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的小故事有哪些
《史記》是史學史上的一部鴻篇巨著,世界大文豪魯迅稱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那你知道史記中的小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中的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中的小故事:大戰(zhàn)前的準備
過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他和樂毅不和。田單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國去行使反間計,揚言說:“齊湣王已被殺死,沒被攻克的齊國城池只不過兩座而已。樂毅害怕新國君找借口殺死自己而不敢回國,他以攻打齊國為名,實際上是想和齊國兵力聯(lián)合起來,在齊國稱王。齊國人心還未歸附,因此暫且拖延時間,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時機成熟再稱王。齊國人擔心燕國其他將領帶兵前來,即墨城就必破無疑了。”燕惠王聽信傳言,派大將騎劫去代替樂毅。
田單親自和士兵們一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姬妾也編在隊伍之中,還把全部的食物拿出來犒勞士卒。他命令裝備整齊的精銳部隊都埋伏起來,讓老弱婦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軍約定投降事宜,燕軍官兵都高興地忘乎所以。田單又把民間的黃金收集起來,共得一千鎰,讓即墨城里有錢有勢的人送給燕軍,請求說:“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們進城之后,不要擄掠我們的妻子姬妾,讓我們能平安地生活。”燕軍將領非常高興,滿口答應。燕軍防守也更加松懈了。
史記中的小故事:之死
元狩四年,李廣以前的身份參加了漢匈之間的大決戰(zhàn),當時,他率部跟隨大衛(wèi)青出擊。漢軍從俘虜口中得知了單于駐扎的地點。于是,衛(wèi)青決定親率部隊追擊單于,命令李廣的部隊與右趙食其的軍隊合在一起,從東路迂回包抄單于的據(jù)點。東路路程有些繞遠,而且大軍在這個缺少水草的地方,只能采取不停歇的行進方式。因此,李廣請求大說:“我的職務是前,而您卻命令我從東路出征。我與匈奴交戰(zhàn)很多年了,只是在現(xiàn)在才有一次攻擊單于的機會。所以,我希望您讓我打先鋒,和單于決一死戰(zhàn)。”
出征前,衛(wèi)青私下里受到天子的告誡。天子認為李廣曾先后五次率精兵參加反擊匈奴的作戰(zhàn),應該說殺敵立功、晉爵封侯的機遇多多,可他不是無功而返,就是損師折將,根本沒有表現(xiàn)出“飛”的風采。常言道:“一之為甚,其可再乎!”連續(xù)五次機會李廣都不曾把握住,現(xiàn)在年紀又大了,所以,不希望他與單于交鋒,擔心李廣的參戰(zhàn)會讓漢軍達不到預期的戰(zhàn)略目標。同時,衛(wèi)青的好友公孫敖剛剛失去爵位,這次出征,他以中的身份跟隨衛(wèi)青。衛(wèi)青自然想讓公孫敖與自己一道進擊單于,如果能立下戰(zhàn)功就可以再次被封侯。由于以上兩點原因,衛(wèi)青調開了李廣。李廣得知事情的原因以后,堅決要求不與右合軍,并向大辭免。衛(wèi)青沒有答應,讓他執(zhí)行命令。李廣沒有向衛(wèi)青辭行,很不高興地領命出發(fā)了。
史記中的小故事:將門虎孫
李陵是李當戶的遺腹子,李廣的嫡孫。李陵成年以后,被選任為建章營的監(jiān)督官,監(jiān)領該營的騎兵。他擅長射箭,愛護士兵。天子認為李家世代為將,就讓李陵率領八百名騎兵。李陵曾經(jīng)深入匈奴境內(nèi)兩千余里,穿過居延海(今甘肅省九泉縣境內(nèi)),觀察沿途的地形,或許是爺爺?shù)拿惯\轉到了孫子身上,沒有遇到匈奴的部隊,也就沒有建功立業(yè),于是就撤了回來。后來,天子任命他為騎都尉,率領五千名來自丹陽(今安徽省皖南地區(qū)的大部分和江蘇省江南偏西一小部分和浙江省西北一小部分)的楚兵,在酒泉、張掖(兩地在今天甘肅省西北中部)地區(qū)操練,同時,駐守邊關,防御匈奴。
天漢二年的秋天,貳師李廣利率領騎兵三萬人在祁連山一帶攻打匈奴的右賢王。天子命令李陵率領他的部下,從居延海出塞向北行軍一千余里,企圖以此分散匈奴的兵力,減輕貳師的壓力。到了預定的期限以后,李陵準備撤兵,不料回師的途中遇到了單于的主力,被單于的八萬大軍包圍。李陵的部隊只有五千人,他們邊戰(zhàn)邊退。經(jīng)過了八天的奮戰(zhàn),漢軍的箭射光了,士兵死亡超過了半數(shù),但是他們殺傷的匈奴人也有一萬多。漢軍撤退到了距離居延海只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人攔堵住了狹窄的山谷,截斷了通路。漢軍缺少糧食,而救兵又遲遲不到,匈奴人加緊進攻,而且勸誘李陵投降。李陵說:“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下,我沒有臉面回朝向天子復命了。”于是,他投降了匈奴,逃回到漢朝的只有四百余人。
猜你感興趣:
3.《史記》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