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作品雨巷_戴望舒雨巷賞析
戴望舒的《雨巷》可以說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作品《雨巷》蘊藏著古典詩文的委婉,風格清麗,有中國古典文風和法國詩歌派融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戴望舒作品雨巷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戴望舒作品雨巷
詩人戴望舒的代表作就是《雨巷》,《雨巷》寫于1927年,當時正是經(jīng)歷過4.12大屠殺,整個國家籠罩著血腥的白色恐怖,戴望舒當時只有二十二歲,他用《雨巷》表達了自己對于黑暗現(xiàn)實和幻滅理想的憤怒,但是同時又充滿了失望和彷徨。
戴望舒作品《雨巷》蘊藏著古典詩文的委婉,風格清麗,有中國古典文風和法國詩歌派融合。他這戴望舒早期詩文風格的縮影,《雨巷》既朦朧又現(xiàn)實,虛實結(jié)合,無限的憂愁和哀傷?!队晗铩烽_頭講的是一個人撐著一柄油紙傘,在空曠的寂寥的雨巷徘徊,希望遇到一個丁香一樣的女子,這個女子是他追尋的“希望”,漫長的巷子被煙雨籠罩,沒有盡頭,象征著詩人處在一個彷徨的社會環(huán)境,這個社會環(huán)境被各種東西籠罩,看不清明。
戴望舒作品《雨巷》寫的是戴望舒對人生理想和愛情理念的追求,“丁香”白色或者是紫色,無論怎么樣都是秀氣不輕佻,經(jīng)常被詩文中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男子為蘭草女子為丁香。丁香這個意向就是哀愁高潔美麗的象征。然而這個“丁香”一樣的女子卻在彷徨,他在等什么呢?是等一個如意郎君還是在對誰懷有怨念?!队晗铩纷x著讀著,才知道這個“女子”就是戴望舒自己的縮影,她是理想追求的化身,是一種隱蔽的靈魂宣泄。整首詩文像一個童話故事,朦朧而美好。
戴望舒雨巷賞析
戴望舒的《雨巷》可以說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寫在1924年的夏天,這一年發(fā)生了“四一二大屠殺”,而戴望舒也曾因為大肆宣傳革命活動而被逮捕入獄。在寫詩之前,戴望舒一直都藏在自己在江蘇的好友的家中,生活的壓抑與貧苦,在加上對這個時代動蕩的不安與失望,詩人創(chuàng)作了《雨巷》這首詩。
《雨巷》是孤獨、抑郁的,戴望舒通過對一條陰冷窄長的巷子和巷子那個帶著仇怨像丁香一樣的故鄉(xiāng)的描寫,借一個在窄巷中踽踽獨行的行者的形象,按時給了讀者自己的傷感和彷徨,同時又給了自己和讀者許多期許和情懷。整首詩透著一種朦朧之感,在黑暗中給人以希望。這條雨巷黑暗與陰森,其實就是當時黑暗的社會的黑暗,革命之后前途不明的朦朧之感正如這首詩中的朦朧之感,而那么美麗又幽怨的姑娘,就像那一份希望,時有時無,卻讓人不舍放棄。所以雨巷就是當時社會的縮影。戴望舒也因為這首作品受到許多大家的稱贊,因此成名。
戴望舒簡介
戴望舒,漢族,又叫海山,生于1905,死于1950,卒45歲,生日11月15日。浙江杭州人,名承,又有筆名,信芳,思江等。他是近代詩人,象征主義代表家。
戴望舒是職業(yè)詩人,也是著名的翻譯家。畢業(yè)于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戴望舒一生發(fā)表詩文無數(shù),與鴛鴦蝴蝶派結(jié)下不解之緣,因為在刊物上刊登了《債》、《賣藝童子》、《母愛》三篇小說,結(jié)實了杜衡、張?zhí)煲淼纫鈿庀嗤?,幾人年輕氣盛,風華正茂,希望成立一個以文會友的圣地,那就是后來的《蘭友》三月刊,這個文學小團體就是“蘭社”。
戴望舒的代表作有《雨巷》《我的記憶》等。戴望舒從小就喜歡古典文化,他入學開始便喜歡閱讀古典說部和中外童話故事,1919年考入宗文中學。1923年考到了上海大學,主修中文。他的老師是著名文學家田漢,在田漢的教導下參加革命斗爭。但是隨著戰(zhàn)爭的來臨,上海大學被封之后,他轉(zhuǎn)到了復旦大學學習法語。1927年發(fā)表《雨巷》,這一年,他和施蟄存、杜衡、馮雪峰等人創(chuàng)辦了《文學工廠》并在1932年擔任《現(xiàn)代》雜志編輯一職。
戴望舒曾經(jīng)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里昂中法大學讀書。但是由于戴望舒在中法大學學習期間,經(jīng)常不交作業(yè),不按時上課,年終考試缺席,校方查問之后才知道他跑到了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游行,后來被西班牙警方逮捕移交法國警方,法國警方通知中法大學,當即被開除學籍,回國之后繼續(xù)從事雜志月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