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玄武門外,發(fā)生了一場兄弟相殘的慘劇,整個事件所牽連的人命高達數百人,甚至動搖了唐朝在河北的統(tǒng)治。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揭秘玄武門之變的真相,希望大家喜歡!
揭秘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其人
李建成如今一出現在影視作品里就是一酒色之徒,真是可憐!其實歷史上的李世民比他可好色多了,而且還從不注意影響,于是“納諫”之外留下“唐宗好色”的“美譽”。李建成也是一個很有才干的人,這已是史學界公認的了。但是他比不上李世民,我也這么認為,李淵他都比不上的。不過治國理政的才能倒很難說,因為貞觀之治的制度基礎就是武德年間打下的,只是當時李建成在老爹身邊究竟做出了些什么貢獻也不得而知。而在軍事謀略和政治謀略上,李建成恐怕就遠不如李世民了。這一來嘛,是因為李世民的軍事才能實在太強了,整個歷史上都沒幾個能跟他比肩的,所以很難想象與之同時代的除了李靖竟還有一個李建成堪與其相比。二來李建成本身在軍事上也沒有多大建樹,一方面是因為李世民每逢戰(zhàn)事就主動請纓,李建成就懶得跟他爭了;另一方面則他提出過一個餿主意:遷都避突厥。李淵當時頭腦發(fā)熱竟也一時同意了。要真這么做,關中不知道會有多少突厥兵來搜掠,幸虧李世民又積極勸諫了回去。而政治上的謀略不怎么樣,則是因為李建成跟李世民斗,主意幾乎都是李元吉出的。而且李世民去收買李建成的部下,都是那種官職較低卻又掌握關鍵性權力的人,所以“一槍一個準”,比如在玄武門看門的常何;而李建成卻去收買李世民的心腹愛將,結果當然一個沒撈著――簡直太小看他弟弟得人的才能了。
但是,李建成有一點很好,跟與他的出身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無賴皇帝劉邦有點像,就是“好謀能聽”。有三件事可以證明,第一件事,是李淵在隋大業(yè)十三年起兵望關中進發(fā)的途中,遇上大雨,糧草難繼,前方鎮(zhèn)守霍邑的宋老生是一員猛將,后方又傳來劉武周將要聯合突厥襲占太原根據地的消息。這時李淵想要退兵回太原再作打算,很多將領都表示贊同,關鍵時刻,李世民挺身而出,慷慨陳辭,仍是說不動李淵,卻把李建成說服了,表示贊同。只是接下來李建成的表現就遠不如李世民,李世民性格主動積極,當晚便跑到李淵帳外去哭訴,終于使李淵回心轉意。當然這件事有不少人認為李世民是吹牛的,不過我倒覺得,這件事也很符合李世民的性格,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就寧可相信了!
而第二件事,則是李淵初得關中,由于洛陽有內應,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去攻打洛陽,很快便陷入了僵局。李世民再次分析形勢,認為“關中未定,雖得東都亦不能固守”,不如回去算了。當時的關中割據勢力還有西秦霸王薛舉父子,而洛陽的守將王世充又是群雄中軍事能力最出色的,洛陽附近則還有李密的幾十萬瓦崗軍在等著坐收漁利,所以這個建議無疑是非常正確的。李建成作為主帥,聽了點點頭,認為弟弟說得有道理,立馬撤軍了,路上又聽李世民的設下埋伏,讓前來追擊的王世充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三件事,是李建成去平定劉黑闥的二次起義時,聽從了竇建德的降臣魏征等人的建議,采取剿撫并行的戰(zhàn)略方針,終于徹底平定了河北,并由此在河北獲得了極高的威望。這一手,比先前純粹的殘酷鎮(zhèn)壓要強多了!
除此之外,李建成還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很能得人心。當李淵帶著李世民在太原為起兵作準備時,李建成就帶著李元吉和李智云在河東結交豪杰,為起兵拉人脈。后來的玄武門之變中,李建成有不少部將在見到李建成的人頭后仍肯為之“死難”,而河北更是立刻大亂。這些情況都說明了李建成有“人杰之表”,能得“士民之心”。這當中,很可能還因為他的性格“仁厚”(擁有這種性格的人,通常不會傲慢辱人,反而多數能夠折節(jié)下士),這又可以從兩件事中看出。
第一件事,就是有回李世民去齊王府,李元吉執(zhí)意要趁機除掉李世民,卻遭到李建成的極力勸阻,氣得李元吉大叫:“我這么做是為了誰呀?還不都是為了你!”
當然這件事有一大缺陷,就是李建成這時候不殺李世民也不一定就是因為不忍心,也有可能是因為沒有計劃好就倉促下手,父親李淵震怒之下,很可能會廢掉他和元吉,更立他子(反正李淵做了皇帝之后兒子越生越多,其中也不乏出色的)。后來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擊退其部將之后,就立即按計劃帶兵進入皇宮,脅迫李淵交出實際政權,這才保得大位不失。
而第二件事是一個旁證,就是玄武門之變過后,李世民抓住李建成的部下魏征,厚顏無恥地罵道:“你丫的為什么要離間我們兄弟感情?”魏征冷冷答道:“倘若太子爺當初肯聽我的,你還能有今天?!”李世民聽了一愣,心想:這家伙說得也有道理啊!看他也是一人才,河北還得靠他去安撫,留下自己用得了!這件事可以從側面證明,李建成為人比較厚道的傳言應是真的,魏征顯然給他出了不少狠主意,雖然不一定就是致李世民于死地的,但肯定也不會讓李世民好過到哪兒去!但是李建成并未采納。而這也說明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李建成其實從未想過要對李世民下殺手!
不過李建成的仁厚程度當然也很有限的。李淵在太原起兵,他為了逃難,只帶上十六歲的元吉,扔下了十四歲的智云,結果智云被殺了。這當中具體發(fā)生過些什么事,會不會是因為當時時間確實太緊迫來不及回邸招呼智云了之類,我們今天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是給人的感覺,還是很有可能是因為智云跟他不是一個媽生的。而綜上所述,我們便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李建成雖然謀略平庸,但是性格仁厚,好謀能聽,能禮賢下士。這些優(yōu)點,已足以讓他成為一位出色的皇帝了!
揭秘玄武門之變:李元吉其人
李建成不是庸才早已被承認了,可是李元吉,很多人還是認為他是個不成器的。其實我認為,李元吉雖然比不上李世民和李建成,但起碼也是一個將才,因為他勇武過人,曾經上演“三英戰(zhàn)元吉”。他相貌不好,曾被敵將戲謔為“胡兒”;性格也不好,頑劣暴躁。李淵在關中經營事業(yè),他卻在山西胡鬧,搞得太原根據地都丟了,狼狽逃到長安。李淵雖然極力維護下他,但相信私底下肯定也沒少挨罵,所以后來懂事多了。當二哥李世民在虎牢關激戰(zhàn)竇建德時,他便老老實實地和屈突通“坐克”王世充。而暴躁,則可見于他挑戰(zhàn)尉遲敬德那次,輸了就惱得動真格的,人家讓了又讓他卻還是不依不饒,結果還是輸了!
但李元吉的性格不好,應該說也不全是他的錯。他生下來就因為相貌問題爹不疼娘不愛(人家說“兒不嫌母丑”,這里母卻嫌兒丑)。這小孩子若是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往往就會故意淘氣以求引起父母注意,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頑劣的性格;加上又是一貴公子,在父母那兒憋的火難免就要往下人身上發(fā)泄,長期下來,暴躁的性格也就養(yǎng)成了。他在這方面跟李世民正好相反,李世民從小就是家里的寵兒,尤其他娘喜歡得不得了,寫字都親自一筆一劃地教(難怪長大后書法那么好),小元吉看見了不妒忌才怪。所以很可能這哥倆兒打小感情就不咋樣。而李建成作為大哥,年長元吉十四歲,性格又較仁厚。父母帶著世民在外做官,他負責打理家里,肯定平時就比較照顧這個最可憐的四弟(平陽公主等女的不排行),所以元吉長大后極力幫大哥爭位就不奇怪了。玄武門之變中,李建成先被射死,李世民去追元吉,結果被樹枝掛下馬來,元吉沒有趁機逃跑,而是跑去殺李世民,誰知尉遲恭迅速追上,殺死了元吉。元吉為什么不逃?顯然是想和李世民拼了,替李建成報仇!雖然這實在是意氣用事了,若他能逃出去,東宮和齊王府的兩千兵馬就不會散掉大半!天下就是他李元吉的了!而有的人想法復雜,認為李元吉幫助李建成是為了先搞定李世民再來對付李建成,聽了只覺頭暈。
揭秘玄武門之變:李淵的態(tài)度
李淵作為父親,對于長子跟次子爭位是個什么態(tài)度呢?李世民寫的史書上當然都是說父親一直想立自己只是自己高風亮節(jié)才沒答應。但史實顯然不是這樣。武德七年楊文干叛亂那次,李淵盛怒之下許諾李世民只要平定叛亂就立他做太子我還相信,其他的就不可信了。
楊文干叛亂的那次,李建成可說是倒霉到了極點,派人送盔甲給楊文干,大概也就是想和老朋友增進些關系。誰知送盔甲的那兩小子被李世民的人嚇唬加攛掇,去李淵那兒告他圖謀不軌!李淵驚怒之下,召李建成去見他。李建成倒磊磊落落地去了。李淵見了,先舒了口氣,派人去楊文干那兒再調查調查。不料楊文干突然就真的叛亂了!當時李世民與李建成的斗爭已逐漸顯山露水,李淵也清楚,但一時氣昏了頭,竟相信了李世民等人在一旁的煽惑。李建成百口莫辯,氣得要自殺,李淵把他關去蹲班房,然后又對李世民說:你去平叛,成功了就讓你做太子!李世民歡天喜地地去點兵,剛到寧州,楊文干已被部下殺死的消息就傳到京城了。原來楊文干要造反,他的部下并不想跟著瞎鬧,于是找個機會把他一刀殺了,叛亂自己就平息了。而這時候李淵也冷靜下來了,心想:對呀!這建成為什么要叛亂啊?沒有理由啊!我要是偏向了世民他叛亂還說得過去,但我并沒有啊!這幾年我連戰(zhàn)功都不讓世民去立了,他犯得著冒天下之大不韙嗎?!越想越不對,再一查,便知李世民在當中的手腳。于是李建成被釋放,恢復太子之位,總算有驚無險。不過,他將李世民的人杜淹和李建成的人王硅(打不出來,不得已打個別字)等流放,各打五十大板,也算對得起李世民了。
而 除此之外,我認為李淵從未動過立李世民為儲的念頭。而史書上所記,除此之外還有兩次。一次是起兵之初,李淵許諾大事成了就立李世民,但這時候的李淵根本就沒有多看好李世民,畢竟還是未弱冠的少年,攻西河之戰(zhàn)和后來初定關中時出征洛陽,都是李建成為主帥,李世民做副手,可見這時候的李淵更看重二十七歲的李建成,根本不可能許這樣的愿。而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后,要封爵了,史書上又稱李淵這時候要立李世民而李世民再次謙辭,這也是不可能的。李建成當時已是唐王世子,這時候做皇太子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且李世民在進軍關中的過程中,功勞并不比李建成大,怎么可能隨隨便便就廢長立幼呢?而且,李淵的最終選擇,也是李建成,如果不是玄武門之變,九年后李建成必定順理成章地登基。關于這個有一件事可以證明,就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門之變前些天,突厥南下的消息傳來,李元吉趁機進言李淵,愿領兵北拒突厥,但希望調用秦王府的秦叔寶等人,全是李世民的心腹。此舉若是成功,無異于折斷李世民的翅膀,李淵一代梟雄,豈會不知?而他居然同意了!
早在武德七年,李世民就率領李元吉等人,在五隴阪阻擊突厥。初時突厥勢大,李世民于是以一百騎親臨突厥陣前,指責其負約南侵,又挑撥頡利和突利之間的矛盾;隨后趁連天陰雨,算準突厥弓膠俱解,發(fā)揮不了作用,于是夜襲突厥大營,漂亮地攆走了突厥大軍。此戰(zhàn)中,李世民伐謀、伐交、伐兵,充分顯示了其超人般的膽識與智謀。(在他的百戰(zhàn)百勝中,這一仗在下是最佩服的,自嘆弗如,至少現在弗如)而武德九年這次,李淵為何不用李世民呢?而李世民又有沒有主動請戰(zhàn)呢?我認為李世民這次沒有請戰(zhàn),因為自從平定劉黑闥的第一次起義后,李世民除了五隴阪之戰(zhàn)外,無論是統(tǒng)一江南,還是二平劉黑闥,都再沒有立功了。以李世民的作風,相信在這些大戰(zhàn)中,他也有主動請戰(zhàn),但是李淵已經不派他去了,為什么?就是不想讓他功勞太高,威脅太子的地位,以致造成內亂。所以李世民大概也早已失望了,便也沒有請戰(zhàn)。而這一次,李淵更是要翦除他的羽翼了!
這再清楚不過地表明了李淵的態(tài)度,他要的接班人不是次子李世民,而是長子李建成!
可是這樣一來,李世民也感到絕望了,秦王府人心惶惶,最后在李世民的帶領下破釜沉舟,冒險一搏,居然反敗為勝了!
有人認為,李淵在處理儲位之爭時遠不如曹操。曹操在立曹丕為魏王太子后,立即就果斷地抑制曹植的勢力,殺了楊修等人,翦除了曹植的羽翼,以避免將來出現內亂。而李淵則沒有采取這類措施,結果導致兒子們自相殘殺的悲劇發(fā)生。但是,我們要注意到,李淵跟曹操的情況大不一樣。李建成在李淵建立唐朝后即被立為太子,順便又封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李世民這時應當還沒有爭位的野心,也就談不上抑制,更何況當時還要靠他出力去打天下呢!只是后來他的功勞越來越大,威望越來越高,手下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搞不好真如李淵所說是被那些讀書人教唆壞了的),野心就上去了。洛陽、虎牢一戰(zhàn),奠定了大唐統(tǒng)一天下的基礎,然而李世民也從此“恃有大勛,不服屈居人下”了。(正史上還說李世民當時和房玄齡去找個道士算命,道士說他有皇帝命,自己就把當時的野心寫出來了。)而到李淵也發(fā)現李世民的野心之后,他也確實不忍心一下子把這個功高蓋世的兒子的翅膀折斷,讓他郁郁不得志一輩子。只是在武德后期,幾乎不再讓他立功罷了。但到后來李淵下定決心采取措施之后,令他始料不及的是,這個兒子立馬就造反了,而且成功了!坦白地說,就算李淵狠下心早幾年下手,以李世民的性格,恐怕也會造反的。沒辦法,掌握一定實權和極為主動的性格,李世民都跟曹子建不一樣啊!
揭秘玄武門之變:辨惑
在李世民命令親信房玄齡主編的史書中,有兩件指稱李建成想要他命的事,很多人認為是假的,我也認為是假的。
第一件事,就是李建成在校場替李世民挑了匹烈馬,想讓李世民被那馬摔死。結果那馬連蹶三下,李世民都及時跳離馬背,毫發(fā)無傷,說:“生死自有天命!”李建成于是抓住這條小辮子,跑去跟李淵講李世民有野心,自稱有“天命”。結果害得李世民被老爸臭罵了一頓。這件事顯然是假的,李建成有心要殺李世民的話怎會在一匹馬上試手氣?而且李世民一蹶就該換馬了,還三蹶干嗎?故意表演?更何況李淵當時也在一邊看,見這馬老蹶,主動就會要李世民換馬了,以他那極度護崽的性格,難道還舍得寶貝兒子摔死?
第二件事,就是玄武門之變前兩天,李世民去李建成家里飲宴,結果酒里被李建成下了毒,回家后狂吐血,險些沒命。有的人認為這便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哼!那可真是著了李世民的道了!試想:李建成當時和李世民的矛盾已經激烈到那種程度,怎么可能李世民還去太子府喝酒?!而李建成要毒死李世民,肯定是用劇毒了。試問古代名毒鶴頂紅、砒霜等等,有哪樣不是一丁點兒就要人命的?怎會吐吐血就完了?而且兩天后李世民就能在玄武門彎弓躍馬了,恢復得這么快啊?!而且箭射得超準,頭腦也超冷靜。李元吉先給了他三箭他不意氣用事先還手報仇,而是頭一箭就先將首要目標李建成射死。
而且最重要的是,李淵在當時的態(tài)度也很明確了,就是支持太子,與李元吉心照不宣地折斷李世民的翅膀就是證明,那么他還用得著下什么毒手?武德七年有點威脅時都不下手,這次反而下手了?笑話!
其實,李世民在史書上這么寫的原因,無非就是想告訴他人,他是迫不得已才發(fā)動政變的。他要是不這么做就沒命了。但實際上,如我們前面所說,他是不會有性命之虞的。他若是失敗了,不過是像曹植那樣,郁悶一輩子不得志而已??墒撬率钟卸嗪?建成與元吉當時各有五個兒子,全殺光了!元吉當時才二十四歲,最小的兒子恐怕還沒斷奶呢!而且,李世民去滅兄弟的門的時候,看上了李元吉的王妃楊氏,于是順手牽羊娶了她做小老婆,后來替他生了最小的兒子叫曹王李明。也不知道他殺了兄弟又跟兄弟的老婆睡還生下一孩子,究竟睡得著不?!心理素質真是好極了!
有人說,這是斬草除根,李世民這么做無可厚非的。我則認為,李世民根本就不需要殺這么多人!只要把兄弟的家人和后代好好安頓,你哪怕軟禁起來都行,他們哪兒還造得起來反呢?非得下此毒手?雍正帝也逼死不少兄弟,但都沒有下這樣的毒手,兄弟的后代們也沒見有造反的。這李世民造反,心里大約也很怕,所以殺紅了眼,殺完兄弟親人又要大殺兄弟部下,幸虧尉遲恭及時勸止住了,否則還不知道會多死多少人呢!如此傷天害理,也難怪他不長命了!他的兒子也都不長命,而且絕大多數死于非命,真正善終的僅有李治和李福兩人,也許真的是天道好還吧!而像玄武門之變這種針對親族及親族部下的迫害,只有八百年后的朱棣超過了其殘酷的程度。(李世民主要害親人害得厲害,朱棣則是害親人部下害得變態(tài)。)
揭秘玄武門之變:政變結局
正史上記載,在玄武門激戰(zhàn)后,李世民立即讓尉遲恭等帶兵進宮,當時李淵還在后花園休閑。尉遲恭告訴他,太子和齊王作亂,秦王已誅滅了他們,現在請陛下把大權都交給秦王掌管。李淵聽了只是大驚了一下,然后就說:“善,吾之夙愿!”慷慨地就把政權交了出來。這時李世民見最尷尬的場面已過,便出來與父親相擁而泣,父子情深。
猜你喜歡:
1.中國歷史名人大全
揭秘玄武門之變的真相
上一篇:乾隆野史令妃
下一篇:揭秘清朝大臣紀曉嵐的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