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jié)的慶祝方式有哪些
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為了過個好年,都會提前置備所需的年貨,你知道中國春節(jié)慶祝方式嗎?下面學習啦小編就告訴你中國春節(jié)慶祝方式,一起看看吧!
中國春節(jié)慶祝方式
祭灶神
祭灶,是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傳說到了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jié)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農村很多地區(qū)還沿襲這種春節(jié)文化。
掃塵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jié)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春節(jié)文化。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干干凈凈迎接新年。其實,人們借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愿。
貼春聯
貼春聯這種春節(jié)文化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jié)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南方人過春節(jié)習俗
1、湖北
湖北有的地方春節(jié)第一餐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年輕的學子要吃雞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飛;當家人則吃雞骨頭,有“出人頭地”之意。荊州、沙市一帶,第一餐要吃雞蛋,意謂“實實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兩個煮得很嫩、可透過蛋白見蛋黃的“荷包蛋”,意即“銀包金,金纏銀,得金得銀”。湖北東部地區(qū)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湖南人過年吃什么,湖南春節(jié)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節(jié)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豐登”。湘中南地區(qū)必有一條一公斤左右的鯉魚,稱“團年魚”,必有一個3公斤左右的豬肘子,稱“團年肘子”。
2、江蘇
江蘇各地過年習俗都有一些獨特之處。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fā)財。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里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里掃。
3、重慶
重慶人過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大年初一禁忌
第一:拜年的時間
晚輩向長輩拜年一般選擇上午,但也不要太早,因為人們一般在春節(jié)這天起得較晚,太早登門拜年會讓主人來不及準備。
第二:拜年的穿著
在拜年期間,人們一般會選擇穿上新衣服,為的是有番新氣象,但要注意穿著得體,不要穿的過于隨便,也不要穿得過于暴漏、張揚,因為畢竟大多數長輩還是喜歡中規(guī)中矩的服飾。如果衣服顏色較深較暗,可搭配些亮色的圍巾來襯托,突出節(jié)日的喜慶。
第三:拜年的禮儀
在去到親朋好友家后,要對在的人一一打招呼,要注意稱呼,未經主人允許,不要象在自己家的一樣隨意到各處參觀,要注意坐姿端正、言談舉止要禮貌。
第四:拜年的交流
拜年時要多說好話、贊美的話,多談別人快樂的事情,少發(fā)抱怨牢騷,以談對方為主,不能自己滔滔不絕,開玩笑調侃要掌握好度。
第五:拜年的注意事項
1、到主人家做客,要謙虛、恭敬,進門后要主動與其他客人逐一打招呼,不要因為看誰不順眼就故意冷落忽略。
2、上門做客要注意儀表整潔,不要隨地吐痰,亂彈煙灰,亂扔果皮、紙屑。
猜你喜歡:
2.中國元旦習俗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