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歲兒童經典故事有哪些
8歲—9歲的兒童,適合讀一些有正能量的,有一定的學習性的故事。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9~10歲兒童經典故事吧,僅供大家參考。
9~10歲兒童經典故事之八歲的小男孩
在一個美麗的國家,生活著善良的人民,這個國家叫和平國,這個國家的人們辛勤勞動、努力工作,她們的生活自然很富裕,人民的生活過的也很開心。但是這引起了鄰國的不滿和嫉妒,終于有一天,鄰國的軍隊開始侵略和平國,敵人把和平國的金子、銀子等財富統統都搶走了,他們還大肆屠殺和平國的老百姓,許多小孩、婦女都被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走在大街上是血流成河,到處都是尸體。一家姓王的人家就是受害者。這家的丈夫和妻子都戰(zhàn)死在了沙場上,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現在只剩下一個八歲的小男孩,小男孩現在已是一個可憐的、無家可歸的孤兒了,幸好有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收留了這個小男孩,小男孩為自己死去的父母而感到萬分難過,老奶奶安慰小男孩說:“孩子難過是沒有用的,你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男子漢,長大了好好保衛(wèi)祖國,不受敵人的欺負”“嗯!我記住了!”小男孩堅定地回答說。
兇惡的敵人并不滿足,他們想一點一點地征服和平國,于是敵人迫使和平國割讓一大片土地給他們,這樣一來和平國開始處于分裂之中。當小男孩聽到這個消息后,他心里萬分悲痛,他站在那兒一動不動,淚水奪眶而出。他認為自己的家沒有了,想在自己的國家也要滅亡了,這是多么大的恥辱呀!老奶奶聽到國家要割出大片土地給敵人,心里無比地悲傷和痛苦,她流淚了,她緊緊地和小男孩擁抱在了一起,他們倆在屋子里大聲痛哭,和平國的老百姓得知敵人把他們的領土割走后,他們非常的憤怒,決心要和惡毒的敵人作勇敢的斗爭,把敵人趕出和平國,把領土收回來。
沒過幾天,老奶奶由于到自己的國家四分五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極度的悲傷之下,把眼睛哭瞎了,她的眼睛永遠失去了光明,她和小男孩的生活更加艱苦了,小男孩并不聰明,但是他熱愛讀書,他一邊讀書,一邊照顧雙目失明的老奶奶,他讀的書越來越多,他不分晝夜地讀書,小男孩也一天天地長大了。在小男孩十六歲的那年他參加了軍隊,他已經不再是一個小男孩,而是一位堅強、勇敢的男子漢了。由于他從小熟讀兵法,打起仗來很勇猛,總是取得勝利。敵人知道后,非常懼怕他,同時又非常敬佩他的勇敢和謀略。
后來,小男孩成為了一位有名的將軍,和平國在他的指揮下終于打敗了敵人,統一了自己的祖國。
9~10歲兒童經典故事之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聲音顯得很悲哀。
孔子對駕車的人說:“這哭聲,雖然聽起來很悲哀,卻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聲啊!”
于是,趕著馬車尋聲到前面,前進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個不尋常的人,身上掛著鐮刀,系著白帶,在那里失聲痛哭,然而卻不是哀喪之哭。
孔子于是下車,上前問道:“先生,請問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問:“您現在并不是服喪的時候,為何會哭得這樣悲傷呢?”
丘吾子哽咽地說:“我此生有三個過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覺悟到,但已經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問:“您的三個過失,可以讓我聽聞嗎?希望您能告訴我,不要有什么隱諱啊。”
丘吾子悲痛地說:“我年輕時喜歡學習,可等我到處尋師訪友,周游各國回來后,我的父母卻已經死了,這是我第一大過失;在壯年時,我侍奉齊國君王,然君王卻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我未能盡到為人臣的職責,這是我第二大過失;我生平很重視友誼,可如今朋友間卻離散斷絕了,這是我第三大過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嘆道:“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yǎng)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盡了。
孔子很感嘆地對弟子們說:“你們應記著此事,這足以作為我們的借鑒啊!”
9~10歲兒童經典故事之程門立雪
宋朝的時候,有一位有學問的人,名叫楊時。他對老師十分尊敬,一向虛心好學。“程門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師、刻苦求學的一段小故事。
楊時在青少年時代,就非常用功。后來中了進士,他不愿做官,繼續(xù)訪師求教,鉆研學問。當時,程顥(hào)、程頤兄弟倆是全國有名的學問家。楊時先是拜程顥為老師,學到了不少知識。4年后,程顥逝世了。為了繼續(xù)學習,他又拜程頤為老師。這時候,楊時已經40歲了,但對老師還是那么謙虛、恭敬。
有一天,天空濃云密布,眼看一場大雪就要到來。午飯后,楊時為了找老師請教一個問題,約了同學游酢(zuò)一起去程頤家里。守門的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他們不愿打擾老師的午睡,便一聲不響地立在門外等著。
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他們站在門外,雪花在頭上飄舞,凜冽的寒氣,凍得他們渾身發(fā)抖,他們仍舊站在門外等著。
過了好長時間,程頤醒過來,這才知道楊時和游酢在門外雪地里已經等了好久,便趕快叫他們進來。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得有一尺多深了。
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yōu)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正由于他能夠尊敬師長,虛心向老師求教,學業(yè)才進步很快,后來終于成為一位全國知名的學者。四面八方來向他求教的人,都不遠千里地來拜他為老師,大家尊稱他為“龜山先生”。
猜你喜歡:
4.成語故事100字
5.成語故事典故4個
9~10歲兒童經典故事有哪些
上一篇:8個字的古代典故都有哪些呢
下一篇:9個關于竇娥冤中的典故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