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如何跟家長溝通聊天
幼兒園教師如何跟家長溝通聊天
幼兒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老師要多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幼兒園教師跟家長溝通聊天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幼兒園教師跟家長溝通聊天的方法01
一、在家長面前,多一點對幼兒肯定的評價
我在每一個家長面前,對幼兒都給予肯定的贊揚多于否定的批評和一些問題的指出。每個幼兒身上都有閃光點,每個幼兒在老師鼓勵的目光、激勵的話語中都會取得一定的進步。而我們的老師往往跟家長交流更多的是幼兒的表現(xiàn)不如以前了,把誰惹哭了,上課不專心了、講話了,或者是和誰比起來,還不夠出色等等。老師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幼兒有了問題一定要和家長及時溝通,家園合作,幫助幼兒改正,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了將幼兒積極進步與改善的一面好好地向家長們贊美一番。贊美是老師對幼兒真誠的欣賞,也是對家長最直接的一種鼓勵方式。如果家長的耳畔常常回蕩的是老師對幼兒的批評與指責,那么時間一長,家長必定漸漸會對幼兒失去信心,也會對老師不再信任。所以我覺得我們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幼兒,要能夠容忍幼兒的缺點,對每一個幼兒都有一定的期望,這就是所謂的皮格馬利翁效應里所說的,教師的期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與家長交往的過程中,老師應做到文明禮貌,尊重對方。老師通常比家長更熟悉教育知識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規(guī)律。決不能以教訓式口吻與家長談話,特別是當其孩子在學校“闖了禍”的時候,老師仍要在談話時給對方以尊重;也不能當著幼兒的面訓斥家長,這不僅使家長難堪,有損家長在幼兒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長一旦將這種羞憤之情轉嫁于幼兒,極易形成幼兒與老師的對立情緒。當與家長的看法有分歧時,也應平心靜氣地講清道理,說明利害關系,既要以禮待人,更要以理服人。
二、和家長談“問題”,更要談解決問題的“方法”
幼兒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要和家長就出現(xiàn)的問題多聯(lián)系交流,而在溝通中除了針對問題進行分析外,我想,更主要的是老師要和家長一起努力研究怎樣來解決問題。家長們不但關心幼兒在園表現(xiàn)如何,而且更想了解怎樣讓自己的幼兒更好更快地改正缺點,更健康、快樂地成長。相比大多數(shù)家長,我們老師對如何教育幼兒懂得的更多一點。那么,不妨心平氣和地多和家長交流一下,也可以聽聽家長們的經(jīng)驗與心得,讓家庭和學校的對話變得更富成效,也更有意義。
在解答家長的疑惑、給家長建議時,一定要有針對性。要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要仔細認真的觀察每位幼兒,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優(yōu)缺點以及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需要家長的怎樣配合等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談,讓家長不著邊際,聽似全有理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產(chǎn)生失望情緒,進而對教師的工作能力產(chǎn)生懷疑。
三、講求語言藝術
講求語言藝術,并不是隨聲附合,也不是添油加醋,而是從愛護幼兒,關心幼兒出發(fā),“多報喜,巧報憂”,把批評融入在希望之中。當幼兒有進步時,我便告訴家長。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個家長不喜歡聽到自己孩子進步的消息,如果你把喜訊帶給家長,下次他就希望你多跟他多聯(lián)系。
我們在和與家長溝通時,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應該是“哪壺先開提哪壺”,先說說幼兒的優(yōu)點和進步,等家長有了愉快的情緒,再逐漸引導家長認識到幼兒的一些不足,采取“避逆取順”的策略,在引導中采用變換語言或變換角度的手法來敘述。因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描述它。為了使人們樂意接受,我們就可盡量從人們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個角度去敘述,盡量避免那種容易引起人們反感的角度,盡量不說別人忌諱的話語。如果家長情緒過于激動,這不是交流的最好時機,我們沒必要急著給家長以更多的交流,等待時機成熟后,再做進一步的交流,這樣家長會更樂于接受,可以在溝通中減少一些產(chǎn)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是踏進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著整潔,精神煥發(fā)會給家長留下美好的印象,這也是對家長的尊重。在外人看來,教師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職業(yè),我倒覺得除了教書育人以外,更是為幼兒和家長服務的。我會在來園、離園時與他們很熱情的打招呼,我的微笑和熱情可以拉近我和家長之間的距離。在面對家長的指責這種特殊情況時,要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zhí),更不要挖苦諷刺幼兒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么無論是在多么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xiàn)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
幼兒園教師跟家長溝通聊天的方法02
一、教師應講究與家長交流的語言藝術
孩子入園后,家長就會不時聽到教師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孩子有時表現(xiàn)好,有時會犯上一點小錯誤,有的老師在向家長匯報孩子情況時,似乎沒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總是向家長告狀說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行。這往往使家長難以接受。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該用平和的語氣,委婉的態(tài)度,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梢韵认蚣议L介紹一些孩子的優(yōu)點,再說孩子不足之處或須改正的地方,這樣,便于家長接受。
二、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于對孩子年齡特點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yè)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
方式啟發(fā)、引導家長,讓他們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曾遇到過一個家長向我訴苦“老師,我們家孩子太任性,每天早上非要吃豆皮,怎么打他罵他都沒用,這不,早上又要我買了一碗。”我先告訴家:長天天早上吃一種早點,不但有礙于幼兒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幼兒偏食;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早點的營養(yǎng)配置;讓家長知道每天與其他幼兒公進早餐可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建議家長把這些好處用淺顯的語言講給幼兒聽,其效果肯定比打、罵的方式好的多。家長從我這里了解到了正確的育兒知識,及時的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與此同時,我更加了解這個孩子,與這位家長也拉進了距離。
三、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如今,幼兒園里老師年輕化,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jīng)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了解父母的角色,并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xiàn)得若無其事的態(tài)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進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系,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tài)度也會大不相同。那么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