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衣服材質(zhì)
在古代,人們的衣服用的是什么材質(zhì)的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古代衣服材質(zhì)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古代衣服材質(zhì)
絲
蠶絲;絲織品??壗z織綢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了絲織品。殷商時代發(fā)明了提花裝置。商代甲骨文出現(xiàn)桑、蠶、絲、帛等字,還辟出從“桑”、從“糸”等與蠶絲有關的文字100多個。公元前數(shù)世紀中國開始向外輸出蠶絲和絲織品,絲綢之路因此得名。中國絲綢種類多,繡工巧,織造技術高超,圖案花紋精美,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譽。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稱中國為絲國?!渡胶=?jīng).海外北經(jīng)》:“歐絲之野,在大踵東,一女子跪據(jù)樹歐(嘔)絲。”郭璞注:“言噉桑而吐絲,蓋蠶類也。”唐杜甫《白絲行》:“繅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象慶玉手亂殷紅,萬草千花動凝碧。已悲素質(zhì)隨時染,裂下鳴機色(蟹)相射。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宋莊綽《雞肋編》卷上:“定州織刻絲,不用不機,以熟色絲經(jīng)于木楨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于經(jīng)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明朱國禎《涌幢小品.農(nóng)蠶》:“湖絲惟七里者尤佳,較常價每兩必多一分,蘇人入手即識。用織帽緞,紫光可鑒。”
錦
用彩色絲線織成圖案花紋的織品,常在織造前將緯絲染好顏色,顏色一般在三種以上。特點是色澤鮮艷,質(zhì)地厚實。常用以緣邊。中國織錦業(yè)一向發(fā)達。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菱花織錦、深棕地紅黃菱紋錦、朱條間花對龍對鳳紋等。秦漢以來,名目繁多。唐代錦以組織細密、設色精良為特點。宋代三大名錦為蘇州宋錦,南京云錦和四川蜀錦。清代壯族的壯錦和瑤、傣等族的棉錦也很著名。《詩.衛(wèi)風.碩人》:“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晉陸翽《鄴中記》:“織錦署在中尚方,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龍、小交龍、蒲桃文錦、鳳皇朱雀錦、韜文錦、桃核文錦、或青綈,或白綈、或黃綈、或綠綈、或紫綈、或蜀綈,工巧百數(shù),不可盡名也。”《唐大詔令集.大歷六年四月禁大花綾錦等敕》:“在外所織造大張錦、軟瑞錦、透背及大繝錦、竭鑿六破以上錦、獨窠文綾、四尺幅及獨窠吳綾、獨窠司馬綾等,并宜禁斷。其長行高麗白錦、雜色錦及常行小文字綾錦等,任依舊例造。其綾錦花紋,所織盤龍、對鳳、麒麟、獅子、天馬、辟邪、孔雀、仙鶴、芝草、萬字、雙勝,及諸織造差樣文字等,亦宜禁斷。”明范濂《云間據(jù)目抄.風俗》:“綾絹花樣,初尚宋錦,后尚唐漢錦,晉錦,今皆用千鐘粟、倭錦、芙蓉錦、宋錦,后尚唐漢錦,晉錦,皆稱厭物矣。”清張澍《續(xù)黔書.洞錦》:“黎平之曹洞司出洞錦,以五色絨為之,亦有花木禽獸各樣,精者甲他郡,湅之水不敗,漬之油不污,是夜郎苗婦之手,可與堯時海人爭妙也。”參閱元費著《蜀錦譜》、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錦”條。
素
指白色生絹。除作衣料,中國藝術與它也有不解之緣,歷史上許多書畫作品、清代顧、湘、蘇、粵四大名繡都是以白色生絹為依托創(chuàng)造出來的?!对?唐風.揚之水》:“素衣朱繡,從子于鵠。”《太平御覽》卷八一四引《范子計然》:“白素出三輔,匹八百。”又卷八一九引同書:“白紈素出齊魯。”《三國志.魏志.夏侯尚傳》:“今科制自公,列侯以下,位從大以上,皆得服綾錦、紈素、金銀飾鏤之物,自是以下,雜彩通于賤人。”清葉夢珠《閱世編.食貨六》:“露香園顧氏繡,海內(nèi)馳名,不特翎毛、花卉、巧若天成,而山水、人物,無不逼肖活現(xiàn),向來價亦最貴,尺幅之素,精者值銀幾兩,全幅高丈者,不啻數(shù)金。”
纈
染花的絲織品;織物上的印染花紋。中國印花技術發(fā)明于戰(zhàn)國。至西漢即有金銀加彩三色套印染纈。魏晉南北盛行蠟染印花綿布。近年新疆于闐也有絞纈織物出土。唐代普遍流行蠟纈、夾纈和絞纈三種方法。長安有采纈鋪。纈氆,即蠟染,或起始于西南少數(shù)民族,透過鏤空的花版,將蠟融化后印于織物之上,經(jīng)過浸染處理,再將蠟跡洗凈,顯出輪廓清晰的花紋。夾纈是用兩塊相同花紋的版模將織物折疊夾緊,然后再行浸染,染出的圖案工整對稱,能套染多種顏色,是一種直接印花的方法。絞纈則適合于染印散點狀的花紋,染時根據(jù)需要先將織物依次撮纈起若干組,再用細線扎緊,浸染時將線拆除,織物上便會出現(xiàn)一組組渾厚而有規(guī)則的花紋。北宋時曾下令禁止民間使用染纈,并不許印花棋逢對手片流行。十七、十八世紀西藏的氆氌仍用夾纈法刷印花經(jīng)緯度和纈法撮暈浸染花紋,保留了唐代的印染風格。晉陶潛《搜神記》卷九:“淮南陳氏于田中種豆,忽見二女子,姿色甚美,著紫纈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法云寺》:“復引諸王按行府庫,錦罽珠璣,冰羅霧縠,充積其內(nèi)。繡、纈、紬、綾、絲、彩、越、葛、線、絹等不可數(shù)計,既染,則解其結(jié),凡結(jié)處皆為元色,余則入染色,謂之彩纈,今民間亦多為之。”
蜀錦
四川成都所產(chǎn)的美錦。以染色熟絲織造,質(zhì)地堅韌,圖案多樣,五彩繽紛。三國時,為蜀漢主要手工產(chǎn)品,行銷魏、吳。宋時列為貢品,南宋時朝廷賴以購買軍馬,為此曾嚴禁私販。元費著撰有《蜀錦譜》詳列宋代蜀錦名目。三國諸葛亮《教》:“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耳。”《華陽國志.蜀志》:“蜀郡西城,故錦里也。”
《淵鑒類函.布帛.錦》引山謙之《丹陽記》:“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則市于蜀,吳亦資西蜀,至是始有之。”唐杜甫《白絲行》:“繅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元費著《蜀錦譜》:“蜀以錦擅名天下,故城名以錦官,江史以濯錦。而《蜀都賦》云:‘貝錦斐成,濯色江波。’《游蜀記》云:‘成都有九壁村,出美錦,歲充貢宋朝。’......建炎三年,都大茶馬司始織造錦綾被褥,折支黎州等處馬價,自是私販之禁興。”元戚輔之《佩楚軒客談》:“客蜀時,制十樣錦,名:‘長它竹’、‘雕團’、‘象眼’、‘宜男’、‘寶界地、’、‘天下樂’、‘方勝’、‘獅團’、‘八嗒韻’、‘鐵蘘梗荷’。”
羅
質(zhì)地輕軟稀疏的絲織品,其經(jīng)緯組織顯椒眼紋。未練者稱生羅,已練者稱熟羅。起花紋者稱紋羅,無花紋者稱素羅。自先秦以來,歷代都有生產(chǎn)。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服飾實物有繡、羅、絹、紗等各種衣著十余件。唐代有透額羅,即以一小方馬尾羅遮住前額,為婦女裝飾之一。宋代公私服多用羅,婦女成婚用以蒙頭的蓋頭,即以五尺見方的皂羅制成。清代蘇州生產(chǎn)的羅有花羅、素羅、刀羅、河西羅等名目。羅除主要用作衣料外,歷史上還常用作扇面、床帳、屏風等。《戰(zhàn)國策.齊策四》:“下宮糅羅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為緣。”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披羅衣以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隋書.禮儀志七》:“[皇后]鞠衣,黃羅為之”;“青衣,青羅為之”;“朱衣,緋羅為之。”明范濂《云間據(jù)目抄.風俗》:“羅,初尚暖羅、水圍羅,今皆用湖羅、馬尾羅、綺羅,而水圍羅又下矣。其他紗紬更易,不可勝計。”《紅樓夢》第四十回:“那個軟煙羅只有四樣顏色:一樣雨過天青,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若是作了帳子,糊了窗屜,遠遠的看著,就似煙霧一樣,所以叫作‘軟煙羅’。”
綺
在素地織紋起花的絲織物。質(zhì)地柔軟,質(zhì)理疏朗,多用作夏服材料。用經(jīng)線、緯線錯綜地在織物上織出凸出的圖案工藝,商代已經(jīng)發(fā)明了,安陽殷墟出土的銅器粘有織成規(guī)矩紋樣的綺、絹等絲織物殘跡。戰(zhàn)國楚簡上出現(xiàn)了“綺”字。爾后各朝都有織造,規(guī)格和花樣愈益豐富。錦綺,向被視作高級織品,不少朝代對服用對象作了限制?!稌?禹貢》:“[兗州],厥貢漆絲,厥篚織文。”孔傳:“地宜漆林,又宜蠶桑。織文,錦綺之屬,盛之筐篚而貢焉。”《漢書.高帝紀下》:“[八年],賈人毋得衣錦繡綺縠絺纻罽。”顏師古注:“綺,文繒也,即今之細綾也。”唐白居易《庚順之以紫霞綺遠贈.以詩答之》:“千里故人心鄭重,一端香綺紫氛氳。開緘日央晚霞色,滿墻風生秋水紋。為褥欲裁憐葉破,制裘將剪惜花分。不如縫作合歡被,寤寐相思如對君。”明張瀚《松窗夢語.風俗記》:“國朝士女服飾,皆有定制。洪武時律令嚴明,群相蹈之。如翡翠珠冠,龍鳳服飾,惟皇后、王妃始得為服;命婦禮冠四品以上用金事件,五品以下用抹金銀事件;衣大袖衫,五品以上用纻絲綾羅,六品以下用綾羅緞絹;皆有限制。今男子服錦綺,女子飾金珠,是皆僭擬無涯,逾國家之禁者也。”
綾
俗稱綾子。一種有彩文的絲織品,光如鏡面,像緞子而比緞子薄。漢代即有生產(chǎn),六朝時綾與錦同樣貴重。唐代尤為發(fā)達,名目繁多,公私衣服多用綾,其絲織業(yè)以蜀中錦彩、吳越異樣紋綾紗羅和河南北紗綾為著。宋代羅綾則多以提花。元代有大綾、小綾。明代出土絲綢紋樣中有落花流水花綾?!都本捅狻肪矶?ldquo;青綺綾縠靡潤鮮。”《西京雜記》卷一:“霍光妻遺淳于衍蒲桃錦二十四匹,散花綾二十四匹。綾出鉅鹿陳寶光家,寶光妻傳其法。霍顯召入其第,使作之。機用一百二十鑷,六十日成一匹,匹直萬錢。又與走珠一琲,綠綾百端,錢百萬,黃金百兩,為起第宅,奴婢不可勝數(shù)。衍猶怨曰:‘吾為爾成何功,而報我若是哉!’”《三國志.魏志.杜夔傳》:“其好古存正莫如夔”南朝宋裴松之注:“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為博士居貧,乃思綾機之變......舊綾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先生患其喪功費日,乃皆易以十二躡。”明范濂《云間據(jù)目抄.風俗》:“綾布乃松郡中土產(chǎn),昔年綾尚厚重,今皆用輕而薄者,而王江涇綾,始亂真矣。”清姚瑩《康輶紀行.賞蕃茶物》:“洽達者,織素綾為之,每方約二尺,中織佛頭,六方為一連。凡蕃目及剌麻見貴客,不用名柬,奉哈達為禮。”參閱《新唐書.地理志》和清谷應泰《博物要覽》。
縠
漢以后又稱“紗縠”。一種有縐文的紗,以輕薄著稱,向為貴重衣料。近年湖南長沙一帶出土的西漢初年的細繡紋紗羅,薄如煙霧,且有仿泥金銀印花彩繪薄質(zhì)織物。每件紗衣重不到一市兩,近乎漢人說的霧縠,南朝人說的天衣。《楚辭.神女賦》:“動霧縠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后漢書.章帝紀》:“癸巳,詔齊相省冰紈、方空縠、吹綸絮。”李賢注:“《釋名》曰:‘縠,紗也。’方空者,紗薄如空也?;蛟豢眨滓?,即今之方目紗也。”《世說新語.輕詆》:“何處聞有蔡充兒”劉孝標注引《晉諸公贊》曰:“高平劉整有雋才,而車服奢麗,謂人曰:‘紗縠,人常服耳。’”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一百韻》:“袖軟異文綾,裾輕單絲縠。”《宋史.食貨志上三》:“其纖麗之物,則在京有綾錦院,西京、真定、青、益、梓州場院主織錦綺、鹿胎、透背,江寧府、潤州有織羅務,梓州有綾綺場,毫州市縐紗,大名府織縐縠......以供服用及歲時賜與。”
紗
亦作“沙”。歷代織品之一。經(jīng)緯稀疏而輕薄,多以絲為之。周王后夫人之服,以白沙縠為里,稱素沙。六朝以后,以紗為特重,用亦最廣,凡朝服公服不論冬夏,無不用紗。唐代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常不著內(nèi)衣,僅以輕紗蔽體。宋代以后亦指棉紗。《周禮.天官內(nèi)司服》:“掌王后六服:袆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素沙。”鄭玄注:“素沙者,今之白縛也。六服皆袍制,以白縛為里,使之張顯。今世有沙縠者,名出于此。”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南海出鮫綃紗,帛先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余金,以為服,入水不濡。”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毫州出輕紗,舉之若無,裁以為衣,真若煙霧。一州惟兩家能織,相與世世為婚姻,懼他人家得其法也。云自唐以來名家,今三百余年矣。”清葉夢珠《閱世編.冠服》:“花云素緞,向來有之,宜于公服。其便服則惟有路綢、甌綢、綾地、秋羅、松羅、杭綾、縐紗、軟綢以及湖綢、綿綢,夏惟有生紗、硬紗、生羅、杭羅而已。其后有軟機紗、番紗、線紗、永紗,皆因一時好尚,群相和從耳。”《古今圖書集成.閨媛典》卷三七一引張之象《黃道婆祠記》:“至于錯紗配色,綜線挈花,又各有法。故被褥帨帶之類,織以折枝團扇棋局文字,粲然若寫。土人競相仿習,稍稍轉(zhuǎn)售他方以牟利,業(yè)頗饒裕。”
綈
粗綢。質(zhì)地厚實、平滑而有光澤,色彩多樣。秦漢以來常作袍料。唐人謂之絁。《管子.輕重戊》:“魯梁之民俗為綈。”《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乃取其一綈袍以賜之。”司馬貞索引:“綈,厚繒也,音啼,蓋今之絁也。”唐元稹《酬樂天得稹所寄纻絲布白輕庸制成衣服以報之》:“湓城萬里隔巴庸,纻薄綈輕共一封。”《宋史.趙珣傳》:“綈氈居龕谷無所屬,珣與書招之,遺以綈綿,綈氈聽命。”
罽
指彩色染經(jīng)剪絨,用以作氈。為我國西間少數(shù)民族所產(chǎn)。西漢以來錦罽常并稱。漢代一張罽價值幾萬錢。清代西北地區(qū)的氍毹、斜文褐、花罽、細旃等名目,均屬高級氈織品?!墩f文.系部》:“罽,西胡毳布也。”段玉裁注:“毳者,獸細毛也。用作為布,是曰罽。亦段罽為之。”《逸周書.王會解》:伊尹為四方獻令,正西昆侖諸國,“請令以丹青、白旄、紕罽、江歷、龍角、神龜為獻”。《后漢書.西南夷傳.冉駹夷》:“其能作旄氈、班罽、青頓、羊羧之屬。”晉陸翙《鄴中記》:“石虎御府罽有雞頭文罽、鹿子罽、花罽。”《遼史.食貨志下》:“雄州、高昌、渤海亦立互市,以通南宋、西北諸郡、高麗之貨,故女直以金、帛、布、蜜、蠟諸藥材及鐵離、靺鞨、于厥等部以蛤珠、青鼠、貂鼠、膠魚之皮、牛羊駝馬、毳罽等物,來易于遼者,道路繦屬。”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舟語.洋舶》:“其人無事者皆細絨大笠,著紅罽長襔,金紐連綿至地。”
綢
亦稱繭綢。用家蠶粗絲或野蠶繭絲紡織成的平紋織物。漢代即為人重視。南北朝以白綢作為饋贈禮品。唐宋土貢有花綢、綿綢和平綢。明代以山西潞綢為最。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繭綢縑練者,婚姻之嘉飾也。”宋周去非《嶺外代答.服用門.水綢》:“廣西亦有桑蠶,但不多耳。得繭不能為絲,煮之以灰水中,引以成縷,以水織綢,其色雖暗而特宜于衣,在高州所產(chǎn)為佳。”清葉夢珠《閱世編.食貨六》:“山東繭綢,集蠶繭為之,出于山東椒樹者為最佳,色蒼黑而氣帶椒香,污穢著之,越歲自落,不必浣濯而潔,在前朝價與絨等,用亦如之。”
絹
用生絲織成的平紋織物。其經(jīng)緯密度基本一致。質(zhì)地挺爽細膩,既可用來制衣,也可用作書畫、裝璜等。歷代繡工在細薄輕軟的絹羅上,繡出各種美不勝(蟹)收的圖案。湖北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有春冬戰(zhàn)國時期的繡絹袍、裙、褲和單衣等。敦煌出土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滿地鎖繡絹?!赌?辭過》:“治麻絲,梱(稛)布絹,以為民衣。”《初學記》卷二七引《晉令》:“其趙郡、中山、常山國輸縑當絹者,及余處常輸疏布當綿絹者,縑一匹當絹六丈,疏布一匹當絹一匹,絹一匹當綿三斤。”《新唐書.食貨志一》:“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丁隨鄉(xiāng)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xiāng)則輸銀十;上兩,謂之調(diào)。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十日,不役者日為絹三尺,為之庸。”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文匯閣凡三層,忘廇楹柱之間,俱繪以書卷,最下一層,中供《圖書集成》,書面用黃色絹;兩畔皆經(jīng)部,書面用綠色絹;中一層盡史部,書面用紅色絹;上一層左子右集,子書面用玉色絹,集用藕合色絹。”
縑
質(zhì)地細密的絲絹,通常以雙絲織成,能染成各種顏色。多作衣料。漢以后或用以賞賜、酬謝和交易?!豆茏?山國軌》:“春縑衣,夏單衣。”《玉臺新詠.漢古詩一》:“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魏書.食貨志》:“又河北州鎮(zhèn),既無新造五銖,設有舊者,而復禁斷,并不得行,專以單絲之縑,疏縷之布,狹幅促度,不中常式,裂匹為尺,以濟有無。”宋莊綽《雞肋編》卷上:“單州成武縣織薄縑,修廣合于官度而重才百銖,望之如霧,著故浣之亦不紕疏。”
帛
絲織品的總稱。生帛稱縞、素、綃、絹,熟帛稱練。帛在古代不光用于服飾,還用于書畫。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穿袍服的楚國婦女”帛畫,是我國現(xiàn)存縑帛畫中年代最早的一幅。又,隋唐婦女服飾之一為披帛,又稱畫帛,以輕薄紗羅制成,上印花紋,長度兩米以上,披搭在肩,盤繞兩臂之間,后世披紅出于此?!吨芏Y天官.染人》:“掌染絲帛。凡染,春暴練,夏纁玄,秋染夏,冬獻功。”鄭玄注:“染夏者,染五色謂之夏者,其色以夏為狄為飾。”唐樊綽《蠻書.蠻夷風俗》:“本土不用錢,凡交易繒帛、氈罽、金銀、瑟瑟、牛羊之屬,以繒帛冪數(shù)計之,云某構(gòu)色,直若干冪。”又:“帛曰冪,漢四尺五寸也。”宋趙汝適《諸蕃志.海南》:“髻露者以絳帛約髻根,或以彩色帛包髻,或戴小花笠,皆簪二銀篦,亦有著短織花裙者。”清祁韻士《西陲邊略.厄魯特舊俗紀聞》:“婦人辮發(fā)雙垂,釣發(fā)用紅帛,在辮之腰帛間,綴以好珠瑟瑟之屬,望若繁星。”
綿
絲綿。中國很早用來絮衣。春秋戰(zhàn)國有錦面綿衣、繡絹綿袍。魏晉的裲襠,元明的比甲、背子,都有用絲綿絮的。《書.禹貢》:“[豫州],厥貢漆枲絺纻,厥賦纖纊。”孔傳:“纊,細綿。”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六:“至一大冢,木中有好婦人,形體如生人,著白練衫,丹繡裲襠,傷左髀,以裲襠中綿拭血。”《遼史.禮志六》:“五月重五日,午時,采艾葉和綿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賜三事。”明錢希言《戲瑕.同功綿》:“古樂府有‘絲用同功綿’。今吳興養(yǎng)蠶家,以兩蠶共作繭者,謂之同功綿,價倍于常。其絲以三繭抽為合羅絲,歲以充御服。”
紈
細致光潔的絹。向為珍貴的衣料,所謂白縠之衣,薄紈之里,即是。漢代宮廷以紈素為冬服,輕綃為夏服。以細絹制成的團扇,稱紈扇,常為古代女子所持。宋玉《神女賦》:“其盛飾也,則羅紈綺績盛文章,極服妙采照萬方。”《漢書.地理志下》:“[齊地],故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明沈德符《野獲編.婦女.婦人弓足》:“向聞今禁掖中,凡被選之女一登籍入內(nèi),即解去足紈,別作宮樣,蓋取便御前奔趨無顛蹶之患,全與民間初制服不侔。”清張岱《陶庵夢憶.秦淮河房》:“女客團扇輕紈,緩鬢傾髻,軟媚著人。”
縞
細白的生絹。歷史上以曲阜所產(chǎn)尤為輕細,稱魯縞?!稌?禹貢》:“[徐州],厥篚玄纖縞。”孔傳:“玄,黑繒;縞,白繒。”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于是鄭女曼姬,被阿錫,揄纻縞,雜纖羅,垂霧縠。”《漢書.韓安國傳》:“強駑之末,力不能入魯縞。”顏師古注:“縞,素也。曲阜之地,俗善作之,尤為輕細。”唐杜甫《憶昔》詩之二:“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絺綌
絺,細葛布;綌,粗葛布。都是將葛經(jīng)過浸漬煮淪的加工法制成的。絺綌,指葛布衣服。這種由絺綌制成的衣服在我國很早就有了,《詩.葛覃》中說“為絺為綌,服之無釋。”古人暑天穿葛布單衣出外,一定要外加套衣,否則被認為不敬?!抖Y記.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門,表裘不入公門。”鄭玄注:“振讀為禪禪(單)也。表裘,外衣也。二者形且褻,皆當表之乃出。”民國《川沙縣志.物產(chǎn)》:“葛,草蕩最多,村野亦有之,蔓生二三丈,莖多纖維,可為絺綌。人多識。即有識者,未諳其法,此風氣使然也。”
中國古代服裝材料的特點
上古服裝
最早的服裝應該是在勞動中起源的。相傳,古時炎帝神農(nóng)氏的形象是:身著紅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東西,小腿著綁腿,頭戴鳥羽帽,足踏皮制鞋,手執(zhí)農(nóng)具,儼然是一幅農(nóng)人的畫像。而傳說中老百姓民頭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圓筒高帽。傳說中的形象描繪可能是出自對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無記錄,確實難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黃帝、堯舜時期開始有了衣裳,結(jié)束了史前那種圍披狀態(tài)。人們穿著這種式樣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們從經(jīng)驗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時,天空是黑色(稱"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為黃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黃色,以此表達對天和地的崇拜。遠古時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連的"深衣制",這種深衣形式在那時男女沒區(qū)別。
魏晉服裝
魏晉服裝服飾雖然保留了漢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風格特征上,卻有獨到突出的地方,這與當時的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創(chuàng)作思路有密切關系,其風格的同一性比較明顯。
公元六世紀波斯圖案花紋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對當時的紡織、服裝以及其他裝飾物,都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這一點在敦煌壁畫上多有反映。
魏晉時期規(guī)定宮中朝服用紅色,常服用紫色。白色為平民百姓服色。這時的服式仍以襦、裙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婦女裝飾比較考究,有金環(huán)、銀約指和繞腕的跳脫等。在質(zhì)地上宮中與宮外仍有很大區(qū)別。
魏晉的鎧甲最普遍的形式是兩襠鎧,長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編綴而成,有的用整塊大甲片,甲身分前后兩片,肩部及兩側(cè)用帶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圓護。因大多以銅鐵等金屬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極光,頗似鏡子。在戰(zhàn)場上穿"明光鎧",由于太陽的照射,會發(fā)出耀眼的"明光",所以這樣稱呼。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 襠的基礎上前后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
南北朝服裝
南朝服式以襦裙為主,婦女尤其以著裙為正統(tǒng),不穿裙而露褲的人,被看做是沒禮貌的行為。當時女子頭上包白綸巾(是一種配有青絲帶的頭巾,傳說在三國時諸葛亮平時戴此頭巾),衣袖長而且窄并加以縷雕花紋。跳舞者穿長衫,并在身上披掛很長的帶子,頭上束紈巾。
南北朝服式還有"袍"和"衫",衫在晉時已是必著衣的一種。"裘"在此時極為珍貴,以貂裘為最。" "是少年喜愛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愛有色之" "、"襦"、"帔"、"鶴氅",這些都是此時普及的衣裝。
南朝服式基本上繼承魏晉,由于戰(zhàn)亂和國度的頻繁更替,反映在著裝方面也有變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當時卻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風氣,有時將一只袖分成兩只,一條裙截成兩裙,有的款式大領大帶,有的衣窄袖小,有的裙長曳地,有的衣長蔽腳。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飾用料有規(guī)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雜色綺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綺,不可使用羅綃。南朝的藝術品與服飾風格一脈相承,許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們展示了細腰圓臉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的俑塑特點更突出,這與服飾的拖地長裙和寬衣披帶均十分協(xié)調(diào)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場合穿著朱色單衣,便服和軍服以 為主。穿紅色袍就佩帶金帶,穿小袖長身袍則用金玉帶。平民婦女以襦襖為常服,這與南朝并無兩樣。北朝時期著裝衣料中綾錦最為華貴。
南北朝的卷草花紋是在漢代的云紋圖案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敦煌造井(單獨適合紋樣)、三角形花(適合紋樣)和條狀花(二方連續(xù))、飛天、云紋等動態(tài)形象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既古樸、秀麗,又含蓄柔和。當時的毛織毯、麻布和絲綢都是盛行的產(chǎn)品。
西周服裝
西周的建立,使社會生產(chǎn)力大大發(fā)展和提高了,物質(zhì)明顯豐富起來,社會秩序也走向條理化,并有了規(guī)章制度。服飾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級的存在、禮儀的需要而進一步規(guī)范化,被納入"禮治"范圍,尊卑貴賤,各有分別。
這時候服飾的專用界限等級標志開始清晰,品種類別也相應地增加,像宮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時專有祭禮服,上朝大典時有朝會服,軍事之中專有從戎服,婚嫁之儀專用婚禮服,吊喪時又有喪服。衣裳雖然還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黃,但在官職服飾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帶(大帶是用絲織或緙制成,寬四寸)、玉 (以玉為原料,以絲帶連系在腰間的掛飾)。另外在服色上也開始有了等級差別。西周的服式除寬衣長帶的特有風格以外,還吸收了北方鮮卑族(今錫伯族)以帶鉤束腰的服飾花色(在絲帶的接頭處,以金、銀、銅或鐵等金屬制成的精細的勾或扣)。
秦代服裝
秦漢時期由于國家統(tǒng)一,服裝風格也趨于一致。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幅員廣大、民族眾多的封建統(tǒng)一國家。秦王政當上始皇帝之后,立即著手推行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如統(tǒng)一度量衡、刑律條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飾制度。不過,由于秦始皇當政時間太短,服飾制度僅屬初創(chuàng),還不完備,只在服裝的顏色上做了統(tǒng)一。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那么秦勝周就是水德,顏色崇尚黑色。這樣,在秦朝,黑色為尊貴的顏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了。
秦代鎧甲戰(zhàn)服我們從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見。在陜西臨潼出土的陶俑所著鎧甲應是秦兵俑中最為常見的鎧甲樣式,是普通戰(zhàn)士的裝束,這類鎧甲有如下特點: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壓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壓上片,以便于活動。從胸腹正中的中線來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間向兩側(cè)疊壓,肩部甲片的組合與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頸下周圍的甲片都用連甲帶連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釘,其數(shù)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過六枚。甲衣的長度,前后相等,下擺一般多為圓形。
漢代服裝
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在漢朝確立的。漢代染織工藝、剌繡工藝和金屬工藝發(fā)展較快,推動了服裝裝飾的變化。
西漢建立時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東漢時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絲織的裝飾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長冠服"?;屎蟮募漓敕牵荷弦掠媒C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蠶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縹色(淺黃色)。漢文帝當政時比較儉樸,自己穿黑色絲織衣、皮鞋。一般官員要穿禪衣,又名"祗服"。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它的特點是象蟬一樣的頭冠(帽子)、紅色的衣服、象田字狀的領子、戴玉 、紅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連接縫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緣黑色邊,作為朝服的中衣,需緣紅色邊,當時男女服用極為普遍。服飾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禪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與禪衣無大區(qū)別,只是袖形有變化,都屬于單層布帛衣裳。官員在上朝時都要穿黑色禪衣。
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此種禪衣又稱" "。曲裾,即為戰(zhàn)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到東漢,男子穿深衣的已經(jīng)不多了,一般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為正式禮服。這種服式既長又寬,從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沒有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
漢代朝服的服色有具體規(guī)定,一年四季按五時著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紅色;季夏用黃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漢代著衣有七個特點:
穿外衣時,由于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
袖寬為一尺二寸;
衫無袖;
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腰帶極為考究,所用帶鉤以金制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一寸半至六寸之間,是衣裳中間顯要的裝飾物。漢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zhàn)國時期,在設計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漢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從古禮穿冕服佩綬、佩玉。皇帝、公卿、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絲繩的質(zhì)地上加以區(qū)別?;侍蟆⑻?、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謁廟服)、親蠶服、朝見服和婚禮服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穿長裙,膝上裝飾長長垂下的腰帶。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并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nóng)奴、商賈、士人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