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相爭的典故
楚漢相爭,又名楚漢戰(zhàn)爭、楚漢爭霸、楚漢之爭、楚漢之戰(zhàn)等,即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漢五年十二月(約于前202年年初),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楚漢相爭的典故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楚漢相爭的典故
漢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蕭何為丞相,整頓后方,訓練人馬。公元前206年八月,漢王和韓信率領漢軍攻打關中。關中的百姓對“約法三章”的漢王本來有好感,漢軍一到,大多不愿抵抗。不到三個月工夫,漢王消滅了原來秦國降將章邯等的兵力,關中地區(qū)就成了漢王的地盤。
這一來,可把西楚霸王項羽氣壞了。項羽打算發(fā)兵往西打劉邦,可是東邊也出了事,齊國的田榮轟走了項羽所封的齊王,自立為王,情況比西邊更嚴重。項羽只好先去對付齊國。
漢王劉邦趁項羽和齊國相持不下的時候,一直向東打過來,攻下了西楚霸王的都城彭城。項羽又不得不扔了齊國那一頭,趕回來在睢水上跟漢軍打了一仗。
漢軍大敗,掉在水里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被俘的也不少,漢王的父親太公和妻子呂后也被楚軍俘虜了。
漢王退到榮陽、成皋(都在今河南滎陽縣)一帶,收集散兵。這時候,蕭何從關中調(diào)來一支人馬,韓信也帶著軍隊來見漢王,漢軍才又振作起來。
漢王采取以攻為守的辦法,一面守住滎陽,用少數(shù)兵力拖住項羽的軍隊;一面派韓信帶領兵馬,向北邊收服魏國、燕國和趙國。
項羽的謀士范增勸項羽把滎陽迅速攻下來。漢王十分著急。他的謀士陳平原來是從項羽那邊投奔過來的,獻了一條計策,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系。
項羽是個猜忌心很重的人,中了反間計,真的對范增懷疑起來。范增十分氣憤,對項羽說:“天下的大事已經(jīng)定了,大王自己好好干吧。我年老體衰,該回老家了。”
范增離開滎陽,一路上又氣又傷心,就害了病,沒有回到彭城,脊梁上長了毒瘡死去。
范增一死,楚營里再沒人替霸王出主意。漢軍受的壓力也減輕了。漢王用少數(shù)兵力在滎陽、成皋一帶牽制項羽的兵力,讓韓信繼續(xù)攻取北邊東邊,又叫彭越在楚軍后方截斷楚軍的運糧道兒,使項羽的軍隊不得不來回作戰(zhàn)。
楚漢雙方就這樣對峙了兩年多。
公元前203年,項羽自己去攻打彭越,把手下曹咎留下來守住成皋,再三囑咐他千萬不要跟漢軍交戰(zhàn)。
漢王見項羽一走,就向曹咎挑戰(zhàn)。一開始,曹咎說什么也不出來交戰(zhàn)。漢王就叫兵士成天隔著汜水(流經(jīng)滎陽西,汜音sì)朝著楚營辱罵。
一連罵了幾天,曹咎實在沉不住氣了,就決定渡過汜水,和漢軍拼一死戰(zhàn)。
楚軍兵多船少,只好分批渡河。漢軍趁楚兵剛渡過一半的時候,把楚軍的前軍打敗,后軍亂了陣,自相踐踏。曹咎覺得沒有臉再見項羽,在汜水邊自殺了。
項羽在東邊正打了勝仗,一聽成皋失守,又趕到了西邊對付漢王。在廣武(今河南滎陽縣東北)地方,楚漢兩軍又對峙起來。
日子一久,楚軍的糧食接應不上。項羽沒法子,就把漢王的父親綁了起來,放在宰豬的案上擱著,派人大聲吆喝:
“劉邦還不快投降,就把你父親宰了。”
漢王知道項羽嚇唬他,也大聲回答說:“我跟你曾經(jīng)結為兄弟,我的父親也就是你的父親。你要是把父親殺了煮成肉羹,請分給我一碗嘗嘗。”
項羽恨得咬牙切齒,真的想把太公殺了,又是項伯勸住了他。
項羽派使者跟漢王說:“現(xiàn)在天下鬧得亂紛紛的,無非是你我兩個人相持不下,你敢不敢出來跟我比個上下高低。”漢王要使者回話說:“我可以跟你斗智,不跟你比力氣。”
項羽又叫漢王出來,在陣前對話。漢王當面數(shù)落項羽的十大罪狀,說他不講信義,殺害義帝,屠殺百姓等等。項羽聽得發(fā)火了,用戟向前一指,后面的弓箭手一齊放起箭來。漢王趕快回馬,胸口已經(jīng)中了一箭,受了重傷。
他忍住疼,故意弓著腰摸摸腳,罵著說:“賊人射中了我的腳趾。”
左右把漢王扶進了營帳。漢軍聽說漢王受傷,都著了慌。張良恐怕軍心動搖,勸漢王勉強起來,到各軍營巡視了一遍,大家才安定下來。
項羽聽說漢王沒有死,大失所望。接著,韓信在齊地大敗楚軍,楚軍的運糧道又被彭越截斷,糧草越來越少。
漢王趁項羽正在為難的時候,派人跟項羽講和,要求把太公、呂后放回來,并且建議楚漢雙方以鴻溝(在滎陽東南)為界,鴻溝以東歸楚,鴻溝以西歸漢。
項羽認為這樣劃定“楚河漢界”還不錯,就同意了,放了太公、呂后,接著把自己的人馬帶回彭城。
其實,漢王這次講和,只是一個緩兵之計。漢王用了張良、陳平的計策,不出兩個月,組織了韓信、彭越、英布三路人馬一齊會合,由韓信統(tǒng)領,追擊項羽。楚、漢雙方一場最后決戰(zhàn)就開始了。
楚漢相爭歷史背景
陳勝、吳廣農(nóng)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發(fā)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fā)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起義軍迅速攻下蘄縣(今安徽宿州南)。當義軍進據(jù)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擁有步兵數(shù)萬。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馀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吳廣率領起義軍圍攻滎陽不下,陳勝另派周文為西擊秦。周文的隊伍在進軍咸陽途中,不斷擴大,到達函谷關時,已有兵車千輛,戰(zhàn)士幾十萬,起義軍進抵距咸陽百來里的戲(今陜西臨潼東北),秦二世令少府章邯把修建驪山墓的數(shù)十萬刑徒和奴隸編成軍隊迎戰(zhàn)。起義軍接連受挫,周文自殺。
隨著反秦斗爭的開展,起義軍內(nèi)部的弱點和矛盾也逐步暴露。陳勝滋長了驕傲情緒,聽信讒言,誅殺故人,與起義群眾的關系日益疏遠。派往各地的將領也不聽陳勝節(jié)制,甚至為爭權奪利而互相殘殺。如圍攻滎陽的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吳廣意見不合,竟假借陳勝之命殺死吳廣,結果導致這支起義軍的全軍覆滅。
章邯解除了起義軍對滎陽的包圍后,傾全力向陳縣猛撲。陳勝應戰(zhàn)失利。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陳勝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被叛徒莊賈殺害。陳勝部將呂臣率領蒼頭軍,隨即兩度收復陳縣,并處死莊賈。
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使農(nóng)民起義遭受暫時的挫折,但各地起義軍仍繼續(xù)進行斗爭。以項羽、劉邦等人為首領的起義軍,經(jīng)多次重大戰(zhàn)役,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的軍隊進抵灞上,秦王子嬰奉皇帝符璽投降,秦王朝滅亡。
楚漢相爭歷史特點
楚漢戰(zhàn)爭歷時3年多,戰(zhàn)地之遼闊,規(guī)模之巨大,用兵韜略之豐富,前所未有,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將韓信在戰(zhàn)爭中顯示了其卓越的統(tǒng)帥才能。先還定三秦之戰(zhàn)、再破代、攻趙、降燕、伐齊,最后在垓下全殲楚軍,其還定三秦之戰(zhàn)暗渡陳倉;井陘之戰(zhàn)背水設陣、拔幟易幟;濰水之戰(zhàn)以水沖敵、半渡而擊;垓下之戰(zhàn)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韜略之豐富,用兵之靈活,在中國戰(zhàn)爭史上寫下的光輝的篇章,亦為歷代兵家所推敬借薦。從此劉邦統(tǒng)一中國,結束了分裂的局面,建立了西漢王朝。
楚漢相爭的典故
上一篇:初出茅廬的典故
下一篇:傳統(tǒng)文化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