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家姓李姓的由來
李姓分布很廣,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華北是最常見的姓氏。接下來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介紹中華百家姓李姓,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李姓的由來
漢族李姓的淵源主要來自兩大支:贏姓和姬姓。
第一支出自贏姓。李氏的遠(yuǎn)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時代的高陽氏顓項,出自贏姓。顓項氏族屬于東夷族,最早活動于今河南東部,后來北遷到帝丘,即今河南濮陽西南。到了唐堯時代,顓項部落已分為八個氏族,其一為庭堅,其首領(lǐng)皋陶,為堯帝的大理官,即法官。其子伯益掌管火種和馴養(yǎng)獸鳥,協(xié)助大禹治水,獲姓贏。治水成功,顓頊?zhǔn)献逡驳玫搅税l(fā)展。皋陶的子孫一直作大理之官,至夏朝時,其子孫以官名為氏,即理氏。商朝末,大臣理征因正直敢言得罪了紂王,被害。其子理利貞出逃,隱于今河南西部嵩縣的伊水旁。因靠樹上的果子(木子)充饑才得以存活,遂改理氏為李氏。李姓至今已有31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出自姬姓。商朝時期,居武落鐘離山的巴人,在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是周的同姓后裔,后向川東擴展。周武王滅商后,封巴人于巴,在今重慶的巴南區(qū),稱巴子國。公元前316年,秦國滅巴國。一部分留于渝境的巴人成為板楣蠻,而南移到湘西的巴人成為武陵蠻的一部分,遷移到鄂東的稱江夏蠻和五水蠻。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dāng)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公元前303年,巴人李姓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后滅于東晉。這支姬姓李氏的歷史有2800年。
李姓遷移和演變
先秦時期,李姓的活動由河南開始,到戰(zhàn)國末,李姓的活動地域已擴大到山西、河北、陜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漢時期是李姓向各地遷移的重要階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甌時,李姓始入兩廣地區(qū)。李耳的后裔入甘肅,發(fā)展為隴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為趙郡李姓的名家。東達山東,東南抵贛浙蘇,南面南海及北部灣。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時期,隴西李氏王朝傳19帝,歷時289年,李姓貴為國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親國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脹。唐朝初李姓開始大批進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時,李姓進入入臺灣。
600年期間,李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qū)別,尤其是由東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jīng)大于由北向東南的遷移,同時,向西南和東北的移民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流動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劇膨脹期,趙郡李氏、隴西李氏、賜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達官貴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興旺,在當(dāng)時已成為全國大姓。但隨著朝政的變化,在唐代即有許多李姓人物貶官南下,又有許多人為免遭禍害而逃至全國,使李姓遍及全國。
唐代以后,出于多種原因,李姓播遷更加頻繁,分布地更為廣泛。其中,遷徙人數(shù)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變”時的南遷。
元末明初的政權(quán)更迭,以及明際的"靖難之役",主戰(zhàn)場布置在山東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區(qū),遷延數(shù)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離,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權(quán)穩(wěn)定之后,從山西平陽、太原一帶(晉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譜可以佐證當(dāng)?shù)馗皇捕?,向華北的荒蕪地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徙(《明代進士登科錄》、陽泉李氏族譜等可以佐證)。
李氏遷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沖繩島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帶。據(jù)《明會要》記載,明洪武二十五年,明朝曾賜給琉球國“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其中就有李姓。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
明末清初,四川經(jīng)過多年戰(zhàn)亂,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撫張德上書朝廷,要求朝廷動員全國人員往四川遷徙,川內(nèi)李姓較多都是從湖廣寶慶府等地遷來,便形成了“湖廣填川”。
李姓歷史人物
先秦
李冰:戰(zhàn)國時期秦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戰(zhàn)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經(jīng)》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戰(zhàn)國時期趙國人,戰(zhàn)國末年著名軍事家。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
秦
李斯:戰(zhàn)國時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秦朝丞相。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文學(xué)家,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信:戰(zhàn)國時代秦國著名。
漢朝
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jì)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以勇敢善戰(zhàn),箭法出眾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shù)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自古有“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之稱。
李陵:字少卿,隴西成紀(jì)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名將李廣之孫。著名西漢將領(lǐng),后戰(zhàn)敗投降匈奴。
李廣利:漢朝將領(lǐng)。
李通:東漢開國功臣,云臺二十八將貴戚第二位。因功勛卓著,娶光武帝之妹寧平長公主——即大名鼎鼎女中豪杰的劉伯姬。
李傕:涼州北地郡人,漢末三國時群雄之一。東漢末年的涼州軍閥、權(quán)臣,曾挾持漢獻帝,專政四年。
三國
李典:曹操廟庭元勛第二十一位。曾與張遼合力以步卒八百,大破孫權(quán)兵馬十萬。其人深明大義,崇尚儒雅,有長者之風(fēng),為曹操、曹丕重視。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時期魏國音韻學(xué)家。任左校令。著《聲類》十卷,以宮、商、角、征、羽五聲區(qū)別字音,尚未分立韻部,是最早的一部韻書。
晉朝
李密:西晉文學(xué)家。所著《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yuǎn)。
李充:東晉著名的文學(xué)家、文論家、目錄學(xué)家、書法家。
李皓:十六國時期西涼政權(quán)建立者,隴西成紀(jì)(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人。政治家,文學(xué)家。曾著有《述志賦》、《槐樹賦》、《大酒容賦》等多篇。
李歆:十六國時期西涼皇帝
李恂: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人,西涼武昭王李皓之子,西涼后主李歆的弟弟,十六國時期西涼君主。
李雄:十六國時期成漢建立者。
李班:字世文,成漢武帝李雄的侄子,李雄之兄李蕩第四子,十六國時期成漢國君主。
李期:字世運,成漢武帝李雄第四子,十六國時期成漢皇帝。
李壽: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驤的兒子,十六國時期成漢皇帝,338年─343年在位。
李勢:字子仁,成漢昭文帝李壽長子,十六國時期成漢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
猜你喜歡:
6.李姓的來源介紹
中華百家姓李姓的由來
上一篇:中華百家姓蔣姓的源流
下一篇:中華百家姓劉姓的歷史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