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和注意事項2021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這一天太陽經(jīng)過冬至點,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間最長。冬至,是我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冬至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和注意事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冬至養(yǎng)生注意事項
1、壯不競時,精神滅想
養(yǎng)生重點是要養(yǎng)心。要養(yǎng)生先養(yǎng)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冬季養(yǎng)生,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zhuǎn)”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2、固先天之本,護后天之氣
冬令氣候趨寒,天地陽氣潛藏,應之人體,冬季亦為人體養(yǎng)精蓄銳的最佳時段。在這個階段,人類不僅僅在起居方面注重養(yǎng)生,也應重視飲食、藥物的冬令進補。
3、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等待陽光出現(xiàn)才出外活動。同時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戶外活動,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冬至時節(jié)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避免損傷陽氣??蛇x擇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動靜結(jié)合的運動。
4、審慎調(diào)食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選擇既美味,而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會讓大家接受。冬令時節(jié)飲食調(diào)理,要針對不同的個體,相應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這樣才能達到真正養(yǎng)生的效果。以中醫(yī)學的角度而言,不同時間里出生的人,性格不同,因而對飲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根據(jù)我國古代五行形相學認為,人可以分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每種人的體質(zhì)不一,食補也各異。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進補平補類食物,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燕窩、蛤士蟆、銀耳、豬肝等,這些食物既無偏寒、偏溫的特性,又無滋膩妨胃的不足。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5、進補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體質(zhì)虛弱和患有關節(jié)炎等病的人,在嚴冬季節(jié),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zhì)結(jié)合,會生成一種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里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zhì)和致癌物質(zhì),就會因在腸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吸收。
二忌虛實不分。中醫(y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范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冬至吃羊肉的原因
據(jù)說,那一天,拜師傅、拜尊長,討得一年的福財、一年的安康。師傅、尊長這時也盡揀好詞兒送出口,讓說的聽的,心里都暖融融,這叫“賀冬至”;同僚之間相互拜賀,預祝來年有個好運氣,平時的勾心斗角,一切的恩怨情仇都拋開去,這叫“拜冬至”;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甚至出動全家,到野外去掃墓,儀式大約和清明差不多,這叫“上冬墳”。
周圍同姓的人家多了,還要舉行“冬至會”,就是一大家族的人共同祭祖先。
家庭經(jīng)濟條件稍好一點的,就在這一天宰豬腌肉。我們這兒有句俗語:“冬至不割肉,枉在世上走?!币虼耍绣X人家都在這一天腌臘肉、灌香腸,準備過年的年貨。誰都明白:冬至這天腌的肉,不腐壞,不流油,放的時間久。
這些活兒忙完了,還要到田地里采一些桑葉,拿回家,不能曬太陽,不能用火烤,讓它自然陰干,這就是“冬桑葉”??梢杂米鲋兴?,有祛風的藥效;或者將采回的桑葉蒸9次,再露9次,以后才能配做藥引子。
每到冬至,村莊早已籠罩在淡淡的薄霧中了,人影悠悠,淌向各自的住房,將那一副好心情帶回家去,晚上還要和一家人吃狗肉呢!這習俗聽說是從漢代開始的。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冬至吃狗肉從此就在民間傳開來,不僅吃狗肉,還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品,希望來年有個好兆頭。到后來,又狗肉就慢慢轉(zhuǎn)變成了羊肉,最好是再配上祛風防寒的中藥。于是,冬至吃羊肉湯的習俗在四川地區(qū)廣為流傳。
古代冬至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
1、祭祀
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2、吃水餃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楊柳;七九河冰開,八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和注意事項2021相關文章:
冬至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和注意事項2021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下一篇:冬至的習俗和進補禁忌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