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簡介
阿倍仲麻呂,日本著名遣唐留學生,唐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阿倍仲麻呂簡介
698年(日本文武帝二年,即唐中宗嗣圣十五年),阿倍仲麻呂出生于日本大和國(今奈良縣),阿倍家族是日本孝元天皇之后裔,父親阿倍船守任職中務大輔,仲麻呂是家中的長子,他自幼聰明好學,才華洋溢。他的青少年時代正是唐、日間往來頻繁,日本大量汲取盛唐文化的奈良時代初期。
717年(唐開元五年),多治比縣守從日本難波港(今大阪)率日本遣唐使遠赴唐都長安(今西安),19歲的仲麻呂被選拔為遣唐留學生,同行的留學生還有后來成了日本右大臣的吉備真?zhèn)?,四船并?lián),一行557人,西渡東海,在揚州(一說明州)登陸。九月到達長安入太學學習。
仲麻呂經(jīng)過數(shù)寒窗苦讀,參加唐制科舉考試,以優(yōu)異成績考中進士。在日本人中能順利通過進士考試的,阿倍仲麻呂是唯一的一個。
725年,任洛陽司經(jīng)校書(負責典籍整理,正九品下),陪同皇太子研習學問。
728年,左拾遺(從八品上)。
731年,左補闕(從七品上)等職。左補闕是皇帝的侍從官,阿倍仲麻呂任職后,經(jīng)常在興慶宮見到唐玄宗,唐玄宗對阿倍仲麻呂的才華很常識,特地給他起了一個中國名字叫“晁衡”。稱他為“晁卿”、“晁巨卿”、“晁監(jiān)”、“晁校書”、“日本聘賀使”,評價很高。
733年,第八次遣唐使多治比廣成等歸國,時仲麻呂在唐已有17 年,奏請隨同遣唐使歸國,出于對仲麻呂的器重,玄宗未于允許。此后又任秘書監(jiān)兼衛(wèi)尉卿。
開元十二年(753),日本第九次遣唐使歸國,仲麻呂再次請歸,得到玄宗的應允,并命為唐朝的使臣護送日本使臣回國,應該說這是一種殊榮。這時他56歲。也就是這一次,他們于十月十五日在揚州延光寺會見了鑒真,實現(xiàn)了第六次東渡計劃。為了不使重要人員有同遭復沒之險,乃分舟乘坐。鑒真及其隨從與副使宿禰胡磨同船,大使藤在清河與仲麻呂等同船,普照與吉備真?zhèn)渫?,當航行到阿爾奈?沖繩島)時,遭到大風暴的襲擊,其他三船后來各自回到了日本,唯獨阿倍仲麻呂的船杳無音信。誤認為阿倍仲麻呂海上遭難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唐朝。其實阿倍仲麻呂并沒有遇難,原來他乘的那只船漂流到了現(xiàn)今越南的海岸。
755年6月,阿倍仲麻呂歷盡艱險,又回到了長安。
755年冬,唐朝發(fā)生安祿山叛亂,阿倍仲麻呂也跟隨著玄宗輾轉(zhuǎn)奔波,直到安祿山被殺后,于公元757年12月再度回到長安。后來阿倍仲麻呂又擔任左散騎常侍、鎮(zhèn)南都護等職。
766年,阿倍仲麻呂被唐代宗李豫任命為安南節(jié)度使,上任不久,便患重病.
770年1月,阿倍仲麻呂在長安病逝。并埋葬在長安,唐代宗追贈他“璐州大都督”的稱號。
阿倍仲麻呂和李白
阿倍仲麻呂是日本人士,在唐朝時期來到了中國。他來中國的時候很年輕,在中國學習了很多知識,并且參加了科舉,獲得了功名。唐玄宗很喜歡阿倍仲麻呂的才華,賜予了他官職。當時李白也在長安侍奉天子,那么阿倍仲麻呂和李白是什么關系呢?
日本一直很仰慕中華文化,在秦漢的時候就派遣士子使節(jié)來中國學習知識,阿倍仲麻呂就是來華中的一員。他非常喜歡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喜歡和中國的文人結交。李白在當時很有名氣,阿倍仲麻呂非常敬重李白的才氣。
李白是一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從年輕的時候起就仗劍走天涯,結交了很多文人墨客。阿倍仲麻呂是一個好學的人,加之又是東瀛人士,李白也很喜歡這位異國人士。在平常探討文學的交往中,阿倍仲麻呂與李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關系。
阿倍仲麻呂和李白是什么關系我已經(jīng)了解了,他們的關系非常深厚,阿倍仲麻呂在回國的時候,李白依依不舍,但是阿倍仲麻呂在外多年,思故國心切。阿倍仲麻呂的船只在海上遇到風浪,生死未卜,信息傳回大唐后,李白非常悲痛,寫下了懷念阿倍仲麻呂的詩篇。
然而阿倍仲麻呂似乎是有天助,他的船只飄到了越南,他僥幸存活了下來。后來,他又從越南來到了長安,阿倍仲麻呂與李白又在長安見面了。阿倍仲麻呂是日本人,李白是中國人,兩位不同國籍的人卻依靠文化結下了深厚的朋友關系。
阿倍仲麻呂怎么死的
阿倍仲麻呂,著名的日本入唐留學生,中文名為晁衡,他自幼酷愛中國文化,不辭路途遙遠顛簸來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高中進士,深得唐玄宗的喜愛。那么,這位杰出的文化使臣——阿倍仲麻呂是怎么死的呢?
阿倍仲麻呂十九歲入唐,離開故土三十七載,唐玄宗念及他勞苦功高,特準其回國。但不幸的是,阿倍仲麻呂所乘的船只觸礁,又在小島上遭遇土人,死亡一百多人,這個消息傳到唐朝,被訛傳成阿倍仲麻呂在這次事故中身亡,這讓很多與他交好的唐朝人士悲傷不已。李白寫下了《哭晁卿衡》來悼念這位異國好友。但幸運的是,阿倍仲麻呂在這場事故中幸存,并在兩年后再次來到長安,讓很多好友興奮不已。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在提到阿倍仲麻呂怎么死的時,會有遇海難而亡的回答了。
第二次入唐的阿倍仲麻呂再沒有回國,與唐玄宗經(jīng)歷了安祿山叛亂,平定后又回到長安,任節(jié)度使,并在長安終老。所以,阿倍仲麻呂怎么死的就有答案了,史料上并沒有明確記載他是否得病或遭人陷害,只說他在七十二歲的時候亡于長安,在當時的條件下,七十二歲也算是高壽了,所以可以說阿倍仲麻呂就是老死的。
阿倍仲麻呂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給后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如今的西安城內(nèi)坐落著阿倍仲麻呂的紀念碑,西安與阿倍仲麻呂的故鄉(xiāng)——奈良也結成了友好城市,由此可見,阿倍仲麻呂始終影響著人們建立友好的睦鄰關系。
阿倍仲麻呂在中國有后人嗎
阿倍仲麻呂是日本遣唐留學生,在唐朝居住了很多年,最后也是老死在了中國。阿倍仲麻呂是年輕時候來的中國,阿倍仲麻呂在中國有后人嗎?正史上沒有記載,查詢野史,也沒有關于阿倍仲麻呂后人的記載。
雖然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可以根據(jù)歷史上的一些細節(jié)分析阿倍仲麻呂在中國有后人嗎。在中原王朝,有時候會有一些外族人士在朝廷中做官,一般他們的婚姻就是和中原漢人結婚。阿倍仲麻呂是外族人,很有可能和中原漢人結了婚。
唐朝是一個很開放的國家,與當時世界上的很多國家交往,長安在當時是個國際性的城市。當時的很多外國人在長安長久居住時,都娶了當?shù)嘏幼鰹槠拮?。有些阿拉伯商人來到長安經(jīng)商,就娶了漢人女子作為妻子。
阿倍仲麻呂在唐朝做官,又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因此很可能娶了漢人女子,因此阿倍仲麻呂在中國是極有可能有后代的。雖然現(xiàn)在在史書上并不能查出阿倍仲麻呂的后人,但是也許以后會有阿倍仲麻呂的后人出來說明。
阿倍仲麻呂在中國有后人嗎?是也好,不是也好,他在唐朝的經(jīng)歷都反映了中日兩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關系?;氐浆F(xiàn)在,中國的地方政府和日本的地方政府都為阿倍仲麻呂修建了紀念館,以此來紀念這位帶動中日友好關系的人士。而阿倍仲麻呂的名字也將在兩國的歷史書長存。
猜你喜歡:
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簡介
上一篇:唐代詩人常建的生平簡介
下一篇:書法界草圣張旭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