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jié)的小故事
重陽節(jié),時在一年一度的九月九日,故而又稱重九節(jié)。你知道九九重陽節(jié)的小故事嗎?下面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了九九重陽節(jié)的小故事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九九重陽節(jié)的小故事篇【1】
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xiàn),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恒景病愈后辭別了妻子和鄉(xiāng)親,決心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恒景訪遍名山高川,終于打聽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在仙鶴指引下,仙長終于收留了恒景,仙長教他降妖劍術外,又贈他一把降妖劍。
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了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
恒景回到家鄉(xiāng),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長的叮囑把鄉(xiāng)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發(fā)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吹來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瘟魔戛然止步,臉色突變,恒景手持降妖劍追下山來,幾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
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傳下來。
九九重陽節(jié)的小故事篇【2】
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節(jié)快到了,我們來了解一下關于重陽的傳說吧:
農歷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jié)又是“老人節(jié)”。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飲。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正是登高遠眺的好季節(jié),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陽節(jié)的重要習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災之意。
重陽節(jié)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重要植物,氣味辛烈,可以防止惡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jié)令美食。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唐代大詩人王維在九九重陽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被后人廣泛流傳,現(xiàn)在在中國
幾乎是全部人家都會慶祝重陽節(jié),登高、探親、賞菊,是一種民俗的享受。
希望這種傳統(tǒng)的節(jié)日能夠永遠的流傳下去!
九九重陽節(jié)的小故事篇【3】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的《楚辭》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jié)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shù),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jié)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jié),是我國農民喜慶豐收的一個節(jié)日。農歷九月,正是金色秋收季節(jié),加之“九” 與“久”諧音,“久久”又有“宜于長久”、“年年豐收”的意思,故于重九日有慶祝風俗。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