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姓的來源介紹
米姓是一個中文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9位。關(guān)于米姓的起源有源于官位、源于姚姓、源自羋姓、源于外夷等說法。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米姓的來源介紹,希望你喜歡。
米姓源出
1.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舍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2.源于姚姓,出自遠(yuǎn)古舜帝,屬于以先祖學(xué)名為氏。
3.源自羋姓,出自先秦楚國的后裔,屬于以音訛為氏。
4.源于外夷,出自隋唐時期西域米國,屬于以國名漢化改姓為氏。
5.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6.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遷徙分布
米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到2009年1月為止,米姓在中國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一十位,人口約五十二萬九千余,占中國人口總數(shù)的0.033%左右。據(jù)北宋畫家米芾自己考證,米氏起源于春秋時的楚國羋氏。除了米芾自己的“考證”,由于中國目前幾乎沒有人姓羋氏,可見羋姓都改為同音的米姓了。因為羋姓曾經(jīng)是人口眾多的龐大貴族家族。秦滅楚國之后,楚國羋姓貴族,為了躲避迫害。于是把姓氏改成字型相似,而且同音的“米”。也有說是因為在書寫過程中不便,而將“羋”字簡化為“米”字。又據(jù)《唐書》記載,“米”氏為“昭武九姓”之一。隋、唐時期,祁連山北邵武城(中國甘肅省臨澤縣)有個康國,后為匈奴擊敗,遷至中亞(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建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尋、戊地等九個小國。其中米國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西南一帶。唐高宗永徽年間,“昭武九姓”先后歸附內(nèi)地融入漢族,其中就有“米”氏。其國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并以漢字“米”為氏。米氏族人后來主要在隴西郡發(fā)展成望族,世稱隴西望。
米姓姓氏文化
郡望
京兆郡: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qū)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改右內(nèi)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 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隴西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xiāng)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xiāng)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qū)。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高平郡:原為高平縣(寧夏固原),西晉朝泰始元年,將漢朝原有的山陽郡改為高平郡,治所昌邑(山東巨野),轄七縣,統(tǒng)轄范圍包括今山東巨野、金鄉(xiāng)、嘉祥、兗州、魚臺、鄒縣等地。兩漢、十六國、北魏均有此縣。北周改為平高郡(寧夏固原)。漢朝時期有“高平第一城” 之稱,言其險固。北魏時期在這一帶置軍鎮(zhèn),置郡,皆稱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山東微山),北齊移治任城(山東濟(jì)寧),隋朝開皇初年廢止。
遼陽郡:即遼陽,名稱始于小遼水,“水北曰陽”。漢朝時期,遼陽因地處小遼水之北,斂名遼陽。遼陽是遼寧省最古老的城市。遼陽市戰(zhàn)國時期屬燕國遼東郡,治所在襄平。歷經(jīng)秦、漢、三國時期,均屬幽州遼東郡的轄地。西晉時期屬平州遼東郡。東晉時期的前燕、前奏、后燕等建立割據(jù)政權(quán),仍屬遼東郡。從北燕經(jīng)南北朝到隋朝時期,被高句麗割據(jù)。唐朝時期屬安東都護(hù)府。國民黨占領(lǐng)時期仍沿用舊制。1949年后實行市、縣分治,屬遼東省。1954年劃歸遼寧省。1958年市縣合并為遼陽市,屬鞍山市。1961年市縣分抬,仍屬鞍山市。1966年改為遼寧省轄市。1968年市縣合并為遼陽市,仍為省轄市。
南陽郡:春秋戰(zhàn)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qū)頗多。魯國的南陽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晉國的南陽指太行以南、黃河以北地區(qū)。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南陽,一部分屬韓國,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地亦稱南陽,分屬韓、楚兩國。秦朝時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shè)置南陽郡,治所在宛城(河南南陽),后秦國大將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進(jìn)攻韓國克取了南陽,使韓國本土與上黨郡被分隔。兩漢之際,南陽郡轄二十六個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葉縣內(nèi)鄉(xiāng)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yīng)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qū),后逐漸縮小。隋朝開皇三年被廢黜,隋大業(yè)三年復(fù)置。唐朝初期又被廢黜,唐天寶初年曾改鄧州南陽郡為良穰縣(河南鄧縣)治所。元、明、清諸朝,南陽府治皆在南陽,即漢朝的宛縣、中國河南省南陽市。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遼陽堂:以望立堂。
南陽堂:以望立堂。
鹿門堂:宋朝禮部員外郎米元章號“鹿門居士”。
寶晉堂:米元章好潔,所居曰“寶晉齋”。
海岳齋:米元章又號米南宮,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并稱"四大家",自號“海岳外史”。
米姓家族名人
米芾: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遷居襄陽,自稱吳人,定居潤洲。著名北宋書畫家、書畫理論家。
米友仁:初名尹仁,人稱小米,著名南宋書畫家。
米氏太夫人:是杜阮黃氏始祖黃源深的原配夫人,南宋開禧年間,米氏太夫人隨丈夫黃源深由南雄珠璣巷南遷定居杜阮畢納園。她教子有方,六子中有三子中“進(jìn)士”,一子中“解元”。
米萬鐘:字友石,一字仲沼、子愿,米芾后裔;祖籍順天,居燕京,著名明朝書畫家。
米漢雯:清朝人,米萬鐘之孫;燕京人,著名清朝書畫家。
米文和: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一八一師師長。
以上均為漢族米氏。
米喇?。夯刈?甘肅甘州人,著名清朝初期回族起義領(lǐng)袖。
米雪:著名藝人。原名嚴(yán)惠玲,生于香港,祖籍廣東東莞,現(xiàn)為無線電視代理人合約女藝員。藝名取自英文名“Michelle”,米雪是八九十年代最早一批被內(nèi)地觀眾熟悉的香港演員,與趙雅芝同為上世紀(jì)80年代香港最紅的女星。
米姓的來源介紹相關(guān)文章:
1.米姓的女孩名字
2.米姓女孩取名方法
5.姓米的女孩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