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重慶申論練習試題及答案
申論是國家錄用公務員的重要考試科目,考生在備考的時間里要多做申論練習真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17上半年重慶申論練習真題及答案,希望能幫到大家!
2017上半年重慶申論練習真題
一 注意事項
1.本試卷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荚嚂r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
2.一律用現(xiàn)代漢語在答題卡上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請在答題卡上作答,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 給定材料
材料1:
當你年邁,步履蹣跚,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浙江的一對老夫妻選擇了“一直在路上”,退休后開始自駕游。3年,1輛小汽車,走遍31個省市區(qū)。老人還把自駕游經歷寫成一本35萬字的書。其實老人沒接受過寫作訓練,沒搞過文字,但從小他就很喜歡歷史、地理。每次游玩,他都會把小本子帶在身邊。他每天都堅持到圖書館寫4000多字,兩個月就完成了25萬字的初稿,接著對初稿修改、補充,大約花了半年時間完成全書。書稿都是手寫的,他就讓女兒打印裝訂,怕有別字病句,他就抱著打印稿找文聯(lián)幫忙作最后的修改。最后,書終于出版了。在后記中,他說:“我跟他們說我駕車出游是因為我和老伴年紀不小了,趁現(xiàn)在還走得動,趕快走一走。我們是越走越想走啊。”現(xiàn)在他以自駕游西藏為主要內容的書稿,也已經完成了5萬多字。
若你曾折翼,是否依然選擇飛翔?15年前,安德魯在登山中因被暴風雪所困而不幸截肢,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消沉。裝上義肢后,他每天都努力康復,不但適應了新的生活,還參加了鐵人三項比賽,并在友人的幫助下,靠著繩索攀登了阿爾卑斯山脈中海拔高達4478米,馬特宏峰?,F(xiàn)在,以他為原型的紀錄片《截肢登山家》已在英國播出。
如果你在一開始落后,是會奮起直追還是甘居下游?一個做同聲傳譯的嘉賓在節(jié)目中大聊行業(yè)內幕:“忙、累、壓力大!每隔20分鐘就要休息一次,但收入確實豐厚。這行吃的不是青春飯,我有的同事都60歲了。”而對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的秘訣,他也很直接地表示:“其實沒什么秘訣,首先是熱愛,其次是勤奮。坦白地說,我記憶力不好,語言天賦也不高,出身農村,直到初中才開始接觸到外語。初中時每次期末考試,英語都是倒數(shù)幾名。關鍵是一步一步自己找方法,其實學習和生活一樣,就是為了不那么辛苦而辛苦。”同時,他坦白自己也有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那怎么辦呢?想想自己這行的甜頭唄:比如每年只需要工作一個月就能賺夠這一年的錢,剩下的時間就可以當個懶漢,優(yōu)哉游哉地充電學習、旅行、品美食、思考人生……
材料2:
以下是幾位網友的陳述:
網友A:昨晚打游戲到半夜,9點鐘才起來,在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我沒有逃課。課件太多,看不過來,筆記等到期末復習前再復印別人的吧。午飯后和舍友看美劇,看了一半就想瞌睡,那些英文左耳進、右耳出,聽起來和四級考試沒什么關系……躺在床上刷刷微博,看看新聞,和舍友八卦一下,差不多到吃晚飯的時間了……上晚自習,拿出課本強灌硬塞地背了一通,沒好方法,要記住不容易啊,這樣我能學到什么呢?將來又有什么用呢?希望期末考試能過關吧。9點半回到宿舍,大家打游戲的打游戲,看球的看球,宿舍環(huán)境不適合看書。早早洗漱,打開電腦,開始了一天真正的戰(zhàn)斗……凌晨1點半有歐冠,不能錯過。
網友B:和其他人一樣,朝九晚五、雙休。7:00,穿衣,洗漱,出門。去公司要經過25站,耗時80分鐘。9:00-12:00,工作,按部就班地搜集資料,其實我壓根沒想好今天的選題,那就到網上搜搜唄,順便上上網。好吧,其實是上上網,順便搜搜選題。12:01,訂外賣!這是一天最開心的事。我不會做飯,外賣不營養(yǎng),卻方便省事。12:30-13:25,午休,和同事們年紀相仿,大家有很多共同話題。13:30-17:00,撰稿,改稿,定稿。老板老說“編輯決定了讀者閱讀的質量”,拜托,我只是一個小編,哪有那樣的本事和能量!17:01,下班,回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有時還會惆悵。18:30,隨意找個地方吃飯,偶爾約上朋友,來個小聚。離家很遠,有時會想家。22:30,不知怎么地就到了這個時間,休息,聽歌,玩玩手機電腦。困了,便睡覺。書架上那本《會計基礎知識》實在來不及看啊。明天繼續(xù),加薪升職遙遙無期。
網友C:在一系列磕磕碰碰后總算找到了工作,工資還行,算是衣食無憂了,就是缺乏激情。每每碰到工作中的困難就想著逃避,不想去思考,不想去改變,逃避慣了便成了大家口中的“老油條”。感情生活一片瘡痍,喜歡的人看不上自己,看得上自己的不喜歡,家里人也著急,不斷介紹對象。自己平時也就喜歡打打球、拍拍照,感覺對身邊的很多事兒都提不起興趣,自己也厭惡這樣的狀態(tài)。
網友D:從進入大學開始,我的生活就是一個字——忙。忙得太身不由己。以前是為了“60分萬歲”,現(xiàn)在是為了那點可憐的薪水。我很努力,每天搞到自己身心俱疲。我覺得只要夠忙碌夠辛苦,仿佛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去思考未來,不去規(guī)劃方向。每天工作,一半時間在上網,我也不知道我上網干嘛了;一旦下班,時間就被種種雞毛蒜皮的娛樂、發(fā)呆、刷微博給消磨掉了。我也不想這樣,曾經也琢磨過改行、讀研,但是一想到自己已經26歲“高齡”,怕是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重走青春路了……心很累,唯一閑得發(fā)霉的只有大腦。
據調查訪問,“忙”“累”“迷茫”已成為年輕人形容自己的高頻詞。似乎忙然又茫然是他們的常態(tài)。
若干年前,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對世界100位各個領域的杰出人士做了一項問卷調查,其中61%的人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yè),并不是他們最喜歡的,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一個人竟然能夠在自己不太理想的領域里,取得不俗成就,除了天賦和勤奮,還有什么呢?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蘇珊給了他滿意的答案:“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里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與否,都必須盡心盡力,那是對工作的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材料3:
前不久,一位網友打開本縣某局官網吃了一驚:網站首頁赫然滾動播放著一行字幕——“今天心情非常的不好!”經曝光后,該網站終于在“休眠”大半年后發(fā)布一條公告,稱網站正在建設中,現(xiàn)處于試運行階段。
還有更讓人哭笑不得的:舉報本地河流被工廠有毒廢棄物污染的問題,官網回應“沒毒,魚蝦都活著”;而另一位網友的咨詢更是得到了“請把我局第一次回復內容讀三遍,若還不理解,最好屈尊到戶籍窗口咨詢”這樣的“神回復”。
其實經營好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對公共事務管理服務工作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利用好新媒體,能低成本地加強和群眾的互動及官方宣傳,搶占輿論制高點,看到最鮮活的民意,延伸管理觸角,掃除公共服務的死角,沖破時間、空間等限制,改善自身形象,樹立新的管理發(fā)展理念。
然而,部分地區(qū)由于沒有明確的考核任務,少數(shù)機關單位思想觀念陳舊、行動遲緩,甚至把網站、政務微博等當成負擔。建立網站、開通微博就只是出于“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的攀比心理,并沒有明確的建設目標和計劃,也缺少經營的動力。部分網站、微博經過網絡裝修后,確實非常醒目,但做得好不好,關鍵還是看“內涵”,“顏值”并不能壓倒一切。數(shù)據顯示,在2016年一項隨機抽查的746個各級政府網站中,仍有112個網站不合格,其中還有“沉睡”5年以上的“僵尸”網站。
經過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網站各個欄目一應俱全,但位于頁面正中并且時常更新的卻是政務信息宣傳欄,而直接與老百姓相關的問答欄就只能“偏安一隅”,互動回復也寥寥無幾。如果有事怎么辦?相信不少人的回答依然是“有事找百度”,而非官網官微。這其中固然有現(xiàn)在資訊發(fā)達、信息渠道豐富的原因,但不可忽視的是,部分地區(qū)部門宣傳不到位,相關內容不實用。部分網站、微博公布的信息是一股腦地全盤奉上,沒有分類、沒有關鍵字、沒有索引,顯得雜亂無章,不夠用心。而“一個衙門一個網站”浪費了網絡資源的同時,也讓老百姓的望洋興嘆,不知如何“下”網。
一些地區(qū)部門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時在官網和微博的表現(xiàn)依然滯后、笨拙,這更是讓自己處于非常被動的輿論位置。在面對網友反映的問題說完“您好,我們會盡快為您處理”后再無下文,不回復,慢回復,或者“神”回復,種種不給力的表現(xiàn),使得本該成為社情收集器的官網官微反而成為“輿情堰塞湖”。
信息化時代,能否運用好新媒體,可以看出一個機關是否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和執(zhí)政為民的思想作風。把這當成勤政的一個細節(jié)來做,是切實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友好型”政府、不折騰、不怠慢群眾、實瑞自盈利的明智之舉,而一些地方和部門懶得改變、懶得回應、懶得經營,折射出的是權力的傲慢和對民意的漠視。
當然,很多機關單位并不是不想經營好網站、微博,但不懂網絡宣傳,缺乏專職人員的現(xiàn)狀束縛了他們的手腳。
某市在經歷“神回復”被“群嘲”的慘痛教訓后,痛定思痛,由市政府辦公廳發(fā)布了對政府網站信息內容建設的意見,明確各部門網站對社會熱點必須積極回應,重大事件要第一時間在網站發(fā)布信息,并及時發(fā)布后續(xù)動態(tài)進展。信息內容原則上每周至少更新一次,對于內容更新沒有保障的欄目要及時歸并或關閉。“我們多動手,群眾少跑腿”,秉持這樣的理念,網站分類分欄逐漸清晰,信息越來越詳實實用,跟群眾的良性互動也越來越多,得到了很多群眾的“點贊”。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看,除了做事的水平能力,他們更看重的是政府辦事的態(tài)度和誠意。只要拿出誠心,勤勤懇懇地做實事,哪怕不那么完美,群眾也不會吝惜掌聲和稱贊。
材料4: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歷代詩人留下了太多今天讀來亦讓人贊嘆不已的詩句。其實,無論看多少“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我們心中依然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詠吟;無論經歷多少好萊塢“星際爭霸”“變形金剛”的洗禮,我們依然保留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三國楚漢的豪情。然而在快餐時代,浮躁膚淺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即便明白腹有詩書氣自華,許多人依然缺乏耐心,懶得去品味詩詞歌賦的美妙意境。輕閱讀、淺閱讀、碎片化閱讀成了一種趨勢,不去思考,盲目輕信偽科學謠言和本屬于垃圾食品的“心靈毒雞湯”,獲得一種零營養(yǎng)的娛樂快感。
對娛樂的偏好體現(xiàn)了文化的趨勢,這一點值得我們警醒。
漢字作為世界上現(xiàn)存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堪稱包括我國文明在內的世界文明發(fā)展研究的活化石,也是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得以延續(xù)發(fā)展的最重要載體。文字雖然是一種表達的工具,但它作為工具,首先必須是有效的,能夠獨立地表達出意思,甚至意境。文字用得越純粹,也就越精細,表義也會越精確,文章就越精美,文化的感覺也會越精妙,文化的內涵就會越豐富、越深刻。豆腐為什么不能叫“中國布丁”?因為若被稱為中國布丁,你就永遠不知道它的制作原料、口感味覺,以及中國人對它所賦予的深意。然而,近年來,滿眼“歐巴”“忙內”,外文字母縮寫音譯,既不能達義又不能表形,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我們在對外文化交流史上,何曾沒有過翻譯?唐代僧人們翻譯梵文的難度可想而知,可是他們寧愿絞盡腦汁去造字也不愿破壞方塊字的建筑美感和鏗鏘韻律。法國巴黎大都會區(qū)內有個市鎮(zhèn),也是巴黎的衛(wèi)星城之一,它的法文意義本已非常優(yōu)美——美麗的泉水,但我們的翻譯家卻偏偏還要給它一個更鐘靈毓秀的名字——楓丹白露;“佛羅倫薩”也不失為一個好名字,但是徐志摩的一首小詩使國人對它的另外一個名字更為傾情——翡冷翠,仔細想一想,玉的冷香和代表這座城市的凝紫,怎能不是絕配?美國加州有個公園,我們翻譯成“優(yōu)山美地”,不用去,聽名字就已心向往之,據說風光也不負此名,可謂實至名歸。而這些神級翻譯,無一不是前人秉持“信達雅”的要求,以堅守和勤奮,讓音譯、意譯完美結合。
我們有悠久的文明和豐富的文化可供挖掘汲取,但這些年對傳統(tǒng)文化掠奪式的開采利用卻是觸目驚心:歷史劇全是宮斗穿越、權術詭計;經典一再被各類小說荒唐地解構演繹;打油詩、順口溜把唐詩宋詞代替;文化流行存在媚俗、庸俗、低俗和惡俗傾向。這還涉及到更深遠的問題。上善若水,文化亦是如此。它從千年之遠、萬里之遙走來,浸潤著我們和這一片土地。倘若我們只是攫取,只是跟風隨俗,那么文化之河將有可能“斷流改道”。而它一旦“斷流改道”,我們這一方水土又當如何?我們要堅守、要革新。革新?我們豈非沒有過革新?新文化運動為古老的漢語注入鮮活的血液,讓我們的文化擁有了更健康、更親和的魅力。文化之美,在骨不在皮,美在風韻和氣度,而不是華服麗飾,削骨隆鼻,美光磨皮。同樣是寫美人,我們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同樣是詠愛情,我們有“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有“天上飄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的頭發(fā),教我如何不想她?”“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文化之美,是入世而獨立。新陳代謝是文化最基本的生理機能。但對外來文化接納和文化創(chuàng)新的底線在于自身的獨立與清醒,沒有堅守住這底線,恐怕始終都會陷入文化拿來主義的怪圈,日益喪失文化自信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不盲從,不封閉,能兼收并蓄,否則就是一種自卑又自負的虛弱。
材料5:
勤能補拙似乎一直是至理名言,然而,一個著名咨詢集團合伙人卻不這樣認為,他語出驚人:勤可致拙。我的很多同行失敗就失敗在太勤奮。因為太過勤奮,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我總是想著懶,而不是懶得想。有時候這就是效率。畢竟,人生那么短,事情卻這樣多,不略過那些不打緊的事情,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生活只會越忙越糟,越糟越忙,惡性循環(huán)。所以要養(yǎng)成一種好習慣,一種智慧,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當然,這要注意區(qū)分躺在沙發(fā)上一動不動,抱怨沙發(fā)太硬的家伙和為了躺得更舒服而起身發(fā)明懶人沙發(fā)的人。
另一位網評家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人勤于思考,才會分清事情主次輕重,珍惜自己的精力,做到低成本、高效益……總之,這樣的人長于把握一切、不急不躁、有條不紊,善于從繁雜和忙亂中解脫自己,這是一種人生藝術。
有的人含著銀匙長大,各方面都無比順利,甚至可以用現(xiàn)在流行的一句話來形容——堪稱人生贏家。而放棄大好前程、安逸生活不要,卻選擇了一條看上去無比折騰的人生道路,這不是自己找事做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確實是。然而,人生是越努力才會越幸運。每天給自己找一點事兒做,每天勤奮一點點,努力一點點,收獲一點“小確幸”,終有一天會積累人生的“大滿足”。而天天不做事,最后可能會沒事做,或者坐不了、做不完。
不去思考必須思考的問題,不去做必須做的事情,如果這發(fā)生在我們身上,就是怯弱、狹隘和封閉,是最最消極的。我們的靈魂和心會被蠶食,我們的思想將被撕裂成碎片,而我們只能在其中跌跌撞撞,疲于拾掇縫補,茍且喘息。所以,我們會在碎片中生活,會在原地踏步中越來越忙碌。
別讓腦袋停止思考。人和人,甚至人和動物在肉體上都沒多大區(qū)別,差的就是靈魂。若不思索,甚至沒有追求,隨遇而安,你就必須接受所有后果,那就是被其他人或自然支配。
我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看清楚我們所在的這顆藍色星球的模樣,才弄清楚我們怎樣進化成人,才變得有一點點的能力和空閑去利用、去支配自然獲得片刻的閑暇以實現(xiàn)我們心中小小的偷懶的欲念。但現(xiàn)在的時刻,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需要我們忙碌起來,而不是一直在緬懷過去、一直在不經過大腦地輕松娛樂。畢竟,在人類文明的長河里,我們總是歷經艱辛,萬分努力,才讓一切看起來不那么費勁。
>>>下一頁“2017上半年重慶申論練習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