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水之戰(zhàn)宋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泓水之戰(zhàn)規(guī)模雖不很大,但是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發(fā)展史上卻具有一定的意義。宋國在泓水之戰(zhàn)戰(zhàn)敗后淪為二流國家,未能在歷史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泓水之戰(zhàn)宋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希望你喜歡。
泓水之戰(zhàn)宋國失敗的原因
1、泓水之戰(zhàn)中,宋襄公奉行“蠢豬式的仁義(毛澤東語)”,既不注重實力建設,又缺乏必要的指揮才能,最終覆軍傷股,為天下笑。正如《淮南子》所說:“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于古為義,于今為笑,古之所以為榮者,今之所以為辱也”。
2、宋襄公遵守“不排成打仗的陣列不能開始戰(zhàn)斗”的陳舊觀念,“不以阻隘”等舊兵法教條,遭致悲慘的失敗,實在是不可避免的。
3、宋襄公以卵擊石,還要擺出君子的樣子,不講究戰(zhàn)爭策略,泓水之戰(zhàn),失敗不可避免。誠然,宋襄公,不聽子魚的話,不屑于使用戰(zhàn)爭策略,也是戰(zhàn)敗的直接原因之一。
4、宋襄公不顧宋國國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制各諸侯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主的位置。
5、實力的差距,以宋楚兩國實力,宋國就算贏了楚國一百次,楚國還是大國。而楚國贏了宋國一次,宋國就要遭受滅頂之災了。
泓水之戰(zhàn)背景起因
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后,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fā)內(nèi)亂。次年,宋襄公出兵協(xié)助齊孝公取得君位。同時,楚成王借齊國中衰、中原無霸的機會將勢力滲入中原地區(qū)。宋襄公不顧宋國國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制各諸侯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主的位置。
公元前639年(周襄王十三年)春,宋、齊、楚三國君主會于齊,在宋襄公的強烈要求下,三國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國召開諸侯大會。同年秋,宋襄公以盟主身份約楚成王以及陳國、蔡國、鄭國、許國、曹國之君在盂(今河南省睢縣西北)會盟,齊國和魯國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顧公子目夷的建議,輕車簡從赴會,以爭取與會諸侯的信任,結(jié)果在會場上遭到楚成王的突襲被擒。楚成王挾之進攻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西南),宋軍堅守,數(shù)月未下。不久,在魯僖公的調(diào)停下,楚成王于同年冬釋放宋襄公。
宋襄公回國后,不甘受楚之辱,亦未放棄爭霸之心,不顧公子目夷和公孫固的勸說,于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夏,聯(lián)合衛(wèi)國、許國、滕國三國進攻附楚的鄭國。楚成王為救鄭率軍攻宋。宋襄公遂由鄭撤回迎戰(zhàn)。
泓水之戰(zhàn)中的宋襄公
宋襄公仿齊桓公的做法,準備召集一些諸侯舉行會盟,借以抬高自己的聲望。他怕大國諸侯不聽號令,就約請幾個小國諸侯,但是連小國諸侯也沒有按時到齊,甚至還有諸侯中途偷跑回國。宋襄公被激怒,對小諸侯訴諸武力,接著宋襄公準備同大國打交道,以便確定他的霸主地位。
宋襄公打算拉籠楚國,這樣同楚國結(jié)盟的諸侯國自然也會一起過來,他的霸主地位也就可以確定了。公無前639年春天,宋襄公約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在鹿上會盟,要求楚成王約請他的盟國出席下一次諸侯會盟,楚成王答應了。秋天會盟時,楚成王帶著那些中小諸侯國如期而至,可是在會上楚成王一聲令下,楚兵就把宋襄公拿下。楚成王押著宋襄公,帶領楚軍一直打到寧國都城商丘,幸虧目夷早作準備,楚軍一時攻不下破城。后來楚成王覺得宋襄公已經(jīng)沒有利用價值,就賣個人情把他放了。
標榜“仁義”的宋襄公要報仇,但總得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才行。湊巧,公元前638年,鄭國國君去朝見楚成王卻不朝周天子,所以宋襄公要懲罰鄭國,而且鄭國兵力不強,容易戰(zhàn)勝,再者鄭是楚盟國,打敗鄭國也能出口氣。
泓水之戰(zhàn):鄭打贏宋而向楚救援,楚成王立刻發(fā)兵,直攻宋國。宋襄公急忙領軍回趕。宋軍趕到泓水(故道在今河南柘蔗)北岸,楚軍也已到達泓水南岸。
宋軍列好陣,楚軍正在渡河,目夷勸宋襄公趁楚軍渡河混亂擊之,宋襄公卻說講仁義的人不能乘別人困難時去攻打;楚軍過河后,還沒擺開陣勢,目夷勸宋襄公趁楚軍陣勢未列即刻發(fā)動攻擊,宋襄公卻說講仁義的人不能攻擊不成陣勢的隊伍。楚軍擺好陣勢殺過來時,宋襄公才下令還擊,但宋軍少而弱,楚軍多而強,結(jié)果宋軍大敗。
回到宋國,大臣們埋怨宋襄公喪失戰(zhàn)機,宋襄公卻理由十足地爭辯說:“講仁義的人不去傷害已經(jīng)受傷的人,這叫作‘君子不重傷’;也不去捉拿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的老人,這叫作‘不擒二毛’。我怎能忍心向沒有擺好陣勢的敵軍發(fā)動進攻呢?”
宋襄公傷勢很重,泓水這戰(zhàn)后幾個月就死了。
分析:宋襄公一向標榜所謂“仁義”,在戰(zhàn)爭中也想亮出這面旗子,嘩眾取寵。其實,在階級社會里“仁義”不過是統(tǒng)治者欺騙人民,籠絡人心的幌子。宋襄公嘗過“仁義”的小甜頭后,就不分場合,不會條件地到處搬用“仁義”,甚至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也來這一手。結(jié)果騙人害己,最后連自己的性命也送掉。泓水大敗這一事實本身就是對所謂“仁義”的虛偽性的絕大諷刺。
泓水之戰(zhàn)宋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相關文章:
4.宋襄公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