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睿與王敦的關系是什么
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那么你了解司馬睿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司馬睿與王敦的關系,希望能幫到你。
司馬睿與王敦的關系
司馬睿是東晉的開國皇帝,而王敦是幫助他建立東晉的有功之臣。既然有功就必有勢力,有勢力就必定與皇帝有瓜葛,有斗爭。
根據歷史的記載,司馬睿并非是皇族的司馬氏,而是王室的司馬氏,他的家族是王室之族,他的父親是瑯邪王,因為是不激進的王室,所以,就軍事和其他方面來說,司馬睿都是沒有什么勢力的。他之所以能夠建立東晉,是因為他依靠了王導和王敦的勢力。
在東晉建立時,司馬睿因為王氏的功勞,重用了王導和王敦。當時,司馬睿剛剛上任,自然會有各種不同意的聲音,也會有各種戰(zhàn)亂,例如,當時的江州刺史就不想聽從司馬睿的命令,于是,司馬睿就派王敦去幫他討伐江州刺史,另外,還有其他的大小戰(zhàn)亂,也都是派王敦幫他平復的。但是,王敦與王導不同,他是屬于有野心的人。所以,隨著王敦平復的地方變多,他就開始在每個地方開始培養(yǎng)屬于自己的勢力,自己任命官員等。最后,他幾乎是統治了長江中游一帶地區(qū)。
對于君王來說,大臣權利特別大,就是個威脅。所以,當司馬睿發(fā)現王敦權勢已經如此大的時候,他就開始害怕了,怕他謀反,于是,他開始重用其他姓氏的人,以便壓制一下王氏的權力。后來他還以打北方的名義去防王敦,這樣反而激怒了王敦,所以,王敦開始發(fā)起了謀反之戰(zhàn)。最終,是以司馬睿求和結束了這場叛亂。
司馬睿建立東晉的政治基礎
司馬睿得以建立東晉政權的基礎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他出身于西晉的皇室,流的是皇家的血液;另一方面是他有友人相助,所以他才能順利地建立東晉政權。
司馬睿是西晉皇室的血脈,身體里流淌的是皇族的血液,加之在那個時候人們仍然重視血脈的延續(xù),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他名正言順稱帝的機會。同時,司馬睿稱帝是司馬政權的延續(xù),按理來說他應該擁有很高的聲望。但是,就現實而言,司馬氏在當時政治上的聲望并不是很高,所以只能說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就友人這個方面來說,主要就是得益于王導對他的幫助。王導在早年就與司馬睿交好,而且在當時王家的勢力較強。在王導建議司馬睿南渡定京的時候,王家就已經在南方擴展了自己的勢力范圍。同時,王導是個有原則的人,一直盡力地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他在王、馬兩家中間起著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有了他,才使得東晉在一定時期內能維持著相對穩(wěn)定的局面。
后來,司馬睿成為東晉的開國皇帝,王導的功勞莫不可少。因為是王導利用自己的計謀讓南方的士族擁護司馬睿的政權,讓北遷的士族支持他的領導,所以說王導是東晉政權得以建立的功臣之一。
有時候,成功不僅要依靠自己的實力,更重要的是有一個神一樣的隊友。就像司馬睿在王導的幫助下,創(chuàng)建了東晉政權。
司馬睿和周伯仁的關系
曾經有一個人在少年的時候有很高的聲譽,與他在一起的朋友只要他到來都起身相迎。這個人就是周伯仁,因為他品德高尚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當時的晉元帝和周伯仁是君臣關系,晉元帝封周伯仁為太子的老師,周伯仁說:“我在家里反復考慮之后,覺得自己真的沒有什么能力教育太子,很多人的才能都超過了我,沒想到得到皇上您如此的信任。由于我能力有限,對內評定官員已經是做得不好,沒有更多能力承擔對外訓導太子的重任,萬一做不好真的會讓您失望的。”元帝回答:“太子需要一個好的大臣教育才可以成才,你完全可以教育年幼的太子成才,請不要再推辭這件事情。”周伯仁只好接受了這個教育太子的任務。
一次王導犯了錯觸怒了晉元帝,周伯仁對晉元帝說:“王導是一個對君王很忠心的人,不可以殺害這個無辜的人”元帝聽了這個建議并且采納。周伯仁回家后坐在椅子上還在想這個事情,為了王導他特意給朝廷上書,一再堅持王導善良守法,真的沒有任何的錯誤。
后來晉元帝和周伯仁還有司馬睿一起喝酒,因為伯仁說話沖撞了司馬睿,結果就被關進了監(jiān)獄。他在進監(jiān)獄時平靜的坐在茅草上,他知道自己不過是說了想說的話而已,元帝一定會放了他,果真不久以后他就被放出,依舊做原先的官。周伯仁心地正直在當官的時候不斷給晉元帝提出好的建議,為百姓和朝廷做了很多貢獻。
猜你喜歡:
司馬睿與王敦的關系是什么
下一篇:司馬睿和王導的歷史事件介紹