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的典故出自哪里
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寫孔子對顏淵的談話,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東方而入于西極”那樣地“日徂”.下面由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介紹哀莫大于心死的典故吧,僅供大家參考。
哀莫大于心死的典故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數(shù)稱溪工。文侯曰:“溪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shù)當(dāng)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順子。”文侯曰:“然則夫子何故未嘗稱之?”子方曰:“其為人也真。人貌而天虛,緣而葆真,清而容物。物無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無擇何足以稱之!”子方出,文侯儻然,終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語之曰:“遠(yuǎn)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義之行為至矣。吾聞子方之師,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xué)者,直土埂耳!夫魏真為我累耳!”
溫伯雪子適齊,舍于魯。魯人有請見之者,溫伯雪子曰:“不可。吾聞中國之君子,明乎禮義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見也。”至于齊,反舍于魯,是人也又請見。溫伯雪子曰:“往也蘄見我,今也又蘄見我,是必有以振我也。”出而見客,入而嘆。明日見客,又入而嘆。其仆曰:“每見之客也,必入而嘆,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國之民,明乎禮義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見我者,進退一成規(guī)、一成矩,從容一若龍、一若虎。其諫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嘆也。”仲尼見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
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謂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夫子辯亦辯也;夫子馳亦馳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日出東方而入于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無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guī)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女殆著乎吾所以著也。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于唐肆也。吾服,女也甚忘;女服,吾也甚忘。雖然,女奚患焉!雖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哀莫大于心死的典故的語出簡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內(nèi)容比較雜,具有隨筆、雜記的特點,不過從一些重要章節(jié)看,主要還是表現(xiàn)虛懷無為、隨應(yīng)自然、不受外物束縛的思想。
全文自然分成長短不一、各不相連的十一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為我累耳”,通過田子方與魏文侯的對話,稱贊東郭順子處處循“真”的處世態(tài)度。第二部分至“亦不可以容聲矣”,批評“明乎禮而陋乎知人心”的作法,提倡體道無言的無為態(tài)度。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寫孔子對顏淵的談話,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東方而入于西極”那樣地“日徂”;所謂“日徂”即每日都隨著變化而推移。第四部分至“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借老聃的口表達“至美至樂”的主張,能夠“至美至樂”的人就是“至人”;怎樣才能“至美至樂”呢?那就得“喜怒哀樂不入胸次”而“游心于物之初”。第五部分至“可謂多乎”,寫了一個小寓言,說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第六部分至“故足以動人”,指出應(yīng)當(dāng)爵祿和死生都“不入于心”。第七部分至“是真畫者也”,寫畫畫并非一定要有畫畫的架勢。第八部分至“彼直以循斯須也”,寫臧丈人無為而治的主張。第九部分至“爾于中也殆矣夫”,以伯昏無人凝神而射作比喻,說明寂志凝神的重要。第十部分至“己愈有”,寫孫叔敖對官爵的得失無動于衷;余下為第十一部分,寫凡國國君對國之存亡無動于衷;兩個故事都說明,不能為任何外物所動,善于自持便能虛懷無己。
猜你喜歡:
3.20個歷史典故
5.勵志成語典故大全
哀莫大于心死的典故出自哪里
上一篇:哀江南賦第三段典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