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小故事
《上下五千年》,是本歷史書,讓我們深入了解歷史上的名人和事件。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歷史小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歷史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上下五千年歷史小故事:耶律楚材改革立法
蒙古軍隊攻下了金朝中都燕京以后,身為金朝官員的耶律楚材就被召到成吉思汗的身邊.成吉思汗非常賞識他的才干,曾經(jīng)說過:“此人是上天賜給我們蒙古族的,今后無論是誰當國君,都要好好重用他.”
耶律楚材是契丹族的后代,遼皇族的子孫.他父親六十歲時才生下他,曾感慨地對家人說:“他可是我們家里的千里馬呀!今后必定成為偉大的人物!”父親去世后,他在母親的教導下博覽群書,對天文、地理、歷法和醫(yī)術(shù)都很精通.耶律楚材身材魁梧,留著一把漂亮的長胡子,所以成吉思汗親切地稱他為“長髯(rán)人”.
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兒子窩闊臺繼承皇位.窩闊臺即位后,就任命耶律楚材為主管漢人文書的官——中書令.無論事情大小,窩闊臺都先要請教一下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充分地發(fā)揮了自己的才干,提出并實施了許多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的政策.
蒙古族世代過著游牧生活,初入中原時,他們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很不重視.有一次窩闊臺手下的大臣別迭主張說:“那些漢人有什么用?不如把他們?nèi)s走,然后再把那里開辟為牧場,放牛放羊吧!”
耶律楚材在旁聽了,堅決不同意.他站出來反駁道:“現(xiàn)在天下如此之廣大,四海如此之富有,我們只要向漢人征收各種地稅、商稅,再加上買賣酒醋、鹽鐵的利息,每年就可得到銀子五十萬兩,絹八萬匹,粟四十多萬石.這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目呀!”
經(jīng)窩闊臺同意,在耶律楚材主持下,河北地區(qū)實行了賦稅制度,稅收機構(gòu)也陸續(xù)建立起來.它使蒙古統(tǒng)治者意識到,與搶奪財產(chǎn)相比,征收賦稅的收入更穩(wěn)定、更有保障.后來在兩次全國人口調(diào)查的基礎上,耶律楚材又重新調(diào)整了稅制.他還勸阻窩闊臺不要選未婚女子入宮,不要在中原地區(qū)收括馬匹.這些政策和意見,使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百姓有了喘息的機會,一度荒蕪的田野又種上了莊稼.這都為社會的穩(wěn)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進行經(jīng)濟改革的同時,耶律楚材又協(xié)助窩闊臺對各項政治制度進行改革,使統(tǒng)治機構(gòu)進一步得到完善.
早在窩闊臺即位前,耶律楚材就為他制定了即位的跪拜儀式,并勸說皇帝的哥哥察合臺說:“你雖然是哥哥,但是在國家政權(quán)中你僅僅是大臣而已.按照禮儀的規(guī)定,你應當向你弟弟跪拜.你如果帶頭跪拜了,那么其他的人就沒有誰再敢不拜了!”
察合臺聽了,覺得也有道理,便率領(lǐng)皇族及全體官僚向窩闊臺行跪拜禮.這對于散漫慣了的蒙古族來講,不能不說是一個飛躍.
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窩闊臺即位后,耶律楚材立即向他提出了十八條立法建議,包括在郡州設立長官以便管理人民;建立軍隊的基本編制;懲治貪污公家財產(chǎn)、擅自殺害百姓、種地不繳納稅款、盜竊國家財物等罪行;凡是犯了死罪的人,都要向朝廷申報審核后,才可以行刑.他還提出了廉政的建議,認為地方向朝廷進獻貢物,為害不小,最好加以禁止.
公元1234年,蒙古攻破蔡州(今河南汝南),滅亡了金國.兩年后,窩闊臺決定按蒙古舊制,在華北地區(qū)進行分封.耶律楚材立即反對,他說:“這樣做會使受封的諸侯自成一體,導致國家的分裂,萬萬不可!”窩闊臺采納了他的奏議,使受封的諸王在他的封地內(nèi)只有征稅的權(quán)利,而官員任免、征兵等權(quán)限仍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這樣做,既保持了國家統(tǒng)一的局面,又杜絕了分裂的隱患.
耶律楚材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漢族官員的重要性.他提出:“要鞏固統(tǒng)治,必須重用有學問的人”.他主張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無論是何種民族,只要有才干,就應任用.這樣一來,增加了民族間的交流,促進了民族融合.
耶律楚材既是政治家,又是著名詩人.他隨成吉思汗遠征西域時,曾將途中所見所聞所感,用詩歌的形式記錄下來,后來都收錄在《西游錄》一書中.后人還將他的其他詩文編成《湛然居士集》一書.耶律楚材的音樂才能也很突出,擅長彈奏古琴.他喜歡彈古琴名曲,并且能彈出與別人不同的意境.
窩闊臺病死后,他的兒子貴由繼任大汗.耶律楚材的意見不再被新的統(tǒng)治者所接受.在憂郁的心境中,他于五十五歲時在任上去世.
上下五千年歷史小故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公元1206年,宋朝的宰相韓胄請宋寧宗下詔征討金朝時,北方蒙古貴族已在斡(wò)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大聚會,公推鐵木真為大汗(皇帝),上尊號為成吉思汗(古突厥語“強大”的意思),建立了蒙古汗國.
鐵木真,出生于蒙古乞顏部孛兒只斤氏族.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有勇士之稱,是蒙古部落中強有力的首領(lǐng)之一.鐵木真誕生時,也速該征討塔塔兒部,俘獲部首領(lǐng)鐵木真.因此他將自己的兒子取名為鐵木真,以紀念這次勝利.也有傳說,鐵木真出生時手握一把凝血,堅硬如鐵,也速該便將他取名為鐵木真.后來,也速該被塔塔兒部人暗中設計害死.當時鐵木真只有九歲,與母親兄弟受盡苦難.
約在公元1189年,鐵木真被各部推舉為首領(lǐng).第二年,札只剌部首領(lǐng)札木合,聯(lián)合原屬鐵木真的泰赤烏等部共三萬人進攻鐵木真.鐵木真調(diào)集三萬部眾分成十三翼軍隊迎成,結(jié)果鐵木真戰(zhàn)敗.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戰(zhàn)”.札木合大批地殺害俘虜,其殘暴令人發(fā)指,因此引起部下不滿,他們紛紛投奔鐵木真.鐵木真雖打了敗仗,卻反而增強了實力.
當時蒙古諸部中以泰赤烏部為最強大,但泰赤烏經(jīng)常掠奪族人的車馬和糧食,沒有首領(lǐng)的風度.他的部下傾慕鐵木真的寬洪、仁義,便相約投奔鐵木真.鐵木真的勢力一天天地強大起來.公元1200年和1201年,泰赤烏部連續(xù)被鐵木真打敗,部落被并入蒙古族.后來,鐵木真又收服了克烈部.
1204年,鐵木真召開大會,商量討伐乃蠻部.有人認為,當時是春天,馬群瘦弱,建議到秋天再打為好.但更多將領(lǐng)提出:“既然這個仗應該打,就要早作決斷,不要用馬瘦這種理由來推托.”又說:“乃蠻妄想解除我們的武裝,太小看我們了.我們應當同心合力,乘他不防備時進攻,勝利可望.”鐵木真信心倍增,便進兵討伐乃蠻.乃蠻的部落首領(lǐng)太陽罕糾集了蔑兒乞、克烈、斡亦剌等部的兵力應戰(zhàn),聲勢頗大.
有一天,鐵木真營中有匹驚馬奔逃到了乃蠻的大營.太陽罕看見后對部眾說:“鐵木真的馬這樣瘦弱,我們不妨采用誘敵深入的辦法,一戰(zhàn)可勝.”有個部將對這一計謀不服,諷刺說:“這樣拖延時日,是不是心里懼怕鐵木真?那么,何不叫后妃來統(tǒng)率大軍.”太陽罕聽了大怒,立刻拍馬而出,向鐵木真挑戰(zhàn).
札木合也率部眾來為太陽罕助戰(zhàn),他見鐵木真軍容整肅,就對左右說:“想不到鐵木真的勢力如此強大,真不是往日的鐵木真了.乃蠻當初舉兵就很輕敵,今天非敗不可.我們還是趁早走吧.”說罷,便帶領(lǐng)本部的兵馬悄悄退走了.
這一天,鐵木真和乃蠻軍廝殺到傍晚,大獲全勝.太陽罕被擒殺,各部兵馬有的潰退時墜崖而亡,有的投降.
鐵木真在各部落的爭斗中,漸漸統(tǒng)一了蒙古.公元1206年,他被推舉為蒙古皇帝,尊稱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以后,組建了一萬四千名的禁衛(wèi)部隊.他任命號稱“四杰”的四大功臣博爾忽、博而術(shù)、木華黎、赤老溫為“怯薛”的統(tǒng)領(lǐng),又設立“札魯忽赤”(相當于丞相)掌管財賦,總攬各項政務,頒布法律法令,逐步把蒙古建立為一個強大的汗國.
蒙古國建立后,成吉思汗東征西討,繼續(xù)開展大規(guī)模的軍事活動.他一方面消滅乃蠻等部落的殘余勢力,一方面籌劃伐金.蒙古曾屈從于金朝,每年向金進貢.有一年金章宗派衛(wèi)王完顏永濟來受貢,成吉思汗故意輕慢相待.永濟很氣憤,回去后就要請兵討伐,恰遇金章宗去世,永濟即位.詔書發(fā)到蒙古,要成吉思汗拜受.成吉思汗聽金朝的使者說新皇帝是完顏永濟,便朝南吐了一口唾沫,說:“我以為中原的皇帝是天上人做的,像永濟這種庸懦的人也配做皇帝!我為什么要拜他!”說完,就自顧自騎上馬向北飛馳而去.
公元1211年2月,成吉思汗親率大軍伐金.1213年,金主完顏永濟被殺,豐王完顏繼位.成吉思汗分兵三路,轉(zhuǎn)戰(zhàn)各地.他們幾乎占領(lǐng)了河北的所有州縣,最后于1214年春在中都(今北京)會合.金宣宗完顏被迫求和,向蒙古奉獻了完顏永濟的女兒歧國公主以及金帛、童男童女各五百、駿馬三千匹.金朝從此衰落.蒙古汗國建立前的1205年,鐵木真曾西征西夏.1218年他再伐西夏,西夏主李遵頊出逃.1226年后蒙古連續(xù)征伐,1227年六月西夏滅亡.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派往西方去的使者,在經(jīng)過花剌子模(中亞細亞阿姆河下游地區(qū)的古國)時被殺害,六月間,成吉思汗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攻占花剌子模.后來又向西挺進,銳不可當,占領(lǐng)了中亞的大片土地.鐵木真將這些土地分封給長子術(shù)赤、次子察合臺和三子窩闊臺,蒙古國力達到了鼎盛.
這時,成吉思汗突然患重病.病危時,他對左右說:“宋朝和金朝世代有仇.我們要伐金,可以向宋朝借路,則大軍直搗大梁,可以將金一舉消滅.”后來窩闊臺即位后果真用此計把金滅掉了.
1227年,被后人譽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在進攻西夏時病死于六盤山軍中.
猜你感興趣:
上下五千年歷史小故事
上一篇: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趣的故事
下一篇:中華上下五千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