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巨姓姓氏源流_百家姓巨姓起源
巨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五百九十六位,以豫章、溧陽、乾縣為郡望。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巨姓姓氏源流,希望大家喜歡!
巨姓姓氏源流
1、出自西周時宋國微子之后,為巨母氏、巨辰經(jīng)氏所簡改。西周時,宋國微子之后代有巨辰經(jīng)氏,王莽時有著名的長人巨母霸,為巨母氏,后均簡化為單姓巨,稱為巨氏。
2、出自黃帝師封鉅之后,以祖名為氏。據(jù)《集解應劭》曰:“封鉅,黃帝師。”黃帝之師,是胙土為姓,胙土為姓也就是說,他當時封在豐沮,所以他起名叫封鉅。封鉅之后代有以祖名為氏分別姓“封”氏和“鉅”氏。后鉅氏去“钅”旁簡改為巨姓,稱為巨氏。
巨姓遷徙分布
巨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五百九十六位,以豫章、溧陽、乾縣為郡望。
今天津市的武清縣,江蘇省的常州市溧陽市、宜興市,遼寧省的清原市、建平市,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烏海市,安徽省的鳳陽縣、懷遠縣,山東省的魚臺市、昌樂市、梁山市、蓬萊市,山西省的太原市、長治市,陜西省的咸陽市、乾縣、韓城市,甘肅省的酒泉市、徽縣、鎮(zhèn)原縣,青海省的西寧市,福建省的建寧市,廣東省的高要縣,河北省的寧晉縣,四川省的漢源縣、通江縣、南江縣、梓潼縣,黑龍江省的綏化市、哈爾濱市、大慶市林甸縣,臺灣省等地,均有巨氏族人分布。
山東省內(nèi)大概除了濟南、齊河和青島萊西的巨姓人以外基本上都是從臨朐遷出的,而臨朐的巨姓人基本上都來自博崖。巨氏是臨朐土著氏族之一,現(xiàn)在臨朐境內(nèi)有十幾個村鎮(zhèn)都有巨姓人,而由巨姓人立村的就有好幾個,如南博崖、北博崖、西博崖、馬山、牛欄峪、巨家溝等,巨家溝大概有500年歷史了,是由先祖巨正化從博崖遷到這個地方以后設(shè)村并逐步發(fā)展起來的,歷史上這里曾有不少巨姓人,但因為種種原因,現(xiàn)在這里的巨姓人只有10多個了。根據(jù)明朝正統(tǒng)八年,也就是1443年立的石碑記載,生活于元末明初的巨士元是博崖巨姓人的一世祖,到今天已經(jīng)傳至25世了。但可惜的是,這塊石碑在1959年修建丹河水庫時被用作石料了。” 臨朐“博崖”名字的由來與這里的自然環(huán)境和地勢密切相連,歷史上這一帶地勢險要山崖很多故名“博崖”。根據(jù)1936年出版的首本《巨氏族譜》記載,明朝萬歷年間,博崖11世巨姓人巨讓帶著家人來到博崖以北的地方開荒辟地,后來逐步發(fā)展壯大起來便設(shè)村定名為“北博崖”;為了方便區(qū)分,原來的博崖便被人們稱作“南博崖”;而“西博崖”呢,就在老博崖的西邊。雖然石碑上記載巨士元是巨姓人的一世祖,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臨朐巨姓人的歷史可以繼續(xù)往上追溯。在《嘉靖臨朐縣志·卷三·貞潔》中有一段記載,說金末元初時在臨朐有個叫做巨王氏的婦女,當她28歲時丈夫巨林病故,巨王氏恪守貞節(jié),一邊恭順地孝敬公婆,一邊含辛茹苦地養(yǎng)育兒女,終身未曾再嫁,在當?shù)厝朔Q頌為貞潔女子的楷模。后來有人上表請求給予巨王氏以褒獎,而巨王氏也果然被獎以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殊待遇。據(jù)《光緒臨朐縣鄉(xiāng)土志·卷六》記載:“節(jié)烈巨王氏,原縣志有傳。”可以據(jù)此認定早在金末元初時,臨朐就已經(jīng)有叫巨林的人了,所以臨朐巨姓人最早的祖先一定不是元末明初的巨士元,而應該再往前追溯,至少可以追溯到巨林生活的金末元初。這樣說來,巨姓氏在這里至少有將近800的歷史了。在臨朐南博崖村前有個叫“神仙巴窩”的地方,相傳元末明初時,朱元璋血洗山東,臨朐博崖也未能幸免,有巨氏姐弟兩人因為藏于神仙巴窩未被官兵發(fā)現(xiàn),最終躲過了一劫。這個故事在后世人中代代口耳相傳,“神仙巴窩”便被賦予了一定神秘的色彩。
陜西省省岐山縣祝家莊鄉(xiāng)駙馬莊村。巨----〈古〉音應讀【qu】(一聲),當?shù)乩先苏f該姓從老先人時一直就讀【qu】(一聲)。該村中的新莊、南場、前街、巨西、倉門、賀家等五個村民小組,數(shù)百戶、上千口人均姓巨【qu】(一聲),統(tǒng)稱巨【qu】家。在該縣其他鄉(xiāng)、鎮(zhèn)、村也有零散分布的巨【qu】姓人,個別老人還能記得解放前曾去駙馬莊村祭祖。
甘肅省平?jīng)鍪袥艽h羅漢洞鄉(xiāng)紅寨村。巨---方言讀【qu】(一聲),當?shù)厝肆晳T讀【qu】,該村巨東、巨西四個村民小組,巨姓者至少有300多戶,其中巨東、巨西這兩個組是巨姓的大聚居地,全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家姓巨。這兩個組在地方上統(tǒng)稱巨【qu】家溝。
巨姓歷史名人
巨覽
漢代順帝時被大梁商聘為掾吏(官府中的佐助官吏),與李固齊名。李固,東漢沖帝時官太尉,以直言聞名。
巨師古
宋代人,曾任統(tǒng)制,率兵征討戚方,三戰(zhàn)三捷。
巨國桂
巨國桂,字子馥,號靜亭。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生于秦安縣城。其父巨潭,為秦安著名學者,安維峻、孫海出其門下。巨國桂幼承庭訓,專心致學,后來博覽群書。二十六歲時,中光緒乙亥科舉人。選授甘州(今張掖)訓導兼河西精舍講席,遷新疆迪化縣(今烏魯木齊)教授,加同知銜,后任新疆阜康知縣。曾作《丁未阜康擬古一首》,詩曰:“空效牽衣啼,留郎郎不住。四山雪連天,馬蹄踏何處?”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年青的慕壽祺作《初遇巨子馥先生》一詩,寫出了當時的巨國桂,詩云:“今始識荊州,槐黃八月秋。詩篇唐格調(diào),談笑晉風流。愧我文章劣,逢君意氣投。茂林新病后,弄翰不曾休。”暮年,巨國桂協(xié)助慕壽祺編纂《甘寧青史略》。民國四年(1915年),巨國桂辭世,享年65歲。著述豐碩,有《慕研齋稿劫余詩存》四卷,文史著作有《武功縣續(xù)志》、《阜康縣鄉(xiāng)土志》、《遂初雜志》、《說銘》、《悟簡》、《巨氏家訓》、《巨氏家譜》、《救時截方》等十余種?!肚刂葜彪`州新志續(xù)志》選錄詩數(shù)首。
巨敬
明初甘肅平?jīng)鋈?,官至布政使,后來因為忠于建文而被朱棣殘忍地滅門。見《明史》。
巨姓郡望堂號
郡望
豫章郡:亦稱南昌府、南昌郡。原為春秋時期的洪州之地,戰(zhàn)國時期秦國置為九江郡。楚、漢之際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陳時包有今江西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歷陵、彭澤、柴桑等十八縣和兩個候國,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區(qū)。隋朝時期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為鐘陵縣,再后又改為南昌。五代時期的南唐及明、清諸朝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為洪都府治,其時轄地均為今江西省南昌市。
溧陽郡:始建于楚、漢之際,西漢朝時期定為郡,后或為郡,或為縣,其時轄地包括今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丹陽市、宜興市、安徽省郎溪、廣德、浙江興等一帶地區(qū)。宋朝時期轄地曾一度擴展至整個太湖及無錫地區(qū)。由于地處山區(qū),歷年戰(zhàn)禍動亂,該地區(qū)均為人們避難之地。今僅為常州市下屬縣級市,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之地,有著名的天目湖風景區(qū)。
乾縣:古屬雍州之域,西周時期為周朝王畿,東周時期屬秦國之地,秦孝公十二年(辛未,公元前350年)始置好寺縣,治城在今縣城東好寺村。秦朝統(tǒng)一中國后,好寺縣歸內(nèi)史管轄。漢武帝太初元年(甲辰,公元104年),好寺縣屬右扶風郡。漢光武帝六年(庚寅,公元30年)撤銷好寺縣,并人池陽縣。晉惠帝元康年間(辛亥,公元291年),分池陽縣西部再置好寺縣。北魏方武帝始光元年(甲子,公元424年),池陽縣更名寧縣夷,領(lǐng)本境東部地區(qū),屬咸陽郡,而后將好寺縣改為右扶風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分好寺西部置漠西縣。隋文帝開皇十七年(丁巳,公元597年)改漠西縣為上宜縣。唐太宗貞觀八年(癸卯,公元643年)廢上宜縣。武則天光宅元年(甲申,公元684年)分好寺、禮泉、始平、武功、永壽五縣置奉天縣,治城即今乾縣縣城。唐昭宗乾寧二年(乙卯,公元895年)在奉天縣置乾州。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乾州為乾縣,隸屬關(guān)中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廢道,干縣直屬陜西省。1949年5月,乾縣成立人民政府,受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彬縣分區(qū)領(lǐng)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乾縣隸屬陜西省寶雞專區(qū),1956年改為省轄。1958年禮泉、永壽兩縣并入乾縣,仍由省轄。1961年1月改屬咸陽市,1961年8月三縣分治,歸屬咸陽專區(qū)。1984年咸陽地區(qū)改為咸陽市,乾縣為咸陽市屬縣。
堂號
豫章堂:以望立堂,亦稱南昌堂。
溧陽堂:以望立堂。
乾縣堂:以望立堂,亦稱好寺堂、池陽堂、乾州堂、上宜堂。
猜你喜歡:
1.百家姓巨姓源流
5.百家姓怎么記得牢
百家姓巨姓姓氏源流_百家姓巨姓起源
上一篇:百家姓金姓源流_百家姓金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