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圖騰文化
傣族也稱“傣泰民族”,是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傣族圖騰文化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傣族圖騰文化
在西雙版納莽莽蒼蒼的亞熱帶雨林中,棲息著眾多的野生動物,其中不乏世界上屬珍稀或瀕臨滅絕的動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王國”。由于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是幾個不同自然區(qū)域生物區(qū)系的野生動物集聚的地方。西雙版納的亞熱帶雨林之所以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罕有的“動物王國”,除了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之外,傣族人民祖祖輩輩與動物和諧相處也是主要原因。
傣族人祖先很早就知道人離不開動物,動物也靠人的保護。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蜈蚣咬蛇,蛇就會過多,人就會受害;而雞又吃蜈蚣,如果沒有雞,蜈蚣太多,人也會受害,而蛇又吃雞和雞蛋。三種動物之中,滅絕了任何一種,失去相互平衡和制約,人類都會受害。因此,傣族人十分注意保護動物,力求做到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森林中的野象是西雙版納傣族的圖騰崇拜物之一。在傣族人中廣泛流傳著許多關于象的神話傳說。傣族自認為是象的后裔,生活中處處有象崇拜的民俗。象是人類的朋友,可是有時野象也會走近村寨毀壞莊稼,而豹子、老虎不時會進入村寨傷害人畜。傣族人就在村寨附近的山坡上栽種成片的芭蕉林和竹林。野象常來吃芭蕉和竹子,豹子、老虎懾于野象的威力,也就不敢走近村寨了。由于野象是龐然大物,力大無比,又很聰明,通人性,傣族很早就學會將野象馴養(yǎng),供人乘騎,用來開荒、拖拉木料。
西雙版納的傣族,對馬鹿情有獨鐘,因為馬鹿引導他們的祖先找到了瀾滄江畔這塊肥美的地方定居下來。有一則傳說故事:3000多年前,傣族首領叭阿拉武在狩獵中見到一只毛色金黃的馬鹿。他們追追停停,停停追追,金鹿忽現(xiàn)忽隱,始終追不上。金鹿一直把叭阿拉武一行人引到當今這塊地方后才消失了。叭阿拉武他們就在此定居下來,砍倒荊棘,燒掉野草,修通道路,開墾農(nóng)田,建筑竹樓,把這里建成美麗富庶的地方。所以,馬鹿成了傣族圖騰崇拜物之一。
孔雀是傣族民眾心中的吉祥鳥。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孔雀的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當你進入西雙版納,你會看到村寨中、寺廟內(nèi)、屋頂上、道路旁、公園里處處有栩栩如生的孔雀雕塑。節(jié)日里,傣族青年男女跳起優(yōu)美動人的孔雀舞。傣族喜愛孔雀,他們從不獵殺孔雀,有的人家還將孔雀馴養(yǎng)在庭院里。
傣族的由來
傣族源于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qū)的哀牢人。
哀牢人是云貴高原的古人類之一。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哀牢人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qū)創(chuàng)立了達光等部落聯(lián)盟國家。公元前二世紀末,達光王國開始與漢朝接觸,因當時的達光王叫“哀牢”,漢朝開始把達光王國稱作“哀牢國”。在這之前,因哀牢人善騎大象,生活環(huán)境又與漢朝南方的越人相似,被漢朝誤以為是越人的一支,把達光王國稱作“滇越乘象國”。
公元一世紀開始,位于達光王國東面的滇王國與其宗主國(漢朝)沖突不斷,大量滇人(因其吸收了越文化,也稱“滇越人”)涌入哀牢境內(nèi),哀牢人吸收融合了滇人后,初步形成現(xiàn)代傣族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