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及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試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僅供參考。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
一、填空(20分)
1. 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公布:中國總人口1295330000人,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shù)是( )人,省略“億”后面尾數(shù)約是( )人。
2. 一個八位數(shù),最高位上是8,十萬位上是5,萬位是6,百位上是2,其他數(shù)位都是0。這個數(shù)寫作( ),讀作( )。
3. 在○里填上“>”,“<”或“=”。
54070800000○5470800000 48萬○480001
900000000○9億 1000000○999999
4. 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 ),這個點叫做( ),這兩條射線叫做( )。
5. 鐘面上3時整,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是( )角;( )時整,時針與分針所成的角是一個平角。
6. 930÷21,可以把除數(shù)看作( )去試商比較簡便,商是( )位數(shù)。
7. 一個數(shù)和25相乘的積是15000,如果這個數(shù)縮小100倍,積變成( )。
8. 兩數(shù)相除的商是12,如果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縮小6倍,現(xiàn)在的商是( )。
9. 小明給客人沏茶,接水1分鐘,燒水6分鐘,洗茶杯2分鐘,拿茶葉1分鐘,沏茶1分鐘。小明合理安排以上事情,最少要( )分鐘使客人盡快喝茶。
10. 一個邊長24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 )平方厘米。如果這個正方形的面積與一個寬9厘米的長方形面積相等,長方形的長是( )。
二、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5分)
1.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
2. 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 )
3. 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都是計數(shù)單位。…………………………( )
4. 一個五位數(shù),“四舍五入”后約等于8萬,這個數(shù)最大是89999。 …………( )
5. 181o是鈍角。 ……………………………………………………………… ( )
三、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括號里)(5分)
1. 要使8 418≈8萬 , 里不能填( )
A. 5 B.3 C. 2 D. 1
2. 150×60的積末尾有______個0。
A. 4 B.3 C. 2 D. 1
3. 下面圖形中,有兩組平行線的圖形是( )。
A. B. C. D.
4. 用一個放大100倍的放大鏡看一個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數(shù)是( )。
A. 3 B. 30 C. 300 D. 3000
5. 右圖中,∠1=120°,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2=60° B. ∠3=120° C. ∠2>∠3 D. ∠1+∠4=180°
四、計算。(28分)
1. 直接寫出得數(shù)。(6分)
120×7= 4500÷15= 430+80= 560×0=
125×8= 900÷6= 140×60= 7200÷90=
416÷70≈ 645÷79≈ 43×12≈ 98×102≈
2. 豎式計算。(16分)
507×46= 265×68= 840÷35=
779÷19= 1508÷29= 105×50=
3. 列式計算(6分)
(1)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18倍,甲數(shù)是396,求乙數(shù)。
(2)58個31相加是多少?
五、綜合應用
1.作圖題。(11分)
(1)過A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和垂線。
(2)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畫一個120°的角,它是( )角。
(3)在下面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再畫出它們的高。
2.解決問題 (31分)
(1)今年植樹節(jié),向陽小學四至六年級的同學一共栽了704棵楊樹和64棵松樹,栽的楊樹是松樹的多少倍?
(2)①她們倆誰打字的速度快?② 一篇2000字的文章誰能在半個小時打完?
(3)實驗小學要為三、四年級的學生每人買一本價格為12元的作文輔導書。已知三年級有145人,四年級有155人,兩個年級一共需要多少元?
(4)學校開展節(jié)約用水活動,前3個月共節(jié)約用水435噸。照這樣計算,學校一年能節(jié)約用水多少噸?
(5)星光小學去年四個季度用水情況統(tǒng)計如下表: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用水量(噸) 189 204 351 156
這個小學去年平均每個月用水多少噸?
(6)看圖回答問題:
四年(1)班同學喜歡的午餐統(tǒng)計(略)
①男生最喜歡的午餐是( ),女生最喜歡的午餐是( )。
②女生最不喜歡的午餐是( ),有( )人。
③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六、附加題(10分)
1.爸爸今年48歲,兒子20歲,( )年前爸爸的年齡是兒子的5倍。
2..芳芳要復印7張文字資料,正、反面都要復印。如果一次最多放2張,最少要復印( )次。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期末試卷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格1分)
1. 129533萬 13億
2. 80560200 八千零五十六萬零二百
3. > < = >
4. 角 頂點 邊
5. 直 6
6. 20 兩
7. 150
8. 12
9. 8
10. 576 64
二.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5分)
√ × × × ×
三、選擇(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括號里)(5分)
A B B B C
四、計算。(22分)
1. 直接寫出得數(shù)。(6分)
840 300 510 0 1000 150 8400 80 6 8 400 10000
2.用豎式計算。(16分) (每題2分,驗算的題目每題4分)
23322 18020 24 41 52 5250
3.列式計算(6分)(算式及答案各一半)
396÷18=22 58×31= 1798
五、綜合應用(42分)
1.作圖題。(11分)
(1)平行線和垂線 各1.5分
(2)畫角 2分 , 鈍角1分
(3)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各2分,高分別0.5分
2.解決問題(31分)
(1)704÷64= 11 (4分) (過程及答案各一半)
(2)①小玲每分鐘960÷12=80(個) …………1分
小芳每分鐘1170÷18=65(個) …………1分 (3分)
小玲速度快。 …………1分
②半小時=30分 …………0.5分
80×30=2400(個) …………1分 (3分)
65×30=1950(個) …………1分
小玲能在半小時內(nèi)打完。 …………0.5分
(3)(145+155)×12=3600(元) 或者145×12+155×12=3600(元) (5分) (過程及答案各一半)
(若分步計算,第一種方法共兩步:每步2.5分;
第二種方法共三步:145×12=1740(元)……2分 155×12=1860(元)……2分
1740+1860=3600(元)……1分 )
(4)435÷3×12=1740(噸) 或者 12÷3×435=1740(噸)(5分)(過程及答案各一半)
(若分步計算,每一步2.5分)
(5)(189+204+351+156)÷12=75(噸)(5分) (若分步計算,每一步2.5分)
(6)①面條 餅干 ② 面條 1人 (每格1分 第③小題 2分,共計6分)
六、附加題(10分)(每小題5分)
(1)幾年前爸爸是兒子的5倍,就可知父子兩人相差4倍,而由題意可知,父子兩人始終相差28歲。那么兒子的4倍就是28歲,所以幾年前兒子是28÷4=7(歲),那么就說明是兒子20-7=13年前的年齡。
(2)印完2張需要2次,那么4張就要4次。剩下的3張,按照{(diào)(正1,正2),(反1,正3),(反2,反3)}要3次,所以總共需要4+3=7次。
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復習計劃
一、復習指導思想: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復習,進一步鞏固數(shù)概念,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統(tǒng)計觀念,獲得自身數(shù)學能力提高的成功體驗,全面達到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1、查漏補缺通過對基礎知識的復習和練習,加強學生的記憶,深化認識,使所學的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的知識素養(yǎng)。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認識提升到一個理性的認識上來。
2、靈活解題,提高綜合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復習、練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分類、整理,幫助學生找出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解題規(guī)律,重新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舉一反三、能綜合、靈活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應用數(shù)學能力。
3、在復習、練習過程當中,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數(shù)感和數(shù)學思維的梳理和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4、養(yǎng)成學生認真做題、細心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情操。
二、復習內(nèi)容:
1、數(shù)與代數(shù)
第一單元、大數(shù)的認識
第三單元、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第五單元、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
2、圖形與幾何第二單元、角的度量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3、統(tǒng)計與概率第六單元、統(tǒng)計
4、數(shù)學思想方法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合理安排)
三、復習目標:
1.對萬級、億級的數(shù),十進制計數(shù)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shù)目以及近似數(shù)、改寫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shù)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進一步鞏固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shù)目計算以及探索規(guī)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認識角,能正確畫出平行線和垂線(過直線外一點和直線上一點),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tǒng)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并能根據(jù)給定的數(shù)據(jù)整理制作統(tǒng)計圖,分析結果。
5.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6.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經(jīng)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進一步培養(yǎng)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四、復習的具體措施:
(一)“大數(shù)的認識”
1、利用數(shù)位順序表,復習數(shù)位、數(shù)級、計數(shù)單位、十進制計數(shù)法等有關知識,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基本概念。
2、復習讀數(shù)法則,著重復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shù)該怎樣讀,再完成總復習第1題。
3、復習寫數(shù)方法,也是著重復習中間、末尾有0的數(shù)該怎樣寫,再完成總復習第2題。
4、復習把大數(shù)改寫成用“萬”或“億”作單位的數(shù)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shù),完成總復習第3、4題。
(二)“乘法和除法”
1、復習乘、除法口算,把因數(shù)和積的關系、商變化的規(guī)律和乘、除法口算結合起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靈活運用這些規(guī)律進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確、快速。完成總復習第5、8題。
2、復習筆算乘、除法,讓學生說一說進行乘、除法筆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應注意什么,除法試商、調(diào)商的原則是什么等等,然后再完成總復習第6、7題。
3、復習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復習使學生理解估算在解決問題中的必要性,體會估算策略的多樣化。完成總復習第9、10題。
(三)“空間與圖形”
1、進行適當?shù)南到y(tǒng)整理,使學生明確每個圖形的概念,弄清圖形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會用數(shù)學化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征。
2、利用圖示把各種圖形的關系畫出來,使學生看得更直觀、清晰。再完成總復習第11、12題。
(四)“統(tǒng)計”
復習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畫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需要注意什么。完成總復習第13題。
五、復習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