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由來和風俗
2023驚蟄的由來和風俗
驚蟄古時候叫“啟蟄”,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三個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jié)……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驚蟄的由來和風俗,希望大家喜歡!
驚蟄節(jié)氣的由來是什么
“蟄”就是蟄伏(藏)的意思,冬天的時候小蟲子在土地里或者保暖隱蔽的地方藏著,就和冬眠一樣,到了春季,大約進入三月份,它們就會逐漸蘇醒,從土地里鉆出來了,這樣就有了驚蟄,大致就是這樣的一個節(jié)氣。
驚蟄是二十節(jié)氣節(jié)氣中一年開始的第三個節(jié)氣,今天就是驚蟄。到了這個節(jié)氣就代表天氣回暖,有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之說。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使它們結束冬眠,來到外面。
驚蟄一過,萬物復蘇,春回大地。這時桃花紅、李花白,鳥兒嗚叫,很多農(nóng)耕地區(qū)將要進入了春耕。在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xiàn)象的一個節(jié)氣,使我們的大自然充滿生機勃勃的節(jié)點。
在民間有的地方還有,過驚蟄的一些民俗,像有的地方驚蟄吃梨,當然幾乎所有的民俗或習慣,勤勞的人民都賦予了它們美好的傳說。在小編的家鄉(xiāng)到了驚蟄則是吃崩豆,就是用小鐵鍋干炒一些黃豆來吃,是不是很奇葩。當然也有的地方會在驚蟄這天做某種特定的事情的習慣。
還有些地方在驚蟄流傳“打小人”的習俗。驚蟄是二月份的開始,春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由此每年驚蟄那天,那些有這個習俗的地方便會出現(xiàn)一個好玩的場面,有些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
驚蟄的傳統(tǒng)習俗
驚蟄吃梨
民間有農(nóng)民流傳俗語“驚蟄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梨與離諧音,民間相傳,驚蟄吃梨可以和莊稼蟲害遠離,寓意祈愿風調(diào)雨順豐收有余。
驚蟄炒豆
在一些地方,有驚蟄日農(nóng)民吃炒豆的習俗,人們將黃豆浸泡在鹽水里一段時間,然后在鍋里炒出噼啪之聲,意思是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所發(fā)蹦跳聲音。
驚蟄蒙鼓皮
在一些農(nóng)村驚蟄這天要蒙鼓皮。相傳驚蟄時節(jié)雷神敲響鼓,喚醒萬物,春神到人間,民間也要順應天時蒙鼓皮,以助神威。
驚蟄祭白虎
農(nóng)村老人講,驚蟄這天祭白虎能夠祛百邪,除百害。如果覺得年頭不順犯小人,要在驚蟄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平安順利,驅除小人和病害。
驚蟄吃烙餅
在部分農(nóng)村,驚蟄之日烙的餅子上要有龍鱗的圖案,包的餃子上要有龍牙,用龍在人間的寓意期盼吉祥平安。
驚蟄祭雷神
農(nóng)村老輩人說,驚蟄是雷神節(jié)日,有俗語云,天上雷公,人間舅公,說的是雷公地位的重要性,驚蟄祭雷神,以盼雷神喚醒萬物,春滿人間。
驚蟄打小人
農(nóng)村里,在驚蟄這天會用清香,艾葉煙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家中蟲害和霉味,婦人將準備好的衣紙小人拿到路邊用鞋子拍打,用剪刀剪斷小人舌頭手腳并點燃,以示把小人趕走,不受小人糾纏。
驚蟄戴龍尾帽
在有些地方農(nóng)村,驚蟄這天,用線串起彩色布條和秸稈連接成條形狀,戴在小孩的帽子上,以示龍體在此祛邪避災。
驚蟄咒雀
在農(nóng)村里驚蟄這天清晨,鄉(xiāng)村孩子要拿上臉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詞,目的是讓鳥雀在莊稼成熟的季節(jié),不要啄食谷物,表示農(nóng)民愛惜谷物的表現(xiàn)。
驚蟄有什么講究
驚蟄為仲春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據(jù)說,慢慢的也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也即“打小人”的前身。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在中國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于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泄內(nèi)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存在著小人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