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簡介資料
譚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瀏陽人,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后加入維新派。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譚嗣同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譚嗣同簡介
譚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瀏陽人,少時師從歐陽中鵠,后加入維新派。他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1898年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三十四歲,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和康廣仁并稱為“戊戌六君子”。中國近代資產階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維新志士。
譚嗣同生平事跡
早年生活
著名維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著作《仁學》、《寥天一閣文》、《莽蒼蒼齋詩》、《遠遺堂集外文》等,后人將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1] 1877年,在瀏陽與唐才常訂交,他又師涂啟先,系統(tǒng)學習中國的典籍,開始接觸算學、格致等自然科學。此后又到蘭州,在他父親的道署中讀書。
離家求學
1884年,他離家出走,游歷直隸(今河北)、甘肅、新疆、陜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山西等省,觀察風土,結交名士。勞動人民反封建斗爭精神的濡染,開闊了他的視野,使他的思想富于斗爭性。
1888年,他在著名學者劉人熙的指導下開始認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華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時又廣為搜羅和閱讀當時介紹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豐富自己。
上書創(chuàng)刊
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妥協退讓,中國戰(zhàn)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1895年5月2日,康有為聯合在京參加會試的1000多名舉人上書清政府,要求拒和、遷都、變法。深重的民族災難,焦灼著譚嗣同的心,他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義憤填膺,堅決反對簽訂和約,對清政府“竟忍以四萬萬七千萬人民之身家性命一舉而棄之”的妥協行徑極為憤慨。在變法思潮的影響下,開始“詳考數十年之世變,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計。他感到“大化之所趨,風氣之所溺,非守文因舊所能挽回者”,必須對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實行改革,才能救亡圖存。
1897年2月,譚嗣同回到湖南,在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學政江標的支持下,與唐才常等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主辦《湘報》,以及延年會、群萌學會等,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使湖南成為全國最富朝氣的一省。
創(chuàng)作仁學
1897年夏秋間,寫成重要著作《仁學》,它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他認為物質性的“以太”是世界萬物存在的基礎,世界萬物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之中,而變化的根源在于事物的“好惡攻取”、“異同生克”。他把“以太”的精神表現規(guī)定為“仁”,而“仁”的內容是“通”,“通之象為平等”,“仁――通――平等”是萬物的發(fā)展法則,是不可抗拒的規(guī)律。他在這部著作中,憤怒地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所造成的“慘禍烈毒”和三對人性的摧殘壓抑。指出,封建綱常禮義完全是那些獨夫民賊用作統(tǒng)治的工具,特別是君臣一倫,更是“黑暗否塞、無復人理”。因此,對于那些昏暴的專制君主,不僅可以不為其盡忠死節(jié),而且可以“人人得而戮之”。
維新志士
1898年初,接受了傾向維新的湖南巡撫陳寶箴的邀請,回到湖南協助舉辦新政。他首先加強了時務學堂中維新派力量。自己擔任了分教習,又安排唐才常任中文教習,協助任總教習的梁啟超,在教學中大力宣傳變法革新理論,“所言皆當時一派之民權論,又多言清代故實,臚舉失敗”??鬃痈闹?、平等、民權等學說由此而乘風揚波,日益恢張。他還把《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含有民族主義意識的書籍發(fā)給學生,向他們灌輸革命意識,使時務學堂真正成了培養(yǎng)維新志士的機構。
光緒《明定國是詔》后不久,就有人向光緒帝推薦譚嗣同,光緒帝同意召見。他抵北京。光緒下詔授給他和林旭、劉光弟、楊銳四品卿銜,參預新政。次日,光緒又召見他,表示自己是愿意變法的,只是太后和守舊大臣阻撓而無可奈何,并說:“汝等所欲變者,俱可隨意奏來,我必依從。即我有過失,汝等當面責我,我必速改。”光緒帝變法的決心和對維新派的信賴使譚嗣同非常感動,覺得實現自己抱負的機會已經在握。他參政時,維新派與頑固派的斗爭已是劍拔弩張。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謀。同年10月底光緒帝去天津閱兵時發(fā)動兵變,廢黜光緒帝,一舉撲滅新政。譚嗣同密會袁世凱,要袁帶兵入京,除掉頑固派。袁世凱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榮祿,然后率兵入京。袁世凱于20日晚趕回天津,向榮祿告密,榮祿密報西太后。
21日,西太后發(fā)動政變。慈禧連發(fā)諭旨,捉拿維新派。他聽到政變消息后并不驚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但措手不及,計劃均告落空。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yè),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后一次反抗。譚嗣同把自己的書信、文稿交給梁啟超,要他東渡日本避難,并慷慨地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后起。”日本使館曾派人與他聯系,表示可以為他提供“保護”,他毅然回絕,并對來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24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在獄中,意態(tài)從容,鎮(zhèn)定自若,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與其他5位志士英勇就義于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當他們被殺時,刑場上觀看者上萬人。他神色不變,臨終時還大聲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充分表現了一位愛國志士舍身報國的英雄氣概,是我國歷史上實至名歸的維新志士。
英勇就義
1898年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并稱“戊戌六君子”。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這是譚嗣同臨刑前寫在監(jiān)獄墻壁上的一首絕命詩。據說此詩被梁啟超“篡改”過,原詩為:“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后人論。”證據不足,難以采信。
1899年,他的遺骸運回原籍,葬在湖南瀏陽城外石山下。墓前華表上挽聯寫道:“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
對譚嗣同的評價
譚嗣同非為一人之江山,而是為終結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治亂循環(huán)的悲劇,為天下蒼生求得一個自由、平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雖千萬人,我往矣”;“我自橫刀向天笑”:譚嗣同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實為華夏第一人杰,這顆劃過暗黑夜空的流星,留下一道異常耀眼的軌跡,引導、激勵著一個又一個為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而奮斗不息的熱血兒郎。
看過“譚嗣同簡介”的人還看了:
1.譚嗣同的簡介
3.譚嗣同的歷史故事
4.關于譚嗣同的故事
5.譚嗣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