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氣小雪的氣候特征
二十四節(jié)氣小雪的氣候特征
進入小雪節(jié)氣,中國廣大地區(qū)西北風開始成為???,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于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稱小雪。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節(jié)氣小雪的氣候特征,供大家參考。
節(jié)氣小雪的氣候特征
古人將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每個節(jié)氣都等分為三,每五日為一候,從而以三候來描述每個節(jié)氣的氣候變化特點。小雪的三候為:“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p>
一候虹藏不見,虹為彩虹,也可以理解為下雨的意思。也就是說進入小雪節(jié)氣,降水的形式逐漸從雨變?yōu)檠┝耍焐喜辉傧掠?,自然也就沒有了彩虹。
二候天騰地降,這體現了古人的陰陽觀念。天為陽地為陰,陽氣上升陰氣下沉,陰陽不再相交,天地間自然一片死寂。這實際上是古人對氣候和生命的一種認識。
三候閉塞成冬,陰陽相隔,萬物沉寂。如果說立冬意味著進入了冬天的門檻,那么小雪可以說意味著冬天正式到來了。古代的冬季比如今要難熬得多,天地間不見鳥獸,人們在播種晚最后一茬冬小麥之后,也紛紛躲在屋里開始過冬了。所謂“閉塞成冬”,正是此意。
小雪的習俗
1、腌臘肉
“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小雪一到,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十分干燥,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所以,不少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jié)前后,剛好是一餐美味。
2、吃糍粑
在南方的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qū)流行的美食,也是南方地區(qū)傳統的節(jié)日祭品,最早,農民用來祭祀牛神。
3、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瞭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4、腌菜、儲備冬菜
小雪時節(jié),大部分地方的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了,要知道春夏秋三季可以有新鮮蔬菜吃,冬季天寒地冷,不能種植蔬菜了,就只好提前儲藏好,諸如土豆、大白菜、蘿卜、洋蔥等耐儲蔬菜,就成了冬日餐桌上的主菜了。除此之外,人們還會腌制各種咸菜等,以備冬天食用。
5、做手工
在農村,由于天氣原因,外面大規(guī)模的農事活動已經結束。人們會在屋里做一些簡單的手工勞動,做竹編,紡織等。
6、收集雪水
在有些地方,如果小雪節(jié)氣這天下雪了,會收集雪水,裝在一個瓷器里,認為雪水可以治療火瘡、熱毒。當然,這只是民間的一種傳說。
小雪吃什么
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jié),一般得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雪節(jié)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容易引發(fā)或加重抑郁癥。這個季節(jié)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宜吃的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等。
腌制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后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jié)氣后,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jié)時正好享受美食。
品嘗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qū)傳統的節(jié)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雪時候適當進補可平衡陰陽,但進食過多高熱量的補品,會導致胃、肺火盛,表現為上呼吸道、扁桃腺、口腔黏膜炎癥或便秘、痔瘡等。因此。進補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是否符合進補的條件,虛則補,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范圍,還應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蘿卜、松花蛋等。
氣虛者的補法
所謂氣虛即氣不夠用,動則氣喘、體倦、懶言、常自汗出、面色眺白、舌淡白、脈虛弱無力。氣虛之人可選用人參進補。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可大補元氣,是補氣要藥,《本經》謂“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近代研究證明,人參可調節(jié)網狀皮膚系統功能,其所含人參皂甙。確實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用時??捎萌藚⒁晃都鍦殔?,具有益氣固脫之功效,年老體弱之人,長服此湯,可強身體。人參若切成飲片,可補益身體,防御疾病,增強肌體抗病能力。
血虛者的補法
所謂血虛,即是營養(yǎng)人體的物質不足,不能發(fā)揮濡養(yǎng)人體的作用,表現為不耐勞作、面色無華、蒼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脈細。血虛體質者當選龍眼肉進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