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古代七夕節(jié)男女雙方會送什么
七夕節(jié)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節(jié)是靚女們的專屬節(jié)日。那么你知道古代七夕節(jié)男女雙方會送什么嗎?下面小編就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問。
古代七夕節(jié)男女雙方會送什么
1、梳子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家中老人會幫其梳頭,一邊梳,一邊念“一梳梳到底,二梳白發(fā)齊眉,三梳子孫滿堂”,包含了家人對出嫁女兒的祝福。梳子多有定情之意,梳子是男女之間表達愛意的信物。送梳子意味著想要和所贈女子在一起一輩子,白頭偕老。
2、羅帕(手絹)
在古代,羅帕是女子的貼身之物,是一定要好好保管的物品,千萬不能丟了。如果不小心被哪個男子撿走了,閨譽會受很大的影響。由于古人比較委婉,不會把喜歡宣之于口。因此,古人經(jīng)常通過送羅帕的方式表達愛意。又因羅帕本身多由絲線橫縱相交,又有思念之意,作橫也絲(來)豎也絲(思)解。例如在紅樓夢中寶玉送黛玉舊手帕,以表達對黛玉的愛意。
3、香囊
“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在古代,富家子弟身上都會配一個香囊,閨閣小姐也不例外。香囊是他們隨身攜帶之物。送香囊和送羅帕是一樣的,都是表達對所贈之人的傾慕之情。香囊上寄托的是贈送人的真心。紅樓夢中黛玉就為賈寶玉做過香囊,后來黛玉誤會寶玉把香囊送給了別人,生氣地把正在做的一個香囊給剪了。
最后,古人最喜歡送的一個禮品是頭發(fā)。頭發(fā)可以說是最便宜的禮物了,但是也是這里面最貴重的禮物了。送頭發(fā)代表贈送者是真心要和被贈者在一起的。古人的頭發(fā)不是隨便剪得。古語云: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梢婎^發(fā)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如果一個人真的把頭發(fā)送給了你,意味著他把自己交給了你。在古代嫁娶習(xí)俗中,有一項習(xí)俗是在把夫妻雙方的頭發(fā)綁在一起。因此,多稱原配妻子(明媒正娶)為發(fā)妻。送頭發(fā)寓意想與此人結(jié)發(fā)同心,相伴到老。
古代七夕節(jié)怎么過
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后世。這一天各家女兒圍坐一團,以五彩絲線穿針,速度快為巧者。
《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xí)之?!?/p>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jié)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薄遁浀刂尽罚骸褒R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蔽宕跞试!堕_元天寶遺事》:“七夕,宮中以錦結(jié)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shù)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shè)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痹兆趦x《元氏掖庭錄》:“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p>
2、喜蛛應(yīng)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針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時。七夕夜,陳列瓜果于庭院中,有蜘蛛結(jié)網(wǎng)則得巧,網(wǎng)密得巧多。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是夕,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wǎng)于瓜上則以為符應(yīng)?!?/p>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xí)蚤_;視蛛網(wǎng)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nèi),次日看之,若網(wǎng)圓正謂之得巧?!彼沃苊堋肚練q時記》:“以小蜘蛛貯合內(nèi),以候結(jié)網(wǎng)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jié)網(wǎng)疏密以為得巧多寡?!庇纱丝梢?,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wǎng)之有無、唐視網(wǎng)之稀密,宋視網(wǎng)之圓正,后世多遵唐俗。
3、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fēng)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jié)俗。七夕中午,投針于水,借日影而驗工拙,成花鳥云獸影,則乞得巧。
明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云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p>
《直隸志書》:良鄉(xiāng)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于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織女”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蛏⑷缁?,動如云,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p>
4、蘭夜斗巧
起源于漢朝宮廷的游戲,將五彩線互相絆結(jié)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后,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xué)習(xí)穿七巧針乞巧。
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fēng)人段儒為妻后,經(jīng)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闐樂之后,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jié)起來,叫做‘相憐愛’。隨后,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xué)習(xí)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游戲就叫做‘斗巧’。
5、種生求子
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qū)⒕G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借以求子。
種生求子是實際上也是古代生育信仰的一種。寄托著中國勞動人民樸素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6、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為了祭奠老牛讓牛郎刨皮,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的犧牲精神。
傳說中,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后,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就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yōu)榱思o念老牛生前躬耕、死后奉獻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xí)俗。
7、曬書曬衣
古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fēng)俗盛行。據(jù)載,司馬懿為避禍曬書裝瘋。而漢代曬衣的風(fēng)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夸耀財富的機會。
古代七夕曬衣之俗,《楊園苑疏》記載,漢建章宮有太液池,池西有漢武帝之曬衣閣,每到七月初七,宮女必登樓曬衣。此當(dāng)為七夕曬衣之緣起。到了魏晉,七夕曬衣的習(xí)俗已相沿成風(fēng),并相當(dāng)程度地演變?yōu)楣倩氯思铱涓欢犯坏囊环N表演。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就瞧不起這種作風(fēng);
《晉書·阮咸傳》載,阮咸性情乖張,每有駭俗之舉。七月七日,道北富戶皆曝曬衣物,滿目珍奇,美不勝收。阮咸于道南自家庭院中,執(zhí)長竿吊一破布片迎風(fēng)招搖,頗為滑稽,路人見之不解,阮咸對曰:未可免俗,聊復(fù)爾耳。大意說的是七月七日這天,當(dāng)阮咸的鄰居曬衣時,只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咸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干什么,他說:“未能免俗,聊復(fù)爾耳!”
8、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俏氖?,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
流行于清代風(fēng)俗,七月七日,婦女忙于拜織女,而男子則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為點取狀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舉高中,官運亨通。
清鄭大樞《竹枝詞·七夕》詩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無鵲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結(jié)緣煮豆待何時?!卞X琦《竹枝詞·拜文昌》詩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橋填烏鵲星聯(lián)斗,天上人間各自忙?!碑?dāng)?shù)厝朔Q織女為“七娘”;文昌又稱文曲星,掌管文運之神。
9、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于月光下擺一張桌子,于案前焚香禮拜后,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
據(jù)史料記載,七夕習(xí)俗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xí)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guān)于乞巧的記載。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jù)《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xí)俗在中國民間也經(jīng)久不衰,代代延續(xù)。
10、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xí)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fēng)。許多地區(qū)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jié)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fā),傳說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還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
例如四川綿陽地區(qū)《鹽亭縣志》:“七月七日為乞巧節(jié)。童稚以鳳仙花染指甲?!逼鋵?,這一天用花草染指甲大多數(shù)都是女子與兒童們節(jié)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guān)系。
七夕節(jié)的內(nèi)涵
七夕節(jié)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在古代,七夕節(jié)是女子們的專屬節(jié)日。
七夕節(jié),又稱七巧節(jié)、七姐節(jié)、女兒節(jié)、乞巧節(jié)、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夕節(jié)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愿、乞求巧藝、坐看牽??椗?、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tǒng)習(xí)俗。
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于天上的鵲橋相會。所以七夕是紀念牛郎織女愛情的節(jié)日。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根據(jù)古代文史記載,七夕主要是乞巧、許愿的節(jié)日,相當(dāng)于一個大型女子祈福的節(jié)日。
因為織作是古代女子的常備技能之一,所以古代女子這天都會:向心靈手巧的女子乞求智慧和巧藝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jié)彩線,穿七孔針,誰穿得越快,就意味著誰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稱為“輸巧”,“輸巧”的人要將事先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得巧者?!段骶╇s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具習(xí)之?!?/p>
乞求姻緣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zāi)媳?,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婺女星后來衍化成神話中的女神,民間即稱為七姐、天仙娘娘、七娘媽等,是編織云彩、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世間無數(shù)的有情男女都會在七夕夜晚對著星空向織女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按照民間傳說,“七夕節(jié)”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他們對愛情的堅貞和信守令人感動,所以七夕節(jié)充滿了浪漫的氣息。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椗且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女子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得到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此外還祈求賜給自己美滿的姻緣。
種生求子
“種生求子”是舊時習(xí)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qū)⒕G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扎成一束,稱為“種生”,借以求子。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于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儲七夕水
“七夕水”亦稱“七月七水”,據(jù)說“七夕水”有神奇的功能,久儲不變、可以治療燙傷、去除瘡毒等。廣東、廣西一帶都有儲存“七夕水”的風(fēng)俗,就是在初七早晨頭遍雞鳴之后,各家到井邊或者河邊汲水儲藏。民間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用其洗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壽;所以,人們在七夕這天早晨都要去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使用。據(jù)說在七夕夜,用米蘭花、茉莉花、玫瑰花等7種鮮花泡的七色花水來洗臉,能讓女人更美。
總之這一天,姑娘們穿針斗巧、拜織女、吃巧果,頂多會向織女訴說心愿,是對愛情的愿望,但并不會像牛郎織女一樣實際相會情人。
古代七夕節(jié)的主題是“乞巧”和“祈?!保@源于古代男耕女織的生產(chǎn)方式的需要,乞巧也是女子乞求婦德要求的高分。
七夕節(jié)是情人節(jié)嗎
七夕不是情人節(jié),七月初七也不是中國正統(tǒng)的情人節(jié),只是隨著流行,逐漸成了人們口中的中國情人節(jié)。
七夕節(jié)的真正含義是情人節(jié)和少女節(jié),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娘媽誕等。七姐(織女星)是編織云彩、紡織業(yè)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其誕辰。
2022古代七夕節(jié)男女雙方會送什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