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禁忌不能做什么
端午節(jié)講究自古已經(jīng)很多,由于五月為“惡月”,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這天又有“躲午”的習俗,即周歲以內(nèi)的嬰兒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脫災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禁忌不能做什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禁忌不能做什么
忌惡日,小孩兒“躲午”
五月在風水習俗中稱為“惡月”,是不吉利的月份,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又稱為“重五”,是惡上加惡,是五月中最不吉利的一天。所以端午節(jié)這天有“躲午”的習俗,沒有滿周歲的小孩必須送到外婆家驅兇避禍。
忌諱最多的一日
端午節(jié)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活動就是祭祀先人了,在這天里,有很多地方的習俗是將粽子丟到河里。有些地方的人認為,端午節(jié)的時候不要讓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是壓抑,不然的話對自己有不好的影響。一些喜慶的活動或者是搬家、上任、動工等等,都是不適合在這天里進行,而在這天里最適合于自己的家人團聚。
忌戴大紅大紫的珠寶
紅色寶石往往非常喜慶,在端午緬懷先人這樣的節(jié)氣就不是很合時宜了。紅碧璽、紅寶石、石榴石、紅紋石、南紅瑪瑙等紅色的玉石珠寶,還是盡量不要佩戴。在中國傳統(tǒng)中,紫色是非常尊貴的顏色,也總是被看作帝王之氣,能夠震懾四方。這樣看來,平時佩戴能量大,端午祭祀的時候,也最好不戴紫色的珠寶。
小孩子戴的香包不可以丟失
在我國北方,一些地方的孩子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有著佩戴香包的習俗。而且對于孩子們來說,如果是佩戴了香包的話,那么在這天里是不可以丟失的。民間有一個說法,如果當天小孩子的香包不見了,那么就可能在這一年里遇到災難。而等過了端午節(jié)之后,孩子們可以直接把自己所佩戴的香包順手扔到河里,這樣就可以避災。
端午節(jié)的六個別稱
端陽節(jié):五月正是仲夏,據(jù)《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jié)”。
重午節(jié):午屬十二支,農(nóng)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jié)又名“重午節(jié)”或“重五節(jié)”。
天中節(jié):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太陽重入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jié)”。
浴蘭節(jié):端午是皮膚病多發(fā)季節(jié),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
解粽節(jié):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游戲,故有“解粽節(jié)”之稱。
菖蒲節(jié):古人認為“重午”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趕邪佞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jié)也稱“菖蒲節(jié)”。
端午習俗有哪些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jié)目。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歷故事
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大石投入江中,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咬壞了屈原的軀體,就用竹筒裝上米投入江中,用來吸引魚蝦。后來,人們?yōu)榱吮硎緦Τ蠓蚯某缇春蛻涯睿磕甑倪@一天楚國人就會用竹筒裝滿米投入到江中祭祀,這也是最早的粽子的由來。
最早的粽子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用葉子包成的,而是用竹筒做成的,古代人對端午節(jié)也賦予了更多的說法和內(nèi)容,在祭祀屈原的時候擔心投入江中的竹筒米會被江中的蛟龍盜取吃掉,于是豐富的粽子的形色,古人認為蛟龍害怕楝葉和五彩絲線,所以就用楝葉包米用綠絲纏繞扎好再投入江中。
關于端午節(jié)的詩句
1、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2、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趕邪佞。--許文通《端陽采擷》
3、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蘇軾《浣溪沙》
4、有意莊嚴端午,不應忘卻重陽。--朱翌《朝中措》
5、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蘇軾《六幺令》
6、 鶴發(fā)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殷堯藩《同州端午》
7、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8、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9、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范成大《鷓鴣天》
10、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11、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