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東北易幟故事
東北易幟在中國歷史上面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而其發(fā)動者無疑是張學良,但是有很多人都不解張學良為何要發(fā)動東北易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張學良東北易幟故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學良東北易幟故事
張學良東北易幟是在皇姑屯事件之后發(fā)生的。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從白手起家,最后勢力逐漸壯大,成為了統(tǒng)治東北的首領(lǐng)。1927年6月,張作霖進軍北京,建立安國軍政府,自稱大元帥。然而張作霖因為先前答應日軍在東北建立殖民地的要求,卻因為沈陽的民眾示威游行,使得張作霖未能滿足日本的要求,而日軍因此對張作霖仇恨漸深。與此同時,南京國民政府的軍隊揮師北伐,逼張作霖離開北京回到東北去。
由于北伐勢頭強盛,張作霖無奈只得放棄北京回東北。1928年6月,張作霖坐上了回沈陽的火車,卻沒想到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張作霖死后,張學良就任總司令。張學良就任總司令后,日軍處處威脅張學良,還舉行游行示威,妄圖張學良懼怕日軍勢力而妥協(xié),與此同時,國民政府方面也一直勸說張學良服從南京政府。張學良背負著國與家的仇恨,不顧日軍的游行和武力威脅,在7月1日向全國通電愿促使中國統(tǒng)一。到了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從即日起,東北方面愿意服從國民政府,將北洋政府旗幟換成國民政府旗幟。歷史上稱為“東北易幟”。這便是張學良東北易幟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