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商氏是一個(gè)古老的多民族姓氏群體,在當(dāng)今百家姓中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一十位,人口約三十九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24%左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商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歡!
商姓姓氏源流
商(Shāng)姓源出有二:
1、出于子姓,是商王族的后裔,以國名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載:“唐堯封帝嚳之子契于此,傳十四世至成湯,滅夏而有天下,以商為國號,后商被滅于周,子孫以國為氏。”相傳上古時(shí),帝嚳妃子名簡狄,誤食燕子蛋,而生子名“契”。契長大后,被帝舜任命為司徒,教化民眾。后來,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今陜西省商縣)邑。但他卻被賜姓為“子”。直到契的十四代孫湯滅了夏朗,建立了商朝,商朝的王孫貴族才開始以國名為姓氏,稱為商氏。而商最終為周所滅后,商姓方從貴族之姓轉(zhuǎn)為庶姓的。
2、出于姬姓,為春秋時(shí)衛(wèi)國公孫鞅之后,以封邑名為氏。據(jù)《姓纂》載:“秦有衛(wèi)鞅,受封于商,子孫氏焉。”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衛(wèi)國的公孫鞅投奔秦孝公,在秦國變法圖強(qiáng),有功而被封為商(或上)君,所以又稱為商鞅,史稱“商鞅變法”。他的后代就有以封地為姓氏,稱為商氏。
得姓始祖:子契。商姓出自成湯,可追溯到上古的帝嚳高辛氏。唐堯廣封諸侯,其中一位兄弟叫作契,被封在陜西省商縣一帶,號為商國。契的子孫傳到了第十四代,就是滅夏而得天下的成湯。所以契一向被奉為姓商的始祖。據(jù)傳早在契被封于商之時(sh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商姓。根據(jù)《遺子先生文集》記載:“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一種說法,根據(jù)《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商湯被滅于周,后世子孫就以故國號為氏,世稱商氏。故商氏后人奉子契為商姓的得姓始祖。
商姓遷徙分布
兩漢之際,商姓已輾轉(zhuǎn)播遷于今河南平輿、陜西西安以及豫魯交界的今河南濮陽一帶,后經(jīng)發(fā)展,昌盛為當(dāng)?shù)刂?,上述三地古代分屬為汝南郡、京兆郡、濮陽郡,是故后世商姓有以汝南、京兆、濮陽為其郡望堂號的?/p>
魏晉南北朝時(shí)期,商姓以上述三郡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周邊播遷,今甘肅、山西、河北以及南部省份的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均有商姓人入居。隋唐之際,商姓之主流依舊繁衍于北方,但是其在南部省份的商姓也得到了發(fā)展。
北宋時(shí),河南開封人商瑗流寓西夏,仕為都知兵馬使,仁宗時(shí)因奉使歸宋,奏獻(xiàn)密事,仁宗嘉其義,賜他于浙江淳安以居。南宋偏安江南后,商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區(qū)域進(jìn)一步擴(kuò)大,今江西、四川、湖南均有商姓入遷。
宋末元初,蒙古鐵騎橫行江浙一帶,則商姓人有避亂播遷于福建、廣東等地的。元代,世居于曹州濟(jì)陰(今山東菏澤)的商姓家族繁衍興旺,其人丁興旺,名人輩出,尤以商挺父子為其杰出代表,其不但顯達(dá)于朝廷,而且以書畫揚(yáng)名于世,誠為后人所仰視。
明初,山西商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河南、河北、山東、陜西、甘肅等地。清康乾年間及其以后,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之商姓有闖關(guān)東進(jìn)入東北三省的,后擴(kuò)展至內(nèi)蒙古之東北區(qū)。此間華東、華南沿海之商姓有渡海赴臺者,歷民間至今,商姓分布之地愈廣。
如今商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山東、黑龍江、河南、北京、陜西、遼寧、江蘇,這八個(gè)大約占商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重慶、天津等地。
商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見插圖)表明:在黑吉遼、內(nèi)蒙古東部、河北大部、京津、山東、河南東北、蘇皖北部、重慶東南、貴州北端,商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06%以上,中心地區(qū)可達(dá)0.2%以上,這部分地區(qū)的覆蓋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9.1%,居住了大約63%的商姓人群。在內(nèi)蒙古中部、河北西北、晉陜、寧夏東北、豫鄂渝大部、四川東部、湖南西北、貴州大部、云南南部、廣西中部、皖蘇南部、浙滬、贛閩北部,商姓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话阍?.03%~0.06%,其覆蓋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9.2%,居住了大約29%的商姓人群。
漢族占商姓總?cè)丝?6%以上,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蒙古族主要分布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東部、北京市、遼寧等地,滿族主要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天津市等地,土家族主要集中于湖北省恩施市,彝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等地。當(dāng)代商姓的人口在38萬左右,有漢族、蒙古族、滿族、土家族、彝族等多個(gè)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約為36萬人(2006年),為中國第二百四十位大姓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28%,在全國分布較廣。
商姓歷史名人
商 容:他是第一位出現(xiàn)于史籍的商姓人士,傳說是紂王時(shí)官拜大夫,因忠言直諫,被紂王罷官。周武王克商后,商容歸周朝,欽慕他的為人,曾特別旌表其閭,并嫁以女兒,所傳后裔以商為姓。這也是有的學(xué)者認(rèn)為他是后世商姓得姓始祖的原因。
商 高:周代數(shù)學(xué)家,他寫了中國第一本數(shù)學(xué)著作《周髀算經(jīng)》。
商 澤:春秋末年魯國人。字子秀,一作子季,孔子弟子,為七十二賢之一,以涉覽六籍為樂。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封“雎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封“鄒平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稱“先賢”。
商 瞿:春秋末年魯國人。字子木,孔子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鬃影选兑捉?jīng)》傳授給商瞿,商瞿傳給楚國人犴臂子弘,子弘傳給江東人矯子庸疵,庸疵傳給燕國人周子家豎,周豎傳給淳于人光子乘羽,光羽傳給齊國人田子莊何,田何傳給東武人王子中同,中同傳給菑川人楊何。楊何在漢武元朔年間,因?yàn)檠芯俊兑捉?jīng)》出任子當(dāng)朝的中大夫。
商 鞅:戰(zhàn)國時(shí)期為秦奠定統(tǒng)一基礎(chǔ)的功臣,是人所共知的歷史人物。當(dāng)時(shí),他以刑名法術(shù)之學(xué),被秦孝公重用為相,定變未能令,廢井田,開阡陌,改賦稅之法,結(jié)果在短短的十年時(shí)間之內(nèi),使得秦國面貌大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秩序井然。商鞅也因此被封于商公邑,號為商(或上)君。有學(xué)者認(rèn)為,商鞅的后代子孫就以封邑名作了姓氏。
商 挺:元初大臣。字孟卿(1209-1288),晚號左山老人。曹州濟(jì)陰(今菏澤)人。憲宗三年(1253年),奉蒙古封君忽必烈征召至鹽州,任京兆宣撫司郎中,撫定關(guān)中。又升空撫司副使,受命兼治懷孟。八年(1258年),復(fù)得忽必烈召見,與商軍政要?jiǎng)?wù)。明年,力助忽必烈取得汗位。任陜西、四川等路宣撫副使,與宣撫使廉希憲等共同挫敗蒙古將領(lǐng)哈刺不花、渾都海等人的叛亂。改僉陜西、四川行省事,晉參知政事。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召入京拜為中書參知政事。歷任同僉樞密院事、僉樞密院事、樞密副使等職,于元初軍政制度多所創(chuàng)建。九年(1272年)十月,赴京兆皇子王相府任王相。十五年(1278年)以王府內(nèi)訌,株連罷職、籍家。無罪獲赦后,隱居不出。死于京城。仁宗延佑初年,追封推誠協(xié)謀佐運(yùn)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公,謚“文定”。能詩賦,兼工書法。著有《藏春集》6卷。
商 輅:字弘載,號素庵,明朝人。正統(tǒng)間鄉(xiāng)、會、殿試皆第一。景泰間官至兵部尚書。成化初進(jìn)謹(jǐn)身殿大學(xué)士。他為人平粹簡重,寬厚有容,至臨大事、決大議,毅然莫能奪。著有《商文毅公文》。
商景春: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進(jìn)士,曾任湖南桃源知縣,歸休后隱居于偏僻的福清赤礁。宋末元初,景春之弟景夏組織義軍抗元,失敗被俘,自殺,商氏族受清剿。景春的長子商禹和第三子商當(dāng)逃避于赤礁,戰(zhàn)事過后,商禹回居石竹,商當(dāng)留在赤礁,分別傳下長房和三房裔孫。景春的次子商稷,逃到漳浦,見縣治西南鹿溪之濱一片沃土,便住下來墾荒拓土,傳衍第二房裔孫,建立商氏埔社,并傳衍后裔于杜潯和詔安。
商景蘭:清初詩人。字媚生,明、清間會稽人。明吏部尚書商祚長女,祁彪佳妻。能書善畫,德才兼?zhèn)?,祁、商作配,鄉(xiāng)里有金童玉女之稱。伉儷相敬。清順治二年(1645),清兵攻下南京,彪佳投水自盡,景蘭深明大義,挑起教子重任。二子理孫、班孫,女德 瓊、德淵、德?及兒媳張德蕙、朱德蓉,俱以詩名。每暇日登臨,令媳女輩筆床硯匣以隨,角韻分題,家庭之間競相倡和,一時(shí)傳為勝事。著有《錦囊集》等。
商景徽:字嗣音,女,明、清間會稽人。明吏部尚書商祚次女,商景蘭妹,上虞徐咸清妻。能詩。清兵入關(guān)后,與夫咸清偕隱,合著《小學(xué)》一書,自一畫至多畫,正形聲,明訓(xùn)義,名之曰《資治文字》。著有《泳鵻堂詩草》(一作《承堂集》)。
商姓郡望堂號
郡望
汝南郡:漢置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中部上蔡縣西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qū))。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京兆郡:即國都直轄區(qū)。三國時(shí)魏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轄地約在今天的陜西秦嶺以北,西安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兩漢之際,商姓已輾轉(zhuǎn)播遷于今陜西西安一帶,后經(jīng)發(fā)展,昌盛為當(dāng)?shù)刂?,是故后世商姓有以京兆為其郡望?/p>
濮陽郡:濮陽郡大致在今河南滑縣、濮陽、范縣,山東鄆城、鄄城一帶。兩漢及魏晉時(shí)期,商氏再次昌盛為當(dāng)?shù)刂?,是故后世有以濮陽為其郡望的?/p>
堂號
商姓的主要堂號有:“追遠(yuǎn)堂”、“衎烈堂”、“三元堂”、“兩賢堂”、“敬愛堂”、“好易堂”、“續(xù)志堂”等。
猜你喜歡:
商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上一篇:有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下一篇:牟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