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的演講風格是怎么樣的
柴靜的演講風格是怎么樣的
柴靜是演講過很多地方,是小編認為的一個非常有實力的演講者,那么,柴靜有什么演講風格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柴靜的演講風格,快來學習啦!
柴靜的演講風格介紹
一、用故事進行首尾呼應-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其實會用故事開場的人很多,會用故事結尾的人也很多,但是會做到用首尾呼應的人卻不多,這也正是體現演講人功力的地方。
一旦做到首尾呼應,就讓人印象非常的深刻,給人以完整的感覺,并且柴靜用女兒得病的故事開場,用女兒病愈的故事結束,也有著不同的心理暗示,女兒患病,是生活中的苦難,也引出我們所有人都在面臨的苦難:霧霾的危害,結尾女兒病愈,也隱含著希望,治理霧霾是有希望的。
最后柴靜凝望著地球配著寧靜的音樂,真是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為什么演講的前后呼應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這就與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有關系了。
首因效應(Primary Effect)是指:它是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這是為什么一個演講或一次對話,開場很重要。
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
這兩個效應看上去相反,實際上是在不同的時間段中產生效應的。當認識一個人的時間很短時,首因效應很明顯,例如面試中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當一個人接收信息時間長了之后,近因效應可能更明顯,例如為什么歌唱比賽或演講比賽,出場次序靠后的更容易獲獎。而演講中的前后呼應就是利用了這兩種效應:開場給人好的印象,抓住聽眾的注意力,讓聽眾愿意繼續(xù)聽下去。結尾的時候呼應開場,進一步加深印象,讓觀眾想忘記都難啊。
其實除了首尾呼應的故事之外,柴靜還有一個故事是前后呼應的,10年前采訪的山西小姑娘,10年后向柴靜求救。這有點像相聲小品中的“梗”,前面埋了一個梗,后面讓矛盾遞進,更有沖突感,讓人更揪心。
如果10年前采訪中出現的小姑娘,跟10年后求救的女孩是兩個不同的人,那么故事的沖擊力會低很多,這也是為什么柴靜會選擇講這個故事的原因吧。
二、重復出現同樣的物品造成心錨效應(Anchoring)
前面所說的柴靜這個首尾呼應的故事真是精心設計的啊,開頭出現的小熊(護士放她手里安慰她的)結尾又出現了她手畫的小熊,就成了她女兒的象征。
當然除了物品外,反復出現的同一首歌曲,同一副畫面都可以達到同樣的心錨效果。舉個好玩的例子,星球大戰(zhàn)的電影中大反派Darth Vader每次出場都是同樣的音樂The Imperial March,那個音樂就成了獨裁者的象征。2007年沙特阿拉伯國王Abdullah(2015年1月剛過世)出訪英國時,英國皇家衛(wèi)隊吹奏的歡迎曲就是The Imperial March,不過幸虧沙特老國王不知道這個曲子。
三、用問句作為主要內容點 (Bullet Points),引起觀眾好奇心
霧霾是什么?
它從哪里來?
我們怎么辦?
每一點都是用問句的方式,相比陳述句而言,這樣會更引起聽眾好奇,想去了解答案。
運用:例如很多銷售在做公司介紹時,幻燈片會這樣寫:“公司介紹”、“我們的方案”、“我們的優(yōu)勢”等等,如果運用問句,你會怎么修改呢?
不妨試試以下問句:
“我們是誰?”
“我們如何幫到您?”
“為什么選擇我們?”
其實,只是把陳述句轉換成問句,效果就大大不同。
四、用隱喻(metaphor)解釋抽象難懂的概念-潛意識層面的鏈接
“呼吸道炎癥,屬易感人群。細顆粒物會影響呼吸系統(tǒng),增加氣道炎性效應。還會進一步影響心血管系統(tǒng),超細顆粒物升高與心臟供血能力降低有相關性。”
柴靜說這句話她念都念不通。
于是接下來用動畫解釋PM2.5,其實動畫就是用了比喻的方式,把PM2.5入侵我們的身體,比喻成游戲中的戰(zhàn)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
在為非專業(yè)人士解釋專業(yè)概念時,一定不能干巴巴的解釋,否則聽眾一定一頭霧水,把專業(yè)的概念比成另外一個貼切聽眾的事物或聽眾容易理解的現象,則事半功倍。
隱喻敘事的方法通過潛意識層面連接聽眾的內心,重塑他們對真實世界的認識,或者改變他們現有的態(tài)度。隱喻的應用非常的廣,例如催眠大師Ericson就喜歡用隱喻Metaphor來為患者進行治療,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他的書 My Voice Will Go with You。
五、使用視、聽、觸、嗅、味覺詞匯來讓描述生動起來
柴靜用了同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她的女兒兩次-胖,開頭一次,醫(yī)生說女兒胖,打麻醉的時候扎了好多針眼,結尾一次,說女兒長大了,還是胖乎乎的。當然這個形象跟小熊的形象也很吻合。
在演講中,因為講一個故事的時間很短,所以要為一個人物塑造立體感時,可以用少而精的詞匯,那么到底怎么“精”呢?就是選用有代表性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或者觸覺詞匯,例如顏色啊,形狀啊,聲音啊,觸感啊。這里胖是一個視覺詞匯。
還有柴靜最開始講在山西出差住酒店時,放了一只檸檬在枕頭邊上,檸檬也是一個視覺詞匯。
還例如在講到一個肺癌手術病例時,強調淋巴結變黑了(視覺詞匯)。
講到活物應該怎么活著時,春天應該門開著有風進來(觸覺詞匯)花香進來(嗅覺詞匯)
在APEC藍期間和老公一起去看他小時候喜歡去的地方:看著最后一顆糖,你不吃你覺得它要化了(味覺詞匯)
人就是通過五感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可是很多演講人在描述時直接說的是自己的感受,例如開心、激動、緊張。這時聽眾未必會有太多共鳴,如果你能把自己感受用五感詞匯描述的話,聽眾就能身臨其境了。
六、用音樂調動聽眾的情緒-潛意識的運作
柴靜的演講其實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她的平緩語調,這是她一貫的風格,有著她作為記者的烙印,所以她也不可能像專業(yè)演講人一樣運用抑揚頓挫去表達不同的情緒。
如果全憑她的變化不大的聲音來講近兩個小時的話,是很難保持聽眾的注意力的。因此她使用了大量的視頻,不知道你發(fā)現了沒有,她的視頻絕大部分都配有了音樂。
我粗略的數了下,配有音樂的視頻有24段。音樂與視頻想傳遞的內容相匹配。開始介紹霧霾的危害階段,音樂都是比較沉重的。還有一些是讓人覺得有緊迫感的,到了最后講解決方案階段,配的音樂就讓人有希望的感覺。
其中只有一段是比較喜劇效果的音樂,就是采訪孝義紅塔煤焦公司負責人以及環(huán)保部一段,關于為什么沒環(huán)保批準仍然建廠那段,非常有諷刺意味的喜感??吹侥且欢螘r,我就不自覺笑了,回頭想想,其實整個采訪都很正常,為什么讓我笑呢,就是因為配的音樂(有誰知道那段音樂是那里的出處,記得告訴我一聲哈)。
音樂是一種非常好通過潛意識層面影響我們情緒的方法。
七、從數據到意義-WIIFM
用聽眾聽得懂的語言來解讀專業(yè)的數字,讓他們明白這些數字對自己的關聯是什么。這也就是WIIFM(What’s in it for me)原理,意思是說,當聽眾覺得演講人講的東西跟自己有關系時(可能帶來的好處,也可能是壞處),才會有興趣進一步聽。
在幻燈片上用醒目的字寫出數據的意義(這也是一種做幻燈片的技巧哦)
當然也有小建議:比如有些數據的解釋可以進一步與聽眾的生活聯系起來。
舉例:下面這句話就可以這樣進一步闡述,“也就是說一個星期7天,有近4天得呆在室內”這樣聽眾會更直觀的了解到200天意味著什么。
以上總結的七點當中的第一點(首尾呼應)是需要事先好好準備的,而臨時趕出來的演講,很難做到這么完整。我曾經在Toastmasters的幽默演講比賽中使用過首尾呼應,效果非常好,但那也是很多次修改以后才想出來的。所以要有精品還是要需要花心思去打磨。
第二點(重復同樣的事物造成anchoring效應)、第三點(使用問句)、第四點(隱喻)、第五點(使用五感詞匯),這些其實不僅僅是在演講和培訓,在平常的溝通,文案的寫作,都能用上。
第六點-用音樂調整情緒,我自我反思,這是我的一個弱項??赐瓴耢o的演講之后,越發(fā)催促自己要去在音樂方面花點心思收集了。朋友們有什么好的調動不同情緒的音樂也歡迎推薦給我哦。
第七點是從數據到意義,這個強烈推薦給各位在公司要做report,尤其是技術report的人們!
看一個人的演講,大部分人知道好不好,少數人知道用了什么好技巧,但是如果能夠深入去剖析,為什么這個技巧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找出背后的原理,并舉一反三去應用,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演講的方法
首先,選定合適的演講題目。不論是畢業(yè)致辭、優(yōu)秀代表講話、重大頒獎儀式還是心得體會分享都需要為自己的演講定一個題目。也許你的演講已經有一個主題甚至題目,你還是需要為自己制定一個題目,這個題目也許不需要別人看到,但是你心里有了這個題目就會知道你演講的側重點在哪里。演講的時候就不至于跑題。
其次,準備一份演講稿。即使高明的演說家在準備演講之前也不可能是頭腦一片空白就上場,因此在演講之前要對自己需要講的內容進行整理和梳理。如果演講內容較長、準備時間充裕的話,可以準備一份紙質演講稿,讓自己對演講的內容有直觀的概念。如果演講時間很短也來不及準備的話,就在心里打個腹稿,把自己要講的內容有幾點羅列出來,如果時間不夠或者忘記了就重點講哪幾點。這樣當你在演講的時候也不至于因為頭腦空白而緊張,還能更加清晰的將你要表達的觀點闡述出來。
準備好紙質演講稿和腹稿之后,最好把要講的內容多熟悉幾遍。對演講稿的熟練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口誤,同時還最好能做到脫稿,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與臺下的觀眾進行情感上和眼神上的交流,演講的效果會更好。試想一下一個人總是低著頭在念演講稿,那么臺下的人大部分也不會打起精神來。
再次,要克服你的緊張情緒。
我人生中面對最多觀眾的演講發(fā)生在大學畢業(yè)的時候,畢業(yè)晚會要求每個班派一名代表上臺演講。而我恰恰被選中了,接到通知以后我的緊張情緒就開始襲來。雖然只是短短幾句話,但是要面對的可是兩千多名觀眾,萬一我說錯了?萬一我的聲音顫抖了?只要一想到這個我就更緊張了,為了克服緊張情緒我不停的給自己做心理建設。終于在上臺前我想到了一個方法,把臺下的觀眾都當做蘿卜。于是我輕輕的呼吸了幾次,走上了舞臺,而事實上舞臺的燈光明亮,臺下卻是一片黑暗,在我看來他們的真的好像蘿卜一樣。想到這個我不由覺得好笑,輕輕吐一口氣,把準備好的畢業(yè)感言緩緩說了出來。讓我自己也吃驚的是,我居然真的沒有說錯一個字。
從此以后,不管是走上小講臺還是大舞臺,無論是觀眾有十個人還是一百個人,我都會在上臺前輕輕吐一口氣,然后盡量放慢說話的語速講我準備好的內容。當然后來我已經不再把觀眾當蘿卜了,我也微笑著和我的觀眾對視,從他們身上找尋肯定的目光,于是我就漸漸不那么緊張了。就像楊瀾在書里說的,無論是哪國政要也都是人啊,他們也都穿過紙尿褲啊,何必那么緊張。
最后,我前面演講故事里的幾點都很重要。
上臺前的調整呼吸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緊張情緒會讓你的呼吸越來越急促,而多呼吸幾次除了調勻呼吸以外,還能讓氧氣進入你的大腦,調整緊張情緒。
演講的聲音既不能太小也不太能太,要鏗鏘有力,這樣才能感染觀眾。
演講的時候多和觀眾眼神接觸,不僅能將你的觀點闡述的更有力,同時也能緩解你的緊張情緒。
緊張的時候一定要放慢語速,否則你會越說越快,越說越錯。慢慢的說,給思維一個反應時間,也會慢慢地放松緊張情緒。
記得一定要微笑,否則你會看起來更緊張。
7 演講結束后,記得謝謝大家,深深地鞠一躬感謝大家的耐心聆聽,做一個完美的收尾吧!
演講的技巧
舍棄PPT
用PPT來做演講報告實屬普遍,但這真的是表達你自己想法的最好方式嗎?用PPT的最大弊端是它將你緊緊束縛住了——你不得不按著屏幕上寫好的來
說。聽眾們看著幻燈片,根本不需要聽你在講什么。大多數用PPT的陳述報告總是有大量的幻燈片,幻燈片上的信息也過多,這實在枯燥無聊。試著將你的想法壓
縮成幾個點,然后直接表達出來。看著你的聽眾,對著他們講話,用少數幾張甚至完全不用幻燈片。用你的直接和熱情來代替PPT。
發(fā)自內心的表達
沒有什么比激情更能說服人了——所以,對于你的想法持有激情吧。個人經歷和強烈的情感總是比干巴巴的事實和數據更能吸引你的聽眾。當然,你也可以將
你的個人情感賦予數據支持,這樣會更好。但是,從你個人開始,你要注意的是怎樣將這個經歷跟自己產生聯系的同時還要跟你聽眾產生聯系。從個人經歷延伸到跟
聽眾的生活與職業(yè)息息相關的報告,是有趣而富有力量的,也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富有幽默感
許多演講者對講笑話總是感到害羞,覺得自己的笑話會得不到任何回應,不過這確實值得一試。聽眾一般會比較欣賞那些愿意去取悅他們的演講者,而不是那
個在臺上做簡單陳述的人。仔細選擇好你笑話的臺詞,多排演幾次,記個時間,這樣你再講時就能滿懷信心了。自嘲性質的笑話總是保險的。開開會場上有名氣的幾
個人的玩笑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之前要先問過他們。還有,跟種族、性有關或富有攻擊性的笑話則要回避。
邊走邊講
不使用PPT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你不用一直待在講臺上,不停地按著鼠標。你可以在講臺上來回走動。當你走動時,一定要直視臺下的聽眾,確保與他們有眼神接觸。這種方式可以傳送出的活力和說服力是躲在講臺后怎樣也不可能做到的。
變換你的音調
許多演講者在講話時都很單調——從頭到尾一模一樣的節(jié)奏,一模一樣的聲量,一模一樣的音調。要是你能在演講過程中變換你的聲音,聽眾們一定更感興趣。你的音調一定要豐富而清晰——時而大聲時而輕柔都是必要的。有時候,最有力的觀點可以用非常輕柔的聲音表達出來的,伴隨著聽眾的呼吸聲讓他們接收。而
一個演講者最有力的卻又常常未被充分利用的武器,就是暫停。適時的運用暫??梢允龟P鍵信息達到預期的效果,賦予沖擊力且印象持久。
保持簡單
告訴聽眾他們會聽到什么,以及聽到內容很重要的原因。比如,“我將給出四個要點,這可以幫助你們今年的市場份額翻一番”。接著你就可以開始說了,最
后再總結和重復你的主要觀點,結尾時的總結要富有力量和激發(fā)性。冗長、復雜的報告看起來很尖端,但往往引不起聽眾的興趣,說完了也沒什么可以記住的。優(yōu)秀
的報告會向聽眾呈現清晰的觀點,而這往往富有啟發(fā)性,富有力量,同時容易讓人記住。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