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南北特色佳肴有哪些
立冬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中,立冬南北特色佳肴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立冬南北特色佳肴,歡迎大家閱讀。
立冬南北特色佳肴一:羊肉爐
羊肉爐中,熟地、當歸、紅棗有補血功效,枹杞子有滋陰作用,黨參、黃耆有補氣的效果,桂枝能溫通經(jīng)脈,陳皮健脾理氣。羊肉溫性,有助元陽、補精血的功效。綜合起來,羊肉爐可以滋補身體的氣血,使全身的血脈暢通。寒冬里吃過羊肉爐以后,冰凍的身體就立刻溫暖起來,一身的寒氣也消失了。
做法
立冬進補的目的,就是要養(yǎng)護人體的陽氣,使身體保持溫暖,補充身體的陰血。羊肉爐符合了這樣的進補原則,所以是立冬進補的好選擇。
1、將藥膳料用半碗米酒浸泡20分鐘,待用。
2、羊肉洗凈后,切成小塊,先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去血水,再撈出后用冷水清洗干凈,待用。
3、將蔥白切成節(jié),姜洗凈切成片,待用。
4、用麻油三湯匙,將羊肉、姜片在鍋內(nèi)炒出香味,羊肉炒到微焦。
5、將羊肉、藥膳料,調(diào)味料一起放入砂鍋中,倒入米酒后,加水淹過羊肉。先用旺火將水煮沸,撇去浮沫,再轉(zhuǎn)小火煨2個小時,燉至羊肉熟爛,放入白菜,加入調(diào)味鹽即可食用。
立冬南北特色佳肴二:姜母鴨
姜母鴨這道美食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傳至中國其它地區(qū)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tǒng)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姜母鴨原系一道宮廷御膳,相傳為商代名醫(yī)吳仲所創(chuàng),后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為一款名菜。熟地、當歸、川芍有補血活血功效,枸杞子有補肝益腎作用,黨參、黃芪有補氣的效果,老鴨可以滋陰降火。因此,姜母鴨妙就妙在氣血雙補的同時,搭配鴨肉的滋陰降火功效,使得此道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
做法
1、將鴨肉洗凈后切塊,老姜切成片。
2、鍋中放入芝麻油,中火燒至6成熱時放入姜片,慢慢地煸香。
3、待姜片煸至微微發(fā)黃時將鴨肉倒入。
4、炒至鴨肉變色時倒入適量的老抽炒至上色,炒均勻后倒入廣東米酒,繼續(xù)維持中火翻炒約15分鐘。
5、炒至鴨肉水分炒干,顏色變深的時候,加入糖,八角,桂皮,香葉,加適量的鹽調(diào)味。
6、加入沒過鴨肉的開水,開大火燒至沸騰,轉(zhuǎn)小火慢慢燉1.5個小時。
7、出鍋前10分鐘將洗凈的枸杞加入,開大火拌勻燒至湯汁濃香即可。
立冬南北特色佳肴三:吃餃子
在北方,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人們已經(jīng)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做法
1、餃子粉用溫水和成面團,放在容器中,蓋上蓋子醒1小時。
2、醒面的時間用來和餡,首先將肉餡放入容器中,放入蔥姜末、香油、米酒、雞蛋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然后加入老抽,繼續(xù)朝一個方向攪拌上勁,然后放置一旁入味。
3、將茴香洗凈瀝干水分后切成末,放入事先攪拌好的肉餡中一起攪拌均勻備用,然后調(diào)入適量鹽攪拌均勻。
4、將醒好的面團分成小劑子,然后搟成餃子皮,然后將餡包入皮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