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加意思
孔子的名言警句都值得學習借鑒,如何快速讀懂它?下面由學習啦小編整理出孔子部分名言及翻譯,希望你喜歡。
孔子名言加翻譯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說:“《詩經(jīng)》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隨心所欲,不超過規(guī)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說:“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獲,就可以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jié)群眾而不互相勾結(jié),小人互相勾結(jié)而不團結(jié)群眾。”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涂;思考不讀書,就危險。”
11、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說:“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tài)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里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說:“《關(guān)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放蕩,憂愁卻不悲傷。”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譯文】孔子說:“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墻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說:“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常見常用《論語》名言警句及譯文60例(中)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動。
22、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說:“寧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23、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譯文】 孔子說:“一個人的內(nèi)在質(zhì)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zhì)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zhì)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說:“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說:“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聰明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為恥
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默默將所見所聞記于心間,發(fā)憤學習從不滿足,教導學生不知厭倦
3、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以不正當?shù)氖侄潍@得的財富與名譽,對我來講如同天際的浮云
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天氣越冷,就越能體會到松柏頑強的精神
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xiàn)眼前的憂患
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遭受的,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
7、小不忍則亂大謀在小問題上不忍耐一下,就要壞了大事
8、匹夫不可奪志也一個人的志向是不能被強迫改變的
9、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有道德的人應(yīng)該拋棄的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事獲得高效率,必須先使工具鋒利
1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12、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到遠方來的老朋友,不是一種很高興的事嗎
孔子事跡
魯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陽虎擅權(quán)日重??鬃臃Q之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隱而修著《詩》、《書》、《禮》、《樂》,眾多弟子跟著孔子走遍各國,跟隨他學習。 陽虎想要見孔子,而孔子卻不想見到陽虎,后來兩人在路上相遇。陽虎勸孔子出仕,孔子沒有明確表態(tài),隨后孔子被升為小司空?! ◆敹ü荒?公元前499年),孔子升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七日而誅少正卯,曝尸三日,魯國大治?! ‰x開魯國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為削弱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家世卿,因為是魯桓公的三個兒子的后代,故稱三桓。當時的魯國政權(quán)實際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毀三桓所建城堡。后來隳三都的行動半途而廢,孔子與三桓的矛盾也隨之暴露?! ◆敹ü?公元前497年)春天,齊國送80名美女到魯國。季桓子接受了女樂,君臣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與季氏出現(xiàn)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后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并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游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