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姓氏劉圖騰釋義是什么
項姓是源自于中國的一個姓氏,源流很單一,出自周封項國。源于姬姓,關于“項”的最早記載是《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但說法見異。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百家姓劉氏的釋義吧,僅供大家參考。
百家姓劉氏的釋義
【釋義】劉的本義是兵 器。銘文上的劉字,像一個武士手執(zhí)兩刀做解剖的形狀。
【起源】遠古陶唐氏部落領袖堯(祁姓)的后裔中,有個人出生時手紋象“劉累” 二字,于是便取名劉累。劉累為夏朝第13帝孔甲馴養(yǎng)兩雄兩雌4條龍,被賜姓御龍氏;后因飼養(yǎng)不善,死了一條雌龍,怕孔甲治罪,便攜帶家眷自住地(今河南偃師)南逃到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 。其子孫以其名字中的“ 劉” 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百家姓劉氏的歷史名人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西漢(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故人亦稱沛公。
漢文帝劉恒:漢朝的第3個皇帝(不包括兩位漢少帝的情況下),躬行節(jié)儉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治世“文景之治”,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與其父一起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又為兒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了基礎,完成了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民族英雄。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并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chuàng)年號。謚號“孝武”,廟號世宗。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漢淮南王。曾招賓客一同撰寫《鴻烈》(后世稱《淮南子》)?!稘h書》記載,漢武帝時劉安因謀反之事敗露而自殺。
劉向:(約前77—前6),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沛縣(現(xiàn)江蘇省沛縣)人,漢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jīng)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分類目錄。
劉歆:(約前50-23),新朝開國功臣。封紅休侯。劉歆在天文學及古代典籍分類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貢獻,他編制的《三統(tǒng)歷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歷的雛形,并在當時積極推行古文經(jīng)學。此外,他在圓周率的計算上也有貢獻。
漢光武帝劉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歷史上稱其統(tǒng)治時期為光武中興。其間國勢昌隆,號稱「建武盛世」。
劉洪:(約130-196年),中國古代杰出的天文學家和數(shù)學家。
漢獻帝劉協(xié)(181年-234年9月19日),東漢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時間是189年至220年。于220年被迫禪讓帝位給曹丕,劉協(xié)被封為山陽公。
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150-222),三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漢中山靖王劉勝的裔孫。一生以仁義為本,頗得民心。
劉元梁:晉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貶為右淮尉,精通詩詞,頗有文采,詩作眾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殘詩作有 反昭新書等。
劉徽:三國時代魏國數(shù)學家。著有《九章算術》(九卷)、《海島算經(jīng)》等。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曾為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對傳統(tǒng)“ 禮法”表示蔑視。
劉琨:(271~318),西晉愛國將領,也是著名的詩人、音樂家。成語“聞雞起舞”的人物之一。
劉淵即漢光文帝,字元海。新興(治今山西忻州)人。十六國時漢國建立者,西晉末年起兵反晉,稱大單于,后改稱漢王。永嘉二年稱漢帝,建都平陽.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稱帝)。
劉牢之:東晉北府兵將領,淝水之戰(zhàn)中率精兵5000夜襲駐洛澗(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東)的5萬前秦軍,并分兵斷其退路,使前秦軍腹背受敵,迅速崩潰,爭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將領陣亡,士卒損失1.5萬人。
宋武帝劉裕(363—422),南北朝時期宋朝的建立者。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tǒng)帥。曾先后滅亡南燕、后秦等國。有“氣吞萬里如虎”之美譽。
劉義?。核挝牡?407年-453年),中國南北朝時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劉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號“元嘉”,謚號“文皇帝”,廟號“太祖”。
劉勰:(約465—532) 南朝梁文學理論批評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龍》,發(fā)展了前人進步的文學理論批評,體系比較完整,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巨著。
劉義慶:(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學家。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著有《徐州先賢傳》,編有《幽明錄》、《宣驗記》等,但皆已散佚,現(xiàn)只存《世說新語》一書,流傳于世。
劉焯:(公元544~610年)隋代天文學家。著力研習《九章算術》、《周髀》、《七曜歷書》等,還著有《稽極》10卷,《歷書》10卷。提出新法,編有《皇極歷》。
劉文靜:(568-619) 唐初開國功臣。李淵在太原起兵,他亦隨軍南下,俘隋大將屈突通。唐立,任納言,助修律令,并助李世民擊滅薛仁杲,任民部尚書、陜東道行臺左仆射,封魯國公。
劉禹錫:(772-842),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劉昫xù:(公元887-946年),五代史學家,后晉政治家。二十四史之一《舊唐書》的編撰者。后唐莊宗時任太常博士、翰林學士。后晉時,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年)受命監(jiān)修國史、負責編纂《舊唐書》。
劉仁瞻:(900-957) 五代十國南唐大臣。以驍勇名于當世。曾任吳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歷任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袁州(今湖南省宜春市)刺使。
劉金定:北宋著名巾幗女將(與穆桂英齊名),高瓊之妻。曾大敗南唐軍,為宋軍平滅南唐做出了重要貢獻。北宋建立后,劉金定隨丈夫高瓊北上抗遼,助丈夫鎮(zhèn)守雁門、寧武、偏頭三關等重地,后不幸戰(zhàn)死。
劉娥:(968-1033),是宋真宗趙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后,主政長達十馀年,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并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劉锜:(1098-1162年),中國南宋抗金將領,官至太尉、威武軍節(jié)度使,去世后,謚為武穆。建炎十年,金統(tǒng)帥完顏宗弼(即金兀術)以大軍進攻,劉锜率軍以懸殊兵力大敗金軍于順昌。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fā)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劉松年:南宋錢塘人,畫家,善于作山水畫,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
劉克莊:(1187~1269))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早年與四靈派翁卷、趙師秀等人交往,詩歌創(chuàng)作受他們影響,學晚唐,刻琢精麗。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劉元:元代杰出的雕塑大師,其雕塑作品使元代的雕塑藝術達到了峰顛。
劉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
劉福通:(1320~1365),元末紅巾軍首領。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皇帝,稱小明王,定都亳州。建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他歷任平章、丞相等職,掌握大宋的軍政大權。
劉基:(1311—1375) 字伯溫,元末明初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館學士。封誠意伯。民間傳說其神機妙算,常與諸葛亮相提并論。
劉天和:明代醫(yī)學家、治河專家。曾官至兵部尚書,后告老返鄉(xiāng)。平時留心醫(yī)藥,輯有《保壽堂經(jīng)驗方》四卷,另刻有《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書。
劉純:(135?-1418)明初著名醫(yī)學家。(祖籍吳陵,即今江蘇泰縣、如皋一帶。)著作有《醫(yī)經(jīng)小學》、《太素脈訣》、《玉機微義》、《雜病治例》等。
劉瑾:明朝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
劉統(tǒng)勛:(1698-1773),清內閣學士,刑部尚書,劉墉之父。雍正二年進士,授編修,乾隆年間累官至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為官清廉,頗能進諫,參與《四庫全書》編輯,并擔任《四庫全書四》正生總裁。乾隆三十八年卒,謚文正。
劉墉:(1719~1804),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劉統(tǒng)勛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劉統(tǒng)勛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謚文清。
劉永福:廣東欽州人,晚清名將。著名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乙未戰(zhàn)爭中指揮臺灣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協(xié)助巡撫唐景嵩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國號永清)并作為繼任代總統(tǒng)為保衛(wèi)臺灣做出了重要貢獻。
劉銘傳:抗法抗日民族英雄,臺灣首任巡撫,臺灣近代化的奠基人。
劉錦棠:協(xié)助左宗棠鎮(zhèn)壓阿古柏叛亂收復新疆的功臣,新疆第一任巡撫。
劉秉璋:(1826~1905),廬江人,晚清重臣。中法戰(zhàn)爭期間,他力抗外侮,指揮了著名的“鎮(zhèn)海之役”,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劉光才:清代名將,在固關阻擊戰(zhàn)中劉光才率忠毅軍共打死打傷法、德侵略軍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軍官多名。
劉鶚:清代小說家,寫的小說《老殘游記》是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之一。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劉步蟾:北洋水師名將
百家姓劉氏的遷徒分布
劉姓,以邑為氏,據(jù)專家考證,世界上劉姓人口有7000多萬,稱得上是“遍地流(劉)”。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tǒng)治天下,于是其子孫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
漢末三國之際
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
魏晉南北朝時期
劉氏大舉南遷,在江南影響很大。
唐代和宋代,
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國,直至今日。
從明末開始,
閩、粵劉氏陸續(xù)有人移居臺灣,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猜你喜歡:
1.姓氏圖騰文化大全
2.百家姓田氏圖騰
3.范姓圖騰的含義
5.百家姓徐氏圖騰
百家姓姓氏劉圖騰釋義是什么
上一篇:百家姓姓氏單姓圖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