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時節(jié)的風俗活動
夏至時節(jié)的風俗活動(簡短介紹)
夏至的許多風俗,通過儀式來表達祈禱,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tài)需水均較多,降水就對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至時節(jié)的風俗活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夏至時節(jié)的風俗活動
祭神祀祖: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zāi)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jié)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饑餓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后,農(nóng)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后,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借以生風;“粉脂”,以之涂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竟而成為制度。
夏至面:“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日,最不能少的就是那一碗細水長流的“夏至面”。夏至面是漢族風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地區(qū)。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泵耖g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面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吃狗肉: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夏至殺狗補身,相傳源于戰(zhàn)國時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熱,疫癘流行。秦德公便按“狗為陽畜,能辟不祥”之說,命令臣民殺狗避邪,后來形成夏至殺狗的習俗。而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適宜食狗肉,可以增強抵抗力。在民間俗語有云:夏至狗,沒啶走(無處藏身)。農(nóng)歷夏至日,廣東陽江有數(shù)百年的夏至食狗,祛邪補身這一民間風俗。
夏至的氣溫是最高的嗎
雖然這個節(jié)氣的“至”有極、最的意思,但是并非指溫度排行第一,它的意思是到了這天,白天最長,黑夜最短,因為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全年中最熱的時候當屬大暑節(jié)氣,因此此時正值“三伏”,是我國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干旱少雨,許多地區(qū)的氣溫達35度以上。細分的話,它處于“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酷熱的時期,地面溫度最高,農(nóng)作物生長最快。
夏至防暑措施推薦
①夏季要安排合理的休息時間,保證足夠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體能,才能達到防暑目的。
②飲食方面要注重養(yǎng)生,多吃應(yīng)季的蔬菜、水果及適量的動物蛋白質(zhì)和脂肪,補充體能消耗。切忌節(jié)食或者大量食用過油重鹽的食物。
③出門需做好防曬措施。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戴好帽子、衣著寬松。
夏至節(jié)氣的概述
夏至(別名:夏節(jié)、夏至節(jié),英文名:Summer Solstice)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日期在每年公歷6月20日-22日之間。
夏至在中國古代也是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氣),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還會在夏至時放假三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jié)’,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驅(qū)熱,香囊可驅(qū)蚊抑臭,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自古以來,夏至時節(jié),吃面是很多地方的重要習俗,因夏至新麥已經(jīng)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夏至節(jié)氣的諺語
夏至東風搖,麥子水里撈
夏至東南風,平地把船撐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長江
冬至江南風短,夏至天氣旱
夏至東風搖,麥子坐水牢
初頭夏至十頭割,十頭夏至兩頭割,兩頭夏至騎拉著割
夏至狗無處走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食個荔,一年都無弊
芒種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時管時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鋤一遍,賽過水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