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jié)用臘八粥喂棗樹習俗是怎么樣的
臘八節(jié)用臘八粥喂棗樹習俗是怎么樣的
臘八節(jié)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是春節(jié)前的第一個節(jié)令,此后“年味”日漸濃郁起來。臘八節(jié)的習俗有很多,除了臘八節(jié)喝臘八粥的習俗外,你還知道臘八節(jié)要給棗樹喂臘八粥的風俗么?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臘八節(jié)用臘八粥喂棗樹習俗
中原地區(qū)有用臘八粥喂棗樹的風俗。用刀、斧砍破棗樹皮,將臘八粥糊入斧痕謂之喂棗樹。這樣來年棗樹就可以多結果。民諺曰:“砍一斧,結石五,砍一刀,結十稍。”足見人們期盼豐收的心愿。
有的地方臘月初七夜,家家都要為孩子們“凍冰冰”。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紅蘿卜、白蘿卜刻成的各種花朵,用芫荽作綠葉,擺在室外窗臺上。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冰面凍起了疙瘩,便預兆著來年小麥豐收。然后將冰塊從碗里倒出,五顏六色,晶瑩透亮,煞是好看。孩子們人手一塊,邊玩邊吸吮。
據說,清晨,有的農人一起床,便去河溝、潦池打冰,將打回的冰塊倒在自家地里或糞堆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莊稼豐收,表達了勞動人民期望豐收的美好愿望。
臘八節(jié)習俗
祭祀
應劭《風俗通》云:“《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蛟唬号D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 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蠟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代改為“臘”。
祭祀的對象凡八:先嗇神神農 、司嗇神后稷 、農神田官之神 、郵表畦神始創(chuàng)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 、貓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溝 、昆蟲神。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jié)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
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jié)。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jié)的主旋律。其節(jié)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并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jié)的序慕,忙于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采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