖“哇”的一聲大哭起來,然后坐在了地上。這是宋丹丹所能想到的最壞的結(jié)果,是成年人對孩子最反感的事情之一。宋丹丹覺得,事實上兒子在跟她較量。
“不要理他!”宋丹丹斷然對小阿姨說,“我們走。”
宋丹丹和小阿姨走了,并且警告小阿姨不許回頭。不到三十米,巴圖的哭聲逐漸小了下來,然后沒了聲音。大約走出有五十米了,宋丹丹回過頭看見兒子在后面快步跟上來。
“我得跟你談?wù)?”宋丹丹的表情非常嚴肅地跟兒子說,也沒再看巴圖,更沒再跟兒子多說話。
回到家,宋丹丹把巴圖叫到小書房,關(guān)好房門,好像害怕別人聽到。她像對待成年人那樣開始給自己的孩子上“第一課”。
“媽媽為什么關(guān)門,巴圖?媽媽怕別人聽見,因為你今天做了一件特別丟臉的事情!”宋丹丹與巴圖對面而坐,她看到兒子的神色很緊張。
“大人掙錢很不容易,工作特別緊張,掙來的錢要養(yǎng)家,要做許多事情。你不能想要什么就一定得到,得不到就大哭。街上的人都看著,所有的人都會以為你是個不懂事的令人討厭的孩子,因為想要什么不給就坐在地上大哭是最令人討厭的了。而你本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你從來都那么乖,你今天怎么了?”宋丹丹看著巴圖的眼睛,“今天你很讓我為你傷自尊!”
巴圖的眼淚再一次涌到眼眶里,宋丹丹走過去幫他擦掉:“媽媽知道你已經(jīng)明白自己錯了,媽媽知道你以后再不會這樣了,媽媽不會告訴爸爸和爺爺。因為媽媽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你會改。”
小小的巴圖哭著往前一撲,他們抱在了一起,宋丹丹能感覺得到兒子小小的心臟“嗵嗵”跳著。
“媽媽,我改。”巴圖認真地說。
兩個星期以后巴圖就要上幼兒園了,為了鍛煉他的生活能力,宋丹丹和英達決定讓他上整托。一個星期六,宋丹丹帶巴圖去買衣服,她想這是兒子“走向社會”的開始,應(yīng)該體面一些,應(yīng)該讓他覺得很“正式”。
他們來到國貿(mào)地下賣童裝的地方,童裝和玩具的柜臺是挨在一起的。宋丹丹正在挑衣服,聽見巴圖叫她,手里拿著一只毛茸茸的玩具小狗。
“媽媽,”巴圖說,“我怎么這么喜歡這只小狗呀?你說我怎么這么喜歡這只狗?”他看著媽媽,露出乞求的目光。
“放回去,巴圖,”宋丹丹輕聲說,“這個小狗是挺好的,但是媽媽今天沒有那么多錢。今天的錢只夠買衣服的。”
“但是我太喜歡它了,它怎么這么好呀!”看著他那可笑的樣子,宋丹丹使勁控制著馬上要笑出來的表情。
“巴圖,媽媽說過了,你該放回去。”
他慢慢走開,把它放回去了?;丶业穆飞纤蔚さぴS諾兒子:“如果下個禮拜你在幼兒園表現(xiàn)好,媽媽帶你來買。”
當然巴圖那個星期表現(xiàn)很好,然后他得到了那只狗。但是有一天姥姥告訴宋丹丹,巴圖在電話里對姥姥說:“我的媽媽拓(特)別窮呀,我的媽媽沒有錢。”
3、 愛與寬容
宋丹丹還很形象地比喻說:“我從來不以為孩子越怨恨父親,便越是會愛我。孩子的愛不是一盆水,倒給了爸爸,媽媽便沒有了。它更像一口井,如果你在他幼小的時候教會他如何去愛,在他漫長一生中是受用不盡的,他會愛朋友,愛師長,愛生活,更愛父母。而一個心里被灌輸了‘恨’的孩子,屬于他的那口井就干涸了,他不愛父親,同樣不會愛母親,他很自私,只愛自己。”
為了讓巴圖心中無恨,裝滿愛。她讓巴圖幫她決定再婚的對象,條件是要愛她也愛他的。她促成了巴圖跟繼父之間的親密感情。難能可貴的是,在她家一個擺放生活照的中式柜子上,她還特意擺上英達和巴圖的合影。使巴圖明白血緣是不能忘記的。她這樣處心積慮的結(jié)果,使得巴圖沒有背負父母之間的恩怨,成為再婚家庭中的情感大使,始終明亮,快樂,幽默,不但愛媽媽,愛繼父,還愛繼父的女兒,一個跟他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小姐姐。
劉墉教子女
“強權(quán)”只是手段,孩子不是用規(guī)則就可以教得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但思考與行事的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以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在他們的人生中發(fā)生用。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用規(guī)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的習慣。
——劉墉
1、亦正亦邪,中國強權(quán)式教育塑造孩子堅強自信的性格
劉軒五歲的時候,劉墉應(yīng)邀赴美推展中華文化,經(jīng)常往返于美國和臺灣兩地,和妻兒聚少離多。直到兩年后,劉墉被聘為紐約圣若望大學的專任駐校藝術(shù)家,一家人定居美國,才結(jié)束兩地分居的日子。劉墉這時發(fā)現(xiàn),被自己冷落的兒子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顯得內(nèi)向而懦弱,加上語言不通,沒有朋友,幾乎變得自閉。劉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決定用傳統(tǒng)的中國強權(quán)式教育來改造“兒子”。
首先,劉墉給兒子制訂了嚴格的生活制度:嚴格作息,不準偷懶;自己的事自己做,不僅要自己洗衣服,如果父母不在家,還要自己做飯。劉軒在母親身邊嬌生慣養(yǎng),突然被父親強權(quán)管制,自然很不習慣,但劉墉并不因兒子的淚水而軟化,堅決將強權(quán)式教育進行到底。
劉墉又發(fā)現(xiàn)劉軒特別懼怕一些小蟲子、小蝴蝶,他認為這是對動物不了解造成的,就經(jīng)常帶劉軒到野外玩,利用大自然培養(yǎng)他勇敢、開朗的性格。給他講解有關(guān)動物的常識,告訴他哪些動物是不傷人的,哪些是有害的。為了讓兒子擺脫懦弱膽小的性格,劉墉不惜下了一劑猛藥,他甚至親自為兒子捉蝗蟲燒著吃。漸漸地,劉軒不再畏懼小昆蟲,竟和爸爸一起捉蝗蟲燒著吃了。
回家后,劉墉讓劉軒把這些經(jīng)歷寫進作文里。因為有了親身體驗,劉軒的作文變得妙趣橫生,得到老師的好評,漸漸地,劉軒變得自信起來了。
因為依賴性強,也由于語言不通,剛到美國,劉軒很怕和同學打交道,整天郁郁寡歡。劉墉看在眼里,就經(jīng)常帶劉軒去看電影,這也是劉軒最打憷的事。因為在路上,劉墉總愛讓劉軒問警察、路人、賣爆米花的“現(xiàn)在幾點了?”每當聽到爸爸的“吩咐”,劉軒就特別緊張,舌頭直打結(jié)。他怎么也不明白,“爸爸為什么總是忘帶表?是不是故意為難我,折騰我,捉弄我?”劉墉笑笑說:“我是要訓練你放得開。如果口都開不了,怎么與人打交道,怎么能成功?”兒子恍然大悟,此后,逐步養(yǎng)成“融入社會”的習慣。
劉軒“討厭”爸爸的另一件事是,從小時起,劉墉就常常和劉軒玩比丟飛盤、投球、三級跳遠等男孩子玩的游戲。每次劉墉都當仁不讓,而劉軒則十有八九都輸。劉軒輸了之后,劉墉不許他生氣、撒嬌、哭喊,不僅如此,還要立正向爸爸敬禮,高聲大喊:“您是真功夫!”一開始劉軒不了解爸爸的醉翁之意,后來才明白,爸爸是在教育自己遇到困難時不要氣餒,要有永不服輸?shù)木?。在劉墉的引導下,劉軒很快就融入學校集體生活中,和同學打成了一片。
劉墉的強權(quán)是“專制”的,卻并非不講道理,毫無章法。有一次,劉墉監(jiān)督兒子彈琴,感覺他彈錯了個音,要他改過,不想兒子堅持說自己沒錯。劉墉一生氣,就拍了劉軒的頭一下,責罵道:“你小子彈錯了,還狡辯,真是錯上加錯。”劉軒哭了??傻诙欤瑒④l(fā)現(xiàn)錯的原來是兒子的琴譜,他趕緊放下父親的架子,掏了五元錢賠償兒子,明確強調(diào)這是精神補償費。劉軒也不記仇,還找了兩元給父親,說:“爸爸,你打得不夠痛,應(yīng)該物有所值。”父子倆一起笑了。劉墉很受感動,并為兒子的真誠和善良感到高興。
2、亦緊亦松,做兒子的風箏線,把握好他起飛的方向
由于劉墉的強權(quán)教育,劉軒很小的時候自己的事情就自己做了,衣服臟了,自己動手;父母不在家,飯要自己做。因此,劉軒很早就能夠自己做飯,甚至燒得一手好菜,這讓很多自詡獨立的美國孩子都自愧不如。
不僅如此,劉墉還讓劉軒利用假期去外面打工掙錢。有一年暑假,本想在家享受的劉軒,硬在爸爸的嚴格要求下,找了份擦車的工作。冒著酷暑,穿著寬大的工作服,汗流浹背地清洗車子,一天下來,累得腰酸背疼,才掙了二十五美元。攥著薄薄的幾張票子,劉軒真切感覺到,錢是如此來之不易,而在平常,這些錢僅僅夠他吃兩支冰淇淋。暑期工作不僅讓劉軒徹底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也帶給了他深刻的人生體驗,使他開始懂得珍惜生活。
漸漸地,劉軒長大了。但是,和以往提倡孩子“自立”不同的是,劉墉又開始強權(quán)管制了,對兒子的事“橫加干涉”。比如,在朋友的交往上,劉墉會嚴格監(jiān)督。一次,一個穿著奇形怪狀、舉止另類的女孩到家里找劉軒玩。劉墉看著極不順眼,一番盤問,把那個女孩嚇得落荒而逃。然后,劉墉走到兒子面前說,“十八歲之前,你的事情我可都要過問的,比如這個女孩,絕對不可以交往……”
在教育劉軒的過程中,劉墉是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兒子看電視他要管;兒子打電話他要限制;為了鍛煉兒子的膽量,他把兒子送到曼哈頓“毒蛇猛獸出沒”的地方上中學,每天路上要花三個小時……因為劉墉的專制,父子關(guān)系一度很緊張。青春期的劉軒經(jīng)常跟劉墉唱反調(diào),考大學報的是心理學系,他對劉墉說:“你知道我為什么報心理學系嗎?因為你有病,將來好給你治。”
可是,就是劉墉這樣一個絕對的“中國式父親”,為了陪兒子一起成長,也與時俱進地學會了很多兒子世界里的新事物:上網(wǎng)聊天、滑旱冰、穿破牛仔褲,甚至如何染綠頭發(fā)。這個現(xiàn)代的“中國式父親”直到兒子考上哈佛大學,才終于松了一口氣,而兒子劉軒也直到進入哈佛大學,獨立生活之后,才逐漸明白了父親強權(quán)教育的良苦用心。在遠離父親的哈佛校園里,自由的劉軒開始想念父親。雖然剛開始劉軒對爸爸的許多說法不太認同,但事實證明爸爸是對的,那個女孩后來因表現(xiàn)不好,被學校開除,成了社會上的“太妹”。他也漸漸明白了:自己就像只風箏,爸爸就是放風箏的人,是爸爸的正確牽引,使自己乘著風勢,越飛越高。
從此,劉軒越來越認同爸爸的觀點和判斷力了。后來劉軒畢業(yè)了,以為在選擇志愿、就業(yè)地點和婚戀情感諸方面,老爸依然會“橫加干涉”。沒想到,劉墉壓根兒不問不管。“你翅膀硬了,可以放飛了。”
劉軒感受著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自由,可他卻說:“二十一年來,我討厭他的嚴加管束,二十一年后,我感謝他的寬宏大量。我該起飛了,卻莫名其妙地有點舍不得。”
3、亦中亦西,教育也講男女有別
劉墉的女兒劉倚帆比哥哥整整小了十七歲,劉墉對待這個出生于1989年的女兒,有不同于兒子的教育方式。使得在劉墉“強權(quán)教育”下“備受煎熬”的兒子不無抱怨地說:“你為什么老是管著我,而對妹妹卻那么溫柔?”
對于女兒,劉墉采取了中西合璧的方式,多加鼓勵,讓其充分獨立,自己把握生活,又在某些方面嚴格要求,原則問題堅決不放任自流。劉墉在希望女兒做個淑女的同時,又希望女兒做個女強人,“因為時代愈來愈進步,孔武有力的男生不見得吃香,嬌小的女孩子照樣可以統(tǒng)治世界”。所以劉墉也用教育兒子的方式教女兒打球,并且延續(xù)了自己“霸道”的作風,從來不謙讓女兒一點,他就是想讓女兒嘗嘗“輸”的味道。
不過在其他方面,劉墉管理女兒的政策卻非常寬松,讓她自己管自己。有一次,都夜里兩三點了,劉倚帆還在洗澡、聽音樂,劉墉只提醒了一遍,就不理了。結(jié)果第二天,劉倚帆哈欠連天地去上課,一整天也沒精打采的,自然就意識到生活規(guī)律的重要性。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教育方法也不一樣。女兒可以趴在地毯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做功課,“她有本事這樣每科照樣拿A,我有什么話可說呢?”劉墉說,女兒—邊聽音樂,一邊上網(wǎng),一邊做功課,她能一心多用,不正好適應(yīng)了這個資訊發(fā)達的時代嗎?
因為女孩心思細膩,感情相對脆弱,所以,在教育女兒的過程中,劉墉喜歡和夫人一起“唱戲”——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一個責怪一個安慰,這樣女兒既不會感覺很受傷,也會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不過劉墉總是那個唱白臉的。
女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會有一些獨特的教育問題,比如穿衣打扮。劉倚帆在十二歲時,迷上了露臍裝,劉墉很是看不慣,可他沒有直說,只是旁敲側(cè)擊地提了一句:“露肚臍的娃娃是可愛,可人不是沒有溫度的娃娃,這樣會不會著涼感冒呢?”女兒愣了一下,第二天,就戀戀不舍地脫下了心愛的露臍裝,畢竟感冒比不夠美麗更讓人撓頭。
劉墉給女兒的自由是相對的,在必修課上,他就不允許女兒隨意了。最初教導女兒學習漢語時,劉倚帆一點都不在意,讀不準就不讀了,嘻嘻哈哈地跟父親笑鬧。劉墉就板起臉,責令她一遍遍重讀,不讀準不許吃飯。這可是劉倚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她委屈極了,卻也終于明白,學習中文,對于華裔后代是一門不容忽視的必修課。
關(guān)于教育孩子格言
1、父母要準備一個記事本,記錄和孩子在一起發(fā)生的事情,或者發(fā)現(xiàn)的問題產(chǎn)生的困惑。經(jīng)常記錄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反省自己的過程。
2、讓孩子有機會真正作決定。
3、母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感情,應(yīng)為這種感情最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4、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jié)果。
5、認真地對待孩子的個人要求。
6、父母要想培養(yǎng)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松和睦的家庭。
7、父母是天然的教師,他們對兒童,特別是幼兒的影響最大。
8、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標準,現(xiàn)代人都是小矮人。
9、父母不要萬事代勞,剝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0、如果孩子的聰明不被學校承認,聰明的孩子就會視為壞孩子。在學校生活中,壞孩子往往比較聰明。聰明的孩子往往比較壞。
11、孩子在幼兒其間,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導。
12、如果事業(yè)型父母雙方都無法陪伴孩子,就必須為孩子尋找合適的、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家庭教師,而不是簡單地把孩子移交給祖父母或保姆。
13、對孩子來說,生活就是一所學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為研究探索的對象。
14、性格好的標準是“文明其精神”,身體好的標準是“野蠻其身體”,學習好的標準是“自學自得”。
15、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yīng)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
16、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
17、誰能讓孩子“動如脫兔,靜如處子”,誰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18、讓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戲,讓孩子離開父母,到苦難的地方:如果他不勞動,他就餓死。改變孩子不勞而獲的壞毛病的唯一辦法是讓孩子暫時離開父母。
19、良好的個性勝于卓越的才智。
20、培養(yǎng)孩子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永遠比孩子現(xiàn)在的成績是怎樣的更為重要。
21、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jīng)很可愛,用不著再表現(xiàn)自己。
22、天賦如同自然花木,要用來修剪。
23、家長養(yǎng)成合理的行為習慣并留心使孩子學著去做。
24、不對孩子的失敗表示瞧不起,并對孩子說:“我也不會干這個。”
25、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quán)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推動搖籃的手,也推動國家的發(fā)展。
26、幫孩子制定他的個人計劃和完成計劃的方法。
27、從來不對孩子說,他比別的孩子差。
28、幫助孩子成為有個性的人。
29、建一個陳列架,讓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30、帶孩子到他感興趣的地方去玩。
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guān)系,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愛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我就常常給我調(diào)皮的兒子一個個親切的擁抱,一個個淺淺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誘的開導,一件件小小的禮物,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yīng)該用愛心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xiàn)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匯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辦,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為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shù),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孩子敢于迎接挑戰(zhàn)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所以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敢于迎接挑戰(zhàn)的精神,學習上我常鼓勵兒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媽媽好佩服你啊,他一聽就很高興,而且還調(diào)動了他的學習積極性,當他遇到困難時,我不斷地給他打氣,此時我也會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實際行動感染他,也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挫折
在人的一生當在,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五.培養(yǎng)孩子的適應(yīng)能力
在實踐活動中,針對發(fā)生變化的客觀形勢運用自已的智力等諸因素進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實現(xiàn)主觀與客觀相融,從而保證實踐活動正常進行的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yīng)能力,誰的適應(yīng)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fā)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六.與孩子一起閱讀書籍
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及溫暖,有時更甚與對書本身的興趣。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